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孟凡霞 李皓潔
8月19日,新三板掛牌的山東潤生保險代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生保險」)發布了2019年「中考」成績單。數據顯示,該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降。解析上半年營收和淨利雙降的背後,一方面是財險規模及收入降低,另一方面則是壽險業務不斷拓展。
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潤生保險營業收入為2126.09萬元,其中財產保險的手續費收入為1001.79萬元,人壽保險的手續費收入為1124.30萬元,合計較2018年同期降低23.64%。
對於營收下降的原因,潤生保險在半年報中解釋稱,傳統財險業務人力成本高,利潤空間薄,不利於公司持續發展,提升人壽保險業務是公司未來發展的方向,2019年公司調整加大壽險銷售渠道,大力減少財險業務,在全省範圍內增加開設分公司,加大壽險保險代理銷售的支持力度,加強代理人的培訓力度。
資料顯示,目前,潤生保險在財險方面主營車險,壽險業務中涉及健康險、重疾險、壽險年金險等險種。
而從淨利潤來看,今年上半年潤生保險淨利潤由盈轉虧,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呈現淨虧損69.41萬元,同比下降181.29%。此外,基本每股收益為-0.06元,而去年同期為0.07元。
對於淨利潤虧損的原因,該公司解釋為,一方面公司優化業務結構,報告期內財險規模及收入降低;另一方面公司加大壽險業務開拓力度,增加銷售部門人力、工資及福利投入所致。
針對為何青睞及如何開拓壽險業務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潤生保險,但截至發稿前,該公司未給予回復。
不過,在該公司在半年報中可窺一二。對於人壽保險與財產保險的主要區別,潤盛保險在半年報中明確,其存續期限一般會長達幾十年,投保人的保費也需每年按時支付,而不是一次性躉交。所以相應的,保險公司也按照年限的不同,在每年支付不同比例的代理費給保險專業代理公司。對於保險代理公司來說,每成交一單人壽保險,就可以連續多年獲得佣金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壽險手續費收入已經超過財險,佔據公司營收的半壁江山,而在2018年,壽險手續費收入為1492.14萬元,在全年營收的佔比僅為27.39%。
事實上,營收及淨利潤雙下滑的並非只有潤生保險一家。8月初,匯安保險發布半年報顯示,該公司營業收入下降35.23%,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49.96%。
對此,匯安保險解釋業績下滑的原因之一是,由於保險行業自律因素,導致各保險公司對保險代理公司返傭比例大幅下降,因而導致公司收入大幅下降。
而匯安保險所提的行業自律便是今年以來日趨嚴格的車險手續費監管。對此,某保險中介機構負責人表示,車險嚴監管對中介機構的車險經營有一定的影響,業務發展受制,同時保單列明細等要求也擠壓了支付給中介的手續費「水分」,從而推動中介機構加快了對壽險發展的步伐。
除了內在因素外,保險中介機構的利潤不斷走低或與同業競爭加大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保險中介集團公司5家,全國性保險代理公司240家,區域性保險代理公司1550家,保險經紀公司499家,已備案保險公估公司353家,個人保險代理人871萬人,保險兼業代理機構3.2萬家,代理網點22萬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