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01》
在武夷巖茶圈,有3個爆款。
對應的分別是水仙、肉桂、大紅袍。
這3種茶,不論你是什么喝茶段位的,一定都喝過!
而且它們還很有特點。
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神秘不過大紅袍!
尤其是肉桂茶,那簡直就是天王級別的茶。
動輒上千塊,最貴可賣到十幾萬。
喝茶,更以喝過武夷山全肉宴為傲。
什麼「牛肉」、「馬肉」、「豬肉」、「獅肉」、「虎肉」等,成為了一眾愛好者所追求的對象。
其中以牛欄坑肉桂(牛肉)和馬頭巖肉桂(馬肉)賣價最好。
常常出現一茶難求的局面,如果你到武夷山去,茶農們會喜滋滋地告訴你:嘿嘿,我這茶(通常是牛肉、馬肉)被***的茶商預定走了,沒剩幾斤了。
一聽到這個結果,你的小心臟是不是輕輕抽搐了一下:這麼貴的肉桂,居然這麼快就賣光了……看來是好貨,趕緊買2斤,不然沒茶喝了。
不論你是買了肉桂還是計劃買肉桂的,村姑陳勸你認真看看這篇文章。
《02》
我們都知道,品鑑肉桂的時候,要根據指標進行判斷。
肉桂的外形、香氣、湯水、滋味等,都在判斷標準之中。
但是,在品鑑的時候,有3個誤區要規避,否則會影響你對肉桂茶的整體判斷。
誤區一:山場的誤區
在巖茶中,不論水仙還是肉桂,都講究山場。
在傳統的巖茶山場劃分中,分為正巖、半巖、洲茶、外山茶等。
不同山場的巖茶,品質參差不齊。
其中品質最好的,當屬正巖茶。
現在喝茶的茶友,無不在追求正巖茶。
正巖茶的優秀,在於它細幽的香氣、醇厚的湯水、柔和的口感,綿長雋永的生津感……
喝一口茶,覺得十分銷魂。
然後,事實是:正巖茶賣的這麼好,那我這個半巖茶也不差,偽裝偽裝當成正巖茶賣吧。
這是典型的掛羊頭賣狗肉的做法!
可憐我們這些消費者,白白浪費了期待值。
所以呢,買肉桂的時候,一定要相信自己多年喝茶的經驗,不要一聽說這茶是正巖的,就不管不顧買上一堆,很有可能,你買到的是外山茶。
那要如何區分正巖茶和外山茶呢?
這個沒有別的方式,只能靠多喝,這時候你一定要找到一家靠譜的茶商,認真喝喝正巖茶到底是什麼口感和滋味,用自己的口腔記錄下這些特徵。
長期以往,別人就忽悠不了你這茶的山場了!
《03》
誤區二:肉桂火功不是越高越好
巖茶有2把刷子,一是它的山場,二是它的焙火。
巖茶的焙火,可是有「一火遮百醜」的美名。
竊以為,巖茶是成也焙火、敗也焙火。
有的巖茶,通過高焙火之後,會給人帶來錯覺——這茶湯很有滋味,香氣很獨特。
還有人會認為高火的巖茶就應該是這個味道的。
事實上,這些巖茶在通過高焙火之後,茶葉的品質已經發生了變化,從之前順滑、柔和的湯水,變成了刺激、濃釅的茶湯。
而所謂的「獨特高火茶」香氣,其實就是巖茶烤焦了、焙焦的表現。
所以,肉桂茶並不是焙火越高越好,而是要看茶焙茶。
不能因為這茶本身有缺陷,就試圖用高火掩蓋這些缺點,謊言遲早會被戳穿的。
真正焙火到位的肉桂,葉子可泡開、舒展軟亮、鮮活如緞,是鮮活茶。
如果因為巖茶的焙火,把肉桂給焙死了,那真是得不償失。
是以,茶友們在喝茶的時候,也不要盲目追求高火。
火功適中為好。
《04》
誤區三:香氣越衝越好
香不過肉桂,一直是肉桂茶對外宣傳的名片。
於是,很多人先入為主地認為,肉桂的香氣要越濃越好。
其實不然!
肉桂的香氣也分高與低、雅與俗、純淨與渾濁。
是以,在喝肉桂的時候,不能片面地追求高揚的香氣。
肉桂的香氣,講究純淨而馥鬱,以乾淨、飽滿的桂皮香為上。
但近幾年,想要喝到純粹桂皮香的肉桂難度大,常見的多為花果香的肉桂。
同樣,花果香的肉桂,香氣依舊要講究純淨、馥鬱。
純淨馥鬱的果香、細膩幽長花香,這些都是香氣好的表現。
肉桂的香氣,除了要能聞到,還要能喝到。
真正品質好的肉桂,香氣是落水的,而不是淺淺地浮在蓋子上。
《05》
武夷肉桂,溫而不寒,久藏不變質,味厚不苦不澀,香勝白蘭、芬芳馥鬱……
這樣一款好茶,怎麼能讓人不喜歡。
現在的肉桂,市場行情正好,如果沒有硬技能傍身,很有可能就會上當受騙。
掌握基礎技能知識,從這篇文章開始。
版權聲明:本文由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