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被譽為「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赴港上市,首日市值就近千億。
在自己的腦海裡嘗試一下,讓毛利率70%和市值千億結合一下,會有種比農夫山泉更水的感覺。
買盲盒最大的樂趣,就在於拆開盒子的那一瞬間,對於未知的期待得到了極大地滿足。網上有這樣一句梗「明天就像是盒子裡的泡泡瑪特,什麼款式,充滿期待」。
一般一個系列的盲盒,有普通款和隱藏款組成。當然每一個隱藏款的背後都有無數個重複的普通款被扔在一邊。至於盲盒的隨機性,會讓你每一次開箱都像是在過山車,不斷重複失重與超重的感覺。
有人會問:盲盒賺錢嗎?
當然,有人通過在閒魚上倒賣盲盒,淨賺10萬。而那個罪惡的源頭——泡泡瑪特,靠盲盒賺了16個億!僅在雙十一,泡泡瑪特的銷量就有1.42億。盲盒的歡迎程度可想而知。
那麼這麼受歡迎的盲盒產品,為什麼以前很少聽過?
看看盲盒的受眾人群你會有答案的。數據顯示盲盒玩家大多在18-24歲,但其中90%的玩家月薪都在8000至20000。所以說小編以前沒有聽過泡泡瑪特,不是因為不潮,而是金錢限制了眼界。
泡泡瑪特的目標是打造一個中國迪士尼,當你了解了迪士尼背後那深海般的IP版權,你就會知道泡泡瑪特的野心有多大。
但這代表著泡泡瑪特已經是盲盒界衛冕之王了嗎?
並不一定,要知道泡泡瑪特大多數都是自造IP,這就代表著這些IP大多沒有什麼知名度。如果讓你在復仇者聯盟款盲盒和泡泡瑪特之間選,你會開哪一個?讓你在神奇寶貝和泡泡瑪特之間選你會選誰?如果告訴你這些盲盒裡有馮寶寶、王也,你還會開泡泡瑪特嗎?答案不言而喻。
當然盲盒作為一種新的潮流,自然有不少爭議。但奇貨可居的道理自古就有,很多人喜歡AJ,但AJ的數量有限,所以AJ被炒貴了。很多人喜歡茅臺,但茅臺的數量有限,所以茅臺被炒貴了。很多人喜歡北京、上海的房子,但城市面積有限,所以房價被炒貴了。
所以你會發現,奢侈品的套路就是這樣,只不過表現的物質在更換而已,這並沒有什麼可爭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