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朵酒店雖然是從13年創立的一個新酒店品牌,但是從其入市以來其在全國市場的覆蓋率逐年提升,其住戶好評率一直排在同類型酒店前列。這些都是與其酒店運營是分不開的,接下來北京非設計就結合自身十多年對於酒店行業的經驗為大家解析下亞朵酒店運營創新發展模式。
一、流量和轉化率方面的嘗試
實體經濟要拼位置,為什麼?因為位置即流量。所以,亞朵需要和能取得好位置商業地產的人合作。在好的地段,開一家前端服務體驗不錯,成本能控制的酒店,賺錢是大概率事件。
亞朵之所以能開得這麼快,是亞朵酒店管理公司與當地一個個房東一起合能的結果。合能就是把能力合起來,彼此賦能。
酒店該開成什麼樣?人該怎麼管?如何利用網際網路炒作知名度?優化轉化率達到用戶?這些事情都是亞朵的專業。
房東的核心能力就是落地的能力,找到地段好、租金合適的房子,而且能夠處理所有屬於當地的消防、招聘員工等問題。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房東的前期投資。大概要投多少錢?平均一個亞朵酒店前期需要投2000萬。
二、把「消費者」變成「投消者」
這時我們就要談亞朵定位之外,第二個新要素——亞朵眾籌酒店。歷次亞朵酒店發起眾籌時, 最熱烈的支持者首先是亞朵酒店的用戶和忠誠會員。 以小白樓項目為例,其預約的投資人65%以上都是亞朵消費者或會員。他們是亞朵產品的體驗者、消費者,現在經由眾籌升格為投資者。
所以,亞朵的投資者也都成為了高忠誠、高黏性的消費者,最早參與亞朵眾籌的7500位會員,每人每年平均在亞朵住宿15間夜(酒店行業統計所有房間出租天數的單位)以上,這些人累計貢獻間夜量就達15萬。
他們不僅僅是消費者,更是「投消者」。一方面,亞朵在授權一些特許業主投資的時候,這些人就會積極響應眾籌,同時他們是亞朵最忠誠的消費者。這種「投消者」模式成了亞朵品牌擴張中最重要的盟友。
三、創新IP酒店
IP酒店模式,意在通過主題房的方式將亞朵酒店與各領域的頭部IP進行強關聯,一方面將亞朵客房和酒店公共空間做成IP的線下展示場景,另一方面將IP自帶品牌價值向亞朵品牌遷移。
亞朵通過與IP合作,獲取了大量數據,在數據炙手可熱的大數據時代,誰擁有數據,誰就擁有了未來。亞朵與大IP合作中產生的數據對接、消費者行為,極大地豐富亞朵的數據來源,相較於其他酒店,用戶畫像也更加立體豐富。
一個成功IP的跨界合作,就是以較低成本獲得最大程度的品牌曝光,然後產生不錯的銷售轉化。
四、場景電商
客人通過入住亞朵極端,從中體驗到亞朵優質的床品與備品,通過掃碼就可以將這些產品買回家,在這類良好住宿體驗的基礎上產生對亞朵品牌的信任,之後亞朵再發起眾籌活動,他們肯定會最先購買這些產品,這樣最初的消費者就變成了現在的投資者,同時亞朵的營收範圍也在基礎的房費與餐飲上疊加了酒店用品、創意禮品等。
用戶在住宿的過程中,使用酒店的任何一樣物品其實可以理解為在體驗試用一件商品,當使用後覺得好,自然會有購買的衝動。亞朵正是意識到這一點,打破住宿的邊緣,在中端酒店市場中開闢出一個增量市場。
再說,亞朵創始人對亞朵空間定義的第一條,之前提到實體經濟的四個重點: 產品、流量、空間、轉化率。
亞朵的空間定義不僅是休息空間,也不僅是基於用戶體驗優化的峰終體驗,而且還是用戶在不同的地方體驗各種新產品、所見即所得的電商空間。
住亞朵酒店,不管它在用戶體驗的峰值、終值上如何設計,它依然是個酒店。但是,從經營角度來講,其實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物種。因為它的流量模式、融資渠道、收入來源都發生了變化,使它與傳統酒店業有了完全不同的騰挪空間和借力點。對於每一個酒店的設計與定位,北京非設計堅持創新與服務,用心去讓消費者感受我們打造的絕不僅僅是一個酒店品牌,更是一種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