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紀錄片——印度朝聖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2012年3月23日,200餘人的朝聖隊伍從臺北出發搭機前往印度,經過近13個小時的旅途奔波後,朝聖團抵達印度新德裡火車站。在這裡他們將踏上佛教朝聖專列,前往菩提迦耶、王舍城、瓦拉納西、舍衛國等佛陀十大聖跡。

一生若能夠到佛陀的聖地,就表示能尋到根。一生能朝聖,表示你會獲得佛陀的真理。朝聖就是用生命去換取佛陀的感召,換得一份嶄新生命以後,慢慢就會有真理的緣起。誠心,是佛祖疼惜的願力。千辛萬苦去朝聖,不要小看朝聖的意義,一切從心念初發開始就是朝聖,並不是到聖地才算,這段期間發生的一切,都是神聖的。

讓我們的心和佛祖相應,堅定目標,清淨意念。朝聖的功德,能懺除業障,轉逆境為順遂,所以我們要虔誠,要莊重,到了聖地更要發願成佛。我們學習聖者的精神,祈願這一生修道的命運,能有很好的收成。

相關焦點

  • 佛教朝聖之旅 一邊禪修一邊朝聖的印度旅行
    為什麼佛教徒要去印度朝聖呢?在印度佛陀的足跡有很多。比如菩提伽耶、拘屍那羅、鹿野苑等都在印度,這些地方是神聖的佛教聖地。世界佛教四大聖地,其中有三處都在印度,難道這樣的地方還不值得我們來一次佛教朝聖之旅麼?
  • 印度九大佛教朝聖地,印度佛教徒的朝聖之旅
    印度佛教徒的朝聖之旅。一個佛教徒以及佛教愛好者、研究者,如果你能有機會可以到印度旅遊朝聖以上佛教九大聖地,那麼在金錢至上的今天和整個社會乃至到每個人都是浮躁的環境中,不止是走近佛教,感受佛教的智慧與力量,可以得到內心的一份安詳而寧靜,甚至是開啟你通往心靈自由之旅。
  • 印度朝聖之旅,感受佛教文化,菩提樹下靜靜心
    曾經帶領中國的宗教團體,專門赴印度朝聖之旅,自己內心也得到一次升華。帶隊赴印度朝聖之旅其實,現在印度對於佛教已經很不重視,在13億人口當中,僅僅5%繼續信奉佛教。對並不信奉佛教的印度人來說,或許它只是一抹歲月的痕跡。所以對於佛教文化歷史古蹟的保留並沒有太重視,好像目前的修復工程僅僅是為了滿足國際遊客的需要。反到來自於中國及東南亞的信徒更多些。
  • 佛教朝聖•印度、尼泊爾11日朝聖活動(2014年11月8日出發)
  • 朝聖是一場頓悟 淺談印度朝聖的意義
    佛旅網印度朝聖之旅歷時十五天,依據《佛說右繞佛塔功德經》之開示,以印度恆河流域為核心,跟隨佛陀足跡,貫穿印度北部、東部和南部地區以及尼泊爾藍毗尼,以佛教順時針的方式繞聖地一匝,歷經佛陀一生最光輝的時刻故此,為助緣大眾更多了解印度朝聖之殊勝,蟬友圈耀彪從「經典記載、名師開示和團員分享」三個方面,分別闡述印度朝聖之意義,以此供養大眾,以便在朝禮聖地之餘更好的體悟佛陀之教言,增進圓滿朝聖之功德等。
  • 印度+尼泊爾+斯裡蘭卡佛教八大聖地朝聖之旅
    當你成就了一個人圓滿的朝聖也是成就了佛陀的心願。人生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之後的重逢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見!宗 教 在更多人眼中, 印度之行仿佛去到了一個神性的國度。印度教徒對於信仰的痴性在這片國土上大行其道。
  • 去印度朝聖 這些地方不要忘了去
    去印度朝聖,是佛弟子們一生的嚮往,因為那裡留有佛陀出生、成長、出家、成道、轉法*輪、涅槃等地而備受佛弟子敬仰!
  • 印度香客為何去西藏岡仁波齊神山朝聖
    他們認為,一生中只要到神山朝聖一次就算完成一件重要的善功。  當中國開放敏感的乃堆拉口岸,允許印度香客赴西藏朝聖的時候,引起輿論關注。當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印度教與西藏的淵源,也不一定知道印度香客的目的地為何處。  印度人去朝聖的地方,是西藏阿里普蘭縣境內的岡底斯主峰——岡仁波齊。
  • 王菲仙姑造型印度朝聖 回程誤機微博「自嗨」
    王菲身為忠實佛教徒的她,最近前往印度進行「朝聖之旅」,不忘在微博分享生活點滴,前天(11月4日)一早,她赴佛教聖地鹿野苑朝拜,特意穿著宛如「仙姑」的長袍袈裟。王菲11月5日結束印度之行,回程時沒料到遇上飛機出狀況,天后一點也不緊張,發微博自嗨。
  • 印度香客的朝聖之路(高清組圖)
    對朝聖「上癮」的兩位印度香客——來自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哲印迪拉爾(右)和普本德爾(左)。在藏傳佛教中,它是至高無上的世界中心、須彌山的化身,是釋迦牟尼的道場;在印度教中,它又是三大主神之一——掌管生死的希瓦大神的殿堂。它與相鄰的瑪旁雍措並稱為「神山聖湖」。每年,大批來自國內外的信眾不遠千裡前來這裡轉山轉湖,朝聖祈福,其中尤以印度香客居多。來來往往的信眾們,勾勒出普蘭獨特的人文景觀。
  • 印度香客赴西藏朝聖新路線啟用 朝聖之路節省一多半時間
    新華網拉薩6月22日電(記者羅布次仁、張京品)22日上午10時,中印邊境乃堆拉山口迎來首批印度官方香客,標誌著印度香客進藏朝聖新線路正式開通。這批香客將前往西藏阿里地區岡仁波齊峰和瑪旁雍錯湖,開展為期12天的朝聖之旅。
  • 印度香客為何去西藏岡仁波齊神山朝聖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他們認為,一生中只要到神山朝聖一次就算完成一件重要的善功。  當中國開放敏感的乃堆拉口岸,允許印度香客赴西藏朝聖的時候,引起輿論關注。當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印度教與西藏的淵源,也不一定知道印度香客的目的地為何處。  印度人去朝聖的地方,是西藏阿里普蘭縣境內的岡底斯主峰——岡仁波齊。
  • 印度佛跡朝聖之旅I 瓦拉納西之行
    6大聖跡 (鹿野苑、菩提迦葉、王舍城、那爛陀、舍衛國、拘屍那迦),佛教經典中的共有「8大聖地」,我沒有去佛陀重返人間的僧伽施,而是去了那爛陀,一是我對佛教中「神力」的類似傳說部分不感興趣,二是僧伽施太遠,不方便囊括入環線內,而那爛陀作為歷史上最著名的佛教大學,許多大乘經典都出自這裡,並且行者的祖師之一玄奘大師曾經在此留學多年,也是在這裡獲得了「大乘天」的稱號。
  • 印度朝聖見聞錄 (下)
    (印度菩提伽耶正覺大塔/攝影:法鼓山)踏上追問之路:為什麼要學佛?此行朝聖之路,先是在印度北部兩大省沿公路前行,然後坐飛機到南部。期間最大的挑戰,是行程趕路的辛苦。我為什麼要來印度?我為什麼要學佛?有幸福的家庭、衣食無憂、生活的很好還不夠嗎?為什麼非要折騰、「自討苦吃」?大巴上播放著印度電視劇《佛陀傳》以及《大唐高僧玄奘》的紀錄片。我對佛陀離開世俗之家,非要踏上探尋之路的痛苦有一絲的感同身受。如果不是別無他法,他也不願意非要離開自己深愛的家人。所以修行這條路,我覺得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 茶馬古道、高原鹽井,都被這部關於中國的紀錄片講透了!
    這部紀錄片在08年由KBS和NHK電視臺聯合製作的,是關於世界上最古老商路的紀錄片:茶馬古道:另一條絲綢之路這部紀錄片是攝製組從06年開始,深入跟拍多個藏族原住民,由08年播出的,每集60分鐘,總共6集的系列紀錄片。奇怪的是,這部能讓影迷一次性刷完、仰天長嘆的紀錄片,竟然在豆瓣、百科裡任何找不到相關詞條的信息。
  • 《千年菩提路》:首部大型中國佛教歷史文化紀錄片
    首部大型中國佛教紀錄片《千年菩提路》宣傳片  這是第一部講述佛教在中國2000多年傳承和發展的紀錄片。那些歷史上最經典的佛教聖地、那些深刻影響著中國歷史和文化的高僧大德、那些穿越千年至今依然震撼著我們的精彩瞬間,在這部紀錄片裡將一一呈現……  佛陀滅度500餘年後,佛教得以東傳進入深受儒學薰陶的震旦古國,並逐步生根、發芽,乃至枝繁葉茂2000多年。期間,這個來自印度的信仰,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過怎樣的碰撞和融合?歷代高僧大德,東去西來,譜寫了多少傳奇華章?
  • 2019年初北印度朝聖遊學回顧
    朝聖古代聖哲瓦西什塔的洞穴……瓦西什塔是印度古吠陀時代七仙人之一,偉大的古代智慧傑作《瓦西什塔瑜伽》是他向其弟子主羅摩傳授,這是幫助人類獲得究竟解脫的終極至上知識。朝聖錫克教修道院Gurudwara Sri Hem Kunt Sahib,錫克教徒在過去屬於武士階層,他們為捍衛印度國土完整與安全曾與外來入侵者浴血奮戰,留下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 轉動的朝聖藏人轉山及朝聖宗教儀軌與傳統
    導語:電影《轉山》體現了兩個根本性的詞彙:轉山及朝聖。無論是圍繞神山的轉山活動,還是嗑著長頭前往拉薩朝聖的行為,無不體現著藏族百姓生活及信仰、宗教間密不可分的關係。朝聖之路依然充滿了坎坷,但人們朝聖的熱情與決心沒有消減。
  • 印度人為何要來中國朝聖?
    這種朝聖活動在我國的青藏高原地區比較常見,比如我國岡仁波齊、梅裡雪山、阿尼瑪卿山脈、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就被稱為藏傳佛教的四大神山,吸引了很多香客朝聖的腳步。此外不僅是我國的香客,還有很多印度的香客,也紛紛不顧艱辛來到我國朝聖。
  • 佛教聖物—印度恆河金剛砂的作用
    金剛砂被視為佛教聖物,殊勝無比,十分難得。金剛砂產自印度恆河岸邊,恆河是印度的靈魂,更是世界佛教徒最嚮往的地方。據記載,佛陀當年在苦修之時,後受牧羊女糜乳供養後到尼連禪河淨身沐浴,上岸後到菩提伽耶菩提樹下冥想打坐七七四十九天後正的大覺,頓悟成佛。而尼連禪河就是恆河的支流,與恆河的水是一體的。佛陀也曾在恆河兩岸宣講妙法,度化萬千,佛法就像河水的漣漪越穿越廣,傳流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