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擲30億元後營收淨利雙降,楓葉教育還能承壓多久?

2021-01-10 中華網

2020財年,楓葉教育實現營收15.29億元,同比下降2.7%;毛利7.13億元,同比下降2.9%;實現年內溢利5.09億元,同比下降22.2%。這也是楓葉教育自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營收與淨利潤的「雙降」。

2019/2020學年,是楓葉教育第五個「五年規劃」的結束之年,這無疑給其畫上了一個遠談不上完美的句號。或受此影響,楓葉教育自財報後股價連跌。12月9日盤中更是出現2.02港元的低價,與52周內最低的2港元僅一步之遙。

營收、淨利雙雙受挫,原因到底為何?

疫情的全方位「圍獵」

從辦學來看,楓葉其實在今年實現了一定成績。

2020財年楓葉教育全球校園網絡增加至109所,較上一年增加14所。其中96所分布於中國的22個城市,另外13所分別位於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澳洲。另外,截至9月30日,楓葉在中國新設6所學校,其中4所以輕資產模式建立,校園總數增加至114所。

報告期內,入讀學生總數為4.56萬人,同比增長10.6%;目前可容納學生總人數為7.13萬人,同比增長18.08%。2019/2020學年,楓葉教育全球百強榜中上榜學校錄取率為78.5%,較上一財年增長5.2個百分點。

但入讀學生增加10%的同時,平均學費也減少了10%。學費下降的原因除疫情外,還包括初中、小學及幼兒園入讀學生人數增加且收取學費相對較低;以及新併購的CIS學費收入尚未並表。

截至本財年,已於海南、湖北、天津建立三個教育大區,是其六五計劃中「設立十個教育大區」的進階部署。當時,楓葉計劃未來五年,在中國設立十個教育大區,招收10萬名學生;在海外設立兩個大區,至少招收1萬名學生。同時,旨在全球約50個城市建立楓葉世界學校,實現境內外合共設立150所學校。

但從實際的經營情況上看,楓葉教育本財年有多項指標均不盡人意。

財報開篇即顯示,楓葉教育2020財年「其他營收」同比大跌近40%;「來自幼兒園及其他來源的收益減少乃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所致」。相比其他上市公司而言,楓葉教育是為數不多的,直言「疫情對其業務產生重大負面影響」的公司:

疫情期間楓葉教育退還約3800萬元的學費及寄宿費;幼兒園業務在下半學年幾乎沒有運營,導致收益減少近3000萬元。集團非學費收入最受衝擊——其取消全年冬夏令營,導致收益減少超5000萬元。另因校園於疫情期間關閉,其他來源的服務收入減少1500萬元。

疫情下,楓葉教育的盈利能力明顯減弱。銷售毛利率與去年基本持平外,剩餘四項考量指標均呈近五年最低。尤其是總資產淨利率和投入資本回報率(ROIC),同比去年均出現達到甚至超過「腰斬」的情況。

簡言之,楓葉教育幾乎每項業務均與疫情有較強關聯。疫情襲來之際,無論其採取何種補救措施,均難避免集團各項業務遭受重創。單純從營收看,疫情已使楓葉教育減少約1.33億元的收入。上市來首次出現營收、淨利雙降,可以說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除主營辦學業務外,楓葉教育多項其他收入也有不同程度下滑。例如銀行利息收入,由上一財年的3620萬元減少26.0%至本財年的2680萬元。其他收益及虧損由上一財年同期的1.288億元驟降80%至2550萬元;出售短期投資的收益減少2080萬元;在建工程減值虧損730萬元;轉出無需支付的其他應付款項收益減少6080萬元。

與此同時,楓葉教育的「三費」卻有抬頭的趨勢。其中,行政開支由上一財年的1.993億元增加13.0%至本財年的2.252億元;財務成本由上一財年的1100萬元增加66.4%至本財年的1830萬元。

豪擲30億,何時見效?

從資本的角度出發,楓葉教育本財年的現金流情況也出現大幅震蕩。如圖所示,其2020財年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6.258億元,同比減少27%;但與此同時投資活動的現金淨流出為36.84億元,同比暴增9504%。

其手中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也於一年間消耗過半,由27.62億元大幅縮水至13.11億元。收購CIS一案使楓葉教育手中持有的現金明顯降低,其於財報中明確指出「銀行結餘及現金減少主要由於用於收購CIS的若干資金為短期融資」。同時,截至本財年末的銀行借款高達36.31億元,經營壓力巨大。

資產負債率方面,楓葉教育本財年的資產負債率雖未超過60%(58.97%),但已僅次於上市當年的峰值。另外,楓葉教育的資產負債比率(按總借款除以總股權計算)由截至上一財年的7.8%暴增至本財年的78.5%,主要因本年度債務融資收購CIS。

更需注意的是,楓葉教育的償債能力在未來一年內將高度承壓。

一方面,其已抵押的銀行存款大增。由上財年末的1.32億元暴增1070%至本財年末的15.45億元。另一方面,有抵押的銀行借款則從上財年末的3.31億元暴增997%至本財年末的36.31億元。按償還時間來看,一年期借款為23.03億元,佔借款總額高達63%。銀行借款均由楓葉的銀行存款及投資物業作擔保。

綜合來看,楓葉持有的現金減半,投資淨流出、資產負債比率、銀行借款暴增,而多數原因都指向了收購CIS事件。

回頭看楓葉教育的學員數量增長——本學年楓葉教育入讀學生總數增加4363人,主要來自於3月併購的皇岦國際學校以及8月併購的加拿大國際學校CIS。兩樁併購案,在楓葉教育本財年年報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1月29日,楓葉宣布收購皇岦所有普通股股份的要約。價格為每股面值0.54港元,總代價約3.91億元。7月22日,楓葉完成強制收購,皇岦成為其全資附屬公司。

6月22日,楓葉則宣布與Rainbow Reader Pte. Ltd.訂立買賣協議,以收購Star Readers Pte. Ltd.100%的已發行股本。該公司為新加坡CIS運營方Canadian International School Ptd.Ltd.的唯一股東。

收購案的首次完成於8月26日落實,首次完成後楓葉收購目標公司90%的已發行股本。交易價格約6.34億新元(包括用以悉數結清銀行債務的金額約2.20億新元),剩餘10%已發行股本的第二次完成將於2022學年結束後落實。

但有一點值得關注:超30億元的首筆併購款中,超三成將用來結清標的的銀行債務。也就是說,這一樁收購案在標的未帶來任何收益的情況下,楓葉先需為其償還超10億元的債務。

在楓葉看來收購CIS是一筆好生意,其表示「海外擴張是本集團長期增長策略的一部分。本集團將以CIS品牌於東南亞國家進一步拓展其學校網絡」。但不可否認的是,於疫情常態化的今天,楓葉教育卻以豪擲30億元的大手筆併購一所海外學校。鑑於國外疫情防控情況尚不明朗、CIS何時能恢復常態化經營尚未可知,楓葉這一筆投資是否有冒進之嫌?

自楓葉教育發布2020財年財報後,評級機構大多對其短期發展並不樂觀。

例如銀河證券發布報告稱,楓葉教育未來前景「催化劑欠奉」,故下調其股份評級至「持有」。由於海外地區的疫情仍未受控,疫苗的成效或需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因此其對楓葉海外學校的增長持保守態度。

花旗則發布研報顯示,下調楓葉教育目標價28.6%至2港元,維持「沽售」評級。其指出因中國對疫情的控制,預計楓葉教育的運營將在2021年恢復正常;不過全球疫情仍會使其夏令營和冬令營業務暫停。

高盛的研報指出,楓葉於8月完成收購CIS,但未為2020財年貢獻任何收入,且因收購而未有派發末期息。將楓葉2021-2023財年收入預測下調7-8%,將其2021-2023財年的經調整每股盈利預測下調6-7%,目標價由2.7港元下調至2.4港元。

中信裡昂則認為,楓葉教育「2020財年業績不佳且估值低迷」。其表示楓葉教育收入薄弱及支出高於預期,調整後淨利潤低於預期。2020年度沒有股息,直到2023年也不太可能有回報。

疫情之下,豪擲30億元,卻出現營收、淨利雙降,現金減半,資產負債比率、銀行借款陡增,短期疫情常態化的預期下,楓葉教育還能承壓多久?

相關焦點

  • 豪擲30億元後出現營收、淨利雙降,楓葉教育還能承壓多久?
    2020財年,楓葉教育實現營收15.29億元,同比下降2.7%;毛利7.13億元,同比下降2.9%;實現年內溢利5.09億元,同比下降22.2%。這也是楓葉教育自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營收與淨利潤的「雙降」。2019/2020學年,是楓葉教育第五個「五年規劃」的結束之年,這無疑給其畫上了一個遠談不上完美的句號。
  • 允許採購方賒帳營收淨利雙降 卓郎智能股價腰斬如何突破困局
    款項未落實前,利泰醒獅先用自有資金支付,待資金到位並支付後,卓郎智能再退回原有的資金,如此一進一出,雙方全年資金往來共計約26億元。公司官方稱,利泰醒獅並非向境內公司購進設備,而是向卓郎智能境外子公司採購,需支付外匯。申請大額外匯需較長時間,所以利泰醒獅先將貨款給境內公司,待用外匯支付完成後,境內公司再將資金退回給對方。
  • 受房地產調控政策等影響 雄獅裝飾2017年營收淨利雙降
    受房地產調控政策等影響 雄獅裝飾2017年營收淨利雙降近日,山東雄獅建築裝飾股份有限公司(雄獅裝飾.837022.oc)披露了2017年年報,2017年實現營收7.85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了9.02%;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882.98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了9.72%。
  • 精倫電子存三大違規事實被出具警示函 前三季度營收淨利雙降
    原標題:精倫電子存三大違規事實被出具警示函 前三季度營收淨利雙降   近日,精倫電子
  • 營收淨利雙降,正保遠程將黯然退場?
    業績承壓,利潤腰斬作為一家老牌教育上市公司,多年來,正保遠程的營收持續穩定增長。但在2020財年,正保遠程實現淨收入為2.1億美元,同比下降1.1%。營收增速剛剛從2016、2017年低谷中漸漸回升,如今增長戛然而止。
  • 楓葉教育:短期招生承壓,長期65規劃目標遠大
    第一上海證券12月3日發布對楓葉教育的研報,摘要如下:FY20業績概覽:截至2020年8月30日,公司收入同比下降2.7%至15.3億元,其中學費及住宿費收入13.8億元/+4.4%YOY,其他收入1.5億元/-39.7%YOY(因疫情取消冬夏令營
  • 奧康三季度營收淨利雙降 靠斯凱奇苦撐
    10月31日,奧康發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奧康整體營收和歸屬淨利潤雙雙下滑。其中,主品牌奧康以及多個子品牌的營收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雖然奧康代理的斯凱奇營收大漲,但也未能拉動奧康整個集團營收的上漲。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奧康與美國運動品牌斯凱奇籤署了戰略協議,並承諾未來五年將在國內開設上千家斯凱奇專賣店。
  • 洋河股份一季度營收淨利雙降 「白酒老三」為何步子有點沉
    原標題:洋河股份一季度營收淨利雙降 「白酒老三」為何步子有點沉
  • 山鷹紙業50億定增背後:營收淨利雙降,產能躍進存隱憂
    2019年,公司箱板原紙及製品收入為210.95億元,佔總營收的90.77%。據華創證券研究報告,箱板原紙價格2016年和2017年大幅上升,2018年又快速回調,價格波動較大。箱板紙行業消費量、產銷率同樣在2017年達到頂峰後回落,2019年有所回升。
  • 營收淨利雙降與 產能躍進存隱憂!
    公司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不超過50億元,用於山鷹紙業有限公司年產100 萬噸製漿及年產100萬噸工業包裝紙項目、浙江山鷹紙業77萬噸綠色環保高檔包裝紙升級改造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擬投入金額分別為18億元、17億元和15億元。值得關注的是,山鷹紙業在最近幾年曾多次募資擴張產能,但募投項目還未實現預期收益。
  • 財險收入降低、拓展壽險業務 潤生保險上半年營收淨利雙降
    數據顯示,該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降。解析上半年營收和淨利雙降的背後,一方面是財險規模及收入降低,另一方面則是壽險業務不斷拓展。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潤生保險營業收入為2126.09萬元,其中財產保險的手續費收入為1001.79萬元,人壽保險的手續費收入為1124.30萬元,合計較2018年同期降低23.64%。
  • 楓葉教育2018財年營收增長23.8%至13.41億元,主要來自學費
    楓葉教育的學校網絡芥末堆訊,12月17日,楓葉教育集團發布2018年年報。截至2018年8月31日,楓葉教育實現營收13.41億元,較2017年同期增長23.8%;淨利潤達到5.3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0.1%。
  • 【財報季】楓葉教育2018年度實現營收13.41億元,淨利潤率達到40.1%
    【財報季】楓葉教育2018年度實現營收13.41億元,淨利潤率達到40.1% 作者:紅印兒 發布時間: 2018-11-27 18:49
  • 【財報季】楓葉教育2017財年:營收10.83億元,新增14所學校
    【財報季】楓葉教育2017財年:營收10.83億元,新增14所學校 作者:盧楠 發布時間:
  • 楓葉教育:擬斥34億元收購新加坡最大的營利性國際學校
    來源:藍鯨財經藍鯨教育6月22日訊 楓葉教育於今日發布公告稱,楓葉教育擬以34億元收購新加坡最大的營利性國際學校Canadian International School,本次收購分兩次完成,前期將收購90%股份,第二次完成後,目標公司將成為公司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
  • 三個月內再豪擲25億元加碼金徽酒 復星系憑什麼信心滿滿?
    原標題:三個月內再豪擲25億元加碼金徽酒 復星系憑什麼信心滿滿?本次要約收購完成後,亞特集團持有公司股份不低於6882萬股,將繼續履行自願性鎖定承諾至承諾期結束。據悉,本次收購涉及最高資金總額為7.15億元。收購完成後,豫園股份合計擁有金徽酒表決權的股份將超過30%。   文/賣酒狼團隊   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豫園股份累計花費超25億元購買金徽酒股份,復星繫到底憑什麼信心滿滿?是認定白酒發展的未來,還是肯定金徽酒自身潛力?
  • 哈森2019年一季度營收淨利雙降
    北京商報訊(記者錢瑜 白楊)4月27日,哈森商貿(中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森」)發布2019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哈森營收實現3.498億元,同比下降11.88%;歸屬淨利潤同比下滑44.63%至2006萬元。
  • 在線旅行社線下搶生意 南湖國旅營收淨利雙降
    報告期內,南湖國旅實現營業收入 9.91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5.67%;淨利潤973.9萬元,較去年同期下滑59.09%。南湖國旅方面稱,OTA(在線旅行社)的線下實體店成為營收下滑的原因之一。   資料顯示,南湖國旅是以旅行社經營為主營業務的專業旅遊服務提供商,主要陣地為廣東。
  • 【深度】35億元收購新加坡學校,楓葉教育海外擴張為何這麼猛?
    上市後的楓葉教育開始不斷併購,營收也接連上漲。至2017年,其營收突破10億人民幣,漲幅也達到歷年最高的30.5%。楓葉教育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8月31日,其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校學費收入分別佔總營收的3.8%、23.2%,以及14.2%。政策規範的三部分業務佔總營收的近四成。
  • 樸新教育2020年第三季度淨營收8.33億元 同比下降16.3%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商報訊(記者 程銘劼 趙博宇)北京時間11月19日晚間,樸新教育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報告期內,樸新教育實現淨營收8.33億人民幣,同比下降16.3%;淨利潤4240萬元,同比增長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