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中東唯一一個沒有沙漠的國家

2020-12-16 超說

造物主對世人是公平的, 說到中東地區很多國家都沙漠國家,水在中東比油貴,而沙漠國家恰恰有著豐富的石油,讓那裡的人們過的豐衣足食,土豪加身。中東地區確實是一個石油與沙漠共存的地方,很多小夥伴應該都比較羨慕中東地區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石油都非常的豐富。但是有一個國家,恰恰沒有石油,也沒有沙漠,可卻有中東最缺德綠色,同時給了這裡悠久的歷史。

黎巴嫩

這個國家就是黎巴嫩, 是中東地區最西化的國家,中東唯一沒有沙漠的國家,首都貝魯特享有「東方巴黎」的美譽。 黎巴嫩也是一個歷史悠久和多元文化融合的國家,境內有人類最早一批的城市與世界遺產。黎巴嫩地處西亞地區地中海東岸,擁有長達225公裡的海岸線,風景秀麗迷人,人民熱情好客,是中東地區有名的旅遊勝地。

黎巴嫩風光

在很多小夥伴眼裡黎巴嫩可能不是一個非常安全的國家,但是這絕對是一個美麗而且適合旅遊的國家。很多人都說黎巴嫩雖然沒有石油但是卻有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而且這還是一個非常有歷史的國家。

黎巴嫩地理位置

雖然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美麗國家,由於地緣政治和宗教衝突,黎巴嫩常年經歷內戰和外敵入侵,一直生活在戰爭的陰影下。激戰正酣的敘利亞戰爭也給鄰國黎巴嫩的旅遊業和其他相關行業造成了不小的衝擊。這個美麗的地中海小國,急需趕上時代的步伐,發展經濟,降低失業率。

黎巴嫩邊境

黎巴嫩1923年淪為法國殖民地的關係,成為最西化最開放的中東國家。內戰前,其首都貝魯特就有「中東小巴黎」的美譽。也是因為上述的緣故,黎巴嫩人民的生活有別於其它中東國家。

黎巴嫩風光

黎巴嫩不同於其它中東國家,它是中東唯一一個沒有沙漠的國家,黎巴嫩氣候宜人。這個國家沒有石油。其主要經濟來源於金融、旅遊與僑匯。黎巴嫩還有一個特別之處,那就是它的包容性,黎巴嫩主要有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兩個宗教派別,在黎巴嫩市中心,遊客們可以看到清真寺就在教堂隔壁。

黎巴嫩古蹟

黎巴嫩其實是個有著各種奇葩的國家,國外的黎巴嫩人比國內的多。難民人口比例世界第一高。原來是中東唯一一個基督教國家,現在卻變成一個穆斯林人口大多數國家。這是一個充滿了極端對立的和統一的國家,穆斯林和基督徒,破敗與完整,古老與摩登,傳統與現代,戰爭與和平。但黎巴嫩是一個非常適合居住的地中海國家,這裡的人們熱情友好。

相關焦點

  • 中東唯一沒有沙漠的國家,旅遊業非常發達,有錢人也很多
    中東唯一沒有沙漠的國家,旅遊業非常發達,有錢人也很多!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東是一個乾燥的地方,分布著沙漠,而中東的國家幾乎都有沙漠,今天介紹中東唯一沒有沙漠的國家,黎巴嫩。黎巴嫩位於地中海東岸,被稱為中東的國家,這裡有著悠久的文明歷史,風景如畫,傳統文化底蘊深厚,雖然是小國,但是有雄偉的海景和白雪的景色。黎巴嫩的旅遊業非常發達,這裡的主要經濟來源是銀行業和旅遊業,這裡的貝卡平原是黎巴嫩主要的蔬菜種植區,不僅供給本國的需求,也向鄰國出口,國內的景色也很美。當地的貝魯特海濱大道上,住著很多土豪,我帶著司機和傭人出門,你想吃什麼?
  • 中東最獨特的國家,沒有沙漠石油也不多,但旅遊資源卻非常豐富!
    說到中東地區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石油,當然了想到石油的同時我們還會想到沙漠。中東地區是一個石油與沙漠共存的地方,很多小夥伴應該都比較羨慕中東地區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石油都非常的豐富。的確在中東很多國家石油都非常豐富,但總有些國家是例外的,比如今天要說的這個國家。
  • 黎巴嫩-最不像中東的中東國家
    針對這個有趣的現象,我曾試著問過一個黎巴嫩青年,他也說黎巴嫩是有這個現象沒錯,大部分黎巴嫩人會覺得自己不是阿拉伯人,但他認為他們就是阿拉伯人,這是沒有辦法去否認的,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都一致說阿拉伯語。以上是對黎巴嫩這個國家基本事實的一個簡單介紹,接下來我會針對自己在黎巴嫩的一些親身經歷和體會,來給大家具體聊聊這個國家,文章僅代表我的個人看法。
  • 黎巴嫩|最不像中東的中東國家
    大家好,這裡是帶你看世界的【航野】,我是作者【一個檸檬FF】,歡迎來到旅行國家專欄的第(1)期,本期想跟大家聊的國家是:黎巴嫩。針對這個有趣的現象,我曾試著問過一個黎巴嫩青年,他也說黎巴嫩是有這個現象沒錯,大部分黎巴嫩人會覺得自己不是阿拉伯人,但他認為他們就是阿拉伯人,這是沒有辦法去否認的,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都一致說阿拉伯語。
  • 黎巴嫩——一個有個各種奇葩的國家,但也是獨一無二的
    黎巴嫩其實是個有著各種奇葩的國家,國外的黎巴嫩人比國內的多。難民人口比例世界第一高。原來是中東唯一一個基督教國家,現在卻變成一個穆斯林人口大多數國家。亞洲大陸最小不點黎巴嫩黎巴嫩幾乎被歷史上的所有統治者都虐過,腓尼基人,埃及人,希臘人,波斯人,羅馬人,阿拉伯人,十字軍,土耳其人。。。有沒有點小受的感覺。這塊地有7000年證據可追溯的歷史,公元前1550年被腓尼基人統治了1000年,至今好多黎巴嫩人都不願說他們是阿拉伯人,而自詡腓尼基人,其實早沒關係了。羅馬帝國時期,基督教被引進,後演繹出黎巴嫩流行的馬龍派。
  • 黎巴嫩,一個「窮」得叮噹響的國家
    而且,就算黎巴嫩想要好好過日子,但是它南面以色列,東和北面臨敘利亞,西邊是地中海,根本無法全身而退。本身國家小,人口不多,自然資源又貧乏,加上接連的戰亂,宗教衝突,政治又不穩定,像這樣一個各種方面都「貧窮」的國家,生存實在艱難。
  • 中東最獨特的國家,無沙漠少石油,但旅遊資源豐富!
    每個人在他的人生發軔之初,總有一段時光,沒有什麼可留戀,只有抑制不住的夢想,沒有什麼可憑仗,只有他的好身體,沒有地方可去,只想到處流浪文章分類|旅行見聞文章字數|545字,閱讀約2分鐘提到中東,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石油。
  • 在中東地區,黎巴嫩為何比較開放?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可以說,黎巴嫩就像是一個十字路口,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無論你的軍隊來自何方,只要佔領了黎巴嫩,就能進可攻、退可守,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考古學發現,在舊石器時代晚期,也就是1~4萬年以前,黎巴嫩就已經有人類居住,發展出了比較先進的石器工藝。他們不僅用石頭做成工具,還做出了十分小巧精緻的飾品。
  • 「中東小巴黎」黎巴嫩的生活百態,這裡富差距很大,想去旅行嗎?
    然而就是現在這樣的和平歲月,世界上有的地方依然戰火紛飛的地方,中東地區就是這樣的存在。這裡石油資源豐富,相鄰國家經常為了資源,還有宗教信仰的不同而不停開戰。但有個好地方,一起走進「中東小巴黎」黎巴嫩的生活百態,這裡富差距很大,想去旅行嗎?黎巴嫩是整個中東地區唯一沒有沙漠的國家,整個境內都被綠洲覆蓋,更是有樹木林立的森林,這在中東是實為罕見的。
  • 中東觀光,浪漫淨土黎巴嫩,文藝青年心頭好
    黎巴嫩的名字對我來說並不陌生,曾經出現在著名青春疼痛文學小說電影裡,讀起來就在舌尖上留下輾轉的味道。只是彼時無太多關注,以至於出行之前,我還是對於黎巴嫩一無所知,關於這裡的影像也不多,遊記更稀少,還好我也過了好奇的年紀,不期望也就不失望了。
  • 黎巴嫩的前世今生:曾是中東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 莎士比亞 中東地區有許多國家常年處於戰亂之中,對普通民眾而言,戰爭給他們帶去的只有傷痛與煎熬;但對國家來說,戰爭極有可能導致國家的傾頹,特別是許多中東地區的國家,有不少都因為戰爭一夜從繁華至極走向風雨飄搖,對他們而言,和平是最可貴的東西。
  • 美麗又衝突的中東巴黎 全中東最開放的國家黎巴嫩探秘!
    剛入境黎巴嫩的我,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沒有遊客諮詢中心的入境大廳,從機場到市區也沒有大眾交通工具,行前朋友耳提面命的囑咐我,黎巴嫩的計程車都是喊價計費,要我上會對外國人亂開價的計程車,也別相信任何人。"中東巴黎"的美麗與哀愁黎巴嫩的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和法語,除了是詩人紀伯倫(Kahlil Gibran)的故鄉外,首都貝魯特還有個"中東巴黎"的美稱。只是歷經內戰後的黎巴嫩,許多建築上仍有清晰可見的彈孔痕跡,美麗的奧斯曼式建築也難以倖免。
  • 黎巴嫩這個中東國家,為何有這麼多的基督教徒?
    那麼,奇怪就奇怪在黎巴嫩,這個和以色列接壤的國家,有著大量的基督教徒。雖然基督教徒數量比之前有所減少,但是目前還有著46%的比例。那麼黎巴嫩是怎麼回事呢?其實中東本來就是基督教的產出地,雖然在歷史進程之中,伊斯蘭教在中東的擴張,使得不少人改宗,但中東依然有很多信奉基督教的少數部落和少數民族,只不過這些少數部落和少數民族基本都位於山區。其實黎巴嫩也是如此,據黎巴嫩歷史學家布斯塔尼介紹:「……黎巴嫩多山,當時穆阿維葉只控制了平原,沒有控制山區,山區受外界影響小。」
  • 最不像中東的中東國家黎巴嫩,貧民窟與富人區僅一步之遙
    黎巴嫩,在20世界60年代是歐洲人的度假天堂,首都貝魯特被譽為「中東小巴黎」。它曾被《lonely plant》和《國家地理》稱為「人生必去的目的地」和「全球旅行十佳地」。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共存,傳統和現代在這裡融合,5000多年的文化讓它別具特色。
  • 中東國家裡的反骨:除了穿超短裙的女警察,黎巴嫩到底還有啥
    大家都知道,中東的國家,包括伊朗,埃及,葉門等都是特別保守的,他們恨不得把自己全身裹滿,中東地區的男人還好,還能能看到臉,中東地區的女人們鼻子高挺,眼睛深邃明亮,臉部線條優美,活脫脫的美人胚子,但是中東地區的女人基本都是不知道長什麼樣的,可能這就是美貌無用武之地吧。
  • 黎巴嫩:曾是中東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卻因接收難民陷入戰亂
    中東地區有許多國家常年處於戰亂之中,對普通民眾而言,戰爭給他們帶去的只有傷痛與煎熬;但對國家來說,戰爭極有可能導致國家的傾頹,特別是許多中東地區的國家,有不少都因為戰爭一夜從繁華至極走向風雨飄搖,對他們而言,和平是最可貴的東西。
  • 黎巴嫩大爆炸啟示:中東安全離不開俄羅斯,還是離不開美國?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爆炸現場如同核爆現場,觸目驚心的場面,更加加劇了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更加加劇了黎巴嫩各個族群的割裂和敵視。很長一段時間,黎巴嫩是法國的附屬國,在災難發生之後,法國總統馬克龍前往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其情境就像馬克龍是黎巴嫩總統一樣,受到了熱烈歡迎。
  • 從黎巴嫩歷史看中東亂局
    一聲巨響 黎巴嫩震驚了全世界 一筆勾銷 阿聯與以色列 一笑泯恩仇 回顧歷史 以色列曾與兩個阿拉伯國家籤訂過和平協議 但巴以衝突卻愈演愈烈 而黎巴嫩雖被譽為 「中東巴黎」 卻多次遭受以色列的入侵 如今 以色列搞不定近鄰黎巴嫩 捨近求遠 去跟阿聯握手言和 意欲何為 本期大新聞大歷史為您講述 從黎巴嫩歷史看中東亂局黎巴嫩與法國2020年8月4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生劇烈爆炸
  • 揭秘黎巴嫩:美女最多的中東國家
    揭秘黎巴嫩:美女最多的中東國家(4/4) 2014
  • 黎巴嫩的前世今生:好好一個國家為什麼混亂衝突不斷?
    「知名」中東國家。不同於中東大部分地區的熱帶沙漠氣候,敘利亞因為瀕臨海洋的關係而具有較為宜人的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度適中且具有較為豐沛的降水,因為也就成為中東少有的富饒之鄉,與南方的巴勒斯坦一帶在古代被稱為迦南地,也就是《聖經》中所謂「流著奶和密的土地」。 這片土地上最初的居民迦南人(腓尼基人)是天生的航海者,他們以地中海西岸的海港為基地,在環地中海區域進行航海貿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