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道教】王侯臘日,五帝朝會,定人間福禍

2021-02-08 上海城隍廟

寒冬已至,臘月初八,每個華夏節日背後都常有一款特色美食陪伴,像中秋的月餅、端午的粽子…


與臘八相伴的,是一碗香甜軟糯的臘八粥。



臘八粥裡配料豐富,寓意良多,如紅豆代表相思、百合代表好合、桂圓喻示圓滿等等。


古書《祀記》中有「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的記載。


一碗滾燙的臘八粥,以五穀表萬物,也同樣盛滿了種種祝福和美好。


 

在道教信仰和文化中,素有「三元五臘」一說。


「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節,喜慶團圓,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元節,七月半祭祀先人;十月十五為下元節,以祭祀祖先,同時「三元」日還分別為道教三官大帝三位神明的誕辰。


(上海城隍廟三官殿中天官大帝)


「五臘」則分別指正月初一(春節)是天臘,五月初五(端午節)名地臘,七月初七(乞巧節)是道德臘,十月初一(寒衣節)是民歲臘,臘月初八(臘八節)是王侯臘。


「三元五臘」均為道教重要節日之一,既是道教神明聖誕和傳統節日,也可以看做是道教神明考校信眾,降福人間,陟罰臧否的好時機。



而今天,便是王侯臘。


道經《赤松子章歷卷二》中著重記載了王侯臘的重要性,「十二月八日為王侯臘,五帝校定生人處所、受祿分野、降注三萬六千神氣,其日可謝罪、求延年益壽」。


其中,五帝為道教神明中五方上帝,也稱五方五老,均為道教先天神明,神階崇高。


(道教五帝)


可以這樣理解,每逢王侯臘日,也就是每年農曆臘月初八時,這些道教神明都要匯聚一堂,在玄都玉京找個大會議室,一起先敘敘舊,再暢想下未來,最後紛紛掏出算盤計算機筆記簿把人間黎民百姓的福禍都計算計算,都算清楚後,便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尤此可見,王侯臘乃至三元五臘日中,我們奉道之徒齋戒沐浴,朝真行道,自然可獲福無量。



千百年來,咱們中華文化孕育出的民族節日大多富有積極向上的意義和內涵,我們本土宗教道教,同樣強調長生久視、性命雙修,著眼當下,這些都與華夏文明的價值導向有著重要聯繫。


歷史上,每逢臘八節這天,炎黃子孫都要祭祀天地神靈和祖先,並祈求豐收與祥瑞。



今天,以道教為宗教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全面復興,祭祀天地神靈和祖先也不再是部分人口中聲稱的迷信,這些古老的傳承背後,是我們炎黃子孫踏實謙卑、懂得感恩的心。


皚皚冬日裡,適逢臘八,天上神明正忙著陟罰臧否、考校善惡時,我們且煮一鍋香甜又粘稠的粥,和家人圍坐一堂,其樂融融。

 


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道教的王侯臘與臘八節有何關係?
    而隨著網絡媒體的發達,臘八節為道教王侯臘的觀點逐漸為信眾所知曉和認可,許多宮觀也開始在這天向信眾及普通民眾施粥。 不管是從民俗的角度,或是佛教徒認定的佛成道日,還是很多道教徒認為的王侯臘,臘八節和臘八粥本身都為民眾所廣知。
  • 大年初一天臘之辰,五帝朝會玄都添神清算,查鬼考校定福報!
    據《雲笈七箋》記載,正月初一(春節)是天臘,五帝會於東方九炁青天;五月初五(端午節)名地臘,五帝會於南方三炁丹天;七月初七(乞巧節)是道德臘,五帝會於西方七炁素天;十月初一(寒衣節)是民歲臘,五帝會於北方五炁黑天;臘月初八(臘八節)是王侯臘,五帝會於上方玄都玉京。三元節是三官大帝賜福赦罪解厄的日子,那麼五臘節呢?
  • 臘月初八王侯臘,五帝朝會玄都玉京考校定福報
    很多傳統習俗都受到了道教文化影響,王侯臘也不例外。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人對道教的五臘,特別是對「五帝考校定福報」了解並不多,下面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五臘在道教的地位與「三元節」相似,故而在民間有「三元五臘」的說法。三元節三官大帝賜福赦罪解厄,五臘日便是五帝校定生人延益的良日。
  • 群仙會蓬萊,五帝朝玉京——你不可不知的臘月上旬兩大道教盛事
    臘月初一群仙會蓬萊,五方五老上帝朝玉京——你不可不知的臘月上旬兩大道教盛事時光荏苒,轉眼之間到了戊戌年之歲末,每年的歲首和歲尾,總是特別的繁忙和熱鬧,臘月裡和道教相關的習俗也特別的多,正所謂「百姓日用而不知」,其中許多的民俗其實都有著豐富的道教內涵,就讓我和你們一起來慢慢發現吧!
  • 臘八,五帝朝會考校定福報!北京平谷藥王廟祈福轉運道場啟告!
    據《雲笈七箋》記載,正月初一(春節)是天臘,五帝會於東方九炁青天;五月初五(端午節)名地臘,五帝會於南方三炁丹天;七月初七(乞巧節)是道德臘,五帝會於西方七炁素天;十月初一(寒衣節)是民歲臘,五帝會於北方五炁黑天;臘月初八(臘八節)是王侯臘
  • 正月初一,天臘之辰,神仙朝會,查鬼考校定福報!
    ;七月初七(乞巧節)是道德臘,此日五帝會於西方七炁素天;十月初一(寒衣節)是民歲臘,此日五帝會於北方五炁黑天;臘月初八(臘八節)是王侯臘,此日五帝會於上方玄都玉京。 此日五帝朝會玄都,統御人間地府、五嶽四瀆、三萬六千陰陽,校定生人,延益之良日也。學道修真求生之士,此日可齋戒沐浴,朝真行道。今故明傳妙旨,可宜勤行之。」如此可見,五臘日在道教其實是「五帝朝會玄都,統御人間地府、五嶽四瀆、三萬六千陰陽,校定生人,延益之良日」。是學道修真求生之士,齋戒沐浴,朝真行道的好日子。
  • 今日農曆臘月初八,五帝朝會考校定福報!
    據《雲笈七箋》記載,正月初一(春節)是天臘,五帝會於東方九炁青天;五月初五(端午節)名地臘,五帝會於南方三炁丹天;七月初七(乞巧節)是道德臘,五帝會於西方七炁素天;十月初一(寒衣節)是民歲臘,五帝會於北方五炁黑天;臘月初八(臘八節)是王侯臘,五帝會於上方玄都玉京。
  • 今日臘八,五帝朝會考校定福報!為何說過了臘八就是年?
    據《雲笈七箋》記載,正月初一(春節)是天臘,五帝會於東方九炁青天;五月初五(端午節)名地臘,五帝會於南方三炁丹天;七月初七(乞巧節)是道德臘,五帝會於西方七炁素天;十月初一(寒衣節)是民歲臘,五帝會於北方五炁黑天;臘月初八(臘八節)是王侯臘,五帝會於上方玄都玉京。
  • 明日臘八,五帝朝會考校定福報!為何說過了臘八就是年?
    據《雲笈七箋》記載,正月初一(春節)是天臘,五帝會於東方九炁青天;五月初五(端午節)名地臘,五帝會於南方三炁丹天;七月初七(乞巧節)是道德臘,五帝會於西方七炁素天;十月初一(寒衣節)是民歲臘,五帝會於北方五炁黑天;臘月初八(臘八節)是王侯臘,五帝會於上方玄都玉京。三元節是三官大帝賜福赦罪解厄的日子,那麼五臘節呢?
  • 臘八節這天,為何很多寺廟和道觀會施粥?
    不僅如此,很多寺廟和道觀也會在這一天向施主和過往行人施粥。您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其實,臘八節是老百姓比較重視的一個民間節日。同時,也是佛教、道教都比較重視的一個節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又稱「佛成道節」、「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 臘八不只是民俗節日 更是道教盛會王侯臘
    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是道教和傳統臘日相結合的產物。《說文》曰:「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從肉巤聲。」《禮記·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祁氏始為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伊祁氏,就是上古的帝堯,「堯」為號,其姓為伊祁。所以,至少在四千多年前的帝堯時代,每年的十二月,就有「大蜡八」的合聚萬物以求來年豐收的祭祀。雖稱合聚百神,但主要是八種對象。
  • 「臘八節」民間節日與道教盛宴
    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是道教和傳統臘日相結合的產物。《說文》曰:「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從肉巤聲。」《禮記·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祁氏始為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伊祁氏,就是上古的帝堯,「堯」為號,其姓為伊祁。所以,至少在四千多年前的帝堯時代,每年的十二月,就有「大蜡八」的合聚萬物以求來年豐收的祭祀。
  • 正月初一,天臘之辰,神仙朝會查鬼考校定福報!
    據《雲笈七箋》記載:正月初一(春節)是天臘,此日五帝會於東方九炁青天;五月初五(端午節)名地臘,此日五帝會於南方三炁丹天;七月初七(乞巧節)是道德臘,此日五帝會於西方七炁素天;十月初一(寒衣節)是民歲臘,此日五帝會於北方五炁黑天;臘月初八(臘八節)是王侯臘,此日五帝會於上方玄都玉京。
  • 道教文化 || 五帝四海龍王
    古代的適逢乾旱少雨,人們會去龍王廟祈求龍王顯聖降雨。龍王之職就是興雲布雨,為人消滅炎熱和煩惱,龍王治水成了民間普遍的信仰。道教《太上洞淵神咒經》中的「龍王品」就稱,「國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兩兩莫知何計時」,元始天尊乘五色雲來臨國土,與諸天龍王等宣揚正法,普救眾生,大雨洪流,應時甘潤。
  • 道教神話:道教的五帝四海龍王,你都了解多少?
    古代的農業社會,由於缺少現代化設備,適逢乾旱少雨,人們會去龍王廟祈求龍王顯聖降雨。根據道教典籍《太上洞淵神咒經》記載,「國土炎旱,五穀不收,三三兩兩莫知何計時」,道教尊神元始天尊會乘著五色祥雲降臨世間,與諸位龍王宣說正法,普救眾生,大雨洪流,應時甘潤。
  • 道教中的「承負」是什麼意思?帶你走進道教
    之所以我們會看到一些突發事件,但那都是有因果的。因果報應不僅佛教是佛教倡導的,它的起源在道教,道家在因果的理論上更進了一步,提出了「承負」的概念,把因果的對象從個人擴大到了家族,或是更大的集團。在本篇文章中,小編就來講講道教的「承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