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和堂丨印度佛教朝聖 文化之旅十日遊

2022-01-08 天和堂

拜謁佛教遺蹟、感受佛祖釋迦牟尼的智慧是不是您一生嚮往印度佛教朝聖之旅?

我們將拜訪佛教的八大聖地其中的七處,體驗佛祖一生豐富的經歷:出生地-蘭毗尼lumbini、成道地-菩提伽耶 budhgaya 、初轉法輪地-鹿野苑 sarnath、圓寂地-庫屍那嘎 Kushinaga、降伏外道-舍衛城Sravasti、度化處-王舍城Raja、最後一次演說第-吠舍離Vaishali。

特色

1、前往佛祖出生聖地-蘭毗尼
2、造訪菩提伽耶-佛祖悟道聖地
3、造訪靈鷲山-佛祖講法華經的聖地
4、造訪竹林精舍-佛教第一個僧院所在地
5、那蘭陀-佛教第一個大學遺址
6、鹿野苑-佛祖初轉法輪的聖地
7、庫屍那嘎-佛祖涅槃聖地
8、祇樹給孤獨園-佛祖講金剛經、阿彌陀佛經法臺聖地

9、聖城—瓦拉納西,瓦拉納西是印度宗教精神的中心

10、鹿野苑更是佛祖揭示聖締之所在

行程

第1‍天:11.14上海-新德裡 參考航班MU563 2110-0125+1 無餐 宿飛機上

晚上在浦東國際機場集合,安排搭乘東方航空公司航班前往神秘古國印度首都─新德裡。

第 2天:11.15德裡-勒克瑙 參考航班9W2237 0515-0615,勒克瑙-舍衛城(汽車,170公裡約3.5小時)

【早中晚餐】宿舍衛城

凌晨抵達新德裡機場,接機後,直接轉機飛往往勒克瑙,它是印度最大的北方邦的首府,最早時叫曲女城(另傳說現在的桑卡西亞為原曲女城),公元7世紀戒日王執政時,曲女城一度曾是京城。早餐後驅車前往舍衛城(也叫舍衛國,古代果撒拉國首都)。抵達後午餐,遊覽當地名勝祇樹給孤獨園、祇園精舍、央瞿利摩罹塔 、阿難菩提樹(源自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佛祖講阿彌陀經說法臺、佛祖說金剛經法臺。佛祖弘法四十五年,週遊十六列國,在祇園結夏安居二十四年,故此處是弘法的聖地。禪門所宗的金剛經也是在此宣說。舍衛城包含兩個村落:沙荷與瑪荷Sahet and Mahet,佔地共400畝,佛祖便是在此顯靈。參觀佛祖升天寶塔、禮朝佛祖放光地驚走欲加害異教徒,給孤獨老人及揚覺摩鑼遺蹟。

第3天:11.16舍衛城-蘭毗尼(汽車,220公裡約4小時)

【早中晚餐】宿蘭毗尼

早餐後驅車經由印尼口岸進入往尼泊爾境內的蘭毗尼(釋迦牟尼佛的誕生地)。下午參訪仿造加德滿都四眼天神廟所建的摩耶夫人廟、令佛教徒震撼與渴望一見的佛祖誕生地點-磚房遺蹟,聖園中的重要遺蹟孔雀王朝阿育王為紀念佛祖誕生所豎立的石柱。公元636年唐僧玄奘曾到過的僧院與佛塔遺蹟,以及聖水池,據說有佛緣的弟子,可以從池水倒影看到自己前世的模樣。參觀中華寺-中國佛教協會第一座在境外建的寺院,契合了發現1896年建的蘭毗尼阿育王石柱100周年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考古因此確定蘭毗尼是釋伽牟尼誕生地。

第4天:11.17蘭毗尼-庫屍那嘎KUSHINAGAR (汽車,210公裡約4小時)

【早中晚餐】宿庫屍那嘎

早餐後驅車返回尼印邊境口岸進入印度境內,抵達庫屍那嘎(佛祖涅盤地),據【大般若鎳盤經】記載佛祖在阿利羅跋提河的兩顆婆羅樹間圓寂,此地曾是許多大佛和僧房,目前已經完全遭到破壞,遺蹟中發掘的佛像現在存於緬甸人所建的大裡十寺中。前往聖地遺址參觀僧院遺蹟、臥佛殿,此殿內臥佛旁有阿難等尊者雙手合十、神情悲傷之雕像。大涅盤塔,玄奘法師所描述的「阿育王塔」為其前身。隨後並可見到如莎羅樹、安迦羅塔,著名的"八分舍利"故事發生的場景,最後若還有時間可至離遺蹟公園約400米距離的瑪塔庫聖殿參觀,據說佛祖在此做了最後的教示。
庫屍那嘎(佛祖涅盤、金身火化之地)
佛祖弘法已過45年載,從吠舍離走了200公裡,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才來到此地。阿難曾問佛祖為何選在此地涅盤,佛祖答以三個原因:一是過去諸佛皆在此地涅盤;二是各國國王的婆羅門國師皆住在此城;三是最後一位弟子須跋陀羅住在此城,在入滅前尚與他有師徒因緣了。

第5天:11.18庫屍那嘎-吠舍離-王舍城(汽車,320公裡 約7.5小時)

【早中晚餐】宿王舍城

早餐後乘車前往吠舍離,這裡是佛陀最後一次正式集合僧眾們公開演說教法的地方,之後, 佛陀高齡的步履依舊堅毅地向前方邁進,只是,隨順著世間萬法的必然,他的腳步已漸漸失去昔日的活力了。參訪阿育王石柱、阿難捨利塔、佛舍利出土處等佛教遺蹟。下午驅車前往王舍城。

第6天:11.19王舍城-菩提伽耶(汽車,80公裡約1.5小時)

【早中晚餐】宿菩提伽耶

早餐後遊覽:靈鷲山,是當年佛祖講法華經的聖地,佛祖曾於此地駐留達12年之久,並參訪玄奘大師及阿難尊者所居住的洞穴。頻毗娑羅監獄,皈依佛門的摩揭陀國頻毗娑羅國王(公元前5~6世紀)度晚年的場所。驅車前往那蘭陀,參觀全世界知名的那蘭陀大學遺址,那蘭陀的意思是蓮花盛開的地方,那蘭陀大學處古印度摩揭陀國境內,是印度佛教史上最大的寺院,也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大學之一,擁有上萬名學生,2千名教師和9百萬卷藏書,在5-12世紀曾為學問研究的中心地,釋迦牟尼佛和瑪哈比拉都曾訪問過這個地方。迦蘭陀竹園(竹林精舍),位於新舊王舍城之間,為迦蘭陀長者皈依佛祖後獻出的竹園,是佛教史上第一座供佛教徒專用的建築物,它也是後來佛教寺院的前身,分十六大院,每院六十房,五百樓閣,七十二講堂,是佛祖宣揚佛法的重要場所之一。那蘭陀博物館,館內收藏的關於佛教和印度教的青銅器儘管為數不多,但均十分精美,館內還收藏著大量當地發現的保存完好的佛祖釋迦牟尼雕像。參觀結束後驅車前往,釋迦牟尼成佛地--菩提伽耶,也是佛教的誕生地。抵達後參訪菩提伽耶名勝古蹟:摩訶菩提佛寺(大塔),是佛祖開悟成佛的地方,也是此行最重要的聖地;在此你可以自由的朝拜、修法、靜坐感受佛祖當年證道開悟的過程(我們強烈推薦傍晚自行前往大塔靜坐、朝拜)。

第7天:11.20菩提伽耶-瓦納拉西(汽車,260公裡約4.5小時)

【早中晚餐】宿瓦納拉西

早餐後驅車前往佛教的聖河-尼蓮禪河、苦行山及當年牧羊女蘇嘉達居住的地方,見證了佛主悉達多太子在覺悟之前的重要事跡。菩提是印地語中智慧的意思,菩提伽耶便是迦耶的智慧之地,它源於佛祖釋迦牟尼在當地的一棵菩提樹下悟道成佛而得名。如果有時間我們將參觀菩提伽耶周邊泰國寺院、日本寺院、巨大的釋迦牟尼佛,下午驅車前往驅車聖城--瓦拉納西。傍晚可以在河岸邊欣賞點燈及祭火儀式,參訪河壇,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經創造了人類歷史上著名的恆河文明,恆河被印度人民尊稱為聖河和印度的母親,眾多的神話故事和宗教傳說,構成了恆河兩岸獨特的風土人情。

瓦拉納西的名字因河流交會而得名。這座城市位於恆河、瓦魯納河及阿西河交會處。如此神聖的地方,因此印度人終其一生都認為要在此沐浴一次,消除人世間的罪惡,靈魂如新,一切淨化。像一位旅者來到瓦拉納西心情所述「從河流那裡,學會了如何去聽,去用一顆寧靜的心,用期待、開朗的靈魂來聽,沒有激情,沒有欲望,沒有評判,沒有意見」。

第8天:11.21瓦納拉西-德裡 航班待告

【早中晚餐】宿德裡

(清晨有興趣的客人可以自行恆河觀看恆河沐浴)早餐後前往佛教聖地鹿野苑,參觀:阿育王石柱、達美克塔等遺蹟以及鹿野苑博物館。鹿野苑是2500年前釋迦牟尼佛解脫世俗後第一次布道的地方,釋迦牟尼佛向五個弟子宏法的聖地,因此此地又叫超前法輪之地。鹿野苑博物館,是佛祖所有聖地中最值得參觀的博物館之一,在這裡總共挖掘出將近三百尊的佛像與重要碑文等古物。阿育王石柱遺蹟,阿育王將法令文告頒刻在石柱上,這些石柱遍布在王國的各個地方,這些石柱的頂端雕刻著一隻或幾頭蹲坐在輪盤基座上的獅子雕像,獅子是力量的象徵,而輪子則代表著永恆的真理(或佛法),因此它們又被稱為「法輪」。1947年,雄踞於飾有法輪雕刻基座上的獅子圖案被採納為印度共和國國徽。另外,阿育王的法輪圖案也成為印度國旗的組成圖案。時至今日,只有少數石柱保留了下來,其中包括位於西查姆帕蘭的勞裡亞南丹加爾以及現今吠舍釐的阿育王石柱。下午搭乘飛機返回德裡。

第9天 :11.22德裡

【早中晚餐】宿飛機上

早餐後遊覽新舊德裡,印度國父莫漢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的陵墓-甘地墓;舊德裡街道縱橫交錯,彎曲狹窄,到處可見寺廟和清真寺,新德裡則可看到歐洲風格印度式建築的總統府(外觀),現代德裡的象徵國會大樓(外觀),中央的政府大道酷似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印度門按法國的凱旋門建造,又名印度戰士紀念碑。晚餐後送往機場,辦理登機手續。

第10天 :11.23德裡-上海 參考航班MU564 2125-0600+1

搭乘飛機返回上海,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結束此次結合感性、知性和豐富心靈的印度朝聖文化之旅,將為您留下難以忘懷的美麗回憶。

11月讓我們追尋佛祖的腳步踏上神秘的印度之旅吧,此次與佛同行您將支付人民幣:16800/人

包含:

1、 行程中所含上海-德裡-上海往返機票費、機票燃油稅和機場稅(行程為參考航班,以最終確認航班為準);

2、 德裡-勒克瑙機票和稅;

3、 瓦納拉西-德裡機票和稅;

4、 7晚當地頂級酒店住宿(雙人標間, 1晚宿飛機);

5、 行程內所註明的餐,

6、 中文導遊服務;

7、 空調旅遊車;

8、 印度旅遊籤證費和尼泊爾旅遊籤證費;

9、 景點第一門票,以行程所注為準;

10、 導遊和司機服務費;

11、 每天飲用水

12、 當地政府徵收的稅。

特別聲明:以上行程僅供參考,以最後實際行程、航班和參觀順序為準!本社保留因天氣、交通等原因對具體行程進行適當調整的權利!

天和堂丨印度朝聖之旅 聯繫人:

Kitty 13916388852
丁 丁 13801978380

相關焦點

  • 印度朝聖之旅,感受佛教文化,菩提樹下靜靜心
    曾經帶領中國的宗教團體,專門赴印度朝聖之旅,自己內心也得到一次升華。帶隊赴印度朝聖之旅其實,現在印度對於佛教已經很不重視,在13億人口當中,僅僅5%繼續信奉佛教。對並不信奉佛教的印度人來說,或許它只是一抹歲月的痕跡。所以對於佛教文化歷史古蹟的保留並沒有太重視,好像目前的修復工程僅僅是為了滿足國際遊客的需要。反到來自於中國及東南亞的信徒更多些。
  • 印度朝聖之旅,感受佛教文化,菩提樹下靜靜心
    曾經帶領中國的宗教團體,專門赴印度朝聖之旅,自己內心也得到一次升華。帶隊赴印度朝聖之旅其實,現在印度對於佛教已經很不重視,在13億人口當中,僅僅5%繼續信奉佛教。對並不信奉佛教的印度人來說,或許它只是一抹歲月的痕跡。所以對於佛教文化歷史古蹟的保留並沒有太重視,好像目前的修復工程僅僅是為了滿足國際遊客的需要。反到來自於中國及東南亞的信徒更多些。
  • 佛教朝聖之旅 一邊禪修一邊朝聖的印度旅行
    為什麼佛教徒要去印度朝聖呢?在印度佛陀的足跡有很多。比如菩提伽耶、拘屍那羅、鹿野苑等都在印度,這些地方是神聖的佛教聖地。世界佛教四大聖地,其中有三處都在印度,難道這樣的地方還不值得我們來一次佛教朝聖之旅麼?
  • 印度九大佛教朝聖地,印度佛教徒的朝聖之旅
    印度佛教徒的朝聖之旅。一個佛教徒以及佛教愛好者、研究者,如果你能有機會可以到印度旅遊朝聖以上佛教九大聖地,那麼在金錢至上的今天和整個社會乃至到每個人都是浮躁的環境中,不止是走近佛教,感受佛教的智慧與力量,可以得到內心的一份安詳而寧靜,甚至是開啟你通往心靈自由之旅。
  • 印度九大佛教朝聖地,印度佛教徒的朝聖之旅
    印度佛教徒的朝聖之旅。一個佛教徒以及佛教愛好者、研究者,如果你能有機會可以到印度旅遊朝聖以上佛教九大聖地,那麼在金錢至上的今天和整個社會乃至到每個人都是浮躁的環境中,不止是走近佛教,感受佛教的智慧與力量,可以得到內心的一份安詳而寧靜,甚至是開啟你通往心靈自由之旅。
  • 千辛萬苦去朝聖 臺灣靈鷲山印度朝聖之旅震撼心靈
    鳳凰網華人佛教全程跟蹤拍攝,請關注近期推出的靈鷲山印度朝聖團專題報導。(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妙傳)【鳳凰網華人佛教丹珍旺姆發出印度國拉克布】臺灣人到印度朝聖容易嗎?臺灣靈鷲山教團寶祥法師說:「對許多臺灣佛教信眾來說,到印度朝聖也許一生只能有一次,包括我們教團的法師也如此,很不容易。
  • 朝聖之旅 拜訪古印度佛教建築遺址
    佛教在線6月7日消息  據《聯合早報》訊:佛教起源於印度。佛陀釋迦牟尼2500年前出生於印度,經過多年祈願修行後開悟,對印度文化及東亞文化,甚至中國文化都產生深遠的影響。根據統計,印度共有5個佛教遺址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由此可見其文化古國的魅力。 對廣大的佛教徒而言,由印度的佛教遺址串連成的宗教之旅,是十分具有吸引力和令人振奮的旅程。
  • 開啟夢寐以求朝聖之旅 喜馬拉雅旅遊攻略
    2500公裡長的喜馬拉雅山脈面積巨大,因此專業旅行網站《孤獨星球》為你的朝聖之旅提供了一下路線。拉達克著名的班公湖候鳥拉達克——印度的小西藏隱藏在不毛之地的山口後的拉達克擁有典型的跨喜馬拉雅風景。在這裡,傳統的藏傳佛教完整延續著,壯觀的寺院在古老的面具舞節中迸發出生命力。
  • 印度朝聖,跟隨師父的腳步一起朝禮佛陀故鄉
    2018年1月6日,印度尼泊爾朝聖之旅在雅安寺真蓮師父、真願師父的引領下,領隊洪元彪居士的護持下開始啟動!此次活動的第一站是加德滿都,團友乘坐飛機約3個半小時的來到了尼泊爾的首都加德滿都,中午稍作休息後,開始殊勝的行程!
  • 川渝聯合打造佛教文化朝聖之旅 峨眉山榜上有名
    川渝聯合打造佛教文化朝聖之旅 峨眉山榜上有名時間: 2013-05-09責任編輯: 楊林旅遊_中國網 中國網5月9日訊 記者從四川有關部門獲悉,近日,由四川省旅遊協會發起,四川峨眉山樂山大佛、榮縣大佛、大足石刻、安嶽石刻景區代表在榮縣大佛寺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聯合對外推介「成都—峨眉山—樂山大佛—榮縣大佛—遂寧觀音故裡—安嶽石刻—大足石刻—重慶」這條以「佛教文化」為主題的巴蜀佛教文化旅遊精品線路,標誌著巴蜀佛教文化旅遊精品線路正式啟動。
  • 佛教紀錄片——印度朝聖
    2012年3月23日,200餘人的朝聖隊伍從臺北出發搭機前往印度,經過近13個小時的旅途奔波後,朝聖團抵達印度新德裡火車站。在這裡他們將踏上佛教朝聖專列,前往菩提迦耶、王舍城、瓦拉納西、舍衛國等佛陀十大聖跡。一生若能夠到佛陀的聖地,就表示能尋到根。一生能朝聖,表示你會獲得佛陀的真理。
  • 印度+尼泊爾+斯裡蘭卡佛教八大聖地朝聖之旅
    當你成就了一個人圓滿的朝聖也是成就了佛陀的心願。人生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之後的重逢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見!宗 教 在更多人眼中, 印度之行仿佛去到了一個神性的國度。印度教徒對於信仰的痴性在這片國土上大行其道。
  • 朝聖是一場頓悟 淺談印度朝聖的意義
    佛旅網印度朝聖之旅歷時十五天,依據《佛說右繞佛塔功德經》之開示,以印度恆河流域為核心,跟隨佛陀足跡,貫穿印度北部、東部和南部地區以及尼泊爾藍毗尼,以佛教順時針的方式繞聖地一匝,歷經佛陀一生最光輝的時刻——體恆法師·2012印度尼泊爾朝聖之旅佛陀的聖地沒落於此,佛子應勤修行以求解脫,才不枉聖地朝聖之行。真的佛子,應對佛教有真感情。朝聖不能以旅遊的心態,隨意嘻笑怒罵,挑三撿四,否則耗損福報,亦錯失累積福報之機緣也。
  • 印度+尼泊爾+斯裡蘭卡佛教八大聖地朝聖之旅
    當你成就了一個人圓滿的朝聖也是成就了佛陀的心願。人生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之後的重逢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見!宗 教 在更多人眼中, 印度之行仿佛去到了一個神性的國度。印度教徒對於信仰的痴性在這片國土上大行其道。
  • 9月20日環印度8城朝聖之旅12+8日遊火熱約伴中
    每年印度有三大著名的節日:排燈節(春節),十勝節,色彩節。其中分別在每年的9月,10月和3月舉行. 本次我們恰逢機緣,就去感受一次盛大的印度春節之旅我們以上普及到這些佛法名詞,只是為了傳播一個理念,我們此行,是一次純粹的朝聖之旅,我們此行的目的除了旅行,頓悟,還為了一次淨心,虔誠,信仰....您準備好了嗎?
  • 印度香客的朝聖之路(高清組圖)
    對朝聖「上癮」的兩位印度香客——來自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哲印迪拉爾(右)和普本德爾(左)。在藏傳佛教中,它是至高無上的世界中心、須彌山的化身,是釋迦牟尼的道場;在印度教中,它又是三大主神之一——掌管生死的希瓦大神的殿堂。它與相鄰的瑪旁雍措並稱為「神山聖湖」。每年,大批來自國內外的信眾不遠千裡前來這裡轉山轉湖,朝聖祈福,其中尤以印度香客居多。來來往往的信眾們,勾勒出普蘭獨特的人文景觀。
  • 印度的朝聖之旅(一)
    上次去印度朝聖是2013年12月份,那是靈山六會,2018年4月是靈山七會。在印度多我住在導遊家裡,白天出去穿街走巷。忘不了那沿街的大棉被,忘不了香美醇厚的印度牛奶,忘不了德裡那鹹鹹的水,那些孩子,夜晚裡的熱鬧,街上樹上的塵土,路邊的垃圾,路中間的神色泰然的牛,狗。
  • 從印度朝聖至素食之旅 佛旅蟬友的善緣相聚
    大家亦如春節時在印度朝聖佛陀聖地時共修一樣,放下萬緣,專注當下。  朝聖是一個短期精進閉關修行。師父說,發心朝聖佛菩薩、歷代祖師道場聖地,通過禮佛,上供下施,法會,拜山,誦經持咒,親近善知識等,以懺悔業障,消減慢心,積累福慧資糧,增強道心等,是修行的一大增上緣也!從春節圓滿朝聖印度尼泊爾佛陀十八大聖地回來,每一位團友都深深感受到了朝聖的妙處。
  • 印度與佛教
    喬達摩·悉達多(前566- 前486年)被尊稱為「佛陀&34;牟尼"意為「覺悟者」的意思,從此以後他創立了佛教(時年為35歲),在印度各地說教、傳播佛教。最後到80歲「涅槃」(去世)。統一前期阿育王殺戮慘重,和平時期他表示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告訴人們要傳播佛的美德、尊重生命等,大力弘揚佛教,在印度各地建立佛寺、佛塔和佛廟,還派傳教僧侶遠赴海外,使之迅速傳播成世界性的佛教。古印度有兩種教:婆羅門教(維護種姓等級制度)和佛教(反對種姓等級制度,提倡眾生平等,但不主張反抗而是通過個人修行的方式)。公元4世紀,二教合一為印度教(又稱新婆羅門教)。
  • 04-22~29 朝聖雞足山 南京棲霞寺首站朝聖之旅報名開啟
    2016棲霞朝聖首站——雞足山朝聖之旅報名開啟 首度朝聖雲南,朝聖團經歷了百年一遇的雪地佛國聖景;第二次朝聖雲南,朝聖團沐浴到漫天祥雲的佛光瑞相;2016年棲霞朝聖首站再度選定雲南,2016年4月22日,朝聖團將從棲霞古寺出發,開始為期一周左右的雲南朝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