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通】又到腊味飄香季,來佛山三水品本地特色腊味

2020-12-07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秋風起,食腊味。在香噴噴的米飯上面放滿一層切得細薄的腊味,淋上豉油,輕咬一口,濃濃的肉汁滿溢口腔,簡單的美味讓人回味無窮。

&nbsp&nbsp&nbsp&nbsp又到一年腊味暢銷時節。市面上的腊味各式各樣,市民選購時有哪些注意事項?美味的腊味到底是如何「練」成的?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11月19日,佛山三水西南市場腊味檔。(攝影:賴基潤)

&nbsp&nbsp&nbsp&nbsp秋冬季節一碗腊味飯溫暖人心

&nbsp&nbsp&nbsp&nbsp秋冬時節吃腊味是廣東人的傳統。在佛山市三水區的不少超市、市場,腊味專賣區被設在顯眼位置。

&nbsp&nbsp&nbsp&nbsp11月19日,記者走訪位於三水西南街道文鋒中路的大潤發超市,超市內的腊味專賣區內,各式腊味「歡聚一堂」。有用繩子穿好掛著的粒粒腸,也有長條形的臘腸;有廣式臘腸,也有肉質緊緻的臘鴨腿……

&nbsp&nbsp&nbsp&nbsp價格上,散裝臘腸從每斤20多元到每斤50元不等。袋裝或盒裝腊味的價格跨度更大,便宜的是26.6元/包,高端的價格達到158元/盒。在西南市場,腊味已大量上市,價格多在20元/斤至50元/斤。

&nbsp&nbsp&nbsp&nbsp「臘腸風味獨特、肥瘦得宜,秋冬吃很合適。」市民植小姐是三水本地人,她說,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家裡都會做一些腊味吃。在她的心目中,吃上一煲熱氣騰騰、嗞嗞作響的腊味煲仔飯,是秋冬季節最幸福的瞬間之一。

&nbsp&nbsp&nbsp&nbsp三水本土的特色腊味美食也深受市民的歡迎。連日來,白坭鎮一家餐廳的負責人李桂英心情大好,該餐廳特製的臘鴨扎人氣高漲,不少人慕名前來尋味或購買。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已經製作完成的臘鴨扎。(來源:佛山日報社)

&nbsp&nbsp&nbsp&nbsp「近期臘鴨扎供不應求。平均一天備貨2000隻左右,幾乎每天都能賣完。」李桂英告訴記者,這段時間,不斷接到外地食客的來電,詢問臘鴨扎的售價事宜。李桂英說,按照目前的銷售形勢,預計2020年臘鴨扎的銷量會遠超2019年。

&nbsp&nbsp&nbsp&nbsp如何選購注意「一看二摸三聞」

&nbsp&nbsp&nbsp&nbsp臘腸口感甜爽、香味濃鬱,廣受人們喜愛。然而,很多市民卻不太清楚如何選購優質臘腸。

&nbsp&nbsp&nbsp&nbsp從事腊味生產多年的商家潘志衝表示,分辨優質臘腸和劣質臘腸其實很簡單,一般採用「一看、二摸、三聞」的方法。

&nbsp&nbsp&nbsp&nbsp首先要看顏色,好的臘腸色澤光潤,肥瘦分明;其次是摸起來手感好,捏起來有彈性;第三點則要切開來細聞,如果肉香味濃則是優質臘腸。劣質臘腸不僅味道差,甚至會有變質和添加化學用劑的現象,不利於身體健康。

&nbsp&nbsp&nbsp&nbsp潘志衝說,劣質腊味食品一般肉質灰暗無光,脂肪呈黃色,表面可能有無法抹拭掉的黴點,其肉質鬆軟無彈性,指壓後凹陷不易恢復,肉表附有黏液,散發出較明顯的酸敗味或其他異味。

&nbsp&nbsp&nbsp&nbsp「買完腊味回家,把它直接放進冰箱是最保險的保存方法。如果家裡沒有冰箱,可以把腊味放在通風乾燥處,最好是掛起來放置,切忌放在潮溼的地方。」潘志衝說。

&nbsp&nbsp&nbsp&nbsp製作技巧多次抹醃料確保入味

&nbsp&nbsp&nbsp&nbsp腊味甘甜鮮香,但要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腊味卻並不容易。怎樣才能製作出讓人慾罷不能的腊味?

&nbsp&nbsp&nbsp&nbsp「製作臘腸,我會選用豬後腿部位的肉。」三水市民林先生表示,肉要肥瘦混合,加上酒、醬油等充分攪拌,再灌入腸衣,臘腸的雛形就出來了。最後,採用太陽能烘焙設備烘烤,臘腸就如生曬般衣脆肉嫩、色澤鮮明,吃起來甘香可口。

&nbsp&nbsp&nbsp&nbsp「糖要控好量,如果糖分過多,臘肉口感會變硬。」三水市民禤姨同樣有一套製作臘肉的技巧。她介紹,準備醬油、糖、酒、薑汁等醃料時,醬油選用生抽且要嚴格按照比例控制分量。酒也一定要清香型的酒,且要高度數酒,酒體要好,才能和豬肉發生理想的化學反應。

&nbsp&nbsp&nbsp&nbsp禤姨說,把生豬肉放進醃料浸泡一夜,第二天拎起時,要用開水燙一燙,讓肉質更入味。而後,用繩子穿過豬肉,打結晾在竹竿上風乾。待豬肉表面變乾燥後,繼續抹上一層汁,直到豬肉表皮顏色呈金黃色。最後,再曬一周左右,飄香的臘肉便大功告成。

&nbsp&nbsp&nbsp&nbsp(作者單位:佛山日報社)

&nbsp&nbsp&nbsp&nbsp

相關焦點

  • 佛山人,曬腊味啦!
    定眼一看,那幾支用了好多年的長竹竿,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腊味。暖陽曬在紅白相間的臘肉上,色澤誘人。微風輕輕吹過,陣陣鹹香味撲鼻而來。不光饞哭了隔壁老王家的小孩,連鄰居家的貓都要來組團偷臘肉了!腊味雖可一年四季,兩餐皆食。
  • 蘆苞腊味情牽廣佛!「小廣州」蘆苞這場腊味嘉年華等你打卡
    百年來,蘆苞人從河灘撿魚,到漁舟網魚,再到桑基魚塘養魚,蘆苞漁產業走出加速度,產值呈現幾何級指數攀升。2020年,蘆苞鎮高標準啟動現代漁業產業園規劃建設。園區在推動養殖尾水的循環再利用,實現環境友好的同時,大幅降低養殖成本,為高價值魚類的養殖提供了堅實基礎。
  • 腊味正飄香!三水蘆苞腊味美食節開幕,一連三日嗨翻天
    在今年的腊味文化節現場,眾多特色美食、上百種正宗小吃集中亮相,吃貨們直呼過癮;精彩紛呈的節目也吸引了多方遊客的積極參與。來到蘆苞,首先應該品嘗蘆苞美食的品牌——腊味。在腊味節現場,知名大廚手把手教市民如何製作腊味飯,幸運的市民朋友還上臺試吃,品嘗正宗腊味飯。同時,腊味美食節現場還設置了製作古法腊味展演,為市民遊客帶來了最傳統的古法腊味技藝。蘆苞腊味吸引市民遊客購買。
  • 嶺南文化與鄉創元素碰撞 佛山腊味美食節辦出新滋味
    嶺南文化與鄉創元素碰撞 佛山腊味美食節辦出新滋味 2020年12月14日 16:37   來源:廣州日報
  • 招牌腊味始滄洲
    而廣式腊味,特別是臘腸,既繼承了我國傳統腊味工藝,又吸取西洋香腸的製作特色,根據嶺南人的清香鮮淡飲食口味,集「豉味」(醬油味)、「風味」(腊味本身氣味)、「香味」(酒香)於一身,色澤光潤鮮明,味道芳香醇厚。廣式臘腸的創製可追溯到唐朝,其時到廣東傳經或經商的印度人和阿拉伯人帶來了灌腸食品,廣東人因此學到其製作技術並制出廣東人喜歡吃的廣式臘腸,其特色是腸衣脆薄而肉味甘香,而且耐於貯存,經久不變。
  • 厚街這家腊味體驗店即將開業,體驗的不僅僅是腊味!
    了解本土最新資訊 關注厚街新聞官方微信 「秋風起,食腊味,排排坐,好好味」 又是一年金秋好時節 吃貨們對腊味嚮往的心
  • 金煌腊味,年輕人喜歡的腊味
    腊味最初是保存多餘肉的一種方法,自給自足為主,嶺南各地的腊味都盡顯有地方特色風味。而腊味在市場銷售的記載,始於中山黃圃。相傳在1886年的冬天,中山黃圃一名叫王洪的賣粥檔主,將賣粥剩下較多的肉料,為了避免隔日浪費,將肉料切成粒狀,佐以糖酒味料,裝填到豬小腸分離出的薄衣內,吊掛於尚有餘熱的燒豬爐中烘乾,發現別有一番風味。
  • 廣式腊味和粵北腊味哪個更好吃?
    以往佛山人多用60°的汾酒、玫瑰露酒,如今用二鍋頭的較多。用酒醃製使廣式腊味有獨特的酒香,酒香在口中醞釀成醇厚的感覺,可謂「肉不醉人人自醉」。傳統的曬制臘肉需要依靠乾燥的秋風及天然陽光生曬而成。這些臘腸除了肉餡料、形狀大小不同之外,從外觀到味道都具有色澤鮮潤、酒香濃鬱、皮脆肉鬆的特點,特別能代表廣東人鹹中帶甜的飲食偏好。對於臘腸需要用的腸衣,傳統的配方是用豬小腸,一般是將豬小腸內部油脂及纖維處理乾淨後,再醃製保鮮而成。此外,綁臘腸的繩子也來自天然食材,比如曬乾的玉米皮,以保證臘腸的天然。
  • 節目預告單來了!三水蘆苞腊味美食節下周五開幕
    一連三天的腊味美食文化節將串聯起特色美食、觀光旅遊、民俗文化等文旅資源,蘆苞將通過舉辦大地鄉創市集、歌王爭霸賽、廚王爭霸賽、十大名菜評選、足球賽事、廣佛漁文化論壇等特色鮮明的創意文化活動,以「美食品嘗+農業觀光+文化創意+休閒旅遊+體育競技」等多元創意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展現三水蘆苞鄉村振興發展成果,講好鄉村振興的三水故事,助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文旅名城。
  • 又到腊味時,電飯鍋腊味飯分享簡單的快樂
    正宗的廣式腊味飯以瓦煲為盛器,用生米煮、猛火燒,煲熟後再用火慢慢烘,讓腊味的油脂充分滲透到每一粒米飯,廚師必須嚴格掌握火候。看起來是不是很難?不會煮腊味煲仔飯,掌握不好火候?沒關係,不用瓦煲、不用高超的技術,廚藝小白也能做出超香的腊味飯,你需要的只是一個電飯鍋。
  • 來虎門,吃正宗腊味!
    「秋風起,食腊味」不知不覺一年之中吃腊味的季節又到了,作為虎門人秋冬飯桌上的最佳搭檔,今年的腊味你吃過了嗎
  • 廣東吃腊味去哪裡好?廣東腊味有哪些?
    「秋風起,食腊味」,向來是廣東人的飲食習慣。大家都知道「廣式腊味」很不錯,但是「廣式腊味」有N種,你又是否全知曉?東莞、中山等地的腊味久負盛名,但其實廣東其他一些地方出產的腊味的美味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生曬客家臘腸。
  • 秋風起,吃腊味!尋覓南海正宗地道腊味,入口回甘,一秒就愛上!
    這句耳熟能詳的美食俚語對佛山人來說飽含著家鄉的味道~食腊味已成為南粵大地必不可少的飲食習慣
  • 千種特色美食集合!中山黃圃腊味美食文化旅遊節開幕
    本次美食旅遊文化節以「腊味名鎮文旅黃圃」為主題,將從11月20日持續至26日,現場展覽面積近2萬平方米,近300多個展位,參展企業和商家以黃圃腊味和黃圃特色酒樓為主,同時還有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參展企業,參會參展美食品種超過1000種。中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徐小莉出席活動開幕式。
  • 嶺南腊味,粵北最靚!——珍藏版廣式腊味攻略
    又到了腊味飄香的季節。
  • 嶺南水鄉漁獲忙 千年古鎮腊味香
    蘆苞鎮地處三水區北部,北江和蘆苞湧穿城而過,轄區內河湧交錯,水產養殖業發達,腊味亦因應而生,成為蘆苞的一大特色美食。近年來,在腊味美食節品牌效應的帶動下,逐漸實現規模化生產、品牌化推廣,遠銷海內外,並演變成一種文化符號。依託生態、農業、文化底蘊、鄉村振興發展成果等資源優勢,蘆苞的產業業態也正悄然發生變化,嶺南水鄉風貌正在重塑中煥發光彩,文旅品牌效應更顯張力。
  • 【粵菜師傅.產業融合】秋風起 吃腊味啦!來看看江門禮樂腊味背後的...
    為實現「生產標準化、產業園區化、行業品牌化」的目標,各腊味廠家從廠房裝修、設備設施和生產內外環境都進行了升級改善,加工廠整潔明亮,採用新型絞肉機、灌腸機,生產線上的食材容器全部為不鏽鋼製品,從碎肉到包裝都應用新技術進行機械化加工,無腥臭,無煙火,符合安全生產、環保及食品衛生要求
  • 腊味在召喚!東莞第二屆腊味節18品牌玩轉腊味文化
    「腊味飯煲好了嗎?我沒吃早餐就過來啦!」周六早上,一股令人心動的腊味香飄蕩在非遺墟市。秋風起,東莞迎來第二屆腊味節,不少市民「飢腸轆轆」來覓食,暢遊在三分背脊肥肉和七分後腿肉的臘腸中。
  • 冬天,去香港,吃腊味!
    ■ 腊味攤配置 如果你趁冬天來香港,會看到街頭巷尾隨處張貼著各大品牌的腊味廣告。除此以外,還有臘肉、臘鴨、臘下水,其中鴨肉做腊味最為合適。 臘鴨腿,香港人也稱臘鴨脾,烹飪後的臘鴨腿鮮香芳鬱,肉質軟嫩而有嚼勁。入口不幹不柴不油膩,恰到好處的口感和風乾所留下的獨特鹹香,讓我每到冬季就嘴饞難耐。
  • 咖啡、鄉創、潮玩……一個都不少,蘆苞腊味美食節等你來打卡
    「秋風起,食腊味。」12月11~13日,「味力三水 香聚蘆苞」三水中部片區鄉村振興之2020蘆苞腊味美食節(下稱腊味美食節)將在三水蘆苞溫泉度假村舉行。據悉,該活動已經成功舉辦兩屆。那麼第三屆與以往相比有何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