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用綠色譜寫美麗鄉村新篇章 勾畫一幅和諧生態畫卷

2020-12-12 中國文明網

  美麗鄉村,綠滿家園。近日,由惠州市林業局、惠州報業傳媒集團聯合主辦的「美麗惠州 綠色家園」惠州森林行大型全媒體採訪活動走進惠州市部分森林村莊。記者走訪獲悉,近年來,惠州市深入推進新一輪綠化惠州大行動,大力開展「美麗鄉村·綠滿家園」活動,努力做到綠家園、美鄉村、促發展「三位一體」,在鄉村綠化美化方面探索出了一條具有惠州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

    湖畔棧道、小橋流水,紅心湖是博羅縣湖鎮鎮新作塘村的改造樣板,與新建的村莊、後龍山的森林交相輝映,形成迷人的綠色景觀。圖片來源:東江時報 記者楊建業 姚木森

  據惠州市林業局統計,通過開展「美麗鄉村·綠滿家園」活動,惠州市已創建森林村莊765個,完成村莊綠化1003個、村莊風景林造林9.68萬畝、村道綠化2013.51公裡,建成村莊公園177個。可以說,惠州用綠色譜寫美麗鄉村新篇章,勾畫出一幅充滿詩意的和諧生態畫卷,回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新作塘村道兩旁的綠化樹。圖片來源:東江時報 記者楊建業 姚木森

  實現「建」與「綠」同步

  「通過近幾年的努力,惠州市已打造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綠色村莊和主題新村。」惠州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惠州市緊扣名鎮名村建設、省級新農村示範片建設,統籌推進「美麗鄉村·綠滿家園」活動,力爭實現「建」與「綠」同步。

  例如,博羅縣湖鎮鎮新作塘村作為全省首批省級新農村示範片之一,以「七星耀羅浮」為主題,結合推進美麗鄉村、名鎮名村、幸福村居、宜居村莊、生態文明村等各種創建活動,完成了一批主體工程的建設和改造。

  湖畔棧道、小橋流水,綻放的三角梅、燦爛的美人蕉……記者在採訪時感受到,紅心湖成為新作塘村的建設和改造樣板。據新作塘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國前介紹,紅心湖改造前是一片荒地、臭水溝,雜草叢生。後來村裡採取措施解決了汙水流入問題,同時打造了棧道、亭臺等景點。如今,紅心湖已成為全村乃至全鎮的休閒、旅遊和學習基地。

  據悉,在「美麗鄉村·綠滿家園」活動中,惠州市各地根據地域特色和發展定位選擇的不同,堅持科學審慎、尊重自然、因村制宜,採用多樣化的綠地布局和綠化形式,實現村莊綠化與地形地貌、山川河流、人文景觀相協調。特別是,通過種植不同樹種,緊緊圍繞「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要求,既融入整體大環境,又體現特色小「氣候」,形成布局均衡、富有層次的綠地系統,打造「一步一勝景,景景各不同」的鄉村美景。

惠陽秋長的順居文體公園依託古樹而建。圖片來源:東江時報 記者楊建業 姚木森

  打造四季變化的彩林景觀

  行走在東江河畔的惠城區橫瀝鎮墨園村,一幅生機盎然的鄉村風景圖映入眼帘。據悉,在「美麗鄉村·綠滿家園」行動中,墨園村按照建設一處景觀點、建設一條綠化帶、營造一片風景林「三個一」的建設目標,紮實開展森林村莊建設。

  記者了解到,墨園村通過點、線、面相結合的模式,先後在村內道路和廣場及房前屋後種植紅花紫荊、串錢柳、黃花風鈴木、黃槐等花色喬木以及黃金竹、黃金葉、九裡香等萬餘株,初步構建了四季常青、花綠結合、錯落有致的景觀格局,使村裡綠化覆蓋率達50%以上,有效改善了村民居住環境。

  「在遵循適地適樹、兼顧生態和景觀的前提下,堅持村莊綠化與美化並行。」惠州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空間」上,堅持林地復綠、道路添綠、見縫插綠,逐步形成道路河道喬木林、房前屋後果木林、公園綠地休憩林、村莊周圍護村林的村莊綠化格局,構築多樹種、多層次、多功能的村莊森林生態系統。

  同時,在「時間」上,選取常綠樹種進行優化配置,打造一年四季變化的彩林景觀,逐步實現森林多色彩、多樹種、多層次、多功能。

博羅縣長寧鎮松樹崗村。圖片來源:東江時報 記者楊建業 姚木森

  開展鄉村公共休閒綠地建設

  近日,記者走訪惠陽秋長茶園村順居文體公園時看到,公園內不僅保存著20餘棵古樹,還種有不少鄉土闊葉樹和黃花風鈴木、大葉紫薇等開花樹種,且有少量亮葉木蓮、華蓋木等珍稀樹種,共同演繹著「春觀花、夏賞葉、秋食果、冬看綠」的四季變幻美景。

  實際上,順居文體公園最初是依託古樹資源而建。除了在公園新建設施,該公園還保留了原有綠化,如公園入口處有上百年的古樟樹,約有10來棵。另一入口處也有一片老荔枝樹,估計也有上百年歷史。如今,只要不下雨,公園都會匯聚幾百人在此跳舞、散步。村民葉偉君經常帶著孩子到公園逛逛。他說:「綠色景觀多了,環境美了,村風民風也好了,大家對綠色創建的熱情更高了。」

  「廣大群眾對惠州市送公園下鄉和鄉村綠化美化建設成就很有『獲得感』,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大亮點。」惠州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惠州市利用鄉村現有自然山體、古樹名木群落、村落風水林等生態景觀資源,因地制宜,營建以觀花、觀葉或觀果等為主題的古樹(群)公園,打造季相變化豐富的森林景觀。

  同時,利用村莊周邊森林資源,在保護鄉村自然生態環境的同時,大力開展村級森林公園建設,充分滿足居民休閒遊憩的迫切需求,推進綠色發展,把綠水青山留在家鄉,並帶動山區、鄉村實現綠色發展。而且,充分利用村莊閒置空地,結合廢棄棚圈和旱廁等整治,因地制宜開展鄉村公共休閒綠地(小遊園)建設。

惠東稔山範和村古村落。圖片來源:東江時報 記者楊建業 姚木森

  力爭每個森林村莊都建有森林公園

  森林公園的建設,不僅豐富了廣大群眾精神和物質文化生活,更有效地保護和改善了生態環境。如今,各縣(區)的村級森林公園建設如火如荼,各具特色。

  惠城區、博羅縣將一批100年樹齡以上的橄欖樹群落、格木樹群落、樟樹群落通過綜合整治,分別建成「橄欖園」「格木園」「古樟園」;博羅縣對羅浮山周邊的村莊,根據發展定位,利用村旁山、古樹群落,按照森林公園基本要素建設村級森林公園,大力開發森林療養、森林體驗、森林健身、森林宿營等特色遊憩產品;大亞灣區、仲愷高新區對村莊現有公共休閒綠地、小公園、小綠地、小廣場、不宜布置建築的小塊零星空地,按照休閒綠地(小遊園)建設要求,進行規劃設計,種植花草樹木,布置一些園路、鋪地和建築小品等……

  記者從市林業局了解到,接下來,惠州市將大力推動鄉村綠化美化從「一處美」向「一片美」轉變,不斷加強森林村莊創建。力爭在2020年前每個森林村莊建成一個鄉村森林(溼地)公園、一條綠化景觀路、一塊庭院綠化示範區、一個公共休閒綠地(小遊園),持續開創鄉村綠化美化工程建設新局面。

惠陽秋長街道周田村的古樟樹。圖片來源:東江時報 記者楊建業 姚木森

  鏡頭

  1、「綠化」點綴古村落

  惠東縣稔山鎮範和村是一個具有600年歷史的古村落,有著「廣東省十大最美古村落」和「中國古村落(廣東傳統民居)」之稱,村裡有不少文物古蹟,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近期,來範和的遊客會發現,村裡不僅建起了遊客服務中心,而且村裡的豬山公園不僅加強了綠化,還修建了步行道和棧道等。

  記者近日走訪時看到,豬山公園裡青枝綠葉,花海盛開。「綠化方面,和建設新農村之前相比,真是天壤之別。」70歲的村民高周興向記者說,村裡近年來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有了城市般的綠化配套,讓客人進了範和村有了不是農村的感覺,村民對發展也更有信心了。

  據悉,惠州市堅持把「美麗鄉村·綠滿家園」活動與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打造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特別是,打造時注重歷史文化傳承、民族特色彰顯和內涵品位提升,加強對古村落、古民居、古樹木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做好「綠化」點綴文章,使鄉村歷史遺存重新煥發活力。

  2、以「綠」促「遊」富民

  寬敞乾淨的村道、富有嶺南特色的民居、綠樹成蔭的休閒廣場……走進博羅縣長寧鎮松樹崗村,農村的新氣象撲面而來。一方面,該村以打造「爛漫花海」為目標,通過種植樟樹、秋楓等鄉土樹種和茶花等花色樹種,形成了綠樹成蔭、花海成片的美麗景觀。

  另一方面,全村建立現代農業生產基地3000多畝,主要種植花卉、葡萄園、火龍果場、荔枝園等,發展農業觀光旅遊。該村農業項目主要特點是一年四季都能保持有果蔬上市,並且推廣有機、無農藥、無激素等技術種植蔬菜、瓜果,提供遊客觀賞採摘玩樂。

  惠州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說,惠州市各地以「綠滿家園」活動建設為契機,大力發展體驗型、參與型的林業種養業,加快發展「森林人家」、「林家樂」、觀光採摘、休閒療養等森林旅遊業,把「森林村莊」轉變為鄉村旅遊景點,實現以 「綠」促「遊」,以「綠」富民,讓老百姓口袋裡得實惠。

  下來,將繼續堅持「增綠」與「增收」並重,讓「美麗鄉村·綠滿家園」活動與鄉村生態休閒旅遊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努力實現綠色富民。

  延伸閱讀

  村莊綠化管護轉向精細型

  在鄉村綠化上,如何保障存活率和保持長效化?「推進村莊綠化管護從粗放型轉向精細型,實現村莊綠化常態化、長效化。」惠州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惠州市通過立標準來求質量、出精品,推行精細化管護,明確管護責任,落實管護人員,強化管護措施,確保「種一株活一株、植一片綠一片」。

  與此同時,人民群眾是「綠滿家園」活動的受益主體,惠州市堅持以共享引領共建,以共建推動共享,推動形成綠色發展人人有責、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良好社會風尚。

  活動開展以來,惠州市上下採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美麗鄉村·綠滿家園」建設給人民群眾帶來的實惠和好處,推廣先進經驗和做法,讓愛綠植綠護綠深入人心、家喻戶曉。特別是,市將所有省級和市級貧困村列入森林村莊建設任務,通過村莊綠化美化建設,帶動農村文明創建深入開展,大力倡導文明鄉風,加快培育新型農民,積極引導農民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實現心靈美、行為美、生態美、環境美「同頻共振」。(東江時報 記者劉建威)

相關焦點

  • 縉雲東渡鎮開啟「美顏」新模式 譜寫「兩山」新篇章
    浙江在線8月4日訊(通訊員 李穎)走入縉雲縣東渡鎮,映入眼帘是整潔有序的環境衛生,煥然一新的鎮容鎮貌,白牆黛瓦的樓房民居,綠樹成蔭的國道大街,清澈見底的綠水溪流,風景優美的田園風光,千姿百態的奇峰怪石,節點林立的特色景觀,鬥奇爭豔的綠意花壇,向人們徐徐展開一幅江南水鄉的生態畫卷
  • 奮力譜寫全面綠色轉型新篇章
    奮力譜寫全面綠色轉型新篇章——安徽省廣大幹部群眾熱議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精神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提出,譜寫全面綠色轉型新篇章,堅定地朝著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的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進軍。全會強調「生態美」,在全省廣大幹部群眾和生態環保工作者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綠色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普遍形態,把好山好水保護好,把生態優勢發揮好,奮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綠色發展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是解決汙染問題的根本之策。
  • 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畫卷在保山恢弘鋪展
    生態文明猶如一股清風,融入鄉間田野,注入村社民心,帶來活力,煥發生機,為村寨與村民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新變化。傣寨帕連藝術村、司莫拉佤族自然村,是保山各種兒女與自然和諧相處中邁向新境界的兩幅精彩畫卷。帕連,生態文明與藝術交融煥發無限魅力這個被稱為「最詩意村莊」的小鄉村,以詩意、鄉愁、良好生態的生動展現,吸引了現代人的眼球。
  • 渭河鹹陽城區段綠色生態長廊畫卷初現
    《看鹹陽》訊:為加強鹹陽湖景區管理,打造渭河鹹陽段綠色生態景觀長廊,鹹陽市委、市政府對鹹陽湖運營管理體制進行優化整合,鹹陽湖景區由過去的「九龍治水」,優化為統一管理的新格局。12月1日起,一期二期統一由鹹陽湖管理處負責管理。
  • 河南淇縣靈山街道: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鄉村旅遊、全域旅遊,打造脫貧攻堅綠色增長極脫貧致富離不開產業支撐。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靈山街道大力扶持貧困地區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打造綠色經濟增長極。2019年,全街道32戶71名貧困人員成功脫貧,整體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57%;大石巖村達到九有一降標準,如期脫貧。
  • 新寧六坪村呈現出一幅美麗的鄉村生態和諧畫卷
    六坪村位於綠水青山的崀山風景區內,有依山傍水農田1000多畝,其自然生態環境優美,是每年白鷺遷徒棲息的天堂。當前正值早稻農田翻耕,成群結隊北遷的白鷺在翻耕後的田裡尋食泥鰍、蚯蚓和蟲子,與正在耕作的農機和諧共處,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鄉村生態和諧畫卷,美不勝收。    (鄭國華  鄭新娟攝影報導)———— / END / ————
  • 綠色發展:書寫在中國大地上的美麗畫卷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題:綠色發展:書寫在中國大地上的美麗畫卷新華社記者周紅軍、譚謨曉、邰曉安綠色,是生命的顏色,是當代中國發展最動人的底色。(小標題)一種信念更加堅定:矢志綠色發展,譜寫美麗中國新篇章經歷了一場小雨洗禮,地處貴州省仁懷市南部的五馬鎮顯得格外動人。五馬河穿境而過,兩岸青山夾峙,河水碧綠如帶,黛瓦白牆的民居依偎在水邊。「以前五馬河水體黑臭,生態環境一度惡化。」
  • 沿浦:譜寫「山海特色綠能示範鎮」新篇章
    沿浦:譜寫「山海特色綠能示範鎮」新篇章 發布時間:2018年09月27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的發展新篇章。」同時,沿浦鎮還注重河道生態修復,下在河河道清淤、水體保潔、河堤拓寬、河岸綠化、健身遊步道等同步開展,為周邊群眾提供水清岸綠的健身休閒場所,塑造了「人在岸上走,魚在水中遊」的美麗鄉村景象,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融。
  • 廉江市石角鎮: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廉江市石角鎮將強化黨員的責任擔當與先鋒模範作用的發揮作為打造「美麗石角」的核心,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主心骨」作用,大力實施「黨建+鄉村振興」工程,凝聚各方力量,針對每一條鄉村精準施策,精心雕琢,著力引導廣大黨員從做好每一件小事和實事開始,注重解決村民關心關注的實際問題,讓鄉村振興的「種子」正在這裡破土而出、加速成長,譜寫了石角鎮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 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南報融媒體記者 朱曉露 夏思宇浦口區委書記祁豫瑋:堅定站位堅決落實,用新發展理念守護一江碧水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江沿線生態大保護,是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調研的重點。
  • 硯山縣:奮力譜寫高質量綠色發展新篇章
    近年來,硯山縣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底線思維,強化風險意識,處理好穩和進、立和破、標和本、近和遠的關係,自覺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之中,著力打好「綠色食品、綠色能源、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真正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綠色發展優勢,奮力譜寫硯山高質量綠色發展新篇章。
  • 守護綠水青山 積蓄綠色動力 ——徐州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
    歡迎關注生態徐州優良天數同比升高48天,水質優I類比例完成目標,生態修復主體工程完工21個項目,成功申報「無廢城市」建設試點……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
  • 內蒙古根河市:譜寫生態旅遊發展新篇章
    我們登上山嶺高處的觀景閣放眼望去,只見山腳下激流河蜿蜒流去,稍遠處滿歸小鎮在晨霧中隱約可見,用長焦鏡頭拉近,甚至可以看到小鎮建築的細節。莽莽林海已經染上了秋色,白樺樹和小葉楊樹的黃色樹葉以及綻開在樹梢上那些紅色花卉,點綴在綠色的林海中格外顯眼。這一切,與藍天白雲相映成輝,充滿了濃濃的詩情畫意……」網友農夫——山水遊博客中如是寫道。
  • 魯中山區「慢火車」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慢火車」開行46年來,始終踐行著「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用責任與擔當唱響助力沿線經濟社會發展的幸福之歌。從「莊戶列車」到「致富列車」,曾是大山通往外界的唯一紐帶,唱響沿線百姓脫貧致富的「主題曲」,鐵路沿線的村民在慢火車的帶動下,個個臉上樂開幸福花。魯中山區「慢火車」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引擎。7053次公益性「慢火車」之旅始於濟南站。
  • 推動鄉村振興,譜寫鄉村新篇章
    在日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要求「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瞻遠矚、意義重大,發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動員令。(1月4日 人民網)務農重本,國之大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已明確提出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 【美麗鄉村】 鄉村展新顏繪就新畫卷 ——烏什縣亞曼蘇鄉託萬克亞曼蘇村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鄉村展新顏繪就新畫卷——烏什縣亞曼蘇鄉託萬克亞曼蘇村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一條條柏油路鋪起來,一排排路燈立起來,一棟棟富民安居房建起來,一戶戶庭院經濟搞起來,美麗鄉村建設步伐不斷加快近幾年,烏什縣亞曼蘇鄉託萬克亞曼蘇村在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各級部門的精心指導下,始終把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來抓,為全村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促進了全村各項事業的和諧、快速發展。
  • 牽手「一帶一路」共建美麗鄉村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莊俊康 祁玉潔 實習生 吳風穎12月22日,以「牽手『一帶一路』·共建美麗鄉村」為主題的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在隴南康縣長壩鎮開幕。論壇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和嘉賓聚焦鄉村、共話美麗,齊心勾畫美麗鄉村的未來圖景,協力開啟合作建設的嶄新徵程。
  • ...可以用放大鏡來看?-閔行,細部,閔行區,生態環境,功能區,勾畫...
    原標題: 品區·年度詞 | 閔行這幅畫卷中,有多少個「細部」可以用放大鏡來看?2019年,閔行在社會治理、城市更新、產業發展等方方面面朝著精細化方向努力,努力勾畫一幅產城融合的「工筆畫」,用一個個精彩「細部」展現了昔日城郊結合部地區在城市發展方式上的新轉變和城市功能提升上的新跨越。
  • 邯鄲市廣平縣的天鵝湖上霞光映照,呈現出一派美麗和諧的生態畫卷
    邯鄲市廣平縣的天鵝湖上霞光映照,呈現出一派美麗和諧的生態畫卷邯鄲市廣平縣的天鵝湖上霞光映照,呈現出一派美麗和諧的生態畫卷邯鄲市廣平縣的天鵝湖上霞光映照,呈現出一派美麗和諧的生態畫卷邯鄲市廣平縣的天鵝湖上霞光映照,呈現出一派美麗和諧的生態畫卷邯鄲市廣平縣的天鵝湖上霞光映照,呈現出一派美麗和諧的生態畫卷
  • 五山鄉:繪就美麗鄉村示範點新畫卷
    今年以來,五山鄉抓產業興旺、抓生態宜居、抓鄉風文明、抓治理有效、抓生活富裕,把石頭寨村委會石頭寨小組作為全州美麗鄉村創建示範點,全力推進美麗鄉村示範點創建,繪就了美麗鄉村示範點新畫卷。  一是抓產業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