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作為夾在中國和印度之間的一個內陸小國,在內政外交上並不自由,受到了印度政府的諸多限制和壓迫,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在外交關係上,不丹至今沒有和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建立外交關係,這就向生活在人類社會卻不會使用鈔票一樣離譜,而正是印度造成了不丹這種尷尬的局面。
不過不丹也算是幸運的,畢竟沒有向錫金一樣,直接被印度吞併了,印度是南亞一霸,周邊的國家都和印度有領土爭端,小國幾乎都被印度欺凌過,印度是在二戰結束後才獨立的國家,和眾多通過殘酷鬥爭才得到獨立的國家不同,印度作為英國政府最聽話的孩子,在1947英國允許了印度獨立。
而英國政府作為世界攪屎棍,也給這塊曾經的殖民地挖了一堆坑,英國在十八世紀晚期從印度入侵了不丹,逼著不丹割讓土地。1910年,在英國的威逼下,不丹和英國籤訂了不平等的條約《普那卡條約》,不丹王國在外交關係上要接受英國政府的指導,也就是說英國允許和某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不丹才能和某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不丹的主權被嚴重侵犯。
後來在二戰結束後,英國受到嚴重打擊,英國實力衰退不得不退出南亞,而印度政府則把自己當作是英國政府的繼承者,幻想著英國衰落了,自己就成了南亞霸主,所以在一段時間內野心不斷膨脹,在1949年和不丹籤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也要求不丹的對外關係受印度指導。
當時美國,蘇聯的精力就沒有放在南亞地區,英國和法國是自身衰退,手伸不到那麼長,而中國以當時的發展水平,在五常中影響力最弱,西藏也是到了1951年才被解放的,並且中國和不丹之間還隔著個喜馬拉雅山,因為這些大國都沒有插手幹預,也就造成了不丹這樣的小國一直以來遭受印度霸凌的局面。
現在的不丹王國主要的外貿對象是印度,在不丹境內也有印度的駐軍,所以不丹在軍事,經濟上是被印度政府控制著的,甚至印度也學美國,嘗試在不丹國內培植親印度勢力,不丹依靠印度是一種迫不得已的選擇。
但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隨著中國國力增強,在南亞的影響力不斷提高,也將會給這些長期被印度霸凌的國家,帶去重新選擇平等發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