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偷渡客的無奈和掙扎

2021-01-20 界面新聞

記者 | 肖恩 王磬編輯 | 陳昇龍1

英國埃塞克斯郡珀弗利特港,一個裝有39具屍體的貨櫃,牽扯出一個滿懷希望但最終跌入絕望的群體。

越來越多的越南家庭報案,他們的孩子就在這趟「死亡貨車」裡。種種跡象顯示,這很可能是一次失敗的偷渡行動。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香港,也曾來過一大批越南移民,那時他們被稱為「不漏洞拉」。這是越南語「從今以後」(bt u t nay)的粵語發音,也是香港向越南非法移民播出的越南語宣傳廣播的高頻詞。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漏洞拉」成為越南偷渡客的代名詞。

關於「不漏洞拉」的故事,幾十年來一直在不停上演。

作為依靠製造業快速崛起的發展中國家,越南的經濟成果並不能讓所有人都受益,發展不均衡、勞動力過剩是該國長期存在的問題。據英國慈善組織「救世軍」(The Salvation Army)透露,他們在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接收了209名越南偷渡客,不僅較五年前增加了248%,而且多於任何其他國家。

如今,在未來憧憬和悲慘現實的拉扯下,越南偷渡客們是否仍願意以生命為代價走上那條通往新生活的鋼索?

「窮山惡水」的無奈

「媽媽,女兒對不起你們。我去國外的路不成了。我要死了。」這是26歲的範氏茶眉發給母親的最後幾句話。她還寫下了家庭地址,告訴別人要把她帶回家埋葬。

當緊急響應人員打開貨櫃門時,裡面布滿了帶血的手印。十幾具遺體堆疊在一起,身上要麼裸露,要麼僅有極少衣物遮身。那是凍死者臨死前因為出現幻覺熱感而產生的反常脫衣現象。

是什麼樣的生存環境,讓這些年輕男女背井離鄉,遠渡重洋踏上這條不歸路?

範氏茶眉在最後的信息中提到,她的家在越南河靜省甘祿縣岸市鎮。這個中北部省份有129萬人口,其中80.5%是農村人口,當地經濟發展主要依賴落後的農林漁業和手工業。

根據河靜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8年其人均地區生產總值(GRDP)為4950萬越南盾(約合1.5萬元人民幣),而同期首都河內的人均GRDP為9394萬越南盾,胡志明市更是達到1.55億越南盾。

上海外國語大學越南語系主任馮超對界面新聞表示,河靜省是越南最貧困的地方之一,人多地少,同時也是遭受天災最嚴重的地方,每年都會有當地人因颱風和洪水等自然災害喪命,用「窮山惡水」來形容也不為過。

(資料圖)2016年河靜省遭遇洪水侵襲。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馮超認為,由於生存環境惡劣,河靜等地成為一些非法中介重點關注的地方,也因此越來越多人把偷渡當成改變命運的方式。

2016年,河靜省一個鋼鐵廠發生化學物質洩漏事故,導致當地海洋環境遭受嚴重汙染,使漁業和旅遊業損失慘重。大量漁民被迫以低價賣掉討生活的船隻及漁具。那之後,河靜省出外務工的人數激增。

據越南媒體報導,僅今年1至8月,就有41970人離開河靜外出謀生。在越南生活了五年的中國商人劉帥(化名)對河靜現象嚴重也有所耳聞。「窮鄉僻壤的,只能往外跑了。」劉帥對界面新聞說。

範氏茶眉幾年前還去過日本務工,一直到今年早些時候才回國。她用在日本積攢的錢給哥哥買了一輛車用於做計程車生意後,就開始計劃前往英國謀生,經熟人介紹認識了帶她偷渡去英國的蛇頭。

牛津布魯克斯大學政治社會學講師巴伯(Tamsin Barber)對BBC表示,英國是最受越南偷渡客歡迎的目的地,因為他們覺得在英國工作能得到保障,而且有機會賺到很多錢寄回家。但對於希望在英國找工作卻不具備高水平技能的越南人來說,並沒有合法進入英國的途徑,他們只能走上這趟危險的旅程。

上海外國語大學的馮超認為,英國的高福利待遇也是吸引他們的一個重要方面。有不少越南人都有定居海外的親屬,經過親人朋友間口耳相傳,他們會認為國外的生活待遇比越南好得多。因此相比起前往河內、胡志明等生活成本高昂的國內一線城市,他們更願意冒險一步到位地前往國外謀生,為自己開啟全新的人生。

馮超還提到,越南的就業機制也存在一定問題,導致了「人才過剩」的現象,不少研究生甚至博士畢業的年輕人也面臨就業壓力,找不到施展的空間。

疑似是39名遇難者之一的阮文雄就是一名音樂學院畢業的研究生,因為在越南鬱郁不得志,一年多以前他非法偷渡到法國,在一家餐館打工。後來他聽說在英國能有更好的工作機會,於是跟家裡商量籌錢偷渡去英國。

阮文雄生前的照片。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反人口販運專家Mimi Vu在接受英國《衛報》採訪時提到,偷渡前往歐洲大陸和英國的越南人都來自特定的幾個省。起初越南移民大多來自北部的海防市和廣寧省,但近來中北部地區乂安、廣平和河靜三省的非法移民數量持續增加。

乂安省同其相鄰的河靜省情況相差無幾,同樣有人在歐洲失蹤的乂安省安城縣和河靜省甘祿縣相距僅15公裡。乂安省是越南面積最大的省份,而2018年人均GRDP僅有3664萬越南盾(約合1.1萬元人民幣),不足胡志明市的四分之一。

一位已成功「登陸」的越南人對天空電視臺說,離開越南那時候,壓根不在乎會不會死,所以即使死在半路,也沒什麼好可惜的,因為他們別無選擇。

傾家蕩產的賭注

這段自願開啟的旅程一旦出發,人口販運和偷渡之間的界線似乎就變得模糊,蛇頭說什麼他們都必須照做,除了服從他們也別無選擇。

非國際組織反奴隸國際組織(anti-slavery charities)在年初發布的一份關於越南人口販賣的報告《危險的旅程》中指出,偷渡前往歐洲的費用通常在1萬至4萬英鎊不等。

到達英國後,男性越南偷渡客大多被送到大麻種植園工作,而女孩們則被安排到美甲店裡。無論男女,都常有被強迫賣淫的情況發生。

長期關注移民研究的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博士遊天龍對界面新聞表示,大多數越南移民從事的美甲是一個全球性的產業,越南國內已經有了成熟的培訓機構。「在英美,美甲業的利潤比美發、美容、按摩、拔毛、針灸等低端個人服務業的利潤都高。一個熟練工,一天淨收入可以達到一百多美元,而且存在漏稅現象。保底一年三四萬美元是有的」。

儘管看起來一年的收入就可以覆蓋偷渡的費用,但對於部分偷渡客來說,現實不一定會如此美好。2018年1月,英國警方起訴了一家位於巴斯的美甲店,三人被指控合謀勞動罪。警方在這家美甲店裡發現了兩名躲在貨櫃裡偷渡入境的越南女孩,她們每周工作60小時,其中一個每月能拿到30英鎊(約合人民幣270元)工資,另一個則沒有工資。

因為害怕在英國的「黑戶」身份被發現,偷渡客們通常不會對外尋求幫助,儘管他們的家庭背著一筆沉重的債務。

按照越南快訊網的說法,範氏茶眉的家人為了讓她去英國向蛇頭支付了9.5億越南盾(約合3萬英鎊,人民幣27萬元),預付了5億盾,待人安全到達後將付清餘款。

範氏茶眉一家住在一間小小的鐵皮房子裡,家人在縣城裡做小生意,每月收入約為900萬盾,9億越南盾是他們整整100個月的收入。

來自越南順化省豐賢村的黃月(化名)告訴界面新聞,對任何普通越南家庭來說,這都是一筆「天文數字」。在峴港從事家政工作的黃月每月工資為600萬越南盾(約合人民幣1800元),9.5億盾相當於她13年的收入。而她在家鄉順化省工作時,每個月加上各種補貼後的收入也僅為390萬盾,這意味她不吃不喝也要20年才能賺到9.5億盾。

英國政府反奴隸問題獨立專員辦公室2017年發布的調查報告指出,蛇頭為偷渡客們準備「頭等艙」和「經濟艙」兩種出行方式。「頭等艙」意味著最直接且安全的偷渡路線,譬如先以歐洲申根籤證前往巴黎,隨後前往英國。而「經濟艙」則可能會長達數月之久,條件也更惡劣。

牛津布魯克斯大學政治社會學講師巴伯(Tamsin Barber)對BBC表示,付了4至5萬英鎊的人一般會乘飛機出行,只能付得起1萬至1.5萬偷渡費的可能還需要連夜徒步穿越森林。

但無論選擇哪種價位,最終都將在英國過境線前停下來,並乘坐卡車或者輪船入境。法國、德國、波蘭和俄羅斯是偷渡客們最常停靠的中轉站。一些偷渡客還會被迫在中轉國打工。

根據聯合國統計的數字,每年越南移民交給蛇頭的資金達到2.34億英鎊(約合人民幣21億元)。為了籌錢,全家人東拼西湊,甚至不惜一腳踩進高利貸。對這些越南家庭來說,如果能把後代送出國掙錢並開啟新生活,這一切都值得。

英國內政部2018年9月發布的一份關於越南人口販賣的報告指出,越南法律明確禁止人口販賣,但地方機構配合不力,加上當地人民對政策法規不了解導致執法不嚴,尤其是在一些貧困地區政府資金不足,也影響了執法效果。

「不漏洞拉」的幸與不幸

實際上,越南偷渡客早已經分布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上世紀70年代越戰結束後,部分美軍士兵把和越南女人生的後代帶回去了。這個百廢待興的國家爆發大規模移民潮,開始集中前往美國與歐洲,大多從事低端的服務行業。

黃月告訴界面新聞,她的叔叔在7歲的時候坐船偷渡到了美國。他的父母親在他的衣領裡藏了五錢黃金,就把他一個人送上了船。

40多年前,大批越南漁民則坐船偷渡前往香港尋找機會。自1975年至2005年,香港共接收了23萬多名越南難民和船民,其中安排14多萬越南船民移居海外,遣返6.7萬多人,另外永久安置了近1.6萬人。

1988年6月16日,港英政府宣布實施「難民甄別」政策,此後抵港的越南人不再直接獲得難民資格,被統稱為「船民」。「從今以後,香港已實施對越南船民新政策。自此以後,凡因經濟問題以船民身份設法進入香港者,將被視作非法入境。非法入境者不能移居第三國,而且將會受到監禁並遣返回越南。」廣播中反覆說到。

「不漏洞拉」的故事由此開啟。2017年出版的《不漏洞拉:越南船民的故事》一書中這樣寫道:不漏洞拉是難民潮的標記,也象徵越南船民渡海的絕望、希望與聚散飄零。

那時的越南難民多乘木船從水路抵達香港。今年49歲的香港居民阿珍告訴界面新聞,她的丈夫阿炳也是越南移民大軍中的一員,1976年,為了來投靠已經在香港安頓下來的大哥,阿炳給蛇頭塞了幾根金條。在混亂擁擠的碼頭上,不到20歲的他被扔到了船上,和十幾個不認識的人擠在一起,在海上漂了幾天才上岸。

在大哥的幫助下,阿炳在香港找了份工作,賺了些錢,隨後又到深圳開了工廠,認識了阿珍,結婚生子。阿炳的故事,大概算是「不漏洞拉」裡最幸運的那一批。

《不漏洞拉:越南船民的故事》插圖在倫敦一所大學讀政治學碩士的Nhan對界面新聞說,「雖說人生而平等,但世界就是挺不公平的。作為一個越南人,我現在能夠在英國合法地居住、學習,不需要去做假護照、不需要躺在冰冷的貨車車廂裡,我當然是有特權的。但這種特權值得驕傲嗎?並不是。它只是提醒我,你作為一個人的價值其實是由你所持的護照和身份卡來決定。這個很糟糕。」

在英國,或許還有一大批人無暇為他人的悲劇而哀戚,他們還在為尋找生活的出路而四處奔波。美甲是越南移民最主要的產業,和跨國犯罪組織的捆綁程度更高。當地時間10月27日,界面新聞探訪了位於倫敦市區的幾家越南美甲店,均為上班時間大門緊閉。緊閉的大門後,或許是另一個關於「不漏洞拉」的故事。

位於倫敦哈克尼區的一家越南美甲店。拍攝:王磬專題:「英國死亡貨車」

相關焦點

  • 「不漏洞拉」:越南偷渡客的無奈和掙扎
    2019年10月27日,越南乂安省,一名女子站在屋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在未來憧憬和悲慘現實的拉扯下,越南偷渡客們是否仍願意以生命為代價走上那條通往新生活的鋼索?如今,在未來憧憬和悲慘現實的拉扯下,越南偷渡客們是否仍願意以生命為代價走上那條通往新生活的鋼索?「窮山惡水」的無奈「媽媽,女兒對不起你們。我去國外的路不成了。我要死了。」這是26歲的範氏茶眉發給母親的最後幾句話。她還寫下了家庭地址,告訴別人要把她帶回家埋葬。當緊急響應人員打開貨櫃門時,裡面布滿了帶血的手印。
  • 「不漏洞拉」:越南偷渡客的無奈和掙扎
    2019年10月27日,越南乂安省,一名女子站在屋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在未來憧憬和悲慘現實的拉扯下,越南偷渡客們是否仍願意以生命為代價走上那條通往新生活的鋼索?如今,在未來憧憬和悲慘現實的拉扯下,越南偷渡客們是否仍願意以生命為代價走上那條通往新生活的鋼索?「窮山惡水」的無奈「媽媽,女兒對不起你們。我去國外的路不成了。我要死了。」這是26歲的範氏茶眉發給母親的最後幾句話。她還寫下了家庭地址,告訴別人要把她帶回家埋葬。當緊急響應人員打開貨櫃門時,裡面布滿了帶血的手印。
  • 【深度】「不漏洞拉」:越南偷渡客的無奈和掙扎
    如今,在未來憧憬和悲慘現實的拉扯下,越南偷渡客們是否仍願意以生命為代價走上那條通往新生活的鋼索?「窮山惡水」的無奈「媽媽,女兒對不起你們。我去國外的路不成了。我要死了。」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反人口販運專家Mimi Vu在接受英國《衛報》採訪時提到,偷渡前往歐洲大陸和英國的越南人都來自特定的幾個省。起初越南移民大多來自北部的海防市和廣寧省,但近來中北部地區乂安、廣平和河靜三省的非法移民數量持續增加。乂安省同其相鄰的河靜省情況相差無幾,同樣有人在歐洲失蹤的乂安省安城縣和河靜省甘祿縣相距僅15公裡。
  • 越南偷渡客從廣州千裡赴漢中約會 向警察問路被查
    卻因在漢中火車站出站口向民警問路時的口音引起民警注意,經查證,熊某竟然是一名越南籍偷渡客。  1月5日11時許,安康鐵路公安處漢中所站勤民警李虎然在漢中火車站出站口進行巡查時,遇一年輕男子求助。該男子自稱是雲南人,來漢中見朋友,約了在漢中某廣場見面,但人生地不熟,不知道該怎麼走。從警多年的李虎然聽出一絲怪異:男子的發音笨拙,不像一般的雲南口音。
  • 3名越南人幫外籍「偷渡客」租房獲利,胡志明市人民檢察院:必須嚴懲...
    11月18日,越南胡志明市人民檢察院代表表示,目前已經完成對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組織、介紹、協助數十名中國籍人士(這些均為偷渡客)非法居留的3名越南籍犯罪分子進行追訴的起訴材料。
  • 亞裔偷渡客來澳途中被抓 接受新冠檢測並隔離
    11名越南偷渡客上周五抵達東帝汶。(《雪梨先驅晨報》圖片)11名越南偷渡客上周在前往澳洲的途中,被東帝汶當局截獲,並在當地接受了新冠病毒檢測和隔離。這8男、3女的越南籍乘客,連同兩名印尼籍船員,在東帝汶東端的雅科島(Jaco island)上被發現。他們的船隻遇到問題後靠泊該島,尋求援助和補給。
  • 亞洲偷渡客「冒險」背後的衝動與悲情
    這是來自越南河靜省幹祿縣安鎮的範氏茶眉給母親和哥哥發的簡訊,消息發出時,「死亡貨車」正行駛在從比利時澤布呂赫港到英國港口的途中。範氏茶眉今年從日本打工回來,用自己的積蓄給哥哥買了一輛計程車。10月3日,她離開越南前往中國,隨後去了法國。28日,越南河靜省,疑為「死亡貨車」遇難者的範氏茶眉的家人和鄰居為她禱告。
  • 偷渡客鋌而走險卻淪為英國「現代奴隸」:從事高強度勞動,被囚禁被...
    當地時間10月23日,裝有39具遺體的冷藏貨車在英國埃塞克斯郡被發現,遇難者包括31名男性和8名女性,但至今他們的身份信息仍未被核實,多個越南家庭擔心自己的親人可能就在其中。目前,涉案司機莫裡斯·羅賓遜被控涉嫌過失殺人、串謀販運人口、串謀協助非法移民和洗錢等多項罪名。這起慘案把非法移民的悲劇又一次擺在了聚光燈下。
  • 越南偷渡客講述「危險之旅」:不少女性被賣到妓院
    原標題:越南偷渡客講述「危險之旅」:「VIP路線」直飛,普通路線輾轉多國[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孫微環球時報特約記者胡浩]英國貨櫃藏屍案導致亞洲移民偷渡英國的問題再度受到巨大關注。其中,藏屍案受害者很大可能包括越南偷渡者。
  • 為了生活鋌而走險 亞洲偷渡客「冒險」背後的衝動與悲情
    這是來自越南河靜省幹祿縣安鎮的範氏茶眉給母親和哥哥發的簡訊,消息發出時,「死亡貨車」正行駛在從比利時澤布呂赫港到英國港口的途中。範氏茶眉今年從日本打工回來,用自己的積蓄給哥哥買了一輛計程車。10月3日,她離開越南前往中國,隨後去了法國。
  • 「禁足+逃亡」 越南人的亡命偷渡之路
    當英國警方宣布初步確認「死亡卡車」中死者均為越南人時,阿輝終於不再羨慕那些比自己更靠近英國的同鄉人,「能夠在偷渡路上保住命回來,就是幸運的。」越南中部,一座因偷渡致富的「別墅村」(圖據網絡)偷渡路線一程接一程從越南抵達英國需要幾個月或幾年「我想去英國。」和大多數偷渡出去的越南人一樣,阿輝的最終目的地定在英國,那裡的工資收入最高。
  • 死者身份和死亡原因曝光後讓人唏噓不已
    根據CBC新聞11月7日的消息,英國警方表示,英國死亡貨車案中,死亡的39人身份已全部被查明,39名遇難者全為越南公民。警方稱他們正在與越南警方合作,以幫助受害者家屬,為遇難者家屬提供支持。另外,路透社援引越南公安部聲明稱遇難者來自海防、海陽、義安、河靜、廣平和順化六個省。
  • 一個福建偷渡客九死一生的真實經歷
    本周三,英國發現39名疑似偷渡客死在車廂裡,引發了全英對偷渡客的關注和對這些慘死的生命的悼念。
  • 越南人花3900美元偷渡到中國 大多被送往工地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餘鵬飛】越南《青年報》6月6日報導,中國內地和香港警方在上周三的一次聯手突襲行動中逮捕了包括非法偷渡客在內的42名中越嫌犯。目前還不清楚被捕的42名嫌疑人中有多少越南公民,來自警方的消息稱,該團夥的核心成員中至少有五名越南人。初步調查發現,該團夥已經運行一年,協助100多名越南人偷渡進入香港。據悉,這些越南偷渡客以每人3900美元的價格支付給蛇頭,偷渡集團將他們從中國廣西省帶到廣東省,然後動用快艇將其帶到香港。
  • 長樂偷渡客:離家去國三十年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刺激了其他在貧困線上掙扎的人們。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偷渡的極盛時期。費用也從一萬八千美元漲到兩萬五千美元,再到四十萬元人民幣。  偷渡目的地一般是紐約。這個美國最大的城市,是長樂偷渡客們的應許之地,它象徵財富、自由和自我實現的機會。  一位美國學者做過研究,為了到達美國,福建移民的足跡遍布全球42個國家。  最初的方式是坐船。
  • 長樂偷渡客,離家去國三十年
    我的還和別人不一樣,可以觸屏!」一家三口沒機會照全家福。她把父親寄回來的照片,和她與母親的合照都剪下來,粘在一起,拼成全家福。很開心地遞給她母親看,「覺得自己有點小機靈,可能我媽會覺得很心酸吧。」再長大一些,她意識到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每次學校填家庭調查表,不知道爸爸職業那一欄該寫什麼。老是纏著母親問,我爸什麼時候回來?母親也無法回答。
  • 越媒:越南人花3900美元偷渡到中國 大多被送往建築工地
    原標題:越媒:越南人花3900美元偷渡到中國 大多被送往建築工地 越南《青年報》6月6日報導,中國內地和香港警方在上周三的一次聯手突襲行動中逮捕了包括非法偷渡客在內的42名中越嫌犯。 報導稱,內地警方在廣東省深圳市逮捕了31名嫌疑人,香港警方逮捕了11名。
  • 揭福建長樂偷渡客:為到達美國走遍全球42國
    我的還和別人不一樣,可以觸屏!」  一家三口沒機會照全家福。她把父親寄回來的照片,和她與母親的合照都剪下來,粘在一起,拼成全家福。很開心地遞給她母親看,「覺得自己有點小機靈,可能我媽會覺得很心酸吧。」  再長大一些,她意識到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每次學校填家庭調查表,不知道爸爸職業那一欄該寫什麼。老是纏著母親問,我爸什麼時候回來?母親也無法回答。
  • 偷渡客全是福建人?英貨車藏屍案調查重點轉向越南!福建人終於擺脫了「冤屈」......
    然而,他們根本不知道,由於整節車廂密封性能極好,所以駕駛室裡的司機根本不可能聽到他們的拍打聲和呼救聲,許多人就在呼救拍打聲中失去了知覺,慢慢地倒地死去。在伸手不見五指的車廂裡,兩個命大的偷渡者掙扎著踏著同伴們的屍體向門邊擠去,那裡有惟一的一絲空氣!當車門最後被打開的一剎那,他們倆有一種"天使從天堂來救我們了"的感覺。他們還告訴翻譯:"十輩子也不想偷渡了!"
  • 王姬與曹桂林再度攜手 出演「偷渡客」
    中新網北京7月17日消息:繼《北京人在紐約》之後,作家曹桂林與女演員王姬再度攜手,要推出新作《偷渡客》。據說,王姬在接手此劇時,好友姜文曾大致說過這樣的話:別人誰接這個戲都合適,就是你不合適,你能超越《北京人在紐約》中的「阿春」嗎?如果不能,幹嗎要拍呢?  將在《偷渡客》中扮演蛇頭林姐的王姬說,我是一個勇於嘗試,喜歡挑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