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我說出我聽過被借鑑最多的火鍋店,那一定是香港鮮入圍煮。最誇張的時候,在大陸叫鮮入圍煮的門店就有上百家。從名字到鍋底再到懷舊街市的風格,香港鮮入圍煮的點點滴滴無一不被借鑑。
鮮入圍煮的創始人何偉衝先生說到這裡時也很無奈,「有的時候我都不知道是不是也要感謝他們,讓花膠雞在大陸這麼出名。可是另一方面又害怕他們不好好做,讓顧客對這個產品失望。所以我要來,讓大家嘗嘗好吃的花膠雞到底是什麼味道.」
可是令人詫異的是,這樣一家由正主開來上海的正版鮮入圍煮,居然在大眾點評上查無蹤影。直到小編這幾天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看到一篇《三次從大眾點評消失,二次與大眾點評離婚,我們也覺得很無聊.》的文章,才明白,正宗的鮮入圍煮不僅被山寨、仿冒,甚至還不斷地被「圍剿」.
當然,真的假不了,這口花膠雞湯的味道是騙不了人的。只有上海金鐘廣場這家才是經過香港鮮入圍煮官方授權的、香港鮮入圍煮在中國大陸的唯一直營店!
其實,為了甄別目前中國內地市場各種冒牌的「鮮入圍煮」,創始人何偉衝先生早在2017年就提交了入圍煮商標,今年7月1日起,香港鮮入圍煮註冊的「入圍煮」商標終於在內地正式啟用啦!為了方便各位小夥伴識別,「香港鮮入圍煮上海店」的呼叫方式也依舊保留~可以說非常貼心了~大家以後一定要認準「入圍煮」的商標哦!
如此認真的的「鮮入圍煮」,還非常有趣的,一塊超大的大屏幕,實時放映著香港鮮入圍煮店內的監控視頻,以別樣的方式宣告著我們才是根正苗紅的正牌!
除了「宣告主權」的直播大屏幕,還有和香港總店幾乎一模一樣的貼滿小廣告的塗鴉牆、一次性塑料桌布、塑料凳、煤氣爐、公雞碗...從氣氛到裝潢都百分之百還原了香港總店的氛圍。
出菜檔口也全都變成了一個個販賣小攤,海鮮檔、肉檔、菜欗.穿過忙碌的「菜市場」,仿佛走在香港市井街頭。
先親自上前在各個檔口挑選新鮮食材,買完後直接打邊爐,就連這套流程都和香港一模一樣!
唯一和香港總店區別的大概就是在整個餐廳的中間,為魔都的粉絲們量身打造了一個粉色的世界。
從價值不菲的粉色琺瑯鍋到整套印有logo的餐具,甚至連加湯用的暖水瓶都是一水的粉紅色,準確狙擊你的少女心!
回歸到一家餐廳,裝修環境都沒那麼重要,只有顧客吃到嘴裡的食材才是餐廳的最佳代言人,鮮入圍煮的創始人們也深諳這個道理。
為了防止單一供應商的食材質量不穩定,鮮入圍煮並沒有固定的供應商,取而代之的是每周都會有那麼一兩個夜晚,鮮入圍煮的管理層會圍坐在一起,品嘗多個供應商送來的食材小樣,共同決定哪個有資格被端上餐桌。
就拿牛肉來說,能端上鮮入圍煮餐桌的標準值只一條——「有奶香味」,如果這批小樣中沒有符合要求的肉,對不起,這次是你沒口福咯~
鮮入圍煮對海鮮的要求同樣很高,因為對「野生海鮮更好味」的追求,並沒有固定的海鮮供應商。
店裡提供的所有三十多種海鮮大多都是野生的,所以你能在鮮入圍煮吃到什麼,完全取決於漁民有什麼樣的漁獲。
就拿鮮入為煮的招牌花竹蝦來說,為了確保每一隻都是野生捕撈、具有口感無可挑剔的高端品質,蝦的大小完全隨機供應。
美食家沈濤先生說:野生的花竹蝦吃到最後的回味是甜甜的,而養殖蝦的回味會有一點點苦味,品質如何高下立判!
超大size的竹蟶皇,不需要花裡胡哨的擺盤,因為光是看大小就足以賺足眼球!
還有隻有在高端日料店才能吃到的活的「胭脂貝」,下鍋僅需幾秒鐘,爽脆鮮甜一口難忘!
在「菜市場」點好自己心儀的食材落座後,先看到的一定是桌上的調料盤,不同於其他火鍋花裡胡哨的九宮格,鮮入圍煮的調料只有簡單的「4+1」,蒜泥、炸金蒜、蔥花、辣椒圈加上一壺豉汁。
經過熬煮的豉汁鮮度很贊,炸金蒜蓉顆粒分明香氣十足,辣椒圈也夠辣。簡單的的調料也從另一方面表現了鮮入圍煮對自家鍋底、海鮮的信心,用心體會上乘食材本身的味道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當然,當鍛打銅鍋端上桌,那一鍋金燦燦的「濃湯原只雞煲花膠湯」就會瞬間成為全場焦點,微黃透亮的雞皮在燈光下閃耀光澤,上桌時還帶著熱氣 ,配合店裡的燈光讓整鍋湯籠罩在金黃的氣氛中。
鮮入圍煮上海店的營業時間從下午5點半開始,不是因為強調個性本身,而是這鍋花膠雞湯要 熬足6-8小時 ,所以5點半開餐你喝到湯一定是最新鮮的 。
美食家,同時也是鮮入圍煮品牌的負責人沈濤先生對於這鍋湯的八字評價「鮮甜綿滑,濃而不膩」可不只是說說而已。剛端上桌的花膠雞湯表面浮著一層金黃色的油脂,光是看看就讓人食指大動。
點上火,湯慢慢開始沸騰,表面金色油脂下白湯翻滾而上,這時正是喝湯的好時機,口味平和、鮮度柔順,入口滿是淳淳的雞湯味,喉間的回味卻帶著微微的一絲甜感。
花膠和雞的長時間熬煮雖然給湯頭帶來一定濃度,卻絲毫不覺得膩,一碗接著一碗,根本停不下來,幾碗下肚,足以帶來大大的滿足感。果然用「食」力印證了「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這句話。
喝完湯別忘了,鍋裡可還有乾貨滿滿,一整隻雞還不算,還有帶來滿滿膠原蛋白的8大片花膠。湯開鍋後店員小哥哥會來到桌前幫你把雞剪切成適合入口的小塊,雞肉口感軟嫩滑溜,甘腴豐美。
老闆何偉衝先生說,能進入鮮入圍煮餐桌的雞可都是飼養了100多天,吃玉米長大的,和鮮入圍煮香港總店出自同一養殖農莊,果然只有原料品質有保障,才能熬出一鍋好湯。
湯底的另一個主角花膠也毫不遜色,老闆何偉衝先生坦言,我們沒有選用那麼名貴的花膠,轉而選擇了性價比較高的鱈魚膠。
每一鍋都有整整8大塊肥厚的花膠,就是為了讓顧客花最少的錢也吃得到真材實料,讓普通消費者也能盡情品嘗美味。
大塊花膠配合一勺湯一起入口,花膠厚實,口感軟嫩彈韌,配上充滿膠原蛋白的湯汁,美味又養顏!
除了經典的花膠雞,鮮入圍煮還專門為魔都這個不夜城帶來了新驚喜:香港鮮入圍煮兄弟品牌——香港街市街
據說街市街開業時,何偉衝先生還化身披頭四形象,在開業現場與來賓互動。與其說是新品牌開業,更像是一場熱鬧溫馨的老友趴。
每晚十點半以後,鮮入圍煮就會完全換了模樣,撤掉大餐檯換上圓桌矮凳,換上大排檔菜單。
主燈光漸暗、各色燈箱招牌緩緩下降,就連白天的各種「店名招牌」也換成了各色小吃攤位的名字。
這時店裡會走進一批批新的客人,他們或是加班結束、或是從夜場歸來,卻不約而同的選擇來這裡,完成自己一天中的最後一餐,這樣熱鬧會一直持續到凌晨四點街市街打烊。
隨著一輛輛小吃車魚貫而入,「店家」們開始麻利地準備自己的拿手好戲,現場製作的雞蛋仔、香氣飄飄的烤魷魚、焦酥流油的脆皮腸,還有軟糯入味的牛雜...味道正宗不說,價錢甚至比香港還便宜!
吃著手邊地道又平價的香港街邊小吃,看著頭頂漸漸亮起的微型霓虹燈牌,mini版的「香港夜景」讓人產生置身香港街頭夜市的錯覺。
同一時間,香港街頭常見的路邊小炒開始供應,地道的港式小炒,正宗的香港大排檔味道,價格同樣十分接地氣。
豬頸肉烤的油光發亮鮮嫩無比,牛蛙煲盛於砂鍋之內上桌時還在滋滋作響。
粉絲煲的粉絲吸飽了湯汁爽滑彈牙,幹燒鯧魚鮮辣入味更是下酒的好菜.每一道都是絕佳美味,閉眼點單絕不踩雷。
深夜覓食的你,或是叫上三五好友,或是獨自前往,不管你是想來飽餐一頓,還是只想順路來打打牙祭,總是能滿意而歸。
美食家沈濤先生說:有的人說我們的人均與店內環境不符合,但我們只希望在這裡用餐的顧客無需拘謹,盡情享受美妙的食物、和煙火氣十足的用餐氛圍。
也只有在這樣輕鬆閒適、微微有點鬧騰又不十分嘈雜的環境你才能真正放鬆享受生活,不是嗎?
📍 旺角登打士街43H號登打士廣場2樓
📞852-27822993
🕐16:30~次日3:00
📍 柳林路2號金鐘廣場東門2樓
📞021-63888003
🕐11:30~14:00
🕐22:00~次日3:00
/香港街市街/
📍 柳林路2號金鐘廣場東門2樓
📞021-63888003
🕐11:30~14:00
🕐22:00~次日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