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的國度 — 印度

2021-02-16 佛旅網

佛旅網 印度朝聖之旅 一提起印度飲食,所有的人都會條件反射般的想起「咖喱」。的確,今年春節到印度遊的感性經歷,我可以說是懂了咖喱。稱它為Kulry,其實就是由辣椒、大蒜、洋蔥加上小茴香、香菜、薑黃等香料的一鍋煮,既像是重慶的火鍋底料,又象是上海的八寶辣醬。印度話稱之為Masala。咖喱,這種由印度人發明的混合香料兼食品,不僅有紅、黃、白、綠等各種顏色,而且配上不同的食材,料理出的口味也是千奇百怪、香豔爽酷,它不僅迷倒了所有食客,也讓世界記住了印度這張名片。無咖喱,不印度,這真不是吹的。

有種說法,最初的咖喱,是用來去除羊肉的腥羶氣,好讓不食牛肉和豬肉的印度人能一飽香辣口福。因為,敬奉溼婆神的印度人視其坐騎之牛為神牛,祂可以滿大街溜達,但絕對不可以上餐桌;印度有1億多人口的伊斯蘭教徒,想聞豬肉的葷腥味也絕無可能。所以,沒來印度,只知道有「咖喱雞飯」,來了印度,才知道這裡禁忌多多,所有的動物、植物都可被奉為神明,號稱有3.33億個神的國度,各種飛 禽走獸可以橫行霸道、與人一起混走在田野市集,但山珍野味幾乎不可能端上餐桌。舉目望去,食鋪飯店,最多見的也只有咖喱雞肉、咖喱羊肉、咖喱魚肉,而且,越往印度教集中的地方,包括咖喱在內的各種素食則越多見,純素餐廳也輕易可尋。

在我們這些不了解印度國情的人看來,對於「80%的印度教徒都是素食主義者」這一事實,似乎難以理解。為什麼是這樣?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就在他們的哲學觀裡,在梵文的寓意世界中。


▲在一半人口為素食者的印度,菜市場絕對是滿園春色關不住

印度教在釋迦摩尼修成佛道之前就被創立了,而由印度人發明的「輪迴」這一概念,不僅主導著其教徒的日常飲食、婚葬嫁娶,而且迄今對佛教的影響已抹之不去。食葷或茹素,著不僅僅關乎飲食,更涉及到宗教信仰與人生價值觀。因為,以梵文Ahara「吃」、Shaka「素」、Mansa「肉」等詞語的組合看,梵文中的吃素者被稱為Shakahari,肉食者被稱為Mansahari,而梵文Mansa這個字在印度蘊含著對生命神聖性與行為必報業力論的深度尊重。相傳為「人類始祖」所編的古印度《摩奴法典》中記 載:Mansa意即:如果我現在在這裡吃他,將來在另一個世界他(sa)會吃我(man)。這部由印度種姓制度的最高等級婆羅門教所制定的古代法,仍在以 她千年不古的習慣與種姓有別的宗法力量,影響著恆河兩岸的那些世代敬奉溼婆神的印度人。

於是乎,食素,無葷,就變成了印度教徒,特別是那些從思想和行為上恪守絕對非暴力教義的耆那教徒的生活準則。與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都不相同的是,印度 社會中存在著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外加賤民的種姓制度區別,一般情況下,越有地位、越有文化的人越吃素,反之,越沒有地位、越沒有文化的人什麼都吃。由於宗教色彩特別濃厚的印度素食主義協會等團體極力倡導素食,吃素者人群的居高不下已就成為印度飲食的一道風景線。今天,就給您帶來一些關於印度人素食和飲食結構的小知識!

1.素食主義與社會地位掛鈎

在飛往印度的航班上點餐時,空姐便會問您,「您是吃素的還是非素的?」其實飛機套餐通常有雞肉的和全素的。在新德裡,除了有全素食飯店,印度的飯店與餐廳都有專門為素食者準備的菜單,有的還把座位分開;甚至一些著名的五星級連鎖酒店都設有專門的素食服務。印度的食品也分為素食或非素食,政府要求食品生產者必須在產品包裝上標註。


▲即使是吃素這種事,在種姓制度盛行的印度也被打上了階級的標籤

孟買被稱為印度的商業重鎮與金融之都,據說素食風很強勁,甚至孟買著名的濱海大道旁新建了很多高檔「純素食住宅區」。引導孟買這股激進素食風潮的是新興一代富豪家庭,比如外貿商、實業家、服裝出口商等。這些人為了進入上流社會,結成了「素食聯盟」,拒絕與非素食者為鄰。出身於婆羅門或剎帝利高種姓的印度教教徒,以吃素自豪,認為自己純潔,出身高貴,瞧不起吃葷的人,他們大多受過良好教育,在社會上佔據著統治地位,所以在印度越有地位、越有文化的人越吃素。印度素食文化的影響早就超越了國界。上世紀70年代,19歲的賈伯斯赴印度旅行,從印度回來後,開始信奉佛教,並吃素,除魚蛋奶外,不碰其他葷腥。

2教派不一,要求不一

關於素食的規定,印度素食者不同派別間差異很大。印度教教徒不吃雞蛋,但吃牛奶及奶製品;而耆那教徒可以食用奶製品,但不食用蛋製品、蜂蜜及任何形式的根莖食品與蔬果,例如蔥頭、大蒜和土豆等,更嚴格的耆那教徒,則以苦行的方式堅持素食,不僅戒蛋和牛奶,甚至戒大豆、食鹽等。印度南北也有差異,南部盛行嚴格的素食主義,連雞蛋和奶製品也不吃。素食人口佔印度總人口的比例究竟有多少,印度人的說法莫衷一是,從30%到60%都有。印度12億人口,其肉類年產量只有大約600多萬噸。


▲印度複雜的宗教格局是素食者眾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造成印度素食人口多的原因很多,多數人說是因為宗教信仰規定不殺生,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都信奉「非暴力」、「不殺生」。根據印度教的思想,肉食品是骯髒、汙濁的,吃肉會汙染人的身體;而素食者潔淨高貴,深受神明的喜愛。素食主義作為「不殺生」教條的一部分最早見於《吠陀經》,聖雄甘地後來在此基礎上發 展了「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甘地認為,吃肉是英國侵略印度的根源。

同時,印度地處亞熱帶和熱帶,溫度溼度都較高,加之人口密度大,公共衛生環境等問題,非常不利於肉類食物的保存,這也是印度人以素食為主的一個原因。

3.洋快餐靠素食立足

為了適應印度的市場需求和消費水平,像必勝客、麥當勞等世界知名快餐連鎖企業到了印度也開始全面變通,必勝客推出「全素比薩餅」。麥當勞目前在印度供應的食品幾乎一半以上是素食。麥當勞一款以土豆為主的素漢堡在印度非常受歡迎,銷量佔到印度麥當勞餐廳全部銷量的1/4。記者品嘗過這款素漢堡,覺得口味還行。麥當勞還計劃明年在印度北部聖城阿姆利則開設全球首家純素食餐廳。


▲素漢堡,感覺賣相還不錯!

4.一半國民都吃素

印度朋友邀請我出席他的生日慶祝活動。大家先是一起唱歌跳舞,然後吃自助餐。我找遍了所有的菜盤,竟然全是素菜,連雞蛋也沒有。不僅如此,連土豆、紅薯、蘿蔔等菜都沒有,吃的全是地面上長出的東西。我非常奇怪,有人告訴我:克瑞迪亞是耆那教徒,是嚴格的素食主義者。一些印度人對素食的較真達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一次,印度朋友科米卡對我說,他訪問中國期間,中國餐館用煮過葷菜的鍋給他做素食,那怎麼行呢?

印度虔誠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都是素食主義者,耆那教徒更是嚴格吃素,吃素的人佔印度人口一半以上,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印度是素食王國,素食文化是印度飲食文化中最基本的特色之一。由於印度多數人喜歡吃素,印度開有不少只為素食主義者服務的飯店。西方國家的流行食品不得不適當地印度化。印度有專門為素食 主義者開設的比薩餅店,麥當勞供應的夾層食品,相當一部分不是雞鴨魚肉,而是蔬菜。美國駐孟買總領事西蒙斯說過,肯德基在印度辦不下去,只好撤走。

由於歷史與宗教的原因,印度社會自然而然產生了越有地位、越有文化的人越吃素,反之,越沒有地位、越沒有文化的人什麼都吃這一現象。加之,宗教色彩特別濃厚的印度素食主義者協會等團體極力倡導素食,這就使吃素的人長期以來居高不下。印度前駐上海總領事蘇伯拉馬尼曾坦率表示,他在上海工作的7年時間裡也吃葷,但回到印度後,受素食文化的強烈影響,他也就不知不覺地又成了一個素食主義者。


▲素食者對賣相其實不是很講究,但是對食材的挑剔是很苛刻的

5.菸酒不流行

受宗教禁忌的影響,菸酒在印度不怎麼流行,宴會上印度人幾乎不勸酒,嗜酒成癮者或酒量很大者極少,從未見過印度人一飲而盡地乾杯,也從未見過有人行酒令或醉倒過,印度抽菸的人極少,公務往來和紅白喜事,從未有人敬煙。印度的煙僅10支裝,比中國的煙短。印度人口袋裡裝一包煙、一個打火機的不多,一些菸民寧願買一支抽一支。

在印度,一方面,吃的講究和禁忌很多;另一方面,又不排除人們互相寬容,這具體體現在許多家庭在飲食問題上「一家兩制」,甚至「一家多制」。一些中國姑娘嫁給印度人後,吃素的丈夫們一般不允許在家裡做葷菜吃,但不反對妻子在外面吃。一些印度朋友儘管自己吃素,但在宴請中國朋友時,會主動準備好一些葷菜。


▲印度男人都做得一手好素菜

想當年,是否賈伯斯來到了印度,尋到了禪宗之法、膜拜了素食主義,這才悟出了人生真諦。

看來,你若是記著了咖喱的繽紛,只能算是撞進了溼婆神的印度的一扇門,若你覓得了素食主義的真味,那才算是邁入了恆河印度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河,因為,素食主義真的愛上了印度。

知了簡訊 — 禪遊天下 知了人生

9月10日 地藏誕·九華朝聖地藏王菩薩孝親祈福遊學之旅(四天)

9月22日 印度尼泊爾朝聖佛陀18聖地 累積福慧朝聖行(十五天)

9月29日 國慶節·西藏雪域高原山水禪修朝聖參學(九天)

10月3日 國慶節·五臺山朝聖文殊菩薩圓滿智慧遊學(四天)

10月3日 國慶節·峨眉山樂山朝聖普賢菩精進行願遊學(四天)

10月26日 印度尼泊爾朝聖佛陀18聖地 累積福慧朝聖行(十五天)

回複數字「1~6」可查閱具體佛旅線路內容。

相關焦點

  • 印度奇葩之旅,奇怪的國度
    跟朋友跑到上海轉了一天,第二天東航飛機到印度新德裡出差,然後打算轉機去Varanasi。11日晚上八點多到達甘地國際機場,我們要12日上午10點才能轉機。大晚上的,印度交通很不方便,又考慮到安全問題,我們倆商量後決定在機場呆一晚。於是拿出麵包火腿腸大吃特吃,兄弟吃了幾口麵包就被噎著了,我便要去買礦泉水,結果到處跑遍了也沒看見有售賣機。
  • 印度,一個用科學都解釋不來的國度
    都說,世界上大部分的事都能用科學解釋,但在印度,大部分的事都會讓人科學信奉者們陷入沉思。關於印度這個神奇的國度,手抓飯、露天廁所、環境惡劣成為了大多數人生活的標配。大眾眼中的印度必定是火車容量無限大、一言不合就尬舞、美食只有用手抓才顯得足夠的真誠。
  • 印度「全素食小區」拒絕葷食客 越有地位越吃素
    【環球時報赴印度特派記者 屠麗美】早就聽說印度有不少素食者,是一個崇尚素食的國度。《環球時報》記者不久前去印度採訪,真切地感受到了素食文化在印度的盛行。在新德裡、孟買,有專門的全素食飯店,即使不是素食飯店,店裡也都有素食者菜單,有的餐廳還劃分出素食區和非素食區,甚至住宅區也有素食和不素食之分,而且素食住宅區的業主非富即貴。
  • 印度,一個神奇的國度
    印度一個神奇的國度,總有幾份記憶去追憶,一起來感受印度的風採網紅聖地歡喜佛印度飛餅印度也是實行計劃生育的流浪人:印度小朋友:印度地鐵:
  • 佛教徒在印度吃網紅素食是種什麼體驗?
    此次跟著公司考察團,在神隊友沃老闆的帶領下,阿獸深度體驗了印度網紅素食,並因此經歷了一番「本地化」的洗禮。國內的佛教素食主要分為「全素」和「仿葷」兩大類。「全素」類一般指廟裡的素食,食材簡單,調味清淡;「仿葷」類則是利用蔬菜豆製品,用繁多的調味品,去模仿葷菜的味道。
  • 印度航空公司經濟艙只提供素食
    今後,如果你乘坐印度航空公司的印度國內航班,並且捨不得花錢坐頭等艙或公務艙,那麼你就只能吃素了。  這家印度最大的航空公司10日宣布,國內航班經濟艙只提供全素航空餐。這倒不是為了呼應總理莫迪號召下的瑜伽熱,而是因為印航債務累累,要削減成本。  印航多年虧損,眼下背負債務達5500億盧比(約合85億美元)。
  • 神一樣的國度-印度
    也許你只知道印度開掛卻不知道她本身也是一個美麗的國度那麼,印度除了開掛還有什麼值得一看呢?今天,小編就帶各位小夥伴們走進這個我們熟悉而又陌生的國度看一看賈伯斯來到印度,有了「改變世界」的念頭;林懷民來到印度,創作舞蹈「流浪者之歌」;徐志摩探訪印度,感受到了「宇宙萬物的可愛」;印度,可以讓你另眼看世界。
  • 印度總理莫迪用150道菜招待習近平 全是素食
    習近平訪問印度是近日兩國最熱鬧的新聞,莫迪準備的150道菜也成為媒體焦點。印度此般「大方」再度震驚網友,甚至有人調侃「莫迪在印度不算違紀」嗎?究竟如何,先來看過這份全素宴的菜單吧。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印度。當天恰逢印度總理莫迪64歲生日,他在自己的家鄉古吉拉特邦首府艾哈邁達巴德迎接習近平,並邀請習近平出席他的生日晚宴。莫迪的廚師們為習近平和彭麗媛準備了豐富的素食盛宴。
  • 幽暗國度:記憶與現實交錯的印度之旅
    ——摘自奈保爾的《幽暗國度:記憶與現實交錯的印度之旅》1962年,V.S.奈保爾首次踏上印度——他祖輩的家園,帶著極為矛盾與複雜的情感,寫下了此次旅程中的種種見聞和感想。1932年8月17日,維·蘇·奈保爾生於中美洲的一個印度婆羅門家庭。1950年獲獎學金赴英國牛津大學留學。1955年定居英國,並開始文學創作。
  • 印度是個神奇的國度,看印度上流社會怎樣吃飯?
    印度是個神奇的國度,看印度上流社會怎樣吃飯?我們經常會在網上看見寫關於印度的消息,大多是講的印度有多貧困人們的生活環境有多差,但是在印度也是有夫人去的,這些夫人去土豪的生活,我們也是無法想像的。今天就給大家將印度夫人去土豪是怎麼吃飯的?他們的餐桌也是比較特別的一個土豪坐在一張金黃色的大圓盤前,這個圓盤上擺放著幾十個大大小小的碗碟,吃飯之前,這位印度土豪先是將手洗乾淨之後來六位廚師將這些大大小小碟子一個一個的放上美味的食物。
  • 「素食王國」印度,糖尿病泛濫了,為什麼不吃肉會得糖尿病?
    截至2016年,印度擁有全世界最多的素食主義者,估計佔28.85%,約3.5億人,而且,印度人均肉類消費量排名世界倒數第2。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印度人是以素食為主的,即便消耗肉類,也只是少量吃。印度食物網友Elizabeth Flock在自己旅居印度的文章中就寫道:來到印度的第一天,就在孟買街頭看到了許多引人注目的陌生事物,就比如,幾乎每家餐廳,都有一個標有「 Veg」(素食)或「 Non-Veg」(非素食)的標誌。
  • 真實的印度是什麼樣子?這樣的神奇國度,考驗遊客的勇氣
    提起印度,在我們心中是一個神奇的國度,火車上爬滿乘客,用手抓著吃一些不不知所云的食物,他們的洋蔥炒雞蛋能炒一大盤,印度人的勞作配合總是那麼默契,明明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必須要四五個人來一起完成,這或許也是印度解決就業的一個好方法吧。那麼,真實的印度到底是什麼樣子呢?
  • 不吃豬肉牛肉,70%的印度人喜歡吃素食,「惡果」在慢慢浮現
    說起印度,小編又要來老生常談了,今天有颱風,但是也擋不住小編寫文章的熱情。今天我們要說的主角還是印度,說起印度,小編那是滔滔不絕,張口就來啊。對於印度,小夥伴們了解的已經夠多了,今天說點不一樣的,那就是印度人不吃牛肉豬肉,他們更喜歡吃素食。聽說是地位越高,更喜歡吃素食,下面我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神奇的印度:一個開了掛的國度(GIF圖集)
    翻頁繼續領略開掛的印度 翻頁更精彩,看印度阿三甩餅特技…… 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翻頁盤點那些開掛了的奇葩印度電影……  翻頁看神奇印度電影片段……
  • 習主席曾吃過的印度國宴:100道菜全是素食
    不久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印度時,印度總理莫迪在他的家鄉古吉拉特邦招待中國客人的「國宴」就有超過100道菜。印度人早已在數千年日復一日的烹飪中熟練使用各種繁雜的調料,也正是由此造就了印度菜神秘而豐富的味道。
  • 吃素人口居全球之首的國家,印度素食料理如何俘獲人心?
    調味豐富的印度料理極受歡迎,但你知道嗎?印度其實沒有咖哩。在植物飲食的浪潮之下,越來越多人造素肉產品出現,許多倡議者也都為了環境永續而呼籲人們減少肉類的攝取,但其實有一個神秘古國一直維持高比例的素食人口,堪稱全球之冠。
  • 印度素食人口全世界第一,不殺生卻和佛教沒關係,真正的原因是?
    印度吃到的美味素食印度是出了名的素食國家,全國吃素人口達到5億人,全世界第一,與此相對的就是印度人非常善待動物,不殺生,KK在印度旅行期間就在發現很多動物跟人和諧的生活在一個村莊街道,包括牛、野豬、猴子、狗等等,但是奇怪的是印度信佛的人口不足1%,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印度人如此善待動物,不殺生的呢?
  • 只有咖喱糊糊的印度,憑啥說他是美食的國度?
    最近大家都開始擔心「疫情黑洞」印度,不確定感染人數、無法實行有效的城市隔離、無法及時跟近醫治……因為政治體制原因和全民的佛系性格,使得印度如同一個疫情的定時炸彈。作為一個旅行愛好者和美食愛好者,原本,印度是我今年打算到訪的國度,如今,只好借著電影先過過癮。《米其林情緣》,講述了法國南部一家米其林星級餐廳的主廚如何幫助街對面一家印度餐館的22歲青年成為名廚的故事。印度餐館,和中國餐館、日本餐館一樣,也開遍了全世界,印度,也被稱為美食的國度。
  • 印度女人平均身高是多少?是不是盛產美女的國度呢?
    在我們的印象中,印度並不是一個盛產美女的國度。但在影視劇中,印度女人還是比較美的,但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印度女人皮膚黝黑,長相較醜,並不符合我們的審美觀點,更談不上「肥而不膩」之說。據世界衛生組織合作機構的統計數據,印度女人的平均身高為153釐米,略低於世界女性身高的平均值。
  • 素食文化:淵源與發展 鮮為人知的日本素食文化
    調查顯示,其中約一半以上的人認為素食主義起源於印度;約佔8%的受調查者認為素食主義的起源在日本或者中國。在我看來,西方人將素食主義與日本或中國聯繫起來是因為佛教的緣故。這不足為奇,事實上,日本曾經是一個素食主義盛行的國度。公元前三世紀左右,一本中國人寫的有關日本的歷史書籍《魏志倭人伝》中寫到「在那塊土地上沒有家畜,沒有馬匹,沒有老虎,沒有豹,沒有山羊和喜鵲。那裡的氣候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