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房價「崩盤」回憶:當年「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過得怎樣?

2021-01-10 騰訊網

中國人對於家庭十分重視,認為有了房子,一個家庭才算穩定。近幾年國內房價一直在漲,雖然政府進行了調控,但也只是漲幅變小,整體趨勢並沒有太大改變。對房子的追求並不是中國人獨有的一種觀念,日本人同樣十分關注房價問題。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日本出現了泡沫經濟。在那段時間,房價飆升,但這種繁榮經濟只是表象,沒過多久泡沫經濟粉碎,日本的房價也開始崩盤。對於當時已經買房的人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那麼那些沒有買房子的人,現在生活如何呢?

經濟飛速發展,房價日益攀升

二戰結束之後,美國開始幫助日本發展經濟,但美國的援助是有目的的,他想藉助日本來牽制東亞其他國家的發展。在美國的支持下,日本戰後經濟迅速恢復,僅用了三十年左右的時間,就一躍成為發達國家,經濟實力趕超許多歐洲大國。除此之外,日本還加強與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本土的松下集團以及索尼集團逐漸發展成了跨國企業。

在發展之初,日本就定下了貿易立國的口號,積極從事出口貿易,在當時日本似乎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當時有人稱日本人在全國各地買房買地,歐洲百分之七十的奢侈品都是被日本女人買走的。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國內的房價也開始瘋漲。當時資本家們為了刺激民眾買房,不斷鼓吹房價會漲的言論。

被言論刺激到的日本人開始瘋狂的購買行動,當時房價奇高,並不是一般家庭能夠負擔得起的,於是一些人開始貸款。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想要在寸土寸金的東京買一套房,他們很可能需要還一輩子的貸款,但即使是這樣,依舊無法澆滅群眾的買房熱情。

由於購買者眾多,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平均一套房子就有四千人等著買。無奈之下,只好出臺了搖號政策,根據概率來看,被搖中的機率極低。當時一套不足五十平米的房子就需要五千多萬日元,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這無異於一筆天文數字。但民眾被資本家洗腦,認為房價以後會瘋漲,自己現在購入,一定能穩賺不賠。

繁榮假象破碎,房價暴跌

瘋狂舉動的背後必定潛藏危機,沒過多久日本的泡沫經濟粉碎,嚴重阻礙了本國經濟的發展。日本政府開始反思,並且主動抑制房價。因為經濟危機的出現,本就有大批工人失業,現在房價暴跌,房子算是砸在了手裡,但是他們還需要償還高昂的貸款。這種轉變讓很多人無法接受,一輩子的積蓄頃刻間化為烏有,導致不少人心理崩潰。在這段時間裡,日本人的自殺率極高,很多人因無法忍受生活的壓力而結束自己的生命。

在日本中古包市場極為繁榮,經常能夠在這裡購買到九十年代的奢侈品包包。因為在泡沫經濟階段,日本人生活富裕,所以家庭主婦們大量購買奢侈品。但是隨著泡沫經濟粉碎、房價崩盤,所以這些主婦們為了生活下去,只能選擇將之前購入的奢侈品轉手賣掉。據事後統計顯示,在那段時間裡,日本的家庭結構也極不穩定,離婚率將近百分之五十。

在房價下跌之前,人們買一套房需要十五億左右,折合人民幣七千多萬,就是放到現在也是很多人無法承受的價格。但是房價暴跌之後,人們購買一套房僅需要十萬元左右人民幣,這樣大的差距讓許多買房者無法接受。

但當時也有一部分人倖免於難,他們有的是因為經濟實力不夠無法加入買房大軍,有的是因為頭腦清楚,沒有被資本家忽悠,這些人沒有被房價崩盤所影響。

倖免於難,加入租房大軍

那些沒有選擇隨波逐流買房的人他們不需要為高昂的貸款所擔憂,並且還能夠憑低價買到一個安身之所。但儘管當時房價很低,也沒有人敢輕易做出買房的決定,因為之前的事情刺激到了日本人,他們不確定房價還會出現什麼波動,生怕自己購入之後,房價再次暴跌,因此很多人選擇觀望。

當時不少人選擇了租房,從而降低風險。日本屬於發達國家,因此福利政策相對完善,對於職工租房有一定補貼。如果居民租住房屋的價格沒有超過自己工資的20%,那麼公司就會予以補貼,從而解決他們的基本生活問題。當時就算有居民有實力買房,他們也不會輕易下手,畢竟租房的風險更小。

經過此次事件之後,日本人的購買慾大大下降,他們消費觀與之前大不相同,不會一味的追求奢侈品。日本人對於房子的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觀,他們認為根據生活習慣來選擇居住地是最舒服的,如果買了房子有了固定的住所,那麼日後搬遷會很麻煩。所以基於種種情況的考量,日本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租房而不是買房。

對於在泡沫經濟期間沒有買房的人來說,他們是幸運的,不用承擔高昂的貸款,能夠過輕鬆的生活。人們之所以會瘋狂買房一是因為被資本家欺騙,二是因為一些人有暴富的美夢。他們寄希望於日後房價暴漲,這樣自己就可以穩賺不賠,正是受這種心態的影響,才會導致他們傾盡一切加入買房大軍。

小結

此次事件也警告我們,不論何時何地都要時刻保持清醒,美夢總是易碎的,不要被一時的利益衝昏頭腦。盲目的隨波逐流不會有好下場,最終只能是人財兩空。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犯錯在所難免,最重要的是正視自己的錯誤,並且敢於承認和反思,避免同樣問題的出現。購房熱這一問題由來已久,買房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都是大事,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切不可隨意跟風。

相關焦點

  • 當年日本房價「崩盤」,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過得怎樣?
    有資料顯示,僅1988年,歐洲百分之七十的奢侈品都是由日本女人消費的。樓市最繁榮時期,日本的房價嚴重虛高到讓人咂舌。一套70平米的房子要價7000萬日元,折合人民幣是500萬。須知,當時的中國「萬元戶」都是極少的,彼時我國的大城市房價也不過一兩千元一平。一套房子500萬,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無異於天文數字。
  • 當年日本房價「崩盤」,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90年代初,日本爆發了「房地產泡沫破裂」事件,這一度讓日本經濟出現衰退,進入了經濟大蕭條時期。其實,在日本房價還沒有「崩盤」之前,不少日本老百姓也是把自己所有錢都投入到了房地產行業。
  • 當年日本房價「崩盤」後,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如今過得怎樣?
    當年日本房價「崩盤」後,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如今過得怎樣?近年來,我國的房價一直在蹭蹭的往上漲,但是購房的人群卻是有增無減。原因很簡單,中國人對於「家」有著很深的執念,認為只有有了一個房子,才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 泡沫經濟下日本房價崩盤,當年「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過得怎樣?
    日本當年的房價崩盤,許多瘋狂投資房產的人滿盤皆輸,甚至有人因背負不起沉重的貸款自殺了,那當年「沒有」瘋狂買房子的人,如今怎麼樣了呢?資本家也告訴日本的民眾,房價還會再上漲的,許多民眾在資本家的慫恿下,開始大量地購買房屋,沒有錢的民眾開始進行了貸款買房子。
  • 日本房價崩盤迴顧,當初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呂本中」古往今來,中國人對於家都有著特別濃重的情懷,家是我們每一個人可以安身和棲息的居所,也是我們心目中的避風港,所以說如果我們有了自己的房子,就算是有了自己的家。我國近些年來發展迅速,很多人之所以在工作上努力奔波,不是為別的,就是為了能夠買下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然而日本當時房價大崩盤,沒能買下房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 日本房價「崩盤」回憶:當初「沒買」房子的人,後來生活得如何?
    我們的鄰居日本同樣十分重視家庭,他們也希望能夠買到新房安家,上世紀末期日本處於經濟泡沫階段,房價更是坐火箭般飆升,不少人傾家蕩產買了房子,後來泡沫破滅對這些買房的人自然是毀滅性打擊。那麼當初那些沒買房子的日本人後來生活得怎麼樣呢?
  • 日本房價崩盤迴憶,當年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作為剛需一族,做夢都想要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生活的目標,奮鬥的意義都是圍繞著房子展開。除了買不起的,動輒上萬每平的房價,許多家庭即使能勉強買上,也需要兩代甚至是三代人出力,同時伴隨著高額房貸。社會的建設靠年輕人的多樣性支撐,但許多踏出校門的有志青年,在高房價面前也不免變得世俗,變得現實。
  • 日本房價「崩盤」回憶:當年「沒買」房子的人,後來他們怎樣了?
    但同時,投資也是有風險的,如果盲目投資,就會帶來無法控制的風險,現在的中國,如果你想說什麼是最好的投資,相信會有很多人認為買房子。價格一路上揚,不少人因為購買了大量的房產而變得富裕起來,而許多人卻連奮鬥一輩子也買不起房。
  • 日本房價「崩盤」回憶: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房奴,想要買一套房子,動輒就要一百萬起價,對於家庭富裕的人來說,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這個社會大多是普通人,一個房子就足以讓他們喘不過氣。如果好不容易買了房子,再遇上房價崩盤,這無疑又是一場打擊。就像上世紀的日本房價崩盤,在房價崩盤的情況下,那些沒有買房子的人情況就樂觀了很多。
  • 日本房價「崩盤」:當初沒人「買」的房子,後來都變得怎樣?
    很多人呢在全國各地買房買車,歐洲的奢侈品有七成被日本婦女買走。然而問題隨之凸顯,越來越多的人買房,導致國內房價普遍上漲,而資本家們為了刺激人們的消費欲望,不斷散播房價會繼續上漲的言論。 事實上,當時日本的地產行業已經進入發展的"病態",房價奇高無比,一般人根本買不起。但是看著別人逐漸買房開始了自己的生活,沒有太多存款的人,於是決定向銀行貸款。
  • 日本當年房價崩盤,那時沒有辦法買房子的人,現在這樣生活著
    近幾年國內的房價一直居高不下,雖然這中間政府採取了措施進行宏觀調控,但也沒有改變什麼,房價的整體趨勢依然是比較高。其實在國外,也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那就是對房子的購買慾。島國日本的居民也是對房價十分的看重。還記得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日本曾經出現過一個經濟危機,專業術語叫做泡沫經濟。
  • 日本房價「崩盤」回憶:當年的炒房者,後來都過得咋樣了?
    日本民間和企業已經不可一世,早就向全球開啟買買買模式,於是全球大肆購買房置業。最著名的是,由於日元兌換美元的大幅升值,讓日本買下了美國的洛克菲勒大廈,甚至日本東京的一個區,可以買下整個美國。足見日元升值之後的強勁購買力。
  • 當年美國、日本樓市崩盤後,深陷其中的炒房客,後來怎麼樣了?
    過去20年間,我國房地產市場高速發展,很多人通過炒房賺到了錢,一波紅利之後,很多人都意識到自己辛辛苦苦幹幾年還不如一套房子賺的多,於是他們成為了房地產最忠實的粉絲,在他們的思想中,房子就是用來炒的,不是用來住的,房價永遠會漲。
  • 「樓市崩盤」前夕,日本「這些現狀」正在我國上演?專家捏把汗
    那個時候,日本人的購房熱情非常瘋狂,一些人在全國各地大量買房買地。日本經濟也一度異常繁華,甚至有人說當時歐洲百分之七十的奢侈品都是日本女人消費的。其實當年日本的房價也很高,一套五十平米的房子就要五千多萬日元,現在折合成人民幣是300多萬人民幣,要知道在90年代,我國「萬元戶」都是讓人無比羨慕的對象,300多萬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 當年,日本房價「崩盤」,那些貸款買房的人,最後結局如何了?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國土面積非常小的國家,而且日本的地理位置又處在地震帶之上,經常會遭受地震的突襲,日本人民對於地震已經是習慣了,地震是不可控的,地震隨時都有可能讓日本消失,這讓很多有錢的日本人都去其他國家購買房產,以備不時之需。
  • 30年前日本樓市崩盤,那些沒人買的房子,現在價值多少錢?
    每個人都想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五年前縣城的房價只有兩三千,但是現在的房價已經近萬了,是房價漲得這麼快,讓很多人買房的理想都化為泡沫了。在日本的泡沫時期很多人很多日本人認為房子不會貶值,而當泡沫經濟破滅時,許多日本人心裡的買房之夢就變成了虛無,那個時候很多人搶著去買房,但是突然間房價崩盤,那麼30年前的房價崩盤那些沒有買房的人,最後他們都怎麼樣了呢?
  • 房價崩盤後的慘狀:日本的前世是我們今生?
    韓國人則說,你看我長得怎麼樣,可不可以免費?回到主線上。那時的日本消費如此,房地產更是不可一世,一個東京市的地價就可以買一個半美國。更可怕的是,日本房價不是一夜崩盤,而是逐年無限陰跌。下跌最狠的是1991年,跌幅達到20%-30%,但日本人感覺還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按照歷史經驗看,不管以前跌多少,後面都會漲起來的,所以,死了都不賣。
  • 當年美國刺破房地產泡沫後,深陷其中的炒房客,後來過得還好嗎?
    上到上市公司,小到個人,不少人都通過炒房賺了錢。如今中央不斷重申「房住不炒」,讓房子回歸居住的本性,可在炒房客眼中,房子就是拿來炒的,房價也是不可能跌的。房地產作為拉動中國經濟的一輛馬車,與國家經濟關係密切,這也是多數人認為房價並不會大跌的原因,可房地產狂熱的背後一定隱藏著重重危機,這一點不容置疑,許多發達國家都為我們踩了坑。
  • 1990年日本房價崩盤,那些高位接盤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古代人情感可能更加無私一些,所以杜甫才會在自己的文中提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批天下寒士俱歡顏。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雖然居住的房子條件看起來差了一點,但是只要天下讀書人能夠居住得起條件比較好一點的房子,那麼自己就會安心了。
  • 為什麼說 就算樓市崩盤你依舊買不起一套房子
    「只有傻瓜才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智者從他人的錯誤中學習」   ——俾斯麥  很多人希望房價崩盤,「趕緊崩盤吧,房價從30000元降到1000元,我要買一堆房子」!  這種說法在地產情報站後臺屢見不鮮,經常被贊到第一名。  我不禁好奇,這些祈禱房地產崩盤的人,究竟是出於什麼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