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詩為什麼要叫打油詩?打油詩做起來毫不費力,詼諧有趣

2020-12-16 曹總丟了金箍棒

打油詩最早起源於唐代民間,以後瓜瓞綿綿,不斷發展,表現出活躍的生命力。這類詩一般通俗易懂,詼諧幽默,有時暗含譏諷,風趣逗人。打油詩的構成很簡單,押韻就行,讀起來順口,特別有意思。

唐人張打油不過是一般的讀書人,有人說他是個農民,總之是個無名小卒。但他的《詠雪》「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一鳴驚人,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打油詩體,名垂千古。此詩描寫雪景,由顏色而及神態。通篇寫雪,不著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躍然。遣詞用字,十分貼切、傳神。用語俚俗,本色拙樸,風致別然。格調詼諧幽默,輕鬆悅人,廣為傳播,無不叫絕。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見大殿牆壁上寫了這樣一首詩:「六出九天雪飄飄,恰似玉女下瓊瑤。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掃帚的使掃帚,使鍬的使鍬。」大官讀罷,頓時大怒,下令緝拿作詩人。左右將其平日喜作這類詩的張打油抓了來。為了證實該詩是否張打油所作,大官未急於治罪,而是令張再作詩一首。那時安祿山兵困南陽郡,張於是便以此為題,脫口呤道:「百萬賊兵困南陽,也無援救也無糧。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兩首詩如出一轍,大家聽了,哄堂大笑起來,連這位大官也被惹笑了,終於破例饒了張打油。張打油從此遠近聞名。

前幾天湖南一位七旬老翁模仿《詠鵝》寫了一首詩,叫《詠雞》。憑藉《詠雞》在第二屆農民文學獎中獲得了萬元大獎,其實我覺得和打油詩差不了多少,我們來欣賞一下:

雞,雞,雞,

尖嘴對天啼。

三更呼皓月,

五鼓喚晨曦。

十八個字,每個字合五百五十五塊錢,要說也算是比較有才了,但是這下子網友們不服氣了,這也能掙錢?紛紛留詩一戰。

《詠羊》

羊,羊,羊,

不懼冬天涼。

內服羊肉湯,

外用羊皮氅。

《詠豬》

豬,豬,豬,

頭大脖子粗。

以前十來塊,

現在二十五。

這下子炸了鍋,大家都表示,照這個路子,我們能把十二生肖全寫個遍,發獎金的出來,絕對讓你傾家蕩產。

《詠蛇》

蛇,蛇,蛇,

臥地盤一坨。

用手去觸摸,

仰頭咬一嘴,

臥槽是活蛇。

《詠牛》

牛,牛,牛,

奮蹄向天吼。

鼠年雖有難,

打包我拉走!

太多了,有才人真的太多了,打油詩雖然看的簡單,其實你沒有文化造詣,也寫不好。

相傳紀曉嵐為某官母親寫壽聯時,提筆即寫:太老夫人不是人。某官臉上不覺青筋暴露,面色鐵青。紀不慌不忙續道:九天仙女下凡塵。該官員轉怒為喜,連嘆精妙。不料紀大筆一揮,卻是:養兒偏慣去為賊。該官員當即昏蹶在地。手下來弄醒他時,紀又續上一句:偷來幡桃敬母親。再回頭看那官員時,面色灰白,大汗淋漓,狼狽不堪,恰似去鬼門關走了一遭。

打油詩是作者對現實社會、現實生活假醜惡的感應,當然也有對真善美的感應,但主要的是前者而不是後者。打油詩看著簡單,其實也包含了很多道理,屬於旁門左道,被正統的學者所排斥。任何時代,只要有可笑可恨之事,就會有幽默風趣、冷嘲熱諷的打油詩應運而生。

相關焦點

  • 打油詩為什麼要叫打油詩?打油詩做起來毫不費力,詼諧有趣
    打油詩最早起源於唐代民間,以後瓜瓞綿綿,不斷發展,表現出活躍的生命力。這類詩一般通俗易懂,詼諧幽默,有時暗含譏諷,風趣逗人。打油詩的構成很簡單,押韻就行,讀起來順口,特別有意思。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一鳴驚人,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打油詩體,名垂千古。此詩描寫雪景,由顏色而及神態。通篇寫雪,不著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躍然。遣詞用字,十分貼切、傳神。用語俚俗,本色拙樸,風致別然。格調詼諧幽默,輕鬆悅人,廣為傳播,無不叫絕。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見大殿牆壁上寫了這樣一首詩:「六出九天雪飄飄,恰似玉女下瓊瑤。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掃帚的使掃帚,使鍬的使鍬。」
  • 什麼樣的打油詩才是好的打油詩?
    打油詩通俗易懂,詼諧幽默,短小精悍,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很受人們的喜愛。雖然,現在寫打油詩的人不少,但是,要看到一首好的打油詩還是很難的。那麼,什麼樣的打油詩才是好的打油詩呢?換句話說,就是一首好的打油詩應具備哪些條件呢?
  • 歷史上那些有趣的打油詩,你知道幾首?
    打油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最早起源於唐代民間,相傳由唐人張打油而得名。此後瓜瓞綿綿,不斷發展,表現出活躍的生命力。這類詩一般通俗易懂,詼諧幽默,有時暗含譏諷,風趣逗人。非情趣盎然者不能為之。格調詼諧幽默,輕鬆悅人,廣為傳播,無不叫絕。《猜謎詩》·歐陽修大雨譁譁飄溼牆,諸葛無計找張良。關公跑了赤兔馬,劉備掄刀上戰場。據說這首打油詩寫於一次飯後。
  • 你會寫打油詩嗎?唐朝的打油詩和今天的打油詩有什麼不同?
    前言、 打水詩和打油詩這個有趣的問題是:歷史上有哪些搞笑的打油詩?你會寫打油詩嗎........看已故的王步高教授在清華講課的視頻,其中關於打油詩他說得比較有趣:有些詩.....連打油詩都算不上 ........我看應該叫做打水詩.........
  • 有一種詩,叫「打油詩」!7首經典回味,令人捧腹大笑!
    與傳統詩詞不同的是,歷史上還有一種詩作形態,叫「打油詩」。它們不求對仗平仄,只求風趣逗人;它們不求韻律韻腳,只求朗朗上口;它們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冠冕堂皇的韻意,但每一句都直指生活深處。打油詩,作為一種獨特的詩歌載體,在詩歌史上流傳甚廣。雖說打油詩不能登大雅之堂,但因其獨特、活潑的表現形式,深受眾多詩人的喜愛。
  • 打油詩、非打油詩和順口溜的區別
    一、 打油詩打油詩誰都聽說過也見過,但何為打油詩?多數人說不清。下面,以最經典的範例來做說明。可見,打油詩與否和有無格律無關。2.是否詼諧幽默《雪詩》好笑有趣,有詼諧幽默性,詼諧幽默的詩歌是否為打油詩?
  • 李白調侃杜甫的打油詩,蘇東坡的打油詩,都不及此人的金雞打油詩
    所謂打油詩,是詩體的一種,但是這類詩一般採用俚語,語言通俗易懂,詼諧幽默,有時還飽含譏諷暗喻之意,於是後人將這類詩歌體裁稱作「打油詩」(見《辭海》定義)。眾所周知,唐代是我國詩歌最繁榮的朝代之一。故事是這樣的,當時漢武帝每年都要給大臣們分肉,可是在一次分肉的時候,分肉官遲遲不來,東方朔等的不耐煩,便自己割下一塊肉揚長而去,後來漢武帝責備他「魯蒙」。東方朔便急中生智,寫了一首認錯詩:東方東方,你太魯莽,肉還沒分,怎能領賞?拔劍割肉,舉止豪爽,割肉不多,還算謙讓。拿給殿軍,情義難忘,皇上寬大,謝過皇上。於是漢武帝聽了轉怒為喜,不僅沒有責備他,還另外賞給他一些肉。
  • 淺說打油詩
    一次,我給某詩歌網寫了一首敘事詩,詩友們上來紛紛評論,其一個張口就是打油詩。 還有一個詩詞交流群的群主公告:發來的稿子註明七絕五律,否則一併為打油詩。 另有一個詩友說沒平仄韻律的詩就叫打油詩! 詩體創作,首先要明白它的歷史來由,那麼什麼是打油詩呢? 打油詩,一種富於趣味性的俚俗詩體,相傳由中國唐代作者張打油而得名。
  • 打油詩是很特殊的詩歌體裁,格律詩、古體詩和順口溜有什麼區別?
    「民間流行的一種口頭韻文,句子長短不齊,純用口語,念起來很順口。」嚴格講可以稱為民謠一種,只是基本不是用來唱是用來朗誦的。順口溜是很常見的,這兒不做深入探討了。你認為古體詩都是打油詩嗎?所以你們也明白我為什麼上面要寫那麼多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定義了嗎?
  • 什麼樣的打油詩才是好的打油詩?
    打油詩通俗易懂,詼諧幽默,短小精悍,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很受人們的喜愛。雖然,現在寫打油詩的人不少,但是,要看到一首好的打油詩還是很難的。那麼,什麼樣的打油詩才是好的打油詩呢?換句話說,就是一首好的打油詩應具備哪些條件呢?
  • 李白、蘇軾這些大詩人,也愛寫打油詩:詼諧幽默、小巧有趣
    打油詩,相傳由唐代作者張打油而得名。 清翟灝在其《通俗編·文學·打油詩》中,曾引張打油《詠雪》云: 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 打油詩就是「打醬油」的詩嗎?
    那麼對於打油詩而言,相對於各種格律詩、新詩大行其道,一些粗俗的詩只能犄角旮旯艱難生存,只能「打醬油」了,因此得名曰打油詩。是這樣嗎?顯然不是,說起來打油詩的歷史比「打醬油」要久遠多了。格調詼諧幽默,輕鬆悅人,廣為傳播,無不叫絕。打油詩也因此開始在民俗文化中佔有了一席之地,經久不衰。打油詩,內容和詞句通俗詼諧﹑不拘於平仄韻律,要求的文學知識和格律不高,便於普通人口耳相傳。同時是由於社會的動蕩不安,人們對現實的批判,對社會的認識以及面對生活所表達的一種形式。打油詩,創造起來較易,便於廣大人民群眾接受,便於記憶等。打油詩流傳開來。
  • 前人做的打油詩,堪稱「詩界泥石流」!最服張宗昌!
    有些有文採的人仿唐詩結構做出來的詩當真是不遜唐人,比如于謙的《石灰吟》、毛主席的《七律.長徵》、《七律.到韶山》等。而除去唐詩和仿唐詩之外,還有一種從唐詩延伸而來的文體,這種文體也是詩的一種,但在內容上比較通俗,富有趣味,有時還毫無章法,這就是「詩詞界泥石流」——打油詩。
  • 趣談打油詩丨——不拘格式,詼諧幽默,通俗易懂,直抒胸臆
    同樣,有些看上去非常口語化的詩,因其合乎格律,所以也不能歸為打油詩。所以,要判斷是否打油詩,應當同時看它是不是合律和是不是口語化這兩點。我們通常把通俗、詼諧、不拘一格的舊體詩叫做打油詩。老百姓稱打油詩為「順口溜」是再貼切不過了。
  • 幾首詼諧幽默的打油詩,比不上正規詩,卻很受歡迎
    對於打油詩到底算不算詩,曾經在文學史上有過爭論。部分人認為打油詩有詩的樣子,應該算得上是詩體的一種;另一部分人覺得打油詩沒有有平仄,對仗,對偶,也沒有格律,算不得是詩。但不管如何文人如何相爭,這種特殊類型的詩體確實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不但百姓喜歡,不少名人也很愛。
  • 「下裡巴人」之打油詩
    人們常把一些以俚語俗話入詩,不講平仄對仗,不似「陽春白雪」登「大雅之堂」,但深得「下裡巴人」喜愛的詩作,稱為「打油詩為什麼叫打油詩呢?因為唐代名為張打油之人所創,以至這類詩竟冠以他的名字稱之為打油詩,還有一段軼事;是年冬天,一位官員去祭奠宗祠,剛進大殿,便看見粉刷雪白的照壁上面寫了一首詩:「六出紛紛降九霄,街前街後盡瓊瑤,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掃帚的使掃帚,使鍬的使鍬。」
  • 古史拾趣之孟郊與「打油詩」
    說到「打油詩」,在民間頗受老百姓歡迎,看著粗俗,又有著無釐頭式的喜感。在讀慣了文雅正統的詩詞後,偶爾來那麼一下,很是讓人開心。至今由記得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中敲碗那一段「打油詩」配「架子鼓」的環節堪稱片中經典,只讓人笑得前仰後合。能把「打油詩」當做正兒八經的,當數「狗肉將軍」張宗昌,一個殺人不眨眼的軍閥也因此變得有那麼一點點可愛,也算了奇葩裡的奇葩了。看張中昌的「打油詩」,或許是許多文人不恥的,但作為普通人的我,到收穫過很多樂趣,我反倒覺得,能俗到如此地步,也算是人才了。
  • 打油詩十首:開心人生
    打油詩十首:開心人生一世事輪轉又是秋,辛苦耕耘盼豐收。這首詩不僅詼諧有趣,而且讀起來朗朗上口,耐人尋味,更是傳達了一種「心若冰清,天塌不驚」的生活態度,告訴世人做人要淡定,要把握現在,及時行樂。作者通過這首打油詩,同樣表達出了「做人要淡定」的思想感情,寫這些打油詩的作者,大部分都是道家學派的吧?這種「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邊雲捲雲舒」的生活態度,讓人羨慕啊!
  • 七首詼諧幽默的打油詩,專治無趣
    雖然十分口語化,但的確要費一番心思才琢磨得出如此構思奇特的詩句。唐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名作《黃鶴樓》。後來李白也登上黃鶴樓,遊目騁懷,寫了一首打油詩。詩名為《題黃鶴樓》,全文如下: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
  • 聊聊打油詩
    最近看了一些打油詩,感覺挺有意思,就萌發了寫點什麼的想法。 中國是詩歌大國,向來不缺優秀的詩人,但做詩從來不是文人墨客的專利,歷史上很多來自民間的詩歌,因為其詼諧、幽默、富於人生哲理而廣泛流傳,富有強大的生命力,其中打油詩就是其中的一類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