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的前世今生:好好一個國家為什麼混亂衝突不斷?

2020-12-11 騰訊網

文/王凱迪

2020年8月4日下午6時左右,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區發生巨大爆炸,爆炸接連發生兩次,導致多棟房屋受損,玻璃被震碎,天上升起紅色煙。這場因為化學藥品存放不當而導致的慘案造成了171人遇難,6000多人受傷。在為逝者哀悼的同時,我們不禁發現黎巴嫩總是與貧窮、爆炸、暴力、戰爭都負面詞彙所環繞。

從去年熱播的電影《何以為家》中兒童痛苦的遭遇我們就能感受到,這個國家的混亂與落後絕非一朝一夕所致,是什麼讓這個國家成為了無數負面事件的爆發地?

圖/8.4爆炸事件

圖/《何以為家》中的黎巴嫩小男孩扎因

01 中東要塞之地

黎巴嫩位於地中海東岸,周邊是包括敘利亞、約旦與以色列在內的「知名」中東國家。不同於中東大部分地區的熱帶沙漠氣候,敘利亞因為瀕臨海洋的關係而具有較為宜人的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度適中且具有較為豐沛的降水,因為也就成為中東少有的富饒之鄉,與南方的巴勒斯坦一帶在古代被稱為迦南地,也就是《聖經》中所謂「流著奶和密的土地」。

這片土地上最初的居民迦南人(腓尼基人)是天生的航海者,他們以地中海西岸的海港為基地,在環地中海區域進行航海貿易活動。

從公元前十世紀開始,腓尼基人就駕駛著他們的槳帆船在東西地中海建立了不可勝數的殖民城邦。在公元前八世紀古希臘人開始走向海洋殖民時,從小亞細亞到迦太基,再到後來的西班牙半島,都已經遍布腓尼基人的殖民城邦。可以說,以黎巴嫩沿海為基礎的腓尼基城邦國家,是世界上最早的海上商業帝國創造者。

圖/腓尼基城邦與希臘城邦

不過,早期的腓尼基人並未形成強大的集權制帝國。因為山地的割裂,他們以海港和沿海小片土地零散分布的城邦民族特性導致自己難以形成統一的對外力量,也就無力抵抗來自地中海與西亞地區強大統一國家的徵服運動。從公元前700年左右開始,位於黎巴嫩一帶的腓尼基城邦就陸續被新巴比倫王國、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與羅馬帝國所徵服。尤其是是在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數百年的統治下,腓尼基人逐漸被同化成為了羅馬帝國的「萬民」,也順利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禮。

02 伊斯蘭世界的基督孤兒

公元七世紀,來自阿拉伯半島的穆赫默德後裔們用彎刀徵服了整個近東地區,伊斯蘭教成為整個中東的主流宗教。原來歸屬於東羅馬帝國的黎巴嫩地區自然無法倖免。然而,由於黎巴嫩當地多山的破碎地形結構,伊斯蘭教的強大傳播力在這裡遭到了削弱,龐大的基督教原住民依靠地形節節抗爭守護自己的基督信仰。在經過了多次徵伐無果之後,阿拉伯帝國只能默許了這片山地大量基督教徒的自治存在事實。

圖/黎巴嫩當地基督徒

在後來的十字軍東徵運動中,具有相同信仰的歐洲基督徒在黎巴嫩境內建立了的黎波裡伯國,與這宗教上的同胞們在地中海東岸與東方的伊斯蘭教勢力對峙。

儘管十字軍所建立的基督教帝國在十三世紀末基本被穆斯林的軍隊全部攻陷,但是黎巴嫩當地的基督教勢力卻依舊保持著較為強大的力量。奧斯曼帝國崛起之後,宗教寬容的帝國蘇丹也默許了當地基督教勢力的存在。

直到20世紀初,奧斯曼統治下的黎巴嫩山地依舊是基督徒的宗教堡壘。然而,畢竟黎巴嫩周邊區域皆為穆斯林統治之下,雙方之間的官方與民間貿易往來與人口流動不可能完全隔絕,因此依舊有大量穆斯林來到黎巴嫩地區定居,在當地形成了錯綜複雜的宗教雜居分布。這種複雜的宗教局面,也為後來的黎巴嫩地區造成了巨大隱患。

圖/奧斯曼帝國治下的黎巴嫩基督徒

03 獨立建國之後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西亞病夫」奧斯曼帝國被打翻在地,一朝喪盡了自己除了土耳其半島之外的所有領地。中東地區成為了英法兩國宰割的對象,其中黎巴嫩和北方的鄰居敘利亞成為法國的委任統治地。由於黎巴嫩的特殊宗教屬性,法國人對這些信仰相同的民眾管理相對寬鬆,逐漸任用當地的基督教首領來進行自治統治。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人在巴黎被佔領之前火速投降德國,成為了無主飛地的黎巴嫩順理成章地獲得了獨立,國內的基督教勢力也自然獲得了國家的主導權,不過佔據人口2/5的穆斯林也取得了一定的政治權力,雙方在建立國家中逐漸形成了相互妥協的政治宗教聯盟體制。

圖/具有中東「小巴黎」之稱的貝魯特

在這種宗教平衡的作用下,黎巴嫩憑藉自身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大力發展經濟,實行自由、開放的市場經濟模式,一度在五六十年代曾享有中近東金融、貿易、交通和旅遊中心的盛名。然而由於與巴勒斯坦這塊敏感之地直接接壤,在中東建國的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戰火之中,大量伊斯蘭教難民的湧入迅速衝破了這塊地域的政治平衡。

公元1975年,黎巴嫩內戰爆發,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兩派在16年內戰中相互廝殺,周邊的以色列與敘利亞則對其國內局勢進行直接幹預乃至武裝入侵。到1991年內戰結束時,曾經繁榮的黎巴嫩儼然一片戰爭廢墟,數十萬人口死於戰火,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約1650億美元,國家經濟社會墜入故地。

圖/黎巴嫩內戰

在之後的歲月中,儘管黎巴嫩政府積極採取經濟復甦計劃,但是由於南方真主黨與以色列的長期對峙,外加周邊局勢的持續動蕩,黎巴嫩經濟發展陷入停頓,債務負擔加重,人民生活水平始終徘徊在貧困線附近,社會治理水平低下,國家始終處在混亂的狀態下,曾經的「中東明珠」早已黯淡無光。

參考文獻:

1.世界全史百卷本

2.中東史

相關焦點

  • 黎巴嫩的前世今生:曾是中東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巴以衝突,接收難民 然而,雖然黎巴嫩從不輕易與別國發生摩擦,但他的鄰國卻是爭端不斷。 引起不滿,內外交困 其實難民問題一直是讓許多國家都十分頭疼的問題,但黎巴嫩也就接受了區區一萬名難民,為什麼又會成為未來20多年戰亂的導火索呢
  • 從中東小巴黎到戰亂之國,黎巴嫩的前世今生
    20 世紀 60 年代,黎巴嫩曾經是歐洲人的度假天堂,但如今卻是遊客寥寥的破碎之城。曾經的黎巴嫩,一度被譽為「人生必去的目的地」和「全球旅行十佳地」之一,但現在卻成了人們印象中傷痕累累的「中東炸藥包」。 詩人紀伯倫曾多次用文字表達自己對故鄉的愛,在他心中,祖國黎巴嫩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時過境遷,如今的黎巴嫩時常炮火連天,這個戰爭和衝突頻發的國度,為何變成如今的不堪回首?
  • 18年10月份最新熱播泰劇,前世今生甜寵不斷,你追了哪一個?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幾部18年10月份最新熱播泰劇,前世今生甜寵不斷,不知道你追了哪一個呢?仙女與怨靈這部劇由Om哥、美Min、和《不情願的新娘》女主Pooklook等主演,於10月2日在泰國CH7臺播出,這是一部前世今生+仙女+怨靈+魔幻題材的泰劇。
  • 黎巴嫩,一個「窮」得叮噹響的國家
    20世紀70年代初,巴勒斯坦從黎巴嫩襲擊以色列,以色列反覆入侵黎巴嫩,黎巴嫩夾在空中很是難受。軍事衝突沒完,宗教衝突又開始了,基督教和穆斯林的教徒打得不亦樂乎。這場內戰持續了15年。在這期間,敘利亞也來摻和,甚至於實際控制。戲劇性的事情發生了,宗教的鬥爭引發了新的政治鬥爭。
  • 大爆炸的背後:黎巴嫩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近期一個爆炸引發了大家的關注,那就是發生在8月4號的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區的爆炸,現已造成100多人死亡,4000多人受傷。問題來了,為什麼在黎巴嫩發生爆炸後,不同的勢力裡都要立馬進行聲明撇清關係呢?這個與黎巴嫩的長期以來的歷史因素有關係。黎巴嫩的是黎巴嫩共和國的簡稱,該國位於亞洲西南部地中海東岸,與以色列敘利亞等國家鄰近,黎巴嫩也是中東地區最西化的國家之一。早年的黎巴嫩一直受到各方勢力統治和侵佔。
  • 佛教:虛雲大師的前世今生,修行是生生世世的事情
    生命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不解之謎,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人死後到底有沒有靈魂,如果有前世來生,為什麼我們都不知道都看不見?按照佛法的教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前世今生,我們這個生命是三緣和合:父精、母血和中陰身的結合,才會有我們這個生命。何謂中陰身?當我們這個生命消亡,我們的靈魂離開這具肉體,還沒有開始進入到另一個生命的中間階段,就是中陰身。
  • 深度|黎巴嫩:一個失敗的國家樣本?
    敘利亞的鄰國土耳其也關閉了土敘邊境,避免鄰國的混亂延伸到本國。但馬麥德從土耳其千裡迢迢折騰到黎巴嫩,試圖穿越充滿了難民的黎敘邊界,去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為什麼要去敘利亞?他解釋說是為了朝聖。他是一位什葉派教徒,而大馬士革有一些著名的什葉派聖跡在召喚著他。但從他閃爍其詞的解釋中,我卻讀出了別樣的含義。
  • 黎巴嫩國內為什麼會有兩個武裝力量
    二戰之後,全世界漸漸形成了一套現代國家模式。基本上每一個國家都只有一個政府,擁有一支軍隊。並且在此之上,政令和軍令還要保持高度的統一。然而,也有一些國家並沒有能達到這套模式的要求。比如黎巴嫩這個國家,在擁有政府軍的同時,還存在一個擁有武裝的黎巴嫩真主黨。並且真主黨的武裝力量甚至比黎巴嫩政府軍還要強悍。
  • 佛說:今生若有相見,前世必有虧欠
    人生在世,緣分不斷,或長或短,或深或淺,但不管如何,今生若有相見,前世必有虧欠。那些我們以為的今生緣,實際上就是前世的糾葛。能順利了解的,今生就不會再遇見,而那些前世還有虧欠,遺憾收場的人,在今生會再續前緣。
  •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出現在你身邊的人一定會讓你經歷一些什麼,有的人帶給你快樂幸福,有的人讓你悲傷不安,一切的經歷是因為一個緣字,前世有緣今生相聚,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愛情是一場輪迴,這輩子的愛,是上輩子的債;一切相遇皆有原因,一切事皆有輪迴,我們能得到到是前世種下的善因,我們得不到的是沒有姻緣,前世因今世果,有因有果,才會有愛的萌芽,你能得到但不能長久的是種下的善因不夠,我們能得到長久但是生活不如意到是因為前世的虧欠,傷害了別人所以今生不能安寧!
  • 黎巴嫩:中東唯一一個沒有沙漠的國家
    黎巴嫩風光在很多小夥伴眼裡黎巴嫩可能不是一個非常安全的國家,但是這絕對是一個美麗而且適合旅遊的國家。黎巴嫩地理位置雖然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美麗國家,由於地緣政治和宗教衝突,黎巴嫩常年經歷內戰和外敵入侵,一直生活在戰爭的陰影下。
  • 「拼盤國家」黎巴嫩,難在哪?
    不同教派和民族群體把這塊彈丸之地分成了若干政治勢力,「協和式民主」讓該國政治得以運轉,但在一個沒有多數派的國家,民主舉步維艱。 貝魯特是黎巴嫩首都。在古敘利亞語和腓尼基語中,貝魯特意為「多井之城」,城邦的居民給缺乏淡水的貝魯特挖掘了眾多水井,讓城市逐漸發展起來。
  • 黎巴嫩:曾是中東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卻因接收難民陷入戰亂
    金融業與旅遊業的欣欣向榮也為這個國家提供了大量的收入,黎巴嫩的這兩大產業支柱在輝煌時期曾在一年內為國家提供了65%的GDP收入,其繁榮程度讓許多國家都羨慕不已。巴以衝突,接收難民然而,雖然黎巴嫩從不輕易與別國發生摩擦,但他的鄰國卻是爭端不斷。
  • 中東兩個小國家,敘利亞黎巴嫩,在歷史上存在哪些矛盾
    黎巴嫩和敘利亞,只是中東的兩個小國,為何經常矛盾不斷,為什麼敘利亞於美國之間,相處並不友好。那麼在歷史上,兩個國家之間,到底有什麼恩怨呢。其實說白了,兩者之間的矛盾很簡單。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黎巴嫩演變成一個非常特立獨行的國家:不以伊斯蘭教為國教,阿拉伯語雖被定為官方語言,可是法語、英語也通用。目前為止,黎巴嫩的居民,50%信奉的伊斯蘭教,主要集中在什葉派、遜尼派和德魯茲派。40%信奉基督教,集中在馬龍派、希臘東正教、羅馬天主教和亞美尼亞東正教。
  • 根據土星宮位看前世今生
    我們為什麼用土星來探索前世呢?因為土星除了「限制、抑制」之外,還具有命運的意義。人出生時土星在出生星座圖中所佔的位置,即代表這個人的命運,所謂的命運,也就是反映你前世的人生。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使用土星來探索前世的種種秘密……  方法:以自己太陽所在宮位為第一宮,土星相對在第幾宮位,就代表是第幾類型者。
  • 佛說:人有前世今生,可是我們為什麼沒有前世的記憶?
    為什麼有的人明明作惡多端,但依舊是過著比普通百姓好的日子;為什麼有的人明明及時行善,但依舊是沒有好的結果。有一句話叫做「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亦是對人的前生與來世的解說,那麼人生在世,又真的有來世的可能嗎?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姻緣輪迴,善惡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而因果報應,又不可思議。
  • 黎巴嫩-最不像中東的中東國家
    大家好,本期想跟大家聊的國家是:黎巴嫩。可能很多朋友沒聽說過這個國家,即便是聽說過的朋友,對這個國家也沒什麼太深刻的印象,所以,今天我就帶大家深入了解下這個位於中東地區的小眾國家。我們先來看看黎巴嫩在哪兒。黎巴嫩位於亞洲中東地區的邊緣,瀕臨地中海,它的東北部是敘利亞,南部是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約旦。
  • 今生的夫妻是前世情人,今生的情人是前世夫妻:善待每一份相遇!
    夫妻,是前世的情人。之所以今生做夫妻,是因為前世欠了你的情債,今生是來報恩的。所以才會今生跟你一起扛起生活的重擔,共同經歷生活一路的風風雨雨,忍受你的壞脾氣,照顧你,心疼你,呵護你,陪伴你,怕你冷,怕你熱,懂得你的不易,心疼你的安危,為的就是感恩你在前世修給她的一份深情的愛。不論是情人還是夫妻,因都在前世。
  • 黎巴嫩|最不像中東的中東國家
    大家好,這裡是帶你看世界的【航野】,我是作者【一個檸檬FF】,歡迎來到旅行國家專欄的第(1)期,本期想跟大家聊的國家是:黎巴嫩。1、我為什麼會說黎巴嫩是最不像中東的中東國家?黎巴嫩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一個中東國家,更不是大家普遍認為的一個穆斯林國家。這裡有一半的人口是基督徒,女性相比其他中東國家更開放些,很少有女性帶頭巾,並且大部分黎巴嫩人都會說阿拉伯語、法語和英語三種語言。有著中東小巴黎的首都貝魯特更是歐洲及中東地區出了名的不夜城,甚至成了很多歐洲人的後花園。
  • 美麗又衝突的中東巴黎 全中東最開放的國家黎巴嫩探秘!
    剛入境黎巴嫩的我,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沒有遊客諮詢中心的入境大廳,從機場到市區也沒有大眾交通工具,行前朋友耳提面命的囑咐我,黎巴嫩的計程車都是喊價計費,要我上會對外國人亂開價的計程車,也別相信任何人。中東地區的美食大多源自於黎巴嫩、敘利亞等黎凡特(Levant)地區,比較特殊的是,源自巴勒斯坦城市納布盧斯(Nablus)的傳統阿拉伯甜點Kunafa,到了黎巴嫩後,被夾進芝麻麵包裡,再淋上玫瑰糖水,成了黎巴嫩特有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