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北印度朝聖遊學回顧

2021-03-03 印度阿育吠陀

登上到瑞詩凱詩的小飛機

從臺拉登趕夜路到瑞詩凱詩,住進了斯瓦米.戴陽南達修道院,明天將把斯瓦米吉的這部中文譯著《〈薄伽梵歌〉的教導》贈給該修道院,開啟隨後的遊學……

(斯瓦米.戴陽南達簡介點擊文章:《〈薄伽梵歌〉的教導》作者斯瓦米•戴陽南達傳

室利•斯瓦米•戴陽南達•薩拉斯瓦提——印度當代傑出的吠檀多及梵語大師)

斯瓦米.戴陽南達修道院早上5:00早茶,5:30寺廟誦經,新的一天開始了……

修道院的早晨……

晨起,人們在修道院外面冰冷刺骨的恆河裡沐浴祈禱……

恆河遊走……

修道院的午餐,非常豐盛美味,是信徒們供奉的,對全體就餐者免費,改天我們也要供齋以示感恩!

將斯瓦米.戴陽南達吉的中文譯著《〈薄伽梵歌〉的教導》贈送給該修道院的主持斯瓦米.蘇達南達吉,他對該書在中國出版發行表示祝賀,祝福中國讀者由此書獲得啟迪和生命的圓滿,並承諾將此書面呈戴陽南達吉的著名弟子——莫迪總理。

 

參加朋友新瑜伽館開張儀式,與瑞詩凱詩現任女市長合影……

遊走一天,夜間穿過一個菜市場,瑞詩凱詩全城吃素,在這裡你連一個雞蛋都找不到,更甭想吃到一塊肉,這對於肉食者是個考驗,而對於素食者來說不要太棒了!蔬菜水果貌似並非化肥種植的,很新鮮誘人,看著就垂涎欲滴……

 

早上參加完寺廟普祭和斯瓦米.戴陽南達吉三摩地普祭後,坐在修道院門外的恆河畔,曬曬太陽,發發呆……

遊走在瑞詩凱詩恆河兩岸……

恆河落日,恆河夜祭……

朝聖古代聖哲瓦西什塔的洞穴……瓦西什塔是印度古吠陀時代七仙人之一,偉大的古代智慧傑作《瓦西什塔瑜伽》是他向其弟子主羅摩傳授,這是幫助人類獲得究竟解脫的終極至上知識。

 

相傳瓦西什塔與妻子阿蘭達蒂在這個洞穴苦修多年,由於很多像他們這樣的偉人的苦修,使很多人進入該洞穴即感到深刻平和。 

 

1928年,H.H斯瓦米·Purushottamanandaji在喀拉拉羅摩克裡希那使命多年後,來到瓦西什塔洞穴,他在此地進行嚴苛苦修,達到了生命的目標,1961年的溼婆之夜,他在82歲高齡進入了大三摩地。

「我們所追尋的幸福就在我們之內,我們之內是幸福的源泉——即使一滴也足以讓我們沉醉,徹底摧毀我們的悲傷和痛苦,但是我們卻傻傻地相信幸福就在外面某個地方,可以通過妻兒、財富、聲名等等獲得。我們就像追逐海市蜃樓以解渴的鹿,耗竭至死亦未找到水。我們終其一生尋找幸福,發現生活卻充滿著悲傷和痛苦,即使短暫的享樂最終也導致痛苦。」——斯瓦米·Purushottamanandaji

朝聖路上,走走歇歇,吃點喝點,看路人餵猴子實屬一樂……

朝聖瓦西什塔苦修洞穴回來,搭不到車,於是暴走近十公裡回到瑞詩凱詩,飽覽恆河美景……

今天至少暴走十多公裡,虐到趴下,再上幾張圖收工!

到喀拉什修道院(Kailash Ashram )拜訪一位斯瓦米吉……

坐大巴車去聖城哈裡德瓦(Haridwar)……

為了買書特意跑哈裡德瓦一趟,跟朋友聊天吃完午飯趕到書店那邊已經下午4、5點了,發現那條街上有很多非常漂亮的寺廟和修道院,可惜風雨大作,沒法一個個前往朝拜,決定改天再專程去朝拜一整天。

從昨天傍晚起,氣候驟變,狂風大作,伴有陣雨,喜馬拉雅山麓恆河畔的風沒遮沒擋,橫掃一切,真真凍徹心脾,寒冷刺骨!修道院的宿舍是沒有取暖設施的,於是坐擁被褥讀智慧經典是唯一的取暖方式!

修道院每天四次供茶,早上5:00、10:00,下午3:00,晚上8:00,任何人免費喝,生活工作修行在這裡的人們都非常非常享受。

今天是Bhandara日(為出家桑雅士修行者供齋日),系信徒們捐善款籌辦,今天有300多桑雅士前來用齋,這是斯瓦米.戴陽南達修道院歷來的傳統。

下午冒雨去拜訪了瑞詩凱詩實力最雄厚的修道院Omkarananda Ashram的斯瓦米吉Swamiji Kumaranand,他欣然為我們的新譯作賜福。

 

參觀披頭四修道院廢墟,如今人去樓空,僅剩一座鬼城,據說夜間這裡就成了大象和老虎居所 ……

這個地方每天都給桑雅士免費供齋……

恆河夜祭……

拜訪Shanthikunj修道院,非常喜歡這裡的氛圍,簡樸整潔、和諧安詳。這裡食堂的小吃品種很多且美味(自費),正餐卻是免費的,這是印度教修道院的傳統,有錢的信徒常年做功德捐贈,他們使修行者和貧困者有飯吃,有地兒住。該修道院崇拜Gayatri mantra

朝聖七仙人(Saptarishis)寺廟修道院……

(七仙人介紹詳見文章:印度神話中的七聖人(Saptarishi))

 

七仙人寺廟修道院還供養70位學生的免費教育,孩子們在這裡可以學習到梵文和古印度經典智慧。我們計劃下次在這裡呆幾天,也捐款資助孩子們的教育。

七仙人寺廟外,恆河畔……

聖城哈裡德瓦的這條街上有上百座風格各異的寺廟和修道院,一路朝拜過來一天都不夠……

應邀在Harihar Kailas修道院用午餐,這是我吃過的最感動的一餐,該修道院資金非常匱乏,卻供養了數百名桑雅士,和六十多位孩子的免費食宿與教育。他們竭盡全力照顧好這些人,也掏心剜肺地招待客人,這餐比任何上千元的大餐更美味,更珍貴!我們捐贈了一點善款,雖然杯水車薪,聊表一點點心意。希望我們將來有更大財力做慈善,資助有迫切需求的善良人們。

 

明天將離開瑞詩凱詩,前往阿姆利則金廟,然後瓦拉納西,然後阿拉哈巴德大壺節,計劃給Saptarishis Ashram、Harihar Kailas等修道院在大壺節的修道營的桑雅士們捐贈齋食。有願意隨喜的朋友們可以小窗口與我們聯繫,我們將隨時公布捐贈金額,並將購買吉祥繩請修道院的斯瓦米吉們和在大壺節福緣遇到的高僧大德們賜福,回國後將把賜福後的吉祥繩快遞給捐款者(快遞費到付),保佑您消災免病、萬事順遂、吉祥如意!

今天是Republic day,修道院給所有孩子們提供免費茶點,以及周邊居民的免費醫藥幫助……

今天是在斯瓦米.戴陽南達修道院遊學的最後一天,我們請修道院的主持斯瓦米蘇達南達吉為《〈薄伽梵歌〉的教導》一書賜福,並捐贈給修道院一些善款,該書稿酬的70%待下月出版社支付後再一併匯給修道院。

Republic day,修道院又為周邊的桑雅士們舉辦Bhandara(免費供齋),我們昨日拜訪的Harihar Kailas修道院的斯瓦米吉也來了。

朝聖錫克教修道院Gurudwara Sri Hem Kunt Sahib,錫克教徒在過去屬於武士階層,他們為捍衛印度國土完整與安全曾與外來入侵者浴血奮戰,留下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這裡也是隨時提供免費餐食,錫克教徒善於經商,他們捐贈大量資金修建寺廟修道院,供養孩子們免費教育……

為了省下錢多捐善款給大壺節,從瑞詩凱詩到臺拉登機場幾十公裡我們搭的突突車,非常拉風啊!

朝聖阿姆利則金廟……

阿姆利則金廟是印度錫克教的最大一個寺廟,位於阿姆利則市中心,整座金廟的建造共耗費750公斤黃金,被譽為"錫克教聖冠上的寶石",其建築風格典雅,造型優美,坐落在一個叫做"神池"的水池中央,四周的牆壁上鑲嵌著熠熠發光的大理石,整個建築幾乎通體鎦金,極為壯觀。

 

金廟由錫克教第5代祖師阿爾瓊1589年主持建造,1601年完工,金廟曾屢遭劫掠,又幾經重建修復,在1830年重修時,用了100公斤黃金使其表面璨然耀眼,因此才有了金廟的俗稱,它已有400年歷史。因該廟門及大小19個圓形寺頂均貼滿金箔,在陽光照耀下,分外璀璨奪目,一直以來被錫克人尊稱為"神之殿"。

 

金廟是世界最大的免費食堂,每天24小時不間斷免費供給食物,食物雖然簡單,卻非常美味營養,所有服務者均是義工志願者,人人以奉獻和服務他人為樂,這難道不是共產主義的最佳樣板嗎?很多人夜晚就裹著一個毯子席地而臥,也不用擔心安全問題。此外,金廟需赤腳進入,儘管在裡面走來走去數小時,雙腳卻非常乾淨,金廟裡面富麗堂皇、一塵不染、神聖虔信與外面髒亂差嘈雜混亂形成鮮明對比!在印度你需要一顆堅強的心臟,才能承受巨大的落差,巋然不動,泰然自若,對所有境遇不拒不迎,Incredible India!

這種土豆洋蔥烤饢非常好吃,在印度如果你擁有強大腸胃的話,就能飽嘗街邊「黑料理」。奇怪的是香港是非常乾淨的地方,剛剛才又鬧了流感,數百人感染,甚至有死亡病歷。印度雖然髒亂差,貌似瘟疫不太流行,去年6月喀拉拉的豬流感也僅限於少數偏遠吃豬肉的人群,素食者不受影響。大概與印度膳食中大量食用洋蔥、薑黃、黑胡椒、小豆蔻等香料有關,因為這些香料本身就是天然抗生素,不僅能殺死病毒,還能提高免疫力,所以到印度多吃這些東西,確保你能夠吃遍印度而腸胃無虞!

坐雙層大巴車遊覽阿姆利則,10:30出發,晚上7點回來,整天每人車費才350盧比!

阿姆利則大巴車遊覽,第一站,朝聖Laxmi Narayan寺廟

阿姆利則大巴車遊覽,第二站,遊覽Gobindgarh Fort……

阿姆利則大巴車遊覽,第三站,觀賞印巴邊界降旗儀式

在瓦嘎位於印度阿姆利則以西18公裡、巴基斯坦拉合爾市以東17公裡處,地處兩國邊境。從印巴分治以來,每天早晚在瓦格赫口岸的印巴邊境,兩國部隊就開始了互相較勁般的口岸關閉降旗儀式。雙方軍人都為了讓自己踏步的聲音高於對方,而將腳儘量提高又重重落下,用響亮的皮鞋叩地聲來顯示本國的軍容風貌。而印巴特色軍服頭上的裝飾仿佛一個雞冠,兩名印巴士兵互相較勁,仿佛兩隻雄雞在互相對峙。而在最後,在"劍拔弩張"的氣氛中,兩國軍人握手,然後迅速關閉兩國口岸,降下兩國國旗。這一獨特的景觀每天都會上演,招來全世界的遊客到此觀賞,甚至在2009年一部名為《瓦格赫》的紀錄片也記錄了這些獨特的場景。

 

據說這樣的閉關降旗儀式過去五十多年來每天都要在相同地點、時間,以相同的方式上演,看似隆重、緊張的場面,因過於誇張而帶上了些許幽默的成分,雙方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也不愧為一種娛樂,尤其是吸引了很多外國人前來觀看。這個地方原本就是一個國家,印度那邊叫旁遮普邦,巴基斯坦這邊叫旁遮普省,1947年8月,一條人為劃分的界線不但催生了印巴兩個國家 ,也將旁遮普拆成了兩個,一扇鐵門割斷了多少種族部落家庭,也埋下了幾十年的禍根。(轉自360詞條)

 


這是在阿姆利則喝到的最美味的奶,用一口大鍋熬製,上面浮著一層乾果奶皮……

(瓦拉納西介紹詳見文章:薩古魯︱為什麼要去瓦納那西朝聖?)

我之前說過,每次在印度訂酒店總是冥冥中自有安排,在我們事前不知曉的情況下,酒店附近一定會有神廟,這次在瓦拉納西也不另外!近處就是著名的Kaal Bhairava 神廟——瓦拉納西最著名的溼婆神廟之一。

我們早起就去朝聖,並將所有吉祥繩放置在布袋中接受賜福,從今天開始,我們每朝聖一個地方,都要給吉祥繩賜福,待2月底回國後將把承載滿滿祝福的吉祥繩快遞給捐善款的所有朋友們,感恩您們!

Kaal Bhairav神廟(印地語:कालभैरवमंदिर)是瓦拉納西最古老的溼婆神廟之一,在印度教中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意義,尤其是在當地人當中。這座寺廟供奉著溼婆神的憤怒相——Bhairava (Kaal Bhairav),他頭戴骷髏花環,手持一簇孔雀羽毛。Kaal是「死亡」和「命運」的意思,人們相信,即使死亡也害怕Kaal Bhairav。

 

有一次,梵天神和毗溼奴神爭奪至高無上的地位,溼婆神顯現為巨大光柱出現在兩神之間,憤怒的梵天用其第5個頭盯著光柱,光柱因為憤怒而開始燃燒。溼婆立刻創造了Bhairava(或Kaal Bhairav),他砍掉了梵天的第5個頭,然而,梵天的頭卻粘在Kaal Bhairav的手上。

溼婆然後命令Kaal Bhairav去各個地方,而殺梵之罪(Brāhmanahatya)化身為一個血腥女人尾隨著他,直到他抵達瓦拉納西,梵天的頭才落到地上,該地被稱作叫Kapal Mochan Teerth。Kaal Bhairav進入瓦拉納西即被豁免殺梵之罪,溼婆隨後宣布Kaal Bhairav將永遠臨在瓦拉納西,以除去信徒的罪孽。(譯自維基百科)

 

朝聖Vishweshwar溼婆神廟。2016年10月我們特意去朝聖該神廟,因未帶護照而被拒絕入內,我因未遂願而一直悶悶不樂。數日後,我們竟鬼使神差地在Uttarkaish(北卡西,北瓦拉納西)如願朝聖了一尊光輝靈伽。2017年3月我們第一次去朝聖Ochira Parabrahman溼婆神廟,同年6月第二次去朝聖,2018年10月我們第三次朝聖,就在那次發朋友圈介紹時,我才知道這個地方被稱為「南卡西」(南瓦拉納西)。我們在瓦拉納西未能如願朝聖溼婆神廟,竟然1次在「北瓦拉納西」、3次在「南瓦拉納西」如願以償!時隔兩年半,沒想到藉由大壺節這個機緣,我們再次返回瓦拉納西,來兌現兩年前未實現的願望!感恩溼婆神的神跡!

 

朝聖Adi Shakti Maa Durga女神廟,該神廟崇拜女神杜爾伽,因而被塗成紅色。

朝聖Aghoracharya Baba Kinaram修道院

 

享用的街邊小吃……

 

恆河眾生相……

恆河夜祭……

為了省下錢捐贈給參加大壺節的Harihar kailas 和Saptarishis等修道院靜修營桑雅士們的齋食,到阿拉哈巴德130多公裡,4、5個小時車程,我們搭乘大巴車走起。

大巴車中途打尖兒,吃點兒街邊「黑料理」,其實味道挺好的。

大巴車每小時45公裡速度,走了3個多小時,終於到阿拉哈巴德,換乘另一輛大巴車去大壺節主會場,這次車況不錯哦!

又換乘另一輛大巴車,然後雙腿11路,一路風塵僕僕,終於在3點來到HariharKailas修道營,從早上10點搭突突突出發到3點抵達,前後也花了5小時! 

Harihar Kailas修道營的第一頓晚餐……

大壺節初探……

圖一是修道院的帳篷,人們在地上簡單鋪一塊油布,直接睡地上了。之前為了省錢,在阿姆利則住的旅館非常糟糕,我患上嚴重感冒,如果住這樣的帳篷會導致感冒進一步加重。於是修道營的主持斯瓦米動用一切資源,把我們安排到附近民居空屋中,沒有床,打的地鋪。就這樣已經非常幸福了!至少有房間和被褥可以避寒了,在周邊有許多平民用塑料搭個簡單支架,就這麼住著!

在大壺節塵土飛揚、喧鬧嘈雜的土路上穿行良久,我們已經徹底迷路!飢腸轆轆之際,看見路邊有靜修營在布施食物,我們決定先填飽肚子再繼續找。坐下吃飽後打電話聯繫,沒想到修道院的斯瓦米竟在旁邊的帳篷內!這叫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們代表中國的46位朋友們,給該修道院靜修營捐贈了11,000盧比善款,其餘善款將分別捐給其他資金匱乏的靜修營。感恩朋友們所做的功德!

給七仙人修道院靜修營捐完善款後,我們繼續趕路,跨越恆河,七扭八拐,終於找到了Aghoracharya Baba Kinaram修道營——印度最神秘的一派修行者。我們與該修道營的巴巴愉快交流了近1小時,他扼要回答我們的一些問題,我有錄音,待回國後找時間整理後再分享出來。最後,我們代表中國朋友們給該靜修營捐贈了11,000盧比善款,感恩朋友們所做的功德!

各種人畜、交通工具、開著、騎著、走著、拐著、扛著、頂著、吵吵著、推攘著、嬉笑著、苦笑著、尋覓著、期待著……幾千萬人瘋湧到大壺節主會場!

在Sangam——恆河(Ganga)、雅姆那河(Yamuna)、薩拉斯瓦蒂河(Saraswati)三條河流交匯處沐浴被印度教徒視作最為殊勝,可以消災祛病,免除一切罪孽……

Harihar Kailas 修道院在大壺節的靜修營每天要給數百人提供免費三餐。大壺節期間,糧食蔬菜小販哄抬物價,漲價得很離譜,比如平時能買1公斤菜花,現在只能買1棵菜花!儘管修道院捉襟見肘,依然竭盡全力讓數百人填飽肚子,我們代表中國朋友們給他們捐贈了51,000盧比,並拜見了該修道院的主持斯瓦米,他們對中國朋友表示由衷感謝,並送上美好賜福!感恩所有朋友們所做的功德!

 

大壺節主會場周邊方圓十餘公裡被巨大瘋湧而入的人群擠成一鍋東北亂燉!我們殺出重圍,坐大巴「專車」回瓦拉納西了!因為明天有盛大的三河聖浴,人們呼嘯湧入,然後呼嘯撤退……

今天白天都會在飛機上和機場度過,早上在酒店熬一杯薑汁可樂,暖胃祛寒,準備上路,在此祝朋友們2019年新春:

驅散陰霾 一帆風順 吉祥如意 幸福安康 紅紅火火 永遠快樂! 

相關焦點

  • 朝聖是一場頓悟 淺談印度朝聖的意義
    佛旅網印度朝聖之旅歷時十五天,依據《佛說右繞佛塔功德經》之開示,以印度恆河流域為核心,跟隨佛陀足跡,貫穿印度北部、東部和南部地區以及尼泊爾藍毗尼,以佛教順時針的方式繞聖地一匝,歷經佛陀一生最光輝的時刻故此,為助緣大眾更多了解印度朝聖之殊勝,蟬友圈耀彪從「經典記載、名師開示和團員分享」三個方面,分別闡述印度朝聖之意義,以此供養大眾,以便在朝禮聖地之餘更好的體悟佛陀之教言,增進圓滿朝聖之功德等。
  • 遊學回顧丨2019海豚幼教&Edx艾迪客臺灣遊學之旅
    工作坊視頻回顧惠文兒童領袖幼兒園一踏入惠文幼兒園,就感受到了空間的整潔、寬敞和舒適,笑容可掬的老師們更會在第一時間迎上前親切地招呼家長與小朋友。小朋友用音樂演奏歡迎遊學團隊惠文幼兒園還擁有多元化的學習空間:專業音樂教室、感官統合培養室、多元室內展現舞臺以及大小肢體伸展空間,充分滿足各年齡層小朋友的學習需求。
  • 佛教紀錄片——印度朝聖
    2012年3月23日,200餘人的朝聖隊伍從臺北出發搭機前往印度,經過近13個小時的旅途奔波後,朝聖團抵達印度新德裡火車站。在這裡他們將踏上佛教朝聖專列,前往菩提迦耶、王舍城、瓦拉納西、舍衛國等佛陀十大聖跡。一生若能夠到佛陀的聖地,就表示能尋到根。一生能朝聖,表示你會獲得佛陀的真理。
  • 印度朝聖見聞錄 (下)
    (印度菩提伽耶正覺大塔/攝影:法鼓山)踏上追問之路:為什麼要學佛?此行朝聖之路,先是在印度北部兩大省沿公路前行,然後坐飛機到南部。期間最大的挑戰,是行程趕路的辛苦。一有感冒跡象,就向Mina和Angela師姐討要維生素C等,雖然感覺時時處在身體快要奔潰的邊緣,倒也僥倖安然度過了朝聖之旅。
  • 佛教朝聖之旅 一邊禪修一邊朝聖的印度旅行
    為什麼佛教徒要去印度朝聖呢?在印度佛陀的足跡有很多。比如菩提伽耶、拘屍那羅、鹿野苑等都在印度,這些地方是神聖的佛教聖地。世界佛教四大聖地,其中有三處都在印度,難道這樣的地方還不值得我們來一次佛教朝聖之旅麼?
  • 2019北大資源考古遊學營圓滿落幕
    8月13日,2019北大資源考古遊學營閉營儀式在北大博雅酒店舉行。來自全國69組家庭的全體營員齊聚一堂,回顧6年遊學歷程,聆聽考古大咖見解,還用才藝奉上了一臺精彩紛呈的演出,為本屆考古遊學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 菲律賓遊學|2018遊學夏令營回顧
    學校自2005年開始組建英語營地,有13年的韓國、臺灣、日本學生遊學組織經驗。2018年夏令營中,我們收到了很多參與該計劃的家長和孩子的積極反饋,這給予了我們繼續將2019年英語夏令營做得更好的信念和動力。學校位於警察局對面,學校安全管理部門和酒店安保部門為學員安全提供了「雙重保障」。
  • 印度遊學-孟買旅行攻略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曾創造了燦爛的印度河文明。人們耳熟能詳旅遊景點雖大多集中在印度北部城市,但這並不代表印度南部就沒有好玩的去處。印度南部位於德幹高原以南的半島上,西面被阿拉伯海包圍,南面是印度洋,東面是孟加拉灣。在印度南部過往的歷史中,它曾被不同的王朝所統治過;而歷經兩千多年的演化,當地建築風格和民俗文化就有別於印度其他地區了。
  • 印度九大佛教朝聖地,印度佛教徒的朝聖之旅
    印度佛教徒的朝聖之旅。一個佛教徒以及佛教愛好者、研究者,如果你能有機會可以到印度旅遊朝聖以上佛教九大聖地,那麼在金錢至上的今天和整個社會乃至到每個人都是浮躁的環境中,不止是走近佛教,感受佛教的智慧與力量,可以得到內心的一份安詳而寧靜,甚至是開啟你通往心靈自由之旅。
  • 尼泊爾藍毗尼:佛教徒的朝聖大本營
    、尼泊爾遊學,禮請上謙下和法師全程領學指導。誠邀有緣同修一道在遊學中覺悟佛法真諦,啟迪智慧之路。(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此次印度遊學的詳細行程。)  對古人來說,前往藍毗尼的道路非常艱難:從加德滿都進入尼泊爾南部的特萊平原後,人往往會被當地特有的炙熱空氣所包圍,再加上道路多為山路,路側往往是陡峭的懸崖,行人稍不注意就會掉下懸崖,粉身碎骨。  不過,艱險的道路從來都未能阻擋那些朝聖者。
  • 遊走在英倫瓷都斯託克|英倫文化與下午茶深度遊學之旅精彩回顧系列之三
    ▲PHOTO/楚天茶道英國遊學之參觀瑋致活博物館第一站:瑋致活博物館 Wedgwood Museum行走不是顯現炫富它是一場修行在各自的朝聖路上所行走的目的不是地理名詞而是為了要習得一個看事情的新角度楚天茶道英倫文化與下午茶深度遊學之旅還在旅途中,敬請期待後續精彩回顧...撰文:舒松、尹璐攝影:舒桐等【前期精彩回顧】
  • 印度香客的朝聖之路(高清組圖)
    對朝聖「上癮」的兩位印度香客——來自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哲印迪拉爾(右)和普本德爾(左)。每年,大批來自國內外的信眾不遠千裡前來這裡轉山轉湖,朝聖祈福,其中尤以印度香客居多。來來往往的信眾們,勾勒出普蘭獨特的人文景觀。   今年七月下旬,當記者來到普蘭縣採訪,正好遇到剛剛抵達的2015年印度第9批官方香客團。據香客團領隊斯瓦米·拉滕介紹,香客團成員共有41人,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來,但有兩位卻是對朝聖「上癮」的團友。
  • 印度香客為何去西藏岡仁波齊神山朝聖
    印度香客為何去西藏岡仁波齊神山朝聖 2015-06-24 08:24:10來源:新京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歡 他們認為,一生中只要到神山朝聖一次就算完成一件重要的善功。  當中國開放敏感的乃堆拉口岸,允許印度香客赴西藏朝聖的時候,引起輿論關注。當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印度教與西藏的淵源,也不一定知道印度香客的目的地為何處。  印度人去朝聖的地方,是西藏阿里普蘭縣境內的岡底斯主峰——岡仁波齊。
  • 印度香客赴西藏朝聖新路線啟用 朝聖之路節省一多半時間
    新華網拉薩6月22日電(記者羅布次仁、張京品)22日上午10時,中印邊境乃堆拉山口迎來首批印度官方香客,標誌著印度香客進藏朝聖新線路正式開通。這批香客將前往西藏阿里地區岡仁波齊峰和瑪旁雍錯湖,開展為期12天的朝聖之旅。
  • 【南華寺雲門寺朝聖紀行】心若安 步步可生蓮
    直到現在,仍有一絲縈繞不散的「禪味」在心底之間婉轉,讓人不能忘懷。 雲門宗祖庭——雲門大覺禪寺  選擇了朝聖遊學就是選擇了一種清平、恬靜的旅遊方式,去試試體驗遠離手機、網絡、郵件.感受一種全新的生活,能夠從心底的得到淨化,祛除世間多餘的「塵」味。
  • 優優遊學· 臺灣人文藝術與自然生態遊學團 精彩回顧
    這次臺灣研學旅行讓彩虹優優的學員家庭充分體驗遊學的魅力和樂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古老的學習智慧也說明了行旅研學的重要。優優遊學是作為彩虹優優藝術課程的延伸,其要旨在於培養孩子多元文化的視野,累積未來在藝術創作上的資源;提升自身審美的高度,培養孩子對於藝術之美的感受能力;引領孩子走入大自然,領略人與自然的依存關係,培養健康陽光的個性。
  • 方便印度錫克教徒朝聖 巴基斯坦提供免籤便利
    巴基斯坦和印度24日籤署一份協議,允許印度錫克教徒11月免籤證到巴基斯坦朝聖。美聯社報導,兩國官員當天在印度北部旁遮普邦印巴邊境印方一側籤署協議。巴基斯坦給予數千名印度錫克教徒特別許可,允許他們經由印巴合作建立的特別通道,前往位於巴基斯坦境內的一座錫克教神廟朝聖。神廟位於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格爾達布爾鎮,距離印巴邊界4公裡,為紀念錫克教創始人古魯·那納克而建。今年11月12日是那納克誕辰550周年。印巴官員今年多次會面,商討為錫克教徒朝聖提供便利事宜。
  • 陪伴成長——2019年成都安和中醫文化遊學營總結回顧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2018年從大都到上都的安和遊學營結束似乎還沒多久,2019年的暑假又悄然來臨。2019年的成都遊學營時間過得似乎更快,大家聚在一起近10天,愉快地遊玩和學習,很快又到惜別時候,開始期盼來年的再聚。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 素食的國度 — 印度
    佛旅網 印度朝聖之旅
  • 去印度朝聖 這些地方不要忘了去
    去印度朝聖,是佛弟子們一生的嚮往,因為那裡留有佛陀出生、成長、出家、成道、轉法*輪、涅槃等地而備受佛弟子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