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上市:多巴胺下的一場狂歡

2020-12-13 數小娛

作者 | 薛望舒

每次走進泡泡瑪特線下店鋪,總能看見有顧客舉起一個盲盒放在耳邊不斷地搖。

數小娛一度懷疑這種方法的可信度和可行性,直到看到這篇回答——知乎問題「抽泡泡瑪特Molly盲盒有什麼技巧?」下,一位網友用洋洋灑灑幾千字論述了如何「聽音辨盒」,精準測量了這個系列中每一款Molly的長寬高度和重量,最後還得出數條煞有其事的結論——

一個小小的盲盒,怎麼有這麼大學問呢?

還真有。盲盒是近年來潮玩界興起的一種商品銷售方式,以外觀完全相同的盒子包裝商品,盒子裡面裝的是隨機款式的迷你手辦,其中最出名的盲盒品牌就是「泡泡瑪特」。泡泡瑪特從一開始的默默無聞到2019年淨利潤達4.51億元,很難說不是「盲盒+IP」這個吸金組合的功勞。

就在今天,「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首日上市,漲幅逾100%,最新總市值1065億港元。股市我們不懂,那今天數小娛就從普通消費者的角度,盤一盤泡泡瑪特是怎麼一飛沖天的。

買IP做量產

「好看」是首要原因嗎

芒果(化名)是泡泡瑪特BoBo&CoCo系列的忠實愛好者,她是北京的一名大學生,入坑泡泡瑪特僅一年,「我身邊入坑的同學距離購買第一個盲盒也就一兩年左右,它(泡泡瑪特)好像就是這兩年才流行起來的」。

談及為什麼在眾多發售盲盒的潮玩店中只選擇泡泡瑪特,芒果表示「泡泡瑪特的系列都很好看」,她逛街的時候也見過不少其他店鋪的盲盒,但「一個比一個醜,泡泡瑪特做出來的盲盒和它們比起來那就是『一騎絕塵』」。

「好看」可能就是泡泡瑪特盲盒受年輕人群歡迎的首要條件。另一位號稱自己是「鋼鐵直男」的受訪者也表示,有朋友曾經送了他一個泡泡瑪特的盲盒,他隨手擺在辦公桌上,之後卻「越看越覺得可愛」。

這種「好看」歸功於泡泡瑪特對IP的不斷發掘和創作。

一直以來,泡泡瑪特致力於盲盒IP的開發與運營,截止目前的IP總數有85個,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及51個非獨家IP,其中最受歡迎的Molly系列可以賣到全年銷售額的27.4%(2019年數據),泡泡瑪特在16年買入Molly IP後,這個乍一看有點兇但又帶著點哥特風的小女孩形象就迅速佔領了各大商場中泡泡瑪特的門店。

而後泡泡瑪特又買入畢奇、獨角獸、DIMOO等IP,在原有形象的基礎上不斷推出系列主題,上新速度非常快,幫助推動顧客復購。今年第三季度泡泡瑪特全新推出「哈利波特」系列盲盒,引來大波「哈迷」競相抽取、收集,可見泡泡瑪特選取IP的獨到眼光。

其實手辦玩偶在以前並不是以普羅大眾為目標顧客的消費品,要麼是二次元動漫宅的小眾愛好,要麼是明星熱衷收藏的國外潮流品牌,價格動輒上千至萬。而像泡泡瑪特這類盲盒品牌做的則把手辦的銷售渠道下沉做量產,一般一個普通款的手辦盲盒售價為59元,比一支口紅的價格還便宜不少,普通的白領學生都能承擔得起花上幾十元買一個「小確幸」。

泡泡瑪特品牌的價值主張中有這麼一句話「帶給消費者觸手可及的潮流體驗」,就是它抓住了年輕群體在這一方面的消費潛力。

盲盒=抽卡遊戲?

市面上最賺錢的手遊莫過於氪金抽卡遊戲,《原神》上線三天流水過億,玩家一擲千金,只為從卡池中抽到想要的人物和裝備,抽中的那一刻仿佛全世界都屬於自己。

盲盒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泡泡瑪特的手辦盲盒,一般每個主題下有12款玩偶,顧客想以最低的成本拿到這12款,可以選擇花700多塊錢「all in」一整盒,但大多數顧客則更偏愛「一個一個抽」的形式。

這與泡泡瑪特的盲盒設計有關,一般來說,12款玩偶中有的款式非常好看,有的相對來說就一般,小西(化名)最喜歡抽盲盒之前的緊張刺激感,以及抽到自己心儀款式時候的驚喜感。在接受採訪時小西表示,「all in 就沒有抽盲盒內味了」。

但這種情況下盲盒的重複率就極高,小西回憶一次抽盲盒的經歷,「『Molly的一天』這個系列我抽過一次,沒抽到想要的款式,第二次去抽的時候我覺得一定不會重複,誰成想運氣就這麼背!」

巨大的失落激起了小西「再抽一個」的想法,終於抽到新的款式的小西「心滿意足地離開泡泡瑪特,等著下次逛街時再來抽」。

盲盒就是利用了顧客的這種「賭徒心理」和收藏欲,不確定的碰概率事件對他們有著莫大的吸引力,當抽到自己喜歡的款式時,大腦會釋放多巴胺,給人以愉悅的感覺,而在與成功失之交臂的情況下,多巴胺同樣會大量分泌,激起顧客繼續抽取的欲望。

「隱藏款」的設定更是最大的吸金洞。上文說到泡泡瑪特一個系列一般有12個款式,但每個系列往往還有第十三個「隱藏款」,相當於抽卡遊戲中的「SSR」。一箱裡有12盒,一盒有12個,隱藏款一箱只有一個——那就意味著抽到這個隱藏款的概率是1/144,約等於0.69%。這個時候還想all in的話就要花——8496元,若不想花這麼多錢買下一整箱,那就只能不斷重複購買,期望哪一次歐氣爆棚抽中這個隱藏款。

閒魚上「Molly聖誕胡桃夾子」系列的隱藏款「王子」的轉賣價格曾被炒到2000+,足可見消費者對此種盲盒抽取方式的熱衷。數據表示,盲盒的毛利可達到65%,而泡泡瑪特公司2017-2019年的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也證明了盲盒經濟的吸金能力不可小覷。

線上線下齊開花

2019年,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營收達2.51億元。

如果說一開始更加專注線下建設,用「地推」的形式打開知名度,那麼近兩年的泡泡瑪特則在加強線下滲透的同時,也致力於打造自己的線上銷售鏈。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泡泡瑪特已經在33個一、二線城市的主流商圈開起了114家線下零售商店,觸角由一線城市向二線城市不斷深入。此外,在沒有開設零售門店的部分商圈以及地鐵站,泡泡瑪特設置了自動售貨的抽盒機,在擴大銷售區域的同時起到了節省門店租金的效果。

在線上,除了電商渠道之外,泡泡瑪特開發了品牌APP「葩趣」以及微信上的抽盒小程序,力圖打造比肩線下的抽盒體驗感

以微信小程序「泡泡抽盒機」為例,用戶點進某一個系列的盲盒之後,會和同時段點進去的消費者共同「搶抽」盲盒,和線下單純抽取不同的是,在線上的用戶可以利用過往的消費積分換取各種道具卡,幫助篩選自己想要的盲盒,有助於提高線上銷售渠道的使用率。

除此之外,泡泡瑪特還在線上打造自己的「盲盒社群」,在APP、公眾號上定時組織活動,吸引顧客參加,增加自己的用戶粘性。

此次上市市值千億的確出乎預期,在數小娛看來,泡泡瑪特過往的成績值得肯定,但在未來還需要有更多的思考和創新。畢竟其他的盲盒品牌都在發力,「好看」和「IP」不能為一個品牌構成持久「排他性」的競爭力

在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中,有這麼一句話值得注意:「潮流文化產品的生命周期可能相對較短……消費者對於實體產品的需求亦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顯然泡泡瑪特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短板,並沒有想要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在上市之後會有什麼新的動向和發展,仍然值得我們期待。

相關焦點

  • 上市狂歡後,重新審視泡泡瑪特的現在與未來
    上市狂歡後,重新審視泡泡瑪特的現在與未來 2020-12-15 16:14
  • "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上市 泡泡瑪特有泡沫嗎?
    公告顯示,公開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的香港發售股份共接獲479253份有效申請,認購合共約58.1億股,相當於香港公開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香港發售股份總數的356.74倍,可謂大幅超額認購。  泡泡瑪特計劃全球共發售1.357億股。公告稱,最終,香港公開發售項下股份發售增至6378.62萬股,相當於全球發售初步可供認購發售股份總數的約47%(於行使任何超額配股權前)。
  • 泡泡瑪特 資本狂歡or割年輕人韭菜
    以驚喜營銷為手段的泡泡瑪特,再次殺進資本市場,也給市場帶來了不少「驚」和「喜」。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2019年4月,泡泡瑪特從新三板退市,彼時市值為20億元。今年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09992.HK)在港股上市,發行價為38.5港元/股,開盤暴漲超100%,市值一度突破1100億港元。當日收盤價為69港元,市值達953億港元,可謂一「喜」。
  • 泡泡瑪特上市背後,成年人的玩具有多賺錢?
    ; 3、泡泡瑪特此次上市,將為潮玩行業帶來一波新的利好。上市前認購階段的火爆表現,讓市場的預期從40億-50億美元,進一步提高到70億美元。 不過,泡泡瑪特也經歷過一段低谷。 2017年1月,泡泡瑪特在新三板上市,但在2019年4月終止掛牌,上市時間僅2年。公司表示,從新三板退市的原因為配合公司業務發展需要,降低成本。
  • 小狐狸夢幻馬戲團盲盒歡樂來襲 與泡泡瑪特一起加入狂歡吧
    小朋友們或許都會喜歡馬戲團華麗有趣的表演,能夠看一場馬戲該多麼幸運啊!如今,POP MART泡泡瑪特就聯合小狐狸GOOBI一起組團,為大家帶來一場精彩絕倫的馬戲表演,一起加入小狐狸夢幻馬戲團的狂歡吧!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泡泡抽盒機、葩趣APP商城、葩趣抽盒機、海外速賣通POP MART泡泡瑪特官方店、POP MART微信官方商城、海外市場、泡泡禮物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參加這一場夢幻馬戲狂歡!
  • 「泡泡瑪特」盲盒上市,下一個中國迪士尼要誕生?
    12月11日,被譽為「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赴港上市,首日市值就近千億。在自己的腦海裡嘗試一下,讓毛利率70%和市值千億結合一下,會有種比農夫山泉更水的感覺。網上有這樣一句梗「明天就像是盒子裡的泡泡瑪特,什麼款式,充滿期待」。一般一個系列的盲盒,有普通款和隱藏款組成。當然每一個隱藏款的背後都有無數個重複的普通款被扔在一邊。至於盲盒的隨機性,會讓你每一次開箱都像是在過山車,不斷重複失重與超重的感覺。有人會問:盲盒賺錢嗎?
  • 泡泡瑪特、完美日記……下一個從這裡走出的上市品牌,會是誰?
    泡泡瑪特聯合創始人司徳直言:「非常滿意,最終效果比我們自己的預期高出了很多。」這和2016年泡泡瑪特首次入駐天貓時的場景有些相似。當時,泡泡瑪特在天貓上推出了第一款產品——Molly星座系列盲盒泡泡瑪特,售價708元人民幣每套,只有200套。
  • 如何從「中國的迪士尼」,成為「世界的泡泡瑪特」?
    小眾潮玩破圈上市,它做對了2件事:1、用了盲盒;2、上了天貓。作者 | 白二12月11號,泡泡瑪特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成為國內潮玩文化第一股,開盤首日一度大漲超110%,總市值達1065億港元。赴美上市的完美日記如此,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也是如此。從業務上看,把泡泡瑪特送上市的是一系列以盲盒形式售賣的潮玩。但創始人王寧說,很長一段時間,他們向別人解釋「潮玩」是什麼,就像把洗髮水賣給沒有頭髮的人。當人們聽說,潮玩是給15歲以上的成年人的玩具,通常會反問一句,「成年人需要玩具嗎?」
  • 泡泡瑪特迎上市:擁有盲盒"印鈔機",創始人身家超百億
    三年前的2017年1月25日,泡泡瑪特曾掛牌新三板上市,但是2014年-2016年連續三年虧損,最終於2019年4月遺憾摘牌。退市完成前,泡泡瑪特市值為20億元人民幣。此後,泡泡瑪特通過運營Molly等多個IP、引入「盲盒」玩法轉型翻身,2017年-2019年,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淨利潤翻了289倍,業績可謂爆發式增長。
  • 包凡的千億俱樂部又有新成員:泡泡瑪特上市大漲100%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股。上市當日,泡泡瑪特開盤價77.1港元,較發行價上漲100.26%,市值達1065億港元。。 隨著這場資本盛宴拉開帷幕,其背後的投資機構也隨之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 泡泡瑪特上市,名創優品入局:揭秘盲盒背後的「成癮性生意」
    泡泡瑪特又上市了,這一次,它的身價暴漲2150%。2019年4月,泡泡瑪特主動從新三板退市,當時其市值只有20億。最近,當它重新登陸港交所的時候,估值一下子漲到450億。一年半的時間,身價快速暴漲了21.5倍。為什麼?
  • 泡泡瑪特上市,盲盒是收割韭菜還是承載夢想?
    1、盲盒第一股在國內,第一家把盲盒生意做到數十億的公司12月11日在香港上市,它叫泡泡瑪特(POP MART)。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創始人王寧是一個85後,起初主要售賣玩具、化妝品等創意小百貨,什麼流行就賣什麼。泡泡瑪特一開始的定位讓王寧開始反省。 「啥都賣,賣的都是雜貨。」
  • 誰將泡泡瑪特推上千億市值神壇 是年輕人還是資本?
    這是一場屬於年輕人的狂歡。一個嘟著嘴巴,有著湖藍色大眼睛,名叫Molly的可愛小女孩,她手裡拿著調色盤,正在描繪自己的世界。2006年,當香港設計師王信明創作出Molly這一潮流玩具時,也許沒能想到,她未來可能成就一家上市企業。四年前,泡泡瑪特籤下了Molly這一潮玩IP,並引入內地銷售,引爆了潮玩的狂歡,支撐起一家企業的營收。
  • 泡泡瑪特在香港上市時間一覽
    12月1日消息,泡泡瑪特今日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泡泡馬特將於12月1-4日招股,全球發售1.36億股,在港發售1628.60萬股,國際發售1.19億股,發售價區間為31.5-38.5港元/股。今年6月,泡泡瑪特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摩根史坦利、中信裡昂證券擔任聯席保薦人。11月22日,泡泡瑪特通過港交所聆訊,並披露聆訊後資料集。
  • 泡泡瑪特最新消息 上市首日市值逼近千億港元
    近日,泡泡瑪特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首日上漲79.22%,市值逼近千億港元。上市之前,泡泡瑪特創造了驚人營收和淨利增幅。更可觀的是,營收大幅增長且毛利率提高的情況下,泡泡瑪特的銷售成本還能從2017年的32%降低到2019年的21.5%。
  • 泡泡瑪特的「盲盒故事」還能講多久?
    泡泡瑪特自身也因「產品質量」、「被控抄襲」等問題頻頻「翻車」。利潤暴增,融資8輪,泡泡瑪特應該「並不缺錢」,那麼為何急著投入資本市場「懷抱」呢?在愛好者開始「退坑」的背景下,其盲盒故事還能講多久?2017年之前,泡泡瑪特曾經連虧三年。2014年、2015年、2016年,泡泡瑪特營收分別為1703萬元、4538萬元和8812萬元;淨利潤分別為-277.29萬元、-1598萬元和-3003萬元。神奇的是,2017年,泡泡瑪特在新三板上市,業績一改往日頹勢,扭虧為盈。
  • 泡泡瑪特是什麼?
    (POP MART)正式在港股上市。上市首日,開盤一度暴漲超100%,市值一度超千億。 在前幾年,「盲盒」還只是一個小眾新奇詞彙,而現在卻成就了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使其成為了中國潮玩新零售市場第一名。在過去的三年裡,正是由於其近十倍的銷售增長,才使得盲盒以及背後的潮玩經濟得以正式映入資本的視野。
  • 【領建邦】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今日上市
    頭頂「盲盒第一股」光環的泡泡瑪特(09992.HK)今日在聯交所主板上市,開盤漲100%報77.1港元,總市值達1065億港元。本次發行融資資金將用於擴展消費者觸達渠道和海外市場,為潛在投資、併購及建立戰略聯盟、投資技術項目、增強公司營銷及粉絲參與力度、提升業務數位化程度及擴大公司IP庫等。
  • 泡泡瑪特的「泡泡」會被戳破嗎?
    Z時代用戶(特指出生在1995年-2010年之間的年輕一代)對潮玩、對盲盒的熱愛,把泡泡瑪特推上了市。"盲盒第一股"的誕生12月11日,被稱為"盲盒第一股"的潮玩公司泡泡瑪特正式在港股上市。據統計,截止到今年的6月底,泡泡瑪特在中國內地33個城市共擁有136間零售店,在62個城市擁有1001家無人售賣點。零售店幫助泡泡瑪特打造品牌形象,使顧客在店內可以感受到"文化的包裹感";無人售賣點則是無人收銀的機器售賣,其目的是作為線下零售店的補充,更好的幫助泡泡瑪特把店開在地鐵站、圖書館、購物中心等人流密集的點位。
  • 為什麼連泡泡瑪特都想當迪士尼?
    「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在6月1日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之後,其上市進程有了新的進展。11月22日晚,港交所信息顯示,泡泡瑪特已經通過了聆訊。在聆訊後更新的招股書裡,泡泡瑪特也披露了2020年上半年最新的業績。此前得益於三年內暴漲的收益和利潤率,泡泡瑪特被不少媒體稱作是一本萬利的盲盒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