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想去河西走廊了 |DT 旅遊攻略

2020-09-12 斑瑪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



河西走廊,是內陸通往西域的一條要道,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這片土地上流淌著數不盡的淚水與故事。


鏗鏘相擊的刀劍之聲,遙遙無期的思念,與戰死沙場的豪情。



如果將整個甘肅省比作一把玉如意,那麼河西走廊就是中間的柄。


位於黃河以西的這條古道,溝通著南北兩處高原。



青藏高原擋住了暖流,導致西北地區黃沙漫漫,人煙稀疏。


但神奇的是,除了海洋之外,地球上幾乎所有地貌,這裡都一應俱全。


戈壁、荒漠、雪山、冰川、河流、溼地……



低下頭,是沙漠,一把被太陽曬得微熱的沙子從手中流逝。


抬起頭,又是水波一樣粼粼的月光,散發著瑩瑩光點的廣袤星空。


轉過頭,這裡的石壁上,留下了一道道歷史的傷痕,深可見骨。



河西走廊四個字,一向有著無與倫比的神秘感。


在匈奴強勁的阻擋之下,古時的西域是個令人畏懼又神往的地方。



隔著層層阻礙,漫漫黃沙,古老的東西方之間有試探與好奇。


卻又只能在捕風捉影的傳說與想像中,彼此憑空打量著。



兩千多年前的漢使張騫,永遠是河西走廊載入史冊的一句開場白。


劉徹手中接過出使西域的符節後,他沒想到自己這一轉身,就是十多年。



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這條古道不知寄託過多少帝王的宏圖壯志,與萬丈豪情。


又承載著多少歐洲人對神秘東方的期翼,對中國絲綢與瓷器的狂熱。



在長河落日之下,在駝隊的叮噹聲中,無數商人跨越大漠,將中國的瓷器與絲綢運往西方。


一條偉大的絲綢之路,就這樣被一步一個腳印地踏出來了。



敦煌、武威、張掖、酒泉


2000年前,劉徹就將自己徵服天下的雄心壯志,藏在了這四個名字中。


而漢武帝的國號,則成為了一個民族永遠的名字。



央視一部紀錄片,用了整整十集的篇幅,來介紹這條走廊的前世今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這條長廊,是由自然的鬼斧神工,與歷史的血淚一同譜就。


01


河西·武威


武威,人們也許不大聽聞。但它的舊稱涼州一定讓你久仰。



羌、犬戎、烏孫、月氏……


幾代中國最古老的遊牧部落,都曾佔據這片河西走廊上最大的平原。



涼州,曾是大西北的一座文化中心,更是一座人人嚮往的國際化大都市。


「涼州七裡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白塔寺,親眼見證了西藏結束長達四百多年的混亂局面,最終正式被納入中國版圖。



中國的旅遊標誌之一馬踏飛燕,在雷臺漢墓出土。



02


河西·張掖


戈壁荒漠的大西北,並非沒有色彩。


而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危崖勁露的張掖丹霞,就連小尺度的石峰,都仿佛有著擎天之力。



紅、黃、橙、綠、白、青灰、灰黑、灰白……


渺小的人類無法想像,大自然是如何讓這麼多種色彩共存於懸崖峭壁之上。



無論是在藍天的反襯下,還是在夕陽的照射中。丹霞地貌的紅,都是攝人心魄的熱烈。



獨特的紋路,交錯的線條,為河西走廊千千萬萬處美,又加上了一種張牙舞爪的野性。



03


河西·嘉峪關


如今所看到的長城,大多是明長城。因為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




在中國長城的三大奇觀中,東部的山海關被稱為「天下第一關」。


而最西端的嘉峪關,則被封為「天下第一雄關」。



這座關隘,城牆橫穿戈壁,與兩邊山峰緊緊相連。


像兩條巨人的臂膀,守護著一方國境的威嚴。


04


河西·敦煌


如王維的詩句所說: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陽關和玉門關,正是河西走廊的盡頭。


走過這兩處關卡,就意味著你終於走進了神秘的西域。


也意味著你即將讀懂,《涼州詞》中那句「春風不度玉門關所形容的,是種什麼樣的蕭瑟與荒涼。



月牙泉這處彎彎如新月的泉水,宛如一處奇蹟存在於沙漠深處。


泉內有植物,南岸有蘆葦,四周被流沙環抱。



無論四周沙塵多麼強勁,泉水永不乾涸,並且水色永遠清澈透亮。


憑著這道「沙不填泉,泉不涸竭」的奇觀,月牙泉早在漢朝就被封為敦煌八景之一。



莫高窟是世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



大小乘佛教,是通過河西走廊傳入洛陽的。


古時佛教的四大譯經家,有三位都與河西走廊有著深厚淵源。



這條古道,默默記錄下了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偉大一幕。



那一抹凌亂了髮絲的風沙,和丹霞地貌的狂野色彩。



那一抹「泉映月而無塵」的寧靜。



也許你終於懂了,為什麼有人會說:


走一趟大西北,人會堅強幾分。


走一趟大西北,長不大的孩子會長大。



探索西域的張騫,徵服匈奴的霍將軍,都早已作古。


但勇氣、傳奇、野心,如今仍在這條古道上續寫著。


如水的月色,揚起的塵沙,仿佛都還與古人互通著心思。


忽然,想去河西走廊了。


— END —


相關焦點

  • 忽然,就想去河西走廊了
    河西走廊,一首盪氣迴腸河西走廊,一場穿越千年忽然,就想去河西走廊了。03忽然,就想去河西走廊了。忽然,就想去河西走廊了。
  • 忽然,想去河西走廊了
    如果將整個甘肅省比作一把玉如意,那麼河西走廊就是中間的柄。位於黃河以西的這條古道,溝通著南北兩處高原。兩千多年前的漢使張騫,永遠是河西走廊載入史冊的一句開場白。羌、犬戎、烏孫、月氏……幾代中國最古老的遊牧部落,都曾佔據這片河西走廊上最大的平原。
  • 自己總結4條河西走廊旅遊貼士, 第一次去可提前了解,建議收藏
    那麼第一次來甘肅河西走廊旅行,都有哪些需要提前了解或者關注的攻略呢?馬且停下面根據自己的經歷來分享一下。一、甘肅河西走廊是什麼?或許很多人對於河西走廊不是很清楚,但其實這是一條歷史悠久的通道,前涼、後涼、南涼、北涼、西涼、大涼都將首都定在這裡,早在2000多年前,河西走廊中就有了經貿和宗教往來;佛教也是通過河西走廊也是通過這裡傳到了洛陽,中國旅遊標誌的馬踏飛燕也是出土在這裡;這裡也見證了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的歷史;這裡保留著眾多世界聞名的佛教藝術石窟等等。
  • 自己總結4條甘肅河西走廊旅遊貼士,第一次去可提前了解,建議收藏
    可以說河西走廊中不僅藏著別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景點,還藏著豐富的自然風光,有沙漠,草原,森林,湖泊,戈壁等等。它終將成為你在甘肅旅行中重要的一個瞬間。那麼第一次來甘肅河西走廊旅行,都有哪些需要提前了解或者關注的攻略呢?馬且停下面根據自己的經歷來分享一下。
  • 嘉峪關武威酒泉敦煌,張掖,武威,河西走廊,西北旅遊,額濟納旗
    河西走廊,是內陸通往西域的一條要道,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如果將整個甘肅省比作一把玉如意,那麼河西走廊就是中間的柄。兩千多年前的漢使張騫,永遠是河西走廊載入史冊的一句開場白。古時佛教的四大譯經家,有三位都與河西走廊有著深厚淵源。
  • 甘肅的河西走廊為什麼對中國那麼重要?
    走了青甘環線,就繞不開河西走廊。「全文共4000字,大約閱讀5-6分鐘」01、客從何處來2019年,著名的旅遊雜誌《孤獨星球》做了一個亞洲旅遊目的地評選,排在第一的就是中國甘肅。,從長安走來,為了打通河西走廊,17歲便首戰告捷,19歲大敗匈奴奪得河西走廊,22歲深入漠北打得匈奴單于到處奔走,自此河西走廊,成為了漢帝國的一部分。
  • 《去河西走廊晃悠》之一,蘭州
    河西,是指河的西邊。走廊,是指兩邊有欄杆中間有路的地方。如果把這四個字組合在一起,在地理上就有了特指。這特指就是甘肅省中段一條長約1200公裡,在黃河以西,形似走廊,又象咽喉的狹長地帶。走廊的一邊是祁連山脈,一邊是三山(龍首山、合黎山、馬鬃山),走廊狹窄的地方只有數公裡,寬的地方百多公裡。是陸上中原通向中亞、西亞的必經之路,也是絲綢之路的咽喉。河西走廊歷來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
  • 忽然,就想去青海了
    想去青海,因為那裡有一眼萬年的翡冷翠「翡翠湖」,想去青海,因為哪裡有純色極致的雅丹,想去青海,還是想去圓我一個五彩斑斕的夢。茶卡鹽湖被國家旅遊地理雜誌評選中國人必去的55處景點之一,它像是上帝遺落的那面鏡子,倒映人間萬物,只有真正到了茶卡,你才能真的體會到什麼叫「天空之鏡」。
  • 紀錄片推薦之《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中國中央電視臺和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聯合出品的一部紀錄片,正片共10集,以時間為線索,梳理了從漢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河西走廊歷史,此外還包含兩集綜述《致敬河西走廊》。單就這部片子說,音樂很美,攝影也很美,我想很多去過河西的人也未必會看到片中的不同的地理地貌。愛西北這片神奇的土地。 片頭絕美的畫面和夢幻的音樂已讓人慾罷不能,而其背後的團隊更是明星璀璨。地緣政治常常是血緣政治的延伸,地緣政治又常常重構血緣政治。這也正是作為人文歷史紀錄片所要揭示的。十集紀錄片中,文化佔了強半。
  • 它,是全世界最濃墨重彩的走廊——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自東南往西北,便正式進入河西走廊。「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的張掖,也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張掖既是古絲綢之路重鎮,又是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祁連山與黑山成犄角之勢的地帶,是河西走廊最窄、地勢最高的地方,嘉峪關城便置於此。
  • 河西走廊,憑什麼成為漢唐的「經濟特區」?
    河西走廊,是一條跨越了2000年的開放之路。在河西走廊上,久久迴蕩著匈奴悲歌:「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兩次大戰之後,河西走廊納入中原版圖,四座雄城相繼拔地而起,並從一降生開始,就肩負著國家的興衰榮辱,它們是——武威郡,彰顯的是漢王朝橫掃河西的「武功軍威」。
  • 河西走廊,伸向西北荒漠的溼島
    是中國版圖上一塊耀眼的地區它既是中原連接新疆乃至中亞的交通要道又是內蒙古高原與青藏高原的接合地帶既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更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前沿…………伸向西北荒漠的溼島從宏觀地理位置上看河西走廊北接內蒙古高原
  • 雲南的朋友自駕遊來甘肅,點名就去河西走廊,想要看個啥?
    直到一周前雲南的朋友來電話,自駕遊來我的家鄉甘肅,而且點名要去河西走廊旅遊一圈,真把我給難住了,為什麼?河西走廊綿延千餘公裡,以前去也是分段去的,從來沒連在一起去過啊!翻開最新版的地理專業書籍,和我一起學習了解,重新認識一下甘肅,朋友點名要來自駕遊的河西走廊到底都有啥?
  • 為什麼河西走廊必須一遊(一)
    兩張圖讀完古代中國已經在更新了,此貼對河西走廊做一個較詳盡的介紹那麼開始正文>河西走廊在今天甘肅省內。河西走廊地圖,網圖自然風景豐富多樣,各種斜槓:下次再來要直奔主題(順便斜眼一下做攻略的童鞋)。敦煌是河西四郡最西端的一個,離中原最遠,最西域(新疆)最近。從地圖上看,去哈密也就幾小時,去烏魯木齊比去省會蘭州還近。
  • 【天文地理】河西走廊,伸向西北荒漠的溼島
    【天文地理】河西走廊,伸向西北荒漠的溼島 河西走廊是中國版圖上一塊耀眼的地區自然的原因創造了這條獨一無二的走廊古代的人們正是看中了這裡獨特的區位優勢兩千多年來,這裡戰事頻發勝利的一方都會極大地利用河西走廊來發展經濟中原的絲絹、鐵器、漆器、瓷器及耕作技術、建築技術等輸往西域漢使或商賈從西域帶來了葡萄
  • 《河西走廊》:一帶山河多面相
    曾擔任BBC紀錄片《美麗中國》攝影師並兩次獲得艾美獎的英國廣播公司(BBC)著名攝影師布萊恩·麥克達馬特擔任了《河西走廊》的攝影指導。布萊恩帶領團隊於2013年5月在河西走廊進行春季空鏡拍攝。片中十分珍貴的河西走廊星空和八一冰川的鏡頭,也是由享譽世界的美國攝影師科裡·羅素·布朗拍攝於2013年夏季。而片中的那段以都都克笛、弦樂主奏的絕美主題音樂更是由世界級音樂天團,來自希臘的雅尼主創。
  • 央視紀錄片《河西走廊》重溫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
    你有沒有看過央視紀錄片《河西走廊》!當時我看到這部紀錄片時,對那極美的而蒼涼的場景,有過太多的震撼,太多的讚嘆,對那動人心魄的歷史故事,有過太多的感動,太多的思索。現在又突然想起,再回過頭來回顧一下。河西走廊是中國內地通往新疆的要道。
  • 共話《河西走廊》魅力 傾力打造紀錄片大省
    10月15日晚,召開了大型紀錄片《河西走廊》研討會,20餘位製作方代表、學者、專家暢談了觀看《河西走廊》的感想和對我省打造紀錄片大省的建議。  歷經3年創作,作為國內首部對河西走廊進行最完整、最生動、最具故事性的大型紀錄片,《河西走廊》講述故事跨越漢代至今2000餘年的歷史時空。
  • 一部關於河西走廊的編年史——紀錄片《河西走廊》觀後感
    關於河西走廊的最初印象,來自於學生時代的歷史課本和下發的《甘肅歷史》《甘肅地理》等書籍,那時候便知道我的家鄉酒泉就在這片神奇的走廊上,對沙漠、綠洲、戈壁、草原、紅柳、胡楊、沙棗、紅柳、芨芨草、駱駝早已司空見慣,但對河西走廊歷史卻一知半解,直到觀看了這部央視拍攝的大型紀錄片《河西走廊》,並買來了同名書籍細細研讀,才對這條走廊上跨越千年滄桑變化的歷史有了更為深入系統的理解
  • 趙啟辰做客"青年之聲"V故事 暢談"一帶一路"下的《河西走廊》
    中國青年網特約記者 邢燕 攝   2013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正值紀錄片《河西走廊》進入拍攝中期。在趙啟辰看來,河西走廊在地理上的獨特性和文化上的包容性,都是他想通過紀錄片《河西走廊》表達出來的,可以說這部紀錄片正是觀眾了解古絲綢之路的一扇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