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瘋狂!「盲盒」千億巨頭泡泡瑪特上市!賣盲盒一年賺4.5億,85後...

2020-12-13 和訊港股

  導讀:「不吃飯可以,不買盲盒不行。」

  95後的愛好又催生了新的故事與風口,盲盒在95後00後年輕人中流行開來。

  12月11日,靠賣盲盒起家的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

  依據公開信息,泡泡瑪特發行價為38.5港元/股,上市首日開盤漲幅100.26%,市值一度超1100億港元。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者 綦宇)、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華安證券、wind、泡泡瑪特招股說明書、粥左羅

  盲盒,一般是指以系列推出的玩偶,以盒為單位,裡面裝著不同樣式的玩偶手辦,外包裝上不顯示玩偶外觀,在拆封前永遠不知道裡面是什麼,何時能集齊全套全憑運氣。

  如今,這個「大孩子們」的娛樂王國成功叩開了港股的大門。

  12月11日上午,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在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號為9992.HK。

  依據公開信息,泡泡瑪特發行價為38.5港元/股,開盤漲幅100.26%,市值一度超1100億港元。

  此後,泡泡瑪特漲幅有所回落。截至發稿,泡泡瑪特股價漲幅為82.08%,報價70.1港元,目前總市值為968億港元。

  在IPO敲鐘現場,泡泡瑪特創始人兼董事長王寧表示:

  「我們開創了一個品類、一個行業,打造了一個關於潮流玩具的生態體系,讓一代年輕人了解到什麼是潮玩,並在這個時代留下了關於潮流玩具的文化印跡。

  未來,泡泡瑪特希望能夠成為一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企業。」

  縱觀潮流玩具的發展歷史和泡泡瑪特自身的成長可以發現,這家公司的核心能力並非是創造了molly等一眾潮玩IP,而是做到了能讓潮玩這種文化成為一種大眾娛樂的消費品。

  85後創業賣盲盒,1年淨利潤4.5億

  王寧

  值得一提的是,泡泡瑪特還是一家夫妻店。

  出生於1987年的創始人王寧及妻子楊濤持有泡泡瑪特近49.8%的股權,上市後這對夫婦身價將接近500億港元。華興資本、紅杉資本亦成為贏家。

  而且有意思的是,這家瞄準年輕人的公司,其管理層也非常年輕,公司的一位副總裁劉冉僅32歲,營運長司德也只有31歲。

  這個85後和他創辦的泡泡瑪特,能迎來今天的「華麗轉身」,締造出一個龐大的盲盒帝國,讓千萬年輕人心甘情願為之買單,不可謂不讓人驚嘆。

  時間回到2017年,當時泡泡瑪特的全年淨利潤為156萬元。而到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已達16.8億,淨利潤是4.51億元。

  3年時間,泡泡瑪特淨利潤暴漲近300倍!

  僅用三年時間,就華麗轉身成港股上市公司。

  可以說,這一切,都源於他們2016年推出的爆紅產品——盲盒。

  什麼是盲盒?

  盲盒,物如其名,就是看不見內容的盒子,裡面通常裝的是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或者設計師單獨設計出來的玩偶。

  之所以叫盲盒,是因為盒子上沒有標註,只有買來後打開才知道裡面具體是什麼。

  下面圖裡這樣的塑料或者樹脂小娃娃就是盲盒裡的產品,只有幾釐米高,是一種袖珍擺設。

  別小看盲盒這個小玩意,它已經形成了一個千億市場經濟。

  2019年8月,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95後最燒錢的愛好中,潮玩手辦排名第一。

  每年有20萬硬核玩家,一年在盲盒上花費超過2萬塊。

  有些瘋狂的消費者,一年甚至要花上百萬。

  2020年兒童節,拼多多數據統計顯示,十大熱銷商品榜上,盲盒排第二。

  一個巴掌大的小玩具,成本只有幾塊錢,為何能成為當代硬核燒錢方式的大哥大?

  賣什麼不重要,怎麼賣才是關鍵。

  只要夠神秘,萬物皆可盲。

  研究用戶心理的《上癮》這本書,提過一個問題:是什麼讓產品脫穎而出?是什麼決定了產品的走紅或消失?

  答案是:當產品進入了用戶的習慣區間,產品就獲得了持續的生命力。

  讓它進入你的習慣區間,其實就是讓你對它上癮。等你上癮了,掏心掏肺掏錢,一切就都水到渠成。

  3年利潤暴漲近300倍!

  泡泡瑪特被稱為「印鈔機」

  圖 / 圖蟲

  觀察公司的招股書可以發現,自2017年—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分別為1.58億元、5.14億元和16.83億元,增幅高達225%和227%;淨利潤方面,分別為160萬元、9950萬元和4.51億元。

  淨利潤方面,公司2018年和2019年的淨利潤同比增幅高達6119%和353%;更為誇張的是,泡泡瑪特的毛利率從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

  而基於這些數字,有媒體將這家公司形容為如同迪士尼一樣的「印鈔機」。

  在2015年,創始人王寧注意到Sonny Angel系列潮流玩具產品復購率極高,貢獻了公司年銷售額的30%。自此公司開始嘗試推出自營潮流玩具,2016年4月取得Molly的IP授權並引入盲盒玩法、6月上線潮流玩具社區「葩趣」APP,開啟向IP孵化運營商的轉型。

  潮玩行業離散程度較高

  超越泡泡瑪特並非沒有可能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19年的收入及2017年至2019年的收入增速計算,泡泡瑪特是中國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

  其中,按2019年零售額計算,泡泡瑪特在中國潮流玩具市場的佔有率為8.5%。

  在泡泡瑪特之後的第二梯隊玩家有IP小站、19八3、52toys等。

  前五大參與者的市場份額分別為:8.5%(泡泡瑪特)、7.7%、3.3%、1.7%及1.6%。

  按照這一市場佔有率分布來看,潮玩行業依然是一個離散程度相當高的行業,無論是現有玩家還是新進者,都擁有者充足的機會。

  而泡泡瑪特認為,面對未來的競爭,公司已經形成了以自有IP為核心的「護城河」。

  根據招股書披露,在IP運作和開發上,泡泡瑪特內部已經建立了一套成熟完備的體系。在泡泡瑪特運營的93個IP中,包括12個自有IP 、25個獨家IP及56個非獨家IP ,並有360萬名註冊會員。對於這些IP,泡泡瑪特都會在「市場化可行」方面進行驗證,確保它可以最大化地觸達消費者。

  理論上,想要超越泡泡瑪特並非沒有可能,

  但需要其他的玩家首先擁有超越前者的設計師資源,能夠持續推出更加優秀的IP;

  其次,則是擁有將優秀IP進行商業化運營的能力,並且擁有打造成爆款的手段;

  第三,則是大量建立一線和二三線城市的核心商圈門店,擁有更好的渠道資源;

  最後,則是在潮流圈內建立足夠的影響力,這也是泡泡瑪特目前最難被超越的優勢。

  泡泡瑪特為何這麼火?

  投資圈疑惑:「看不明白...」

  泡泡瑪特的大火和成功上市卻讓投資圈看不明白了。

  近日,在投資圈中流傳著這樣的一段話:

  1、市場此前的預期是上市70億美元,如果業績和環境配合,有機會摸及千億港幣市值,以上為市場預期;

  2、大部分投資者,還是難以理解這個毛利率有65%、經營性現金流淨額接近於淨利潤、ROE有76%的盲盒業務到底是怎麼回事;

  3、上海的一家公募組織過一次對公司的調研,男基金經理普遍滿頭問號,女基金經理和研究員分位兩派,一派覺得沒什麼意思,一派抽了幾次,上癮,據說最多的至今也有百抽了;

  4、很多人還是會把潮玩盲盒,和抽寶盲盒混淆在一起談;

  5、投資者最常問的三個問題:「騰訊來做盲盒你們壓力會不會很大」、「迪斯尼來做盲盒你們壓力會不會很大」、「IP原作者來做盲盒你們壓力會不會很大」;

  6、有機構投委會看完B站、芒果、泡泡瑪特的火爆後,開始認真考慮要不要提拔幾個90後的基金經理,不過壓力最大的是,他們的業績明顯跑不贏做白酒的70後,提拔理由不充分;

  7、北京的一個基金經理朋友本來對盲盒毫無興趣,但是看到淘寶上火爆的限定款交易市場後,興趣大增,這不就是潮鞋和比特幣的女性版麼,他大喊一聲;

  8、你對於盲盒認知越深,代表你對00後也認知越深。

  「盲盒」興起其實由來已久

  其實,在盲盒這一概念於去年火爆之後,許多媒體曾表達了對這一商業模式的質疑甚至批判。

  但它在中國興起的歷史遠比許多人想像地更久。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在上海先施百貨門口,許多當時的年輕人排起長隊,用一塊大洋一個的價格購買「福袋」——後者最好可以開出金筆,運氣差的也可以得到香皂等時髦貨。

  90年代,小浣熊乾脆麵風靡大江南北,在記者曾就讀的小學中,有同學甚至願意在購買整箱方便麵後立刻將麵餅丟掉,就是為了能夠開出其中包含的「水滸卡」。在山東,一張「神行太保戴宗」以100元錢的單價,成為當時炫耀的「硬通貨」。

  而盲盒,只不過是在這些時髦成為過去之後,這一代年輕人的「新寵」。相比盲盒玩法的前輩,泡泡瑪特擁有更強的渠道能力、更精細的運營能力、和更廣泛的產業鏈覆蓋能力。

  至於盲盒中包裹的「Molly」,則是現在門檻更低、更易流行的潮流玩具。

  潮玩從字面意思來講,就是潮流玩具。但是,其藝術性、設計性、製造工藝,以及文化的附屬與面對家長買給孩子的玩具有很大不同。

  比方說像陳冠希、林俊傑等潮流人士熱衷的kaws Original Fake,它的每一隻玩具都會和世界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們進行跨界合作,給予玩具不同的主題。玩具往往以限量的方式發售,價格很高,也是因為其中的難以複製。

  「泡泡瑪特的火熱是在於,他迎合了年輕人對於潮流玩具的熱捧,但是又沒有特別誇張的價格。」

  一位潮玩玩家告訴記者,「59元一個盲盒,開起來也很有趣,也能滿足新鮮感和驚喜感。」

  而對於泡泡瑪特來說,逐步擺脫對molly的依賴,推出更多新的IP,打造新的爆款同樣重要。

  目前,公司的主要自有IP包括:MOLLY、DIMOO、BOBO&COCO、YUKI等;獨家IP包括:PUCKY、The Monsters、SATYR RORY等。其作為行業的先入局者,泡泡瑪特在藝術家、設計師方面佔據先機優勢,進而利於其IP的有效孵化與產出。

  泡泡瑪特擴張背後的隱憂

  「每次來北京我都想買一套Molly帶回去。」

  小王是來自河北省一座普通縣城的五年級小學生,由於學習需求,每隔一段時間就要來一次北京,並且會讓媽媽給自己買一套Molly的盲盒。一方面,這體現出了盲盒潮玩在中國年輕人中爆發式發展的魔力;另一方面,也體現出泡泡瑪特未來擴張的一大瓶頸:門店在國內的滲透能力。

  據招股書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泡泡瑪特線下門店包括:136間零售店,分布在33個一二線城市主流商圈;1001間創新機器人(300024,股吧)商店,位於中國62個城市。

  而公司門店的擴張之路同樣迅速,2017年底,泡泡瑪特已在全國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和購物中心開設了將近60家直營店,2018年擴張至100家。截至2019年年底,這一數字增長至114家,現在已經超過150家,並且都是直營店。

  在這次IPO之後,表述募集資金用途的文字中首先出現的就是「公司消費者觸達渠道」,足以體現出渠道能力對於泡泡瑪特未來發展的重要性。然而,大量的門店需要公司更加強大的資金實力和管理運營實力。

  招股書顯示,自2020年1月起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泡泡瑪特暫時關閉合共88家零售店及279間機器人商店,關停時間介於一周至一個月。

  因此,2020年上半年,泡泡瑪特零售店及機器人商店的同店銷售分別減少23.1%及52.8%。

  受此影響,其每間零售店年化收益由2019年上半年的630萬元減至2020年上半年的500萬元;每間機器人商店年化收益則由2019年上半年的50萬元減少至20萬元。

  對於渠道的擴張,王寧曾對外表示稱:「線下節奏不可控,比如線上我花10塊錢拉一個客戶,但線下不是說我砸100萬馬上就能開一家店,選到合適的店鋪,有可能出來一個位置,面積和形狀都不是你想要的。」

  而在未來的經營中,泡泡瑪特需要找到一個辦法,既能夠在足夠多的優秀商圈中擴張直營零售或機器人商定,又能夠保證這些店鋪能夠健康穩定地運營,獲得足夠的利潤。

  券商觀點丨潮玩生意為什麼能火起來?

  目前市場對於潮流玩具行業的規模、競爭格局以及產業鏈情況的描述較多,但是大家依舊困惑於這個生意為什麼就能火起來?

  華安證券的一篇研究報告從潮流玩具以及盲盒興起的底層邏輯的進行探討,或許能找到答案。

  華安證券提出幾個觀點:

  1、從Z世代切入,探討潮流玩具的興起;

  2、潮流玩具對於Z世代的收藏品屬性;

  3、梳理泡泡瑪特的短中長期邏輯:短期看IP塑造,中期看品牌效應,長期看IP裂變。

  Z世代正當時,加速泛娛樂產業重構

  Z世代泛指95後,是具備高消費力、高學歷、高孤獨感等特徵的新一代主力消費人群。

  我國婦女生育子女個數在1995年後首次下降到了1以下,2000年降至0.94,意味著大多數Z世代是獨生子女,缺乏能夠隨時交流的同齡人。

  由於生活背景的不同,Z世代在消費時更關注商品帶來的情感體驗或社交資本,因此「非必需品」的消費增加,消費行為表現出「重娛樂」特徵,是泛娛樂產業高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之一。

  同時,華安證券認為泛娛樂產業也因Z世代的到來而發生重構,主要體現在:

  1、線上娛樂:Z世代在眾多主流手遊、視頻和漫畫APP中的佔比均超過50%, 成為推動數字娛樂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2、線下娛樂:因 Z 世代的到來呈現出「多元化+圈子化」的發展趨勢,如「桌遊館」、「動漫展」等;

  3、實物商品:依託於潮流玩具有望重構實物商品市場,是 Z 世代獨有個性表達方式的實物化。

  潮流玩具是Z世代的收藏品,盲盒助力破圈

  潮流玩具是一種以「潮流文化」為內核,玩具為載體的文化產品,已有 20 餘年的歷史,但近年來才因「盲盒玩法」而破圈。

  華安證券認為潮玩本質上是Z世代的收藏品,如同集郵之於X世代,集「水滸卡」之於Y世代,其底層的驅動力在於心理層面,是一種對於精神需求的滿足。

  此外,盲盒作為一種玩法創新也進一步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所以華安證券認為,潮流玩具不是短期風潮,而是應Z世代當下的精神情感需求催生出的新興行業,未來空間廣闊。

  潮流玩具龍頭:泡泡瑪特

  泡泡瑪特是國內潮流玩具產業龍頭。公司早期以潮玩零售業務為主,2016 年通過引入盲盒玩法,打造出爆款IP Molly。

  後續公司順勢擴張線下零售體系,並建立線上潮玩社區。目前,公司共擁有 93個IP,136家線下零售店、1001間機器人商店以及線上潮玩社區「葩趣」,形成上遊IP獲取與運營,中遊OEM代工,下遊全渠道觸達的業務閉環,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全產業鏈覆蓋和完整消費者觸達體系的潮玩公司。

  泡泡瑪特:短期看IP塑造,中期看品牌效應,長期看IP裂變

  華安證券認為,泡泡瑪特未來的成長邏輯在於:

  1)短期看 IP 塑造:公司有望 憑藉豐富的IP儲備和獲取能力,以及優秀的IP運營實力穩固龍頭地位, 保持高於行業水平的增速;

  2)中期看品牌效應:公司通過「多渠道+廣 覆蓋」形成品牌效應,使得「泡泡瑪特」品牌深入人心,以鞏固消費者黏 性,同時反哺上遊增強 IP 獲取能力;

  3)長期看 IP 裂變:公司有望憑藉自身優質的IP擺脫玩具這一載體,不斷裂變向泛娛樂其他產業滲透,在保持IP自身熱度的同時拓寬變現渠道。泡泡瑪特未來有望打造出中國版 的「Hello Kitty」,形成多個長線化運營的 IP 矩陣。

  無論如何,潮流市場的複雜就在於流行容易流逝,而泡泡瑪特未來的發展之路,將會由他們自己去探索。

  本期編輯 劉巷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導。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冉笑宇 )

相關焦點

  • ...泡泡瑪特上市!賣盲盒一年賺4.5億,85後創始人火了,投資圈懵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不吃飯可以,不買盲盒不行。」95後的愛好又催生了新的故事與風口,盲盒在95後00後年輕人中流行開來。12月11日,靠賣盲盒起家的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依據公開信息,泡泡瑪特發行價為38.5港元/股,上市首日開盤漲幅100.26%,市值一度超1100億港元。
  • 泡泡瑪特上市背後:85後創始人如何靠盲盒攬金4.5億元?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給了吃瓜群眾很多驚喜:賣礦泉水的農夫山泉賣出一個中國首富,賣饅頭的巴比食品上市之後連拉11個漲停板,賣衛生巾的百亞股份上市之後也拉了5個漲停板。這些看起來很小的生意,最終都被「玩大了」。如今,又一家做小生意的公司要上市了。11月22日,港交所文件顯示,泡泡瑪特已通過聆訊。
  • 一年賺4.5億,95後為之瘋狂,盲盒正在悶聲發大財
    你開過盲盒嗎?就是下面這個 POP MART(泡泡瑪特),在去年突然火遍全網,無數年輕人,特別是 95 後如同中毒一般為它瘋狂。圖片來源:圖蟲創意去年的時候狐妹就一直在抖音、微博各大社交平臺看見這個盲盒的身影,一直也沒太在意。直到前段時間看到微博上有一條新聞,發現這個靠賣盲盒的 POP MART 居然去年一年,就賺了 4.51 億元?!
  • 泡泡瑪特上市高開超100%,你還在吐槽盲盒是智商稅嗎
    文 |南都周刊記者 盛倩玉 編輯 |楊文瑾 今天(12月11日)上午9時,「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正式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證券代碼「9992」。上市首日高開超100%,報77.1港元/股,市值超過千億港元。泡泡瑪特發行價每股38.5港元,IPO計劃募資50.3億港元,但上市前夕已經獲得356倍的超額認購。
  • 1000億的泡泡瑪特和盲盒裡的95後
    她們把泡泡瑪特買成了一家年收入十幾億的公司,也讓盲盒潮玩成了跟漢服、JK、Lo裙相媲美的「少女破產四坑」。平時只愛喝茅臺的中年人,還沒搞懂這個小小的玩具為什麼會受到年輕女生的歡迎,泡泡瑪特就要在明天在香港上市了。
  • 太瘋狂!1000億"新潮"巨頭上市,淨利狂增300倍,85後創始人火了
    又一個千億市值的巨頭誕生!剛剛,「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在港股上市,股價直接翻倍暴漲超100%,報77.1港元/股,市值衝破千億,為1065億港元。隨後雖略有回落,但整體市值仍在千億港元左右。而1年多以前,公司從新三板摘牌退市,市值只有20億人民幣。
  • 泡泡瑪特上市,盲盒是收割韭菜還是承載夢想?
    1、盲盒第一股在國內,第一家把盲盒生意做到數十億的公司12月11日在香港上市,它叫泡泡瑪特(POP MART)。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創始人王寧是一個85後,起初主要售賣玩具、化妝品等創意小百貨,什麼流行就賣什麼。泡泡瑪特一開始的定位讓王寧開始反省。 「啥都賣,賣的都是雜貨。」
  • 投資圈疑惑:00後大生意你看得懂嗎?這家公司賣盲盒一年賺4.5億...
    12月11日,作為「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發行價為38.5港元/股,上市首日就高開超100%,市值一度突破千億。截至收盤,泡泡瑪特股價已漲至69港元/股,總市值953.3億港元。值得一提的是,這還是一家夫妻店,出生於1987年的創始人王寧及妻子楊濤持有泡泡瑪特近49.8%的股權,上市後這對夫婦身價將接近500億港元。華興資本、紅杉資本亦成為贏家。
  • 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來了 A股概念股曝光
    12月10日,泡泡瑪特暗盤收報79.25港元,較招股價漲105.84%,如果以昨日暗盤收盤價計算,公司市值將超千億港元。  泡泡瑪特一年賺4.5億,創始人身價暴增至200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泡泡瑪特作為中國潮流玩具文化的開拓者,公司擁有強大的IP創作及運營能力以及全渠道銷售及經銷網絡和粘性極高的粉絲群。
  • 市值破千億上熱搜!「盲盒第一股」上市首日太瘋狂,A股小夥伴冰火兩...
    12月11日,靠賣盲盒起家的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玩家們玩盲盒瘋狂,投資者們投資「盲盒第一股」也瘋狂。該股開盤大漲超100%,市值破千億港元。開盤大漲超100%市值破千億12月11日,備受矚目的「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09992.HK)正式登陸港交所。
  • 「泡泡瑪特」盲盒上市,下一個中國迪士尼要誕生?
    12月11日,被譽為「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赴港上市,首日市值就近千億。在自己的腦海裡嘗試一下,讓毛利率70%和市值千億結合一下,會有種比農夫山泉更水的感覺。有人會問:盲盒賺錢嗎?當然,有人通過在閒魚上倒賣盲盒,淨賺10萬。而那個罪惡的源頭——泡泡瑪特,靠盲盒賺了16個億!僅在雙十一,泡泡瑪特的銷量就有1.42億。盲盒的歡迎程度可想而知。那麼這麼受歡迎的盲盒產品,為什麼以前很少聽過?
  • 泡泡瑪特的「盲盒故事」還能講多久?
    從虧損到盈利,已完成8輪融資儘管現在的泡泡瑪特看起來是「金光閃閃」,有各種光環加身,但就在幾年前泡泡瑪特還在為盈利發愁。《每日財報》注意到,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成立之初只是一家類似於名創優品的店鋪,賣掉東西也是各種創意小百貨,雖然說什麼都賣一點,但的確也啥都賣不好。
  • 泡泡瑪特迎上市,背後是誰在為盲盒「印鈔機」買單?
    三年前的2017年1月25日,泡泡瑪特曾掛牌新三板上市,但是2014年-2016年連續三年虧損,最終於2019年4月遺憾摘牌。退市又上市,過去三年間,泡泡瑪特經歷了什麼變化,此次上市之後還能一直火下去嗎?這篇2020年初的舊文將帶你進入盲盒的「瘋狂」世界。
  • 泡泡瑪特迎上市:擁有盲盒"印鈔機",創始人身家超百億
    三年前的2017年1月25日,泡泡瑪特曾掛牌新三板上市,但是2014年-2016年連續三年虧損,最終於2019年4月遺憾摘牌。退市完成前,泡泡瑪特市值為20億元人民幣。此後,泡泡瑪特通過運營Molly等多個IP、引入「盲盒」玩法轉型翻身,2017年-2019年,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淨利潤翻了289倍,業績可謂爆發式增長。
  • 光Molly去年就賣了4億多!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赴港上市
    網紅綠眼金髮小人「Molly」背後的盲盒品牌泡泡瑪特要上市了。6月1日,兒童節這一天,有「盲盒第一股」之稱的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招股書顯示,過去3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和淨利潤一直在翻倍,2017年至2018年,網紅綠眼金髮小人「Molly」這個IP為泡泡瑪特貢獻的收益居所有IP的首位。
  • ...85後創始人身價破200億!盲盒第一股來了 A股概念股曝光
    12月10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定價38.5港元,超購近356倍,凍資2237億港元,一手中籤率15%,12月11日正式開始交易。從暗盤市場交易來看,泡泡瑪特被投資者看好。12月10日,泡泡瑪特暗盤收報79.25港元,較招股價漲105.84%,如果以昨日暗盤收盤價計算,公司市值將超千億港元。
  • 瘋狂吸粉「95後」,泡泡瑪特被捧上市了
    這家盲盒企業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其營收分別為1.58億元、5.14億元和16.83億元,最近兩年營收增幅分別高達225%、227%。在淨利潤方面,2017年至2019年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和4.51億元,盈利能力同步爆發式增長。在本次赴港上市前,泡泡瑪特已獲多輪融資。
  • 千億泡泡瑪特背後:盲盒「印鈔」,Z世代「傾家蕩產」
    33歲的王寧因此身價超500億,背後的一眾投資方華興資本、紅杉資本中國、黑蟻資本、啟賦資本等也賺得盆滿缽滿。從20億到千億,泡泡瑪特同樣驚人的增長還有營收和利潤。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營收從1.58億元增長至16.83億元;2017-2019年三年淨利潤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三年翻了將近300倍。
  • 10年衝上千億市值,定位專家顧均輝解析泡泡瑪特如何將盲盒玩到極致
    【天極網IT新聞頻道】不知何時,盲盒開始風靡大街小巷,路邊的店鋪、自動售賣機,都可以看見泡泡瑪特盲盒的身影。這家靠盲盒起家的公司,在2020年12月11日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在發行價38.5港元的情況下,開盤即上漲100%,市值一度突破1000億港元。
  • 一年營收16億元,泡泡瑪特的盲盒究竟有什麼魔力?
    在如今盲盒盛行的年代,你沒買過泡泡瑪特,也一定聽過,POP MART泡泡瑪特是一家集潮流商品銷售、藝術家經紀、衍生品開發與授權、互動娛樂和潮流展會主辦於一體的潮流文化娛樂公司,而他們最主要的業務就是賣盲盒。賣盲盒能掙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