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是聯合國五常之一,與德國並稱為歐洲經濟發動機,響噹噹的世界大國。但是,法國的國名比較奇怪,叫「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既然法國的國名有「第五」,那麼有沒有法蘭西第一共和國,乃至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呢?還真有。
法國本來是個君主制國家,國王咱們都熟悉,就是「路易系列」,路易十五是路易十四的曾孫,路易十六又是路易十五的孫子。「路易家」的國王們在國內橫徵暴斂,老百姓被他們搜刮的都快喝西北風了。路易十五有句名言:「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路易十六的荒淫,比其祖父有過之而無不及。公元1789年,路易十六想提高稅收,加重刑罰,來鞏固自己的統治。
結果,憤怒的老百姓不幹了,上街砸了「第三加五等於第八,第八加八等於第十六國王陛下(動畫片《國王與小鳥》)」的飯碗。幾天之內,整個巴黎變色。巴黎是法國的核心,巴黎變了顏色,其他城市也跟著變顏色。列強看到法國老百姓覺醒,都非常害怕,糾集軍隊要進入法國彈壓。法國老百姓當然要保住自己的勝利果實,公元1792年9月22日,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而在同時代遙遠的東方,乾隆皇帝還在之乎者也發號施令呢。
此時,法蘭西第一共和國(以下簡稱「法一」等)的締造者,不會注意到一個名叫拿破崙-波拿巴的軍官。這個人在「法一」抵抗外來侵略時立下大功,升為準軍,登上了轟轟烈烈的歷史舞臺。1799年,這位來自科西嘉島的將軍,發動了著名的霧月之變。1804年,拿破崙自稱皇帝,「法一」變成了「法帝一」,全稱是法蘭西第一帝國。
拿破崙兵敗滑鐵盧後,波旁王朝復闢。路易十八於1814年頒布憲章,保證不改變1789年確定的經濟秩序和新興階級的各項權利。但是,後來的當權者違背承諾,激怒了大多數人,發動了七月之變。1830年,復闢的波旁王朝被推翻,建立七月王朝,政權落入了大資產階級手中。後來工業革命在法國興起,工人不斷爭取自己的利益。1848年,七月王朝被推翻,成立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同年,拿破崙的侄子,路易-波拿巴當選總統。1851年,路易-波拿巴發動兵變,並於第二年並稱帝,就是拿破崙三世。很自然,「法二」變成了「法帝二」。
在拿破崙三世的統治下,法國的工業化取得巨大成就。可惜的是,1870年,法國在著名的普法戰爭中慘敗,拿破崙三世在9月1日成了俘虜。僅僅三天後,巴黎又變了天,「法帝二」覆滅,法國出現了第三共和國。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存在時間較長,長達70年。「法三」是法國歷史上非常輝煌的時期,不僅積極在海外擴張,還打贏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羞辱德國,一洗普法戰爭戰敗之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法國的國勢看上去很強盛,看不出有多少亡國的跡象。當時很多法國人自己都沒想到,自己會看到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覆滅。1940年5月10日,德軍大舉進攻法國。所謂的馬其諾防線不堪一擊,法軍被打得找不著北。巴黎陷落後,德軍在凱旋門前耀武揚威。1940年6月22日,以法國與德國籤訂停戰協定為標誌,「法三」成為歷史。
維希管理層雖然控制著法國,但畢竟是德國扶持的傀儡,不得人心。1944年6月,戴高樂成立了法蘭西共和國臨時管理層,為將來管理法國做準備。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承認了戴高樂的這個管理層,除了英國。 英國還想搞投機,但維希管理層已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很快,維希管理層就被推翻。
由於「法三」已於1940年滅亡,再恢復「法三」就變得沒有太大意義。1945年9月,經過法國人的投票,決定成立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實行議會制。
「法四」特別能「折騰」。剛成立不久,「法四」就派兵入侵東南亞(越南),又伸手阿爾及利亞,還在1956年10月攻打埃及。「法四」窮兵黷武,國內經濟出現嚴重問題 ,國內形勢亂七八糟。比如,「法四」存在14年,竟出現了22屆管理層。你是否想像了明朝崇禎皇帝在位十七年,走馬燈式的換內閣首輔……
1958年,法國的二戰英雄戴高樂實在看不下去了,站出來說話。戴高樂認為法國之所以亂成這樣,還是總統沒有權力。戴高樂出任「CEO」後,提出應該就是否擴大總統權力投票。這年的9月28日,法國舉行投票,七成以上的人投票者同意戴高樂的意見。10月4日,議會制的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結束,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成立,直至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