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潮汕菜,半席是海鮮,潮汕美食何以享譽海內外?

2020-12-17 未來煮夫

本期導讀:

說到粵菜,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是「四大菜系」之一,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更多時候接觸到的其實都是狹義的粵菜,也就是廣府菜。殊不知,廣義上的粵菜其實除了廣府菜,還包含著客家菜以及潮汕菜。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同樣與廣府菜那般富有名氣的潮汕菜,一起走進璀璨的潮汕飲食文明。

潮汕人的來源以及潮汕文化的形成

任何一個菜系的背後,都會有一個特定的人群在傳承。毫無疑問,潮汕菜的背後,是一群潮汕人在不斷努力傳承與發揚。因此,在了解潮汕飲食文明之前,我們需要先探究一下潮汕人的來源。

我們所說的潮汕人,在舊時一般稱為「潮州民系」,其主要是由外來移民和本地土著相互融合而發展形成的。據史料記載,早在數千年前,潮汕地區就已經有土著居民生活的跡象,而大量移民入潮,卻是宋元年間發生的事。經過上千年的演變,如今的潮汕人主要聚居在廣東地區的潮州、汕頭、揭陽、汕尾等地。

我們不去過多考究潮汕人的遷徙,但有幾個時間節點,我們可以了解到潮汕人背後的文化交融,當然,這必然包括我們今天要研究的飲食文化。

潮汕地區與閩南平壤相接,兩地沒有山川阻礙,交流頻繁且方便,也間接導致兩地文化趨於統一性,很長一段時間,潮汕文化仍舊以閩越文化為主。先秦時期,有少量中原移民遷入潮汕地區,此時的潮汕文化開始吸收中原文化。東晉之後,經濟的繁榮也促進了文化的發展,潮汕地區的文化逐漸形成了富有潮州特色的漢文化。宋元以後,大量福建移民的湧入,讓潮汕文化愈加明顯地被賦予了閩南特色,由此以後,潮汕文化也發展成為有閩南特徵的漢文化。

潮汕菜的歷史

潮汕文化的形成,也促進了潮汕菜的誕生。一個群體的口味習慣,會在其菜系中較為集中地體現。接下來我們深入研究一下潮汕菜的歷史,以便更好地去理解潮汕人的飲食文化。

潮汕菜是廣東三大菜系之一,其在海內外的名氣幾乎可與廣府菜齊名。作為潮汕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潮汕菜,其歷史也是非常悠久,甚至可以追溯至先秦時期。

前文提到,潮汕地區在數千年前就生活著一群當地土著居民,而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遣部分軍隊駐守潮汕地區時,也帶來了中原飲食習俗。在與原住民文化融合之後,逐漸構成了潮汕菜的發端。

西晉時期,大量中原士族南遷進入潮汕地區,帶來了名門望族的飲食文化;緊接著,盛唐時代,韓愈等大批京官名宦被貶入潮汕地區,也帶來了更多不同的飲食理念;而在南宋末年,宋室南遷更是讓宮廷御膳在潮汕地區「飛入尋常百姓家」;明清時期,在潮汕商人的助力之下,潮汕菜開始蜚聲海內外。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不斷吸收著先進的理念與技藝,潮汕菜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同時,經過上千年的傳承,如今的潮汕菜也已發展成為獨具嶺南文化特色、享譽海內外的名菜之一,在中華飲食文化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潮汕菜的特點

都說廣府菜是粵菜之根本,那麼敢與廣府菜比肩齊名的潮汕菜,都有哪些特點呢?同時,潮汕菜因何而能享譽海內外?下面,我們一起深入剖析一下,潮汕菜的背後,是千萬潮汕人敢為人先的潮汕精神。

技法多樣,擅長烹製海鮮海味如果要細數廣東三大群體的特點,廣府人「無雞不成宴」,客家人「萬物皆可釀」,那麼潮汕人應該用「無海鮮不成席」來形容最為貼切了。

潮汕地區靠海居多,自古以來就形成了以海鮮為主的飲食風格。乾隆時期的《潮州府志·風俗》中就有記載:「所食大半取於海族,故蠔生、魚生、蝦生之類,輒為至味」。由此可以很直接地反應出,當時的潮汕人所食之物絕大部分都是源自大海。

毫不客氣地說,海鮮就是潮汕菜的最大標誌。潮汕人對海鮮的理解,也表現在了各種眼花繚亂的烹飪技法之上,諸如幹炸、鹽焗、白灼、油泡、滑炒等等。

也正因此,潮汕人開始逐漸擅長於對海鮮的烹飪,這在潮汕菜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具體表現在他們可以把同一海鮮原料,經過不同的技藝,演變出多種形式的菜餚。比如海鮮產品中最為常見的肉蟹與膏蟹,在潮汕人眼裡,可以變成「生炊肉蟹」、「幹焗蟹塔」、「炒芙蓉蟹」、「幹炸蟹棗」、「清湯蟹丸」、「鴛鴦膏蟹」等數十種美食,其中不乏有「生炊肉蟹」等菜式成為了潮汕特色海鮮名菜而享譽海內外。

注重湯菜,善於吸收他人之長潮汕地區處於閩粵交界,自古以來,潮汕飲食文化就不斷吸收閩南文化之所長,同時在以廣府文化為主的粵菜體系之下,也不斷求同存異,吸取著廣府菜之精華。因而,在美食的表現之上,潮汕菜不僅在技藝上能找到廣府菜的共同點,在形式上和閩南菜也有頗多相似之處。

最簡單的例子,廣東人愛喝湯,而廣府菜下面的「老火靚湯」尤為出名。事實上,潮汕人的餐桌上更是離不開湯菜。不論是日常起居生活,還是大型宴席酒桌,潮汕人都喜歡來一盆湯菜。甚至潮汕菜中的經典代表——護國菜,其實就是湯菜之上品。

據說南宋末年,宋帝被元兵所追,南逃至潮州的一座古廟中。寺廟和尚拿不出有排面的菜餚招待皇上,只好用番薯葉簡單做了一道菜,不料饑渴交加的皇上吃得津津有味,在得知此菜還沒名字之時,深有感觸,直接賜名為「護國菜」。每此,代代流傳,沿襲至今。——《潮汕民間「護國菜」傳說》

潮汕湯菜用料也算豐富,受閩南菜所影響,潮汕人不像廣府人那般只是飯前喝湯,而是習慣邊吃邊喝,一邊享受美食,一邊滋潤喉嚨。種類豐富的湯菜,不局限於海鮮湯菜,更為家常的「春菜煮排骨」、「苦瓜煮肥肉」、「竹筍煮豬肉」等湯菜也是潮汕人的最愛。

講究調味,追求清淡鮮美口味善於調味是潮汕菜的一大特色,與川菜中的「一菜一格、百菜百味」類似,潮汕菜也非常講究「五味俱全」。除了傳統的姜蔥蒜,潮汕菜還經常會用到豆醬、魚露、沙茶醬、橘油、紅豉油等常用調料。不同的組合,可以演變出酸、甜、辣、鹹、香等不同風味。

然而,在更多時候,潮汕菜還是講究清淡鮮美。當然了,清淡鮮美並不意味著一味清淡。這是一個總的概念,追求一個鮮,在具體的菜餚與佐料的特定搭配中可以很好地體現。

在潮汕菜裡面,很多組合搭配是固定的,不容許輕易改變,否則會被視為不專業。比如潮汕地區非常出名的牛肉丸,其佐料就必須要配沙茶醬;而潮汕一絕,滷鵝卻要配蒜泥醋;龍蝦如果拿去生蒸,則要搭配橘油。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其搭配之講究,充分表現出了潮汕人精緻細膩的風格。

偏愛小吃,講究精緻以及隆重潮汕菜的精緻還體現在了豐富的潮汕小吃身上。經營小吃的潮汕人,喜歡發揮聰明才智去研究各式各樣的小吃點心,常常表現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好」之特點。此番之下,讓潮汕小吃豐富起來,成為了潮汕菜裡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們都知道,廣府菜中的點心也是久負盛名,然而潮汕菜中的小吃重要性卻更顯隆重。一般來說,廣府菜中的點心主要指正餐之前用來充飢的小食,是主食的延伸,通常不會在宴席中出現。而潮汕小吃則不然,更多時候,潮汕小吃是配合著主食,一起出現在餐桌之上。更有甚者,在潮汕菜的宴席之中,12道菜中要搭配一鹹一甜兩道點心小吃,不僅豐富菜式,還能起到調和眾人口味之作用。

在品種方面,聞名於海內外的潮汕小吃,除了大家熟知的綠豆糕,以及總被潮汕人掛念的各類粿食之外,還有很多都是赫赫有名。諸如春餅、鴨母捻、蠔烙、菜脯、翻砂芋等等,都是潮汕人追求極致的結果。

結語

潮汕菜隸屬於粵菜,是廣東三大菜系之一。其在經過上千年的發展演變,不斷融合吸收了廣府菜以及周邊閩南菜的特點,可謂是集他人風味以及烹飪技術,精緻創新,從而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潮汕風格。

本文從潮汕文化的形成,再到潮汕菜的歷史,去深入分析了潮汕菜的特點,歸納總結了潮汕菜「擅長烹飪海鮮」、「善於吸收他人之長」、「喜歡湯菜」、「偏愛小吃」等典型特質,也反映了潮汕人追求精緻的文化特徵。

潮汕飲食文化博大精深,遠非片言隻語所能概括清楚。本文旨在通過簡要分析,帶領大家走進璀璨的潮汕飲食文明。關於潮汕菜的深度分析,諸如非常出名的「粿文化」,我將在後續文章中作深入解讀。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我。

好了,本期就到這裡,我們是中華飲食研究團隊,歡迎你關注我們,下期文章繼續帶你探尋中華飲食文化之旅。

相關焦點

  • 潮汕菜
    南宋末代皇帝趙昺兵敗跑至潮汕,潦落時吃了寺廟僧人用番薯葉製作的菜羹,龍心大悅,賜名「護國菜」,現在也是潮汕的品牌菜之一。    到了明清時期,隨著移民的增多,潮州商業貿易繁華,府城內飯店林立,名廚輩出,潮菜極盡一時之盛。不過也只是蝸居一地,孤芳自賞。促使潮汕菜走向世界,又博採海內外美食精華的,則是四海謀生的潮汕人。
  • 民間食相------潮汕菜
    潮汕菜,簡稱潮菜,有稱「潮州菜」,香港稱"打冷"。屬中國八大菜系中的粵菜,2010年潮州菜代表粵菜參加上海世博會,2012年潮州菜代表中國菜參加韓國麗水世博會。2014年8月,潮州成功入選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主辦的"2014中國城市榜--全球網民推薦的最中國美食城市"。潮州菜以昂貴著稱,其選料考究、刀工精細,且烹調方式多樣,著意追求色香味俱全,有中國最高端菜系之稱。
  • 潮汕美食,天下第一!
    粵東地區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潮汕地區,多指為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城市。潮汕美食,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了!就連 「食神」蔡瀾都說,潮汕是一個不能不去的地方,因為這可是「中國美食界的一座孤島」。作為一座「美食孤島」,任憑歷史變遷,這裡的味道和飲食傳統,幾乎沒被影響到絲毫。潮汕人吃東西講究一個「鮮」字,注重時令與新鮮度,不需要重油辣醬,只需撒上一點鹽,便是這世間最美的味。從古至今潮汕人依海而生,與海結情。潮汕人對海鮮的烹飪和吃法,也有著獨到特別的見解。
  • 潮汕美食——潮汕戈飯
    潮汕美食講究清淡鮮美和做工精細兩種原則,這是潮汕美食具有的獨特文化和美食魅力。這也是潮汕美食聞名的一個重要因素。潮汕美食中,富含現代營養學和,藝術以及美學。食品中涵蓋美的藝術,讓潮汕美食檔次和潮汕人品味一下提升,那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潮汕葛飯的製作方法吧。
  • 到了潮汕人手裡,砂鍋海鮮粥則是一桌潮汕菜的完好收尾
    豬肚雞煲 到了潮汕人手裡,砂鍋海鮮粥則是一桌潮汕菜的完美收尾。
  • 潮汕「最壕氣」年夜飯,一整桌海鮮讓人垂涎,你猜一桌需多少錢?
    那麼今天小亨就給大家帶來南方潮汕地區的年夜飯,讓大家看看潮汕人的年夜飯到底是什麼樣的,都吃些什麼美食。眾所周知,南方的潮汕地區屬於沿海城市,有五百多公裡的海岸線,因此海鮮是潮汕人年夜飯中的主角,而海鮮在國內各個地方都是非常貴的,所以潮汕人一頓年夜飯下來,可是需要不少錢呢。
  • 家鄉特產傳鄉情 潮汕滷鵝香飄海內外
    家鄉特產傳鄉情 潮汕滷鵝香飄海內外   中新社汕頭2月17日電 題:家鄉特產傳鄉情 潮汕滷鵝香飄海內外  作者 李怡青 李仰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八,春節假期結束,回鄉過節的潮汕地區的海內外鄉親踏上外出的旅程。
  • 潮汕,一座美食的孤島!!
    當然,我們大潮汕美食可不止這些!!!被稱之為「潮汕三寶」的:魚露,菜脯,鹹菜沒有一個潮汕人會陌生 腐乳豬油的神奇搭配,粿條的各種搭配,最小的海鮮,最妙的野菜,在一勺醬油一勺豆醬中,綻放著鮮甜靈魂....而這些,正是味覺世界中獨屬於潮汕的美食特點。
  • 揭陽學院門口必吃的潮汕美食
    有著悠久的歷史,享譽潮汕,是著名的潮汕美食。骨湯煮沸後放少量鹽調味,將煮好的粿條和鮮肉盛入碗裡,潑上濃湯即可食用。16年的時候這份粿條湯才賣8塊錢,吃起來真的很滋味。大多數潮汕人吃食材的原味,香味和鮮味,潮汕菜向來步驟繁多,這個炒飯也不例外。當我們第一吃吃這些炒飯的時候,感覺跟其他炒飯不一樣,這些炒飯擁有潮汕自身的特色。價格才6塊錢而已。
  • 廣東潮汕,這10大經典老字號美食,全吃過你是地道的潮汕本地老人
    時至今日,它仍是那樣深深地受到海內外潮人的熱愛和關注。潮州美食最為常見的原料主要有粳米、糯米、番薯、土豆、綠豆、紅豆、小麥等等這些產自山野田間的粗糧,但是它製作起來,卻是一點也不粗。潮汕菜是享譽中外的一大菜系,也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潮菜歷史悠久,起源於唐代,發展於宋代,明代又進一步推陳出新,進入鼎盛時期,到了近現代,潮菜享譽海內外。
  • 東莞潮汕美食節「十大特色潮汕名菜」揭曉
    人民網東莞12月1日電  近日,東莞市首屆中央盛景杯潮汕美食節閉幕,十大潮汕名菜評選結果揭曉。「石榴雞」、「海鮮砂鍋粥」、「清燉羊肉」、「胸口油牛肉丸」 、「鮑魚扣鵝掌」等菜式獲東莞市「十大特色潮汕名菜」金獎。李毅彬等大廚獲得「十大潮菜名廚」等稱號。
  • 潮汕風味 海鮮美食
    潮汪美食潮汕滷味製作講究,歷史悠久,作為潮汕傳統名餚,有著「一味甲天下」的美譽,本期舌尖上的惠州我們就來到了潮汪海鮮酒樓,品嘗地道的潮汕風味滷獅頭鵝來到潮汪酒樓,潮汕滷味招牌菜品最不能錯過,其中潮汕滷味一絕「獅頭鵝」最值得一嘗,潮汕地區特產的獅頭鵝因其肉質肥美,香滑入味,名揚天下,被稱為潮汕滷味中的極品肉質緊實皮香肉滑獅頭鵝,號稱「世界鵝王」,因腦袋狀似獅子頭,又被稱為「獅頭鵝」,潮汪酒樓選用的滷鵝主材都經過嚴格挑選
  • 10大特色潮汕名菜 令人垂涎三尺
  • 玩味潮汕 詮釋美食的另一意義
    >本書是林先生歷30年潮汕美食的心水所得,是了解潮汕美食的必備之書。至明末清初,潮州菜進入鼎盛時期,潮州城內名店林立,名師輩出,名菜紛呈。近代,由於潮籍海外華僑的往來,潮州菜博採海內外名食之精華,菜式更加豐富多彩,質量精益求精。時至今日,潮州菜已經發展成為獨具嶺南文化特色、馳名海內外的我國名菜之一。潮州地處亞熱帶,南臨大海,海產豐富。潮州菜的最突出特點,是以烹製海鮮見長。
  • 著名潮汕美食大賞
    潮汕美食,或許沒有川湘之味的香辣濃烈,沒有江南細點的精緻婉約,也沒有西北飲食的豪放精獷,但卻在百花齊放的中華美食中大放異彩,佔據著極其重要的一席之地。潮汕美食精工細琢、講究佐料、清純鮮美、色味獨特,有「清而不淡、鮮而不腥、嫩而不生、鬱而不膩」等特點,每一款潮汕美食,都可凸顯出潮汕飲食文化的深厚內涵和獨特魅力。
  • 潮汕美食與潮汕戈飯
    「潮汕」這個有著千萬人口的地區在大眾中的知名度還是蠻高的,說到「潮汕」大多數人會想到的是什麼呢?會做生意、都是人精、喜歡喝茶、「經濟特別困難」的經濟特區、非常傳統等等,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潮汕」的另一樣文化瑰寶---《美食》。
  • 潮汕傳統美食「豬頭粽」觸動歸僑兒時味蕾
    中新社汕頭12月5日電 題:潮汕傳統美食「豬頭粽」觸動歸僑兒時味蕾中新社記者 李怡青「早期豬頭粽以竹殼竹葉包裹,所以稱為粽。馬來西亞歸僑陳愛茹提起潮汕美食豬頭粽時津津樂道,「現在吃起來口感不變,不油膩,還是兒時的味道。」在廣東僑鄉汕頭,潮汕傳統美食「澄海豬頭粽」至今遵循百年傳承製作方法,隨著歲月的沉澱,越發成為海內外潮汕人味覺中親切的印記。
  • 在潮汕的「深夜食堂」,3元白粥配200元的菜,網友,真是豪華!
    在潮汕的「深夜食堂」,3元白粥配200元的菜,網友,真是豪華!食物是近年來流行的網絡用語,很多人平時在社交圈和餐桌上主張自己是食物。其實他們想表達的是自己吃得好,吃得不好。自古以來,有一種說法是民以食物為天,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沉澱和現在的社會經濟發展,現在,吃的不僅是為了填飽肚子,而且是科學的,從小到白粥,從大到國宴,到滿漢全席,都經過了洗鍊。說到最喜歡吃的地方,潮汕一定是其中之一。食物天堂有兩塊土地,屬於成都和汕頭。
  • 什麼樣的潮汕海鮮砂鍋粥才是最正宗的?
    一說到潮汕海鮮砂鍋粥,喜歡潮汕美食的朋友一定是口水直流三千尺,肚子咕嚕嚕叫。潮汕砂鍋粥是潮汕美食中非常經典非常普遍的一道美食。無論是在汕頭、揭陽及潮州等潮汕大地,還是在全國各地乃至南洋等地,都可以在路邊大排檔或者潮州美食精品店遇到這道美食。但是喜歡這道美食的朋友吃到的砂鍋粥未必就是最正宗的砂鍋粥,作為在揭陽長大的小編,今天就向大家介紹正宗的潮汕砂鍋粥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徵:第一:潮汕砂鍋粥毫無疑問必須要用砂鍋慢火燉生米。
  • 美味「滷鵝」:連結海內外潮汕鄉親的情感紐帶
    中新社汕頭3月7日電 題:美味「滷鵝」:連結海內外潮汕鄉親的情感紐帶中新社記者 李怡青廣東僑鄉潮汕有一道馳名中外的舌尖上美味「滷鵝」。有著三百多年的歷史和古法滷製特色的滷鵝,如今不僅是潮汕特有美食,更成為連結海內外潮汕籍鄉親的情感紐帶。記者7日在汕頭蘇南林記鵝肉店看到,五個員工正忙碌地打包外賣。店主林銳河告訴記者,目前店裡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新銷售模式,在特殊的防疫期間,更好地解決用餐安全和為顧客提供方便。這幾天鵝肉飯外賣挺多,一份15元至40元人民幣不等,這幾天每天均能賣40多隻滷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