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9月21日訊 金秋時節的魯中山區,一列綠皮車以不超過40公裡的時速,穩穩行駛於辛泰線上。作為山東省內唯一的公益性「慢火車」,它被眾多網友稱為「最美『慢火車』」。車窗外景致更迭變換,群峰拱翠,河流淙淙,一個個古樸的村莊錯落有致地分布於青山綠水間。
魯中山區「慢火車」唱響沿線百姓脫貧致富的「主題曲」。7053/7054次公益性「慢火車」開行於1974年,最早只是鐵路職工的通勤車,20世紀八九十年代,魯中山區道路交通很不方便,停靠站附近大多是山區村莊,便成了老鄉們進出山、趕大集、走親戚的唯一交通工具,大伙兒都叫它「莊戶列車」。「慢火車」開行46年來,始終踐行著「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用責任與擔當唱響助力沿線經濟社會發展的幸福之歌。從「莊戶列車」到「致富列車」,曾是大山通往外界的唯一紐帶,唱響沿線百姓脫貧致富的「主題曲」,鐵路沿線的村民在慢火車的帶動下,個個臉上樂開幸福花。
魯中山區「慢火車」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引擎。7053次公益性「慢火車」之旅始於濟南站。今年4月10日調圖後,鐵路部門特別安排濟南開往淄博的K8279次列車與7053次列車接續開行。意味著廣大旅客從濟南出發不下車,即可接續乘坐這趟「網紅」列車尋找最美的景色。數據顯示,在7053/7054次列車每年近40萬人次的旅客中,60%以上都是遊客,曾經的「莊戶列車」已變成「驢友專列」。這趟車途經15個優美古村落、6個特色小鎮,沿途自然環境優美、歷史人文底蘊濃厚、土特產品豐富,吸引了眾多「驢友」坐火車來遊玩,從而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拉動一座座古老的村莊駛上脫貧致富的「快車道」。
魯中山區「慢火車」服務升級,票價不變。7053/7054次「慢火車」硬體服務升級換成空調車,但火車票價還是原來的價格,最高票價11.5元,最低票價僅1元。伴隨鄉村遊不斷升溫,獼猴桃、蘋果、草莓、黑木耳等特色生態農業也隨之蓬勃發展,鐵路部門進一步拓寬消費扶貧渠道,不僅在車上搭建「農貿市場」,還在線上建立銷售平臺,免費幫助山區百姓發布銷售信息,為山區特色農產品「帶貨」「帶流量」,不僅把更多客人「請進來」,同時助力農戶把特色農產品「賣出去」,促進沿線農戶增收致富。在這趟「慢火車」的帶動下,依託這趟公益性「慢火車」發展鄉村遊,沿線鄉村旅遊業蓬勃發展,7個貧困村已實現脫貧。
魯中山區「慢火車」打造出服務品牌,為遊客增添一道出遊美景。圍繞公益性「慢火車」品牌建設,鐵路部門籌備策劃「綠皮火車博物館」「7053火車郵局」「7053劇場」等項目,設計開發研學線路、文創紀念品等旅遊新業態產品,建設旅遊集散地和景區車站交通銜接設施,通過旅遊帶動產業發展,鞏固和提升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成果。大力推進「鐵路+文化+旅遊」新模式,增加以旅遊帶動產業發展的扶貧功能,在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和鄉村振興中體現鐵路的責任和擔當,譜寫了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伴隨著轟隆隆的車鳴聲,這趟山裡人的「致富車」、城裡人的「旅遊車」還將繼續日復一日穿行在魯中大地,繼續譜寫鄉村振興發展的新篇章,給鄉親們帶來更好的生活,給遊客們送上輕鬆的慢時光,在新的徵程中承載沿線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逐夢前行。(周運華 裴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