一張「柒分」舊船票,留住了重慶人的江上記憶

2020-12-09 騰訊網

近日,在重慶市客輪公司首條城市水上導覽線路開啟現場,伴隨著朝天門到大竹林的觀光輪渡起航,一張上世紀70年代的船票出現在遊客視野裡,它的主人——65歲的文物保護志願者王小遲分享了年少時的江上記憶。在他們看來,在嘉陵江、長江上,來往的不僅是一艘艘輪渡,還有鮮活具體的生活和永遠懷念的人們。

▲柒分老船票

「柒分」老船票,引發集體懷舊

1955年,王小遲出生在渝中區新華路道冠井,7、8歲時,隨家人搬到七星崗四德村,在渝中區生活了幾十年,可以說是地道的老重慶。

當天,在城市水上導覽線路開啟現場,他分享的許多老重慶故事,讓在場遊客聽得如痴如醉。尤其是一個老物件,更引發了大家的集體懷舊。「嘉陵江有很多我們的故事,比如夏天遊泳,坐輪渡走親戚,那個時候坐船是幾分錢哦,都是憑票坐。」60後吳元兵也這樣說道。

像是保存珍貴的老照片一樣,老物件用軟膠袋子封存,走近細看,是一張泛黃的嘉陵江船票。接受記者採訪時,王小遲首先講述了重新尋回這張舊船票的奇妙經過。幾年前,在家中翻閱舊的字典時,書裡夾著的一張「紙飛飛」引起了他的注意,拿起來一看,「票價柒分」、「橫江票」幾個字讓他愣住了,仔細一想,原來是年少時留下來的船票。

「當時看到,高興得差點跳了起來,記憶一下被拉回到上世紀70年代。」王小遲說,現在跨江大橋多,大橋連起了各個區,開車可以去任何地方,但是以前,要過江,輪渡是大家出行的主要工具,這張船票就是70年代乘坐輪渡時留下的,那時,自己年少,跟其他小夥伴一樣,最期待的就是坐船。

為啥這麼肯定是70年代的船票?

王小遲解釋,1975-1979年這個時間段裡,是他去往江北城最多的時候,因為有親戚住在對面,而且,只有那個時間段,才是這個價格。

▲王小遲展示自己保存的老船票

曾有20條輪渡線在江上穿行

「一般坐船都是在上午,如果有霧,還要等霧氣散了,才看到船開過來。」王小遲說,要去走親戚,首先要從家裡走到觀音巖,然後花4分錢坐1路汽車到朝天門,到了之後再買船票。這張「柒分」的船票是往返票,實際上,單程只需4分錢。

他回憶,那個時候輪渡船隻他們稱為「汽筏子」,雖然沒得現在的觀光輪渡大氣,但是比最早的木筏子要先進得多。當時,由於乘客的座位比較少,趕船的又多,要想坐個位置,那簡直需要眼疾、手快、腿快,一般來說,漲水期,輪渡從朝天門到對面江北城,需要10多分鐘。

他記得,那個時候,嘉陵江輪渡線路有許多條,既有到江北城的,也有到中渡口、磁器口的,還有到木洞、北碚的。以朝天門到江北城為例,那個時候,到解放碑都說是「進城」,所以,不少農戶通過坐船把蔬菜、水果弄到「城裡」來賣,船一到,叫賣的、趕船的,人擠人,熱鬧得很。

「到我工作了,都是坐輪渡去。」王小遲回憶,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自己到長壽的郵政系統去工作,都是在朝天門乘坐輪渡。行程幾個小時,可以一路欣賞沿途美景,餓了還包夥食,最終,輪渡會抵達長壽川維廠,他就在那附近工作。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輪渡作為交通工具,非常紅火,這種紅火一直持續到九十年代。」重慶市客輪公司工會主席申發康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證實,到1978年,公司有15條橫江輪渡線運行,順江輪渡也有5條,客流量高達3831萬人次,尤其是過年過節,來朝天門排隊買票的人可以排到幾百米之外。

輪渡有了新生命力,與兩江遊互補

後來,隨著重慶經濟和城市公共運輸的發展,一座座跨江大橋建成,一條條輪渡逐漸遠離大家的視野。

再次乘坐輪渡從朝天門到大竹林,王小遲和吳元兵都有些驚喜:兒時在嘉陵江上的記憶漸漸回來了。對於他們來說,嘉陵江和輪渡不僅承載了他們年少時的快樂,沿線還有太多的文化遺蹟,所以,作為文化保護的志願者,他們也在收集整理這些資料,一有機會就講給更多的人聽。

▲王小遲(右)和吳元兵一起講述輪渡記憶

看到不停打卡拍照的遊客,王小遲還感覺到,輪渡經過轉型發展,有了新的生命力,「輪渡觀風景,成了遊客欣賞山城立體之美的重要方式。」他說,現在的輪渡船隻比之前更漂亮大氣,運行更快更平穩,服務方面也更精細化。

記者從重慶市客輪公司獲悉,目前,中心城區觀光輪渡一共有3條,包括朝天門——彈子石——江北嘴;朝天門——大竹林;朝天門——廣陽島(因啟動生態修復,暫停)。票價方面為5元——20元;運營時間方面,下午5點半收班。如今,乘坐觀光輪渡,遊客既可以在1樓坐著觀兩岸風景,也可以到2樓打卡拍照。特別是水上導覽線路開啟,線上配備語音講解播報服務,線下配備講解員,能讓更多遊客深度了解重慶以及嘉陵江、長江沿線景點和故事。

▲其他遊客書寫對輪渡的記憶

與觀光輪渡互為補充的是,通過兩江遊遊船,遊客還可以看到洪崖洞、江北城等地璀璨的夜景。重慶市客輪公司介紹,目前,在交運明月、交運明珠遊船的基礎之上,他們增加了交運滿江紅「臻品航線」,比起之前的兩江遊從朝天門碼頭至黃花園大橋再到喜來登酒店附近後折返,「臻品航線」從朝天門碼頭出發至嘉陵江大橋調頭,至兩江交匯處再到長江大橋之後折返,延長到了18公裡,遊覽時間從原來的45分鐘,增加到了70分鐘,可以一覽洪崖洞、李子壩單軌穿樓、長江索道、海棠煙雨等景觀地標。票價方面,交運明月、交運明珠票面價格為150多元左右,「臻品航線」系列為188元。乘坐時,兩江遊遊船都提供有飲料、水果、小吃等。

重慶晚報·慢新聞爆料郵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文/圖

相關焦點

  • 老重慶|一張「柒分」舊船票,留住了重慶人的江上記憶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文/圖近日,在重慶市客輪公司首條城市水上導覽線路開啟現場,伴隨著朝天門到大竹林的觀光輪渡起航,一張上世紀70年代的船票出現在遊客視野裡,它的主人——65歲的文物保護志願者王小遲分享了年少時的江上記憶。在他們看來,在嘉陵江、長江上,來往的不僅是一艘艘輪渡,還有鮮活具體的生活和永遠懷念的人們。
  • 一張「柒分」舊船票留住老重慶人的江上記憶
    近日,在重慶市客輪公司首條城市水上導覽線路開啟現場,伴隨著朝天門到大竹林的觀光輪渡起航,一張上世紀70年代的船票出現在遊客視野裡,它的主人——65歲的文物保護志願者王小遲分享了年少時的江上記憶。  在他們看來,嘉陵江和長江江面上,來往的不僅僅是一艘艘輪渡,更有鮮活具體的生活和值得懷念的人們。
  • 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在陸路交通還不是很發達的時候,往來貨客運都是依賴航運。直至今日,到鼓浪嶼,乘船還是唯一的選擇,從80年代初的5分錢一張,到現在35元/張。竟漲了700倍!▲早期的廈鼓船票,當時只要5分錢一張。60-70年代輪渡業務歸廈門公共運輸公司管理,82年起分出廈門市輪渡公司,票價維持5分不變。
  • 【十九大精神進央企】一張「招商局」舊船票開啟新徵途 民族工商業...
    原標題:【十九大精神進央企】一張「招商局」舊船票開啟新徵途 民族工商業縮影彰顯時代篇章  「十九大精神進央企」媒體記者走進招商局歷史博物館,從一艘輪船模型、一張渡輪船票,到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文字,了解招商局145年的歷史航程。
  • 【旅行攻略】用一張舊船票,能否找到馬祖島上的舊時光
    從連江縣城到黃岐碼頭,有直達的中巴車,班次比較多,基本上到了就能走。陽光下,跟家人在一起,喝著從臺灣本島生產好再運送到島上的純水,看偶有海鳥和船隻掠過的海面,以及遠處漸漸清晰起來的「那山那水那裡的人」,這大概就是旅途中的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了吧。
  • 重慶珍檔 | 百年老照片 留住中山路江北城舊模樣
    {"title":"重慶珍檔 | 百年老照片 留住中山路江北城舊模樣", "url":"https://www.cqcb.com/hot/2020-06-09/2510430.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hot/2020-06-09/1c96d8063c40e1d2addcf5dd35b1528e.jpg
  • 董家溪跳蚤市場,藏著重慶人的山城記憶,滿滿兒時回憶殺
    整個跳蚤市場是一棟五層樓高的建築 跳蚤市場分五層 1—3樓,基本上上廚具、家具、家電為主 市場火起來後,來「淘寶」的客戶主要集中在老山城記憶的物件上,所以許多攤主也主要收集有年代感的、老重慶特色記憶的物品,如重慶以前的飯票、電影票、老照片等。
  • 這一張舊船票,不是你吸毒的理由
    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 不見當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樣重複昨天的故事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其實我不是一個太喜歡追星的人,尤其是歌星.然而今天關於毛寧的新聞還是著實讓我震驚了一把.47歲的毛寧是遼寧瀋陽人,代表作有《濤聲依舊》、《藍藍的天藍藍的夢》等。隨後,「平安北京」官方微博通報了毛寧交代吸食冰毒的違法行為。平安北京微博全文:「2015年11月27日凌晨,北京警方在朝陽區某小區查獲涉毒人員毛某(男,47歲,遼寧省瀋陽市人,歌手)。該人交代了吸食冰毒的違法行為,尿檢呈苯丙胺類陽性。目前,警方正在繼續開展調查取證等工作。」
  • 林靖東的廈門情書:手握舊船票,願是廈門人
    是她的專屬回憶 長大後 廈門於她,是心靈的歸處 在這裡安家落戶 在這裡開枝散葉 她說: 望月是你,入畫是你 手握舊船票
  • 看渝中區文旅業如何讓城市記憶活起來、讓鄉愁可見可感——精雕舊...
    其實,這不僅僅是江、城、樓的「合影」,更是舊時光與新故事的「同框」——來福士廣場往南約800米,坐落著始建於清康熙年間的湖廣會館;再往西南方向走1.4公裡,就到達南宋重慶府衙署所在地、有800多年歷史的白象街傳統風貌區……山與水、新與舊、繁華的商業體與古老的街區,融合成一個獨特又迷人的渝中。在這裡,人們既能觸摸到厚重的城市歷史,又能感受到強勁的時代脈搏。
  • 一張船票帶你遊遍長江三峽
    船票,你可以遨遊大海;船票,你可以回到家鄉;船票,你可以登上諾亞方舟。今天,我的船票帶我遨遊可長江三峽。這張船票讓我體會到了「千裡江陵一日還」的速度;「除卻巫山不是雲」的美麗;「兩岸猿聲啼不住」的有趣:「東邊日出西邊雨」的神奇……我們這次的船票是來自於「重慶黃金5號遊輪「。這首遊輪內部整體都是東南風格。一進大門都有一個泰國的佛陀在中間,感覺充滿的異域的氣息。
  • 老廈門曬9張輪渡船票 時間跨度超過半世紀
    駱中民收藏的船票中,一張上世紀90年代的5角輪渡船票,開始出現鼓浪嶼的景色——鋼琴碼頭和日光巖;  而本世紀初的一張1元船票,展現的是從鼓浪嶼看廈門島的城市之景。彼時,廈門旅遊蓬勃發展,鼓浪嶼也逐漸成為世界知名景點,輪渡也在普通的過渡功能基礎上,強化了旅遊客運功能。
  • 澳門手信博物館:留住舌尖上的記憶
    澳門手信博物館:留住舌尖上的記憶 2018-04-12 10:30本報記者 蘇 寧攝  澳門手信博物館  留住舌尖上的記憶(知行港澳)  本報記者 蘇 寧  出來玩一趟,帶點什麼禮物回去給親朋?在澳門,答案簡單明了:大馬路上、機場碼頭的遊客們,幾乎人手一份遊澳紀念品——手信。
  • 尋找舊時光——江記酒莊的白沙記憶
    老街坊小長巷那年代的黑瓦白牆消失的舊時光回頭看的片段有一些風霜老唱盤舊皮箱爬山虎爬滿了門窗夕陽斜映斑駁的磚牆 「一座古鎮、十裡老街、百年風雲、千載文脈」。回首過去,總有一種回憶留存在心中,展望未來,新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勤勞勇敢的白沙人,正在白沙大地上譜寫著新的篇章。
  • 重慶萬州:過河船重出江湖 排隊坐船打卡成時尚
    曾幾何時,過河船是萬州人唯一的過江工具,是難以割捨的城市符號。一時間,江邊熱鬧了,排隊打卡坐船成了時尚。過河船承載了老萬州人滿滿的童年記憶,大家紛紛建議它能保留下來。   猶記姑姑出嫁時花鋪蓋   上周末,萬州區南濱公園迎來了不少等待渡江過河的人,有的特地從重慶主城、成都等地前來感受一趟高峽平湖的過河船。   「十多年沒坐過過河船了。」上周六傍晚,在主城上班的鄒東帶著一家人來到江邊。「來了來了,快快快,我們排好隊……」大家整齊劃一排隊等候,看著遠處江面上駛來的渡船,鄒東激動不已。
  • 【誰有這張安東的舊船票?】
    闖關東的先民,有很大一部分由海上來,經鴨綠江逆流而上,在安東匯聚,然後再深入分散到東北腹地。鴨綠江上遊的出產,大豆、絲繭、木材等等,也要經由鴨綠江順流而下,再販賣出口。鴨綠江,可以稱得上是聚集了「人、財、物」的「黃金水道」。
  • 麼鋪村鄉情村史陳列室:留住鄉村記憶 傳承鄉村文化
    在文人墨客的筆下,鄉愁是一枚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在背井離鄉的遊子心裡,鄉愁是一抹對家鄉兒時的記憶,而在麼鋪村有一處鄉情村史陳列室承載著濃厚的鄉村文化,老照片重現了記憶中的舊村風貌,已然成為麼鋪村留住鄉韻、記住鄉愁的重要依託。
  • 花築·柒舍民宿|舊廠房改造南山最美手繪平臺
    他總會對客人講到「柒舍」的由來,它源自《淮南子·天文訓》十七:「何謂柒舍?室、堂、庭、門、巷、術、野」。顧名思義,共有七套特色客房。-南山夜裡的柒舍宛若一顆明亮的星星-「柒舍」分一、二期,各有七間房。-一進庭院豁然開朗,繁花滿目盛放-一期舊廠房的改造,採用鋼木結合嫁接二層,27.5度單坡面設計為加裝太陽能光伏板做準備,藉助坡屋面形成的挑高空間,設計LOFT榻榻米房間。節能方面,利用舊工廠原有取水井和洩水井,安裝水源熱泵機組,牆體和屋面採用單項滲透膜和內置式擠塑保溫板。
  • 故宮學院分院落戶重慶,喚醒多少「母城記憶」?
    位於南濱路上的重慶安達森洋行舊址曾是抗戰時期故宮文物南遷的重要存放點,其中安達森洋行舊址曾存放故宮文物3694箱。這些歷史老建築都是母城記憶的碎片,這座城市的文脈所系。1月19日,故宮博物院正式宣布在重慶設立故宮學院分院,在安達森洋行舊址建設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設立紫禁書院(重慶)。
  • 萬州過河船重出 有人特地從重慶主城、成都等地前來感受一趟
    曾幾何時,過河船是萬州人唯一的過江工具,是難以割捨的城市符號。一時間,江邊熱鬧了,排隊打卡坐船成了時尚。過河船承載了老萬州人滿滿的童年記憶,大家紛紛建議它能保留下來。猶記姑姑出嫁時花鋪蓋上周末,萬州區南濱公園迎來了不少等待渡江過河的人,有的特地從重慶主城、成都等地前來感受一趟高峽平湖的過河船。「十多年沒坐過過河船了。」上周六傍晚,在主城上班的鄒東帶著一家人來到江邊。「來了來了,快快快,我們排好隊……」大家整齊劃一排隊等候,看著遠處江面上駛來的渡船,鄒東激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