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職院學生在天健建工學院建築信息BIM應用中心進行實操演練。 簡嘉禹 攝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留仙洞校區正門
關注「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招生資訊。
從2006年成為首批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到連續五年獲評全國高職高專院校競爭力第一名,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在27年的發展歷程中,創造出中國高職教育的多個第一,被譽為中國高職教育的「一面旗幟」。2019年,深職院入選「雙高」計劃A檔建設單位。「雙高」高在哪?「雙高」怎麼建?時代給深職院提出了新的命題。
深職院黨委書記、校長楊欣斌表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區別於普通教育的本質特徵,也是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類型發展和成熟的標誌。」所以,深職院在「雙高」方案設計中,立足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優勢,瞄準高端產業、產業高端,將建立校企命運共同體作為目標,把特色產業學院作為引擎,全面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辦學模式。
與企業同呼吸,與產業共命運,深職院將人才培養的「錨」定在了產業最前沿,定在了企業最需要的地方。校企聯手同心,人才備受青睞,助力產業發展……一個生機勃勃、良性循環的高職教育「生態圈」正在形成。
把準產業脈搏 眼光看得遠
「雖然這是一所高職院校,但其研究、應用實力可能比一些普通本科大學還要強。而能夠把這麼多優秀企業引進來,也證明這裡的校企融合做得非常實在。」2019年11月,「推進全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在深圳召開。參觀深職院後,大連市教育局副局長鞠振偉讚嘆不已,他用「站位高」「投入大」「創新強」「融合實」來概括眼中的深職院。
是什麼打動了那麼多業內人士?是深職院始終站在產業前沿的魄力和底氣。
深職院大數據專業學生還沒畢業,知名企業就向他們伸來橄欖枝,工資待遇優厚。這得益於他們在校期間就拿到了華為認證證書等含金量高的「敲門磚」。深職院與華為的合作可追溯到2006年。當年,深職院-華為ICT學院成立,是全國首家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2019年,《深職院—華為培養信息通信技術技能人才「課證共生共長」模式研製與實踐》教改項目,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填補了廣東高校在該賽道上的空白。
在深職院的「朋友圈」裡,像華為這樣的龍頭企業還有很多。平安、比亞迪、阿里巴巴……深職院立足深圳區域優勢,瞄準世界產業發展前沿,支持每個專業群聯合1家世界500強或行業領軍企業,建設一所特色產業學院,校企基於「九個共同」,合力開闢人才、技術、市場三個新高地、新空間,探索形成適合中國國情的職業教育辦學模式。共同開展黨建活動、共同建設高水平專業、共同開發課程標準、共同打造師資團隊、共同設立研發中心、共同開發高端認證證書、共同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共同招生、共同走出去。目前,深職院已經與多個世界500強企業或行業龍頭企業、領軍企業緊密合作,建立了華為ICT學院、比亞迪應用技術學院等12所特色產業學院。
與龍頭企業「牽手」,讓深職院一直勇立潮頭。同時,深職院也在服務一流企業的過程中成就自身的一流。因為始終與「卓越者」同行,深職院對於產業發展和需求有著敏銳的「嗅覺」,在專業設置上始終緊跟產業前沿,學校緊貼深圳四大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的專業超過八成。同時,學校也緊跟教改前沿,深化「三教改革」,推動教師、教材、教法全面轉型,專業課程與技能等級證書全面融通,打造適應智能時代需求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
服務地方經濟 企業離不開
「產業行業最新技術標準、崗位需求、用人數量,是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指南,而這些大都掌握在企業尤其是行業龍頭企業手中。只有雙方強強聯合,人才供給側才能精準對接行業需求側。」深職院副校長馬曉明強調,職業院校一定要想清楚校企雙方內在核心需求,探尋出深入持久、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才能構建共生共長、相互融通的命運共同體。
正是因為深職院「掐準」了產業發展的脈絡,在專業設置上具有前瞻性,在學生培養的全過程中始終和企業緊緊站在一起,同呼吸,共命運,因此,深職院的畢業生成為企業爭搶的「香餑餑」,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高位。自2016年起,華為連續四年在深職院舉行專場宣講會,每年招聘四十餘人,就是看中深職院畢業生的「即戰力」。
近年來,深職院引進了一批由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長江學者等海內外高端人才領銜的重量級團隊,成立霍夫曼先進材料研究院、智能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智能製造研究院、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應用研究院等高端平臺,對關鍵核心技術進行攻關,助力深圳中小企業實現轉型升級。2018年,該校科研到帳經費1.31億元,獲授權專利183件,制定行業以上標準10項;2019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8項,立項數超過半數本科院校。由於科技服務工作成績突出,深職院電信學院青年教師王洋在2015年獲聘為教授。近三年,他幫多家電子信息企業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拿到約1000萬元橫向項目經費。
深職院主動在科學的技術化和技術的產業化鏈條上尋找位置,堅持以應用技術研發為導向,為中小微企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建有深圳市汽車電子產品檢測與鑑定、數字創意、生化分析檢測、軟體質量及系統安全檢測等高水平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檢測、研發等公益性服務。2019年4月27日,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局與深職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深圳市中小企業創新支援中心、深圳市中小企業發展研究中心同時揭牌,這是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局組建以來正式籤署的第一個對外戰略合作協議。在面向深圳的中小微企業提供技術研發和技術服務,面向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提供專業的決策諮詢服務等方面產生出更多更好的成果。
緊貼社會需求 助學生成長
楊欣斌介紹,該校將產業需求、第一志願錄取率、報到率、畢業生就業質量等數據作為主要評價指標,對發展勢頭良好的專業傾斜資源,對發展後勁不足的專業進行預警或減招、停招,鼓勵新興專業方向獨立招生,倒逼傳統專業「老樹開新花」。這也使得,深職院的專業設置始終與產業需求、社會需求同頻共振。2020年,該校就根據市場導向和深圳市產業結構調整,新增人工智慧技術服務、動漫製作技術、老年服務與管理等3個招生專業,同時首次招收廣播電視編導類考生,招生計劃90人。
專業設置上敏銳的「嗅覺」,為深職院學生的未來就業上了一道「保險」。而在深職院,學生還有很多途徑可以實現自我提升,遇見「更好的自己」。
據悉,深職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商務英語等2個專業今年將繼續與華南師範大學開展三二分段專升本應用型人才培養試點。該試點項目2019年首次招生就受到考生熱捧,第一志願報考人數遠超招生計劃數。2020年首次與廣東技術師範大學、韶關學院、嘉應學院聯合開展「2+0」協同培養本科插班生試點工作。高職院校畢業生可通過報考廣東省本科插班生考試進入試點專業學習,全程在深職院培養,頒發廣東技術師範大學、韶關學院、嘉應學院普通本科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為支持畢業生繼續深造,深職院還提供了三種途徑:第一、通過參加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插班生考試,考入廣東省的其它普通本科高校三年級同讀,畢業後可獲得全日制本科文憑;第二、學生通過自考本科、現代遠程教育等形式專升本。目前深職院繼續教育學院與多所本科院校合作,為學生專升本創造便利條件;第三、從1997年起,學校先後與英國、澳大利亞、美國等多所大學建立了合作關係,為畢業生開闢了留學深造的渠道。迄今,經國際教育部推薦赴英國、澳大利亞留學的人數已達數千人,其中一半以上的學生已經或正在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吳吉 巫憶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