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浮世繪對西方油畫的影響

2020-12-26 搜狐網

  日本浮世繪對西方油畫的影響

  BY 黃阿忠

  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上海美術館選擇了日本浮世繪來擔當一次紀念性活動。《日本浮世繪名作展——江戶美人畫的魅力》這個畫展中的作品來自日本北海道道立美術館的藏品,共計138組(177件)。

我們可以在江戶美人的髮髻與服飾上看到中國唐代文化對日本的深刻影響,那種審美上的關聯,使我們倍感親切,更有著貫穿古今的歷史感和深長意味。

  浮世繪應該是日本的風俗畫,是鎌倉時代寫實主義故事體繪卷畫風和桃山至江戶時代的細密裝飾畫畫風的混合,同時也是江戶時代最重要的美術流派。浮世繪大多表現服飾華麗的下層社會婦女,以及藝妓的豔美風情。還有優美髮型,還有美人的日常場景和江戶時代的山川風貌。

  早先,浮世繪以屏風畫形式作裝飾,而後,畫家採用木刻版畫形式製作。這樣,一方面提高城市市民對風俗畫的興趣,和適應市場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使浮世繪得到迅速的發展。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開始了同西方的交流。由於木版印刷易複製,又利流傳,浮世繪因此在歐洲出現。時正值歐洲印象主義興起,一批諸如莫奈、畢沙羅、雷諾瓦等青年藝術家一反蝸居畫室從事宗教歷史題材的創作和概念的複製,而是走到自然中尋找光色,掀起了一場色彩與形式的革命。這批印象派畫家對色彩、形式有特別的敏感。恰逢此時,西方的畫家發現了日本的浮世繪,浮世繪的華彩、絢麗,既是自然的感受描繪,又是主觀合理的概括與提煉,它那二度空間和散點的構圖處理,以及畫面的線條勾勒和平面塗色所呈現的東方氣韻,使他們的眼睛一亮。東方人的個性理念,藝術趣味,無疑是西方畫家的新的視覺。

  於是,日本浮世繪漸漸滲入了西方的油畫。19世紀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初,西方畫家有了浮世繪的影響。法國畫家文森特·凡高嘗試運用浮世繪的線條、色彩於繪畫之中。我曾在阿姆斯特丹凡高美術館的三樓一個展廳中,看到一批至少有30多幅凡高臨摹的浮世繪作品。凡高用的是油畫,主觀凝慎的色彩和個性的線條,以及作品中所凸現的東方神韻,無疑是他學習和借鑑浮世繪後所得的。又比如勞特累克,這個一輩子描繪社會底層生活的藝術家,其作品明顯受到過浮世繪的影響。那年在上野的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裡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展覽,他們將日本的浮世繪和西方19世紀末20世紀初至中葉的油畫做一個對比的展出。其中有勞特累克的作品,勞特累克筆下的歌妓、舞女,和邊上展出的那幅浮世繪的作品,那些人物的位置安排,構圖處理,動作的伸展幅度等,看上去何等相似。還有博納爾的浴女構圖給你的感覺,維約爾那室內牆上華麗典雅的色彩帶來的視覺,都或多或少有那麼一點浮世繪的影子。還有畢卡索、馬蒂斯等等畫家的作品,只要你細心地留意,也能發現日本浮世繪對他們的影響。

(責任編輯:王偉)

相關焦點

  • 日本浮世繪如何攻佔時尚圈?
    作為日本的民族藝術,浮世繪如何影響了西方主流時裝設計?其蘊含的東方元素又如何引領時尚?那時,日本國門被美國海軍艦隊敲開,西方的異國風物也給浮世繪畫作帶來了新內容。畫師們僱傭橫濱灣的船戶們前往交戰區打探消息,力圖表現出駐留在橫濱的西方人的點點滴滴,使中下層市民對西方人產生了好奇與臆想。
  • 影響百年日本文化的浮世繪,舶來藝術源遠流長
    導語:日本浮世繪文化與我國蘇州桃花塢木板年畫都已具有了百年的歷史,而浮世繪文化已浸入到日本社會方方面面。"浮世"表現現實,"繪"則表明它鮮明的色彩。對於浮世繪藝術,日本表現出包容萬象的態度,無論歐洲的油畫,還是中國唐朝時期美人圖,浮世繪都將它們融入到了自己的文化中,並且堅持自己的特色,發展了百年之久。
  • 對話|日本西洋美術館館長:浮世繪、型紙如何影響了西方藝術
    在此之前,「融合的視界——亞歐經典版畫展」國際論壇在上海大學舉行,來自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館長馬淵明子女士在接受「澎湃新聞·古代藝術」分享了孕育日本主義(Japonism)的浮世繪版畫、繪本、型紙,以及日本主義對西方現代藝術的影響。
  • 在19世紀,浮世繪是怎樣影響西方現代藝術的?
    從主觀條件上來說,一方面,日本的浮世繪藝術家是以繪畫謀生的,而版畫的無限複製屬性也使得作品的廣泛流通成為可能,同時其價格也並不昂貴。另一方面,當時的法國藝術家正在尋找突破傳統的方法,浮世繪藝術中明亮的顏色、平面的透視以及具有裁剪效果的構圖,正是法國藝術家們尋找的可以突破傳統的激進因素。於是,浮世繪的表現手段很快就被印象派和後印象派藝術家們「為我所用」了。
  • 印象派與浮世繪的真實關係
    顯見,當時日本向西方開放,中國沒有。這就導致一般歐洲人當時更容易接觸到的東亞工藝美術,主要來自日本,而不是中國。這就使得浮世繪與當時歐洲畫壇漸成主潮的印象派有了直接關聯。可以推想,當時如果中國也像日本一樣大規模將美術作品推向歐洲,或許對印象派產生直接影響的就不是浮世繪,而是中國美術了。
  • 日本浮世繪大師北齋畫了無數海浪,這幅圖對西方繪畫影響深遠
    以美女、酒色為題材創作了一系列的木版畫和油畫,而富商也很樂意看到這樣的藝術作品,願意出大價錢買來裝飾房屋,以彰顯自己的財富地位。這便是浮世繪的原型。時間慢慢推移,大量的藝術家開始從事這一領域的繪畫創作,當然,題材也變得豐富起來:歌舞妓和相撲選手;歷史和民間故事;自然風景;植物和動物群 等等都被融入浮世繪當中,於是,浮世繪這個名詞也顯得生動了起來:浮世繪,就是描述浮生世間的繪畫。
  • 日本浮世繪藝術家
    ,生於1847年9月10日,日本江戶淺草,現於東京,卒於1915年11月28日),他接受了西方石印和版畫的影響,尤其是在他的木刻版畫中。 小林首先研究了日本畫,後來油畫以及攝影。最初受到浮世繪大師(「漂浮世界」的繪畫和木刻版畫)的影響,例如安藤廣重(1797–1858)和Utagawa Kuniyoshi(1797–1861),後來他採用多種西方技術製作了版畫,他將其命名為kōsen-ga,或「陽光圖片」。它們主要是東京的風景,以光影之間的微妙相互作用而著稱。
  • 中國風俗畫和刻本插畫對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的影響
    日本浮世繪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對於不太了解亞洲文化的西方人來說,提起日本文化,大約第一反應就是這些濃墨重彩的畫卷。浮世繪帶給西方人的不僅僅是視覺衝擊和藝術享受,更對近現代的西方現代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世紀後期,浮世繪被西方人視為追求創新的富有新鮮感的東方藝術的代表。
  • 看展覽|從浮世繪到寫真,日本視覺文明的開化
    正在日本江戶東京博物館舉行的「從浮世繪到照片——視覺的文明開化」(浮世絵から寫真へ視覚の文明開化)特展中以浮世繪繪畫和幕末(德川幕府統治末期)作為舶來品的照片為載體,介紹了幕末到明治時期多彩紛呈的藝術表現和日本文化近代化的變革。
  • 梵谷與日本浮世繪
    梵谷非常喜歡日本的浮世繪,對於浮世繪上面明白鮮明的色彩喜歡異常,曾經多次臨摹浮世繪,對於他的印象派繪畫創作作品有這極大的影響。在沉迷浮世繪期間,他一共繪製臨摹了30幾幅浮世繪的作品,其中大部分還都是直接拿來「複製」的。梵谷在自己的自畫像上也有繪製浮世繪,可見他是多麼沉迷。
  • 日本浮世繪版畫藝術對著名畫家梵谷的影響
    團扇繪19世紀中期,歐洲由日本進口茶葉,因為日本茶葉的包裝上印有浮世繪版畫圖案,其風格也開始影響了當時的印象派畫家。這其中,最著名的畫家梵谷可能是受到浮世繪影響最深的人。在荷蘭梵谷博物館中有一個專門的「日本夢」展廳。這個展廳中收藏有梵谷臨摹的一些浮世繪以及原畫。因為梵谷和他弟弟提奧都是日本版畫的狂熱愛好和收藏者。而在梵谷博物館的官網上,還有一個日本版畫收藏集,其中有數百幅浮世繪作品。
  • 浮世繪在日本淪為包裝紙,卻在歐洲拯救一代印象派大師
    在19世紀的歐洲,如果你從市場買回一塊肉,展開包裝紙你很可能看到一幅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的作品……我們都知道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的畫家很多都受到了日本浮世繪的影響。怎麼個影響法?是說莫奈畫了自己妻子穿和服的樣子?莫奈『日本女人』 1876還是梵谷用油畫臨摹了歌川廣重的作品(並照貓畫虎的學廣重寫日文書法)?
  • 三百年前的江南年畫,曾漂洋過海影響了日本浮世繪
    蘇州桃花塢年畫(左)與日本浮世繪(右)女性形象對比來自日本的民間藝術浮世繪,早已被視為世界藝術史上的璀璨華章,為大眾耳熟能詳且喜聞樂見。鮮為人知的是,約三百年前,生長於中國江南的一種民間藝術,曾漂洋過海對浮世繪產生過潛移默化的影響。
  • 日本浮世繪從高雅到豔俗,經歷了哪些藝術觀念的轉變?
    任何藝術形式的誕生,都離不開文化、經濟、商業、政治等各方面的影響,浮世繪是古代日本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自然而然誕生的產物。日本江戶時代歷經200餘年,基本對應我國的明朝晚期和清朝中後期。在這200餘年裡,資本主義萌芽已經在日本產生,促使商業和經濟走上了快車道,進一步影響了市井文化的繁榮。
  • 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第2797期文化產業評論幾乎無人不識日本浮世繪,它作為日本最著名、最具特色的一種繪畫形式,不僅在日本美術的發展歷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許多經典圖案從江戶時代流傳至今,依舊是跨界潮流和現代藝術的常客,經久不衰地影響著人們的審美。
  • 日本人為何特別鍾愛浮世繪?
    至此,再僅僅說浮世繪是「風俗畫」就顯然是站不住腳了。03浮世繪對西方印象派繪畫的影響浮世繪作為一種源於東方的的繪畫藝術形式,在當時充斥著西方話語權的世界上能夠擁有如此高的知名度和較為廣泛的關注度,一方面是得益於日本與西方的廣泛民間接觸和頻繁的經貿往來,更主要的是對於西方自身的印象派畫作的深遠影響。
  • 藝術|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借著1867年巴黎世博會的東風,首次以國家館名義參展的日本,就面對了西方人的消費狂潮。包括浮世繪、和服、漆器、瓷器等在內的1356箱展品銷售一空。1867年世博會 日本館日本人呢,也完全不把浮世繪當寶貝。
  • 葛飾北齋|千禧年影響世界的唯一日本人,梵谷與浮世繪的緣分
    葛飾北齋的這幅作品不僅被日本國內推舉為描繪富士山的作品之翹楚,還被西方的印象派大師們相繼臨摹。梵谷甚至在大浪圖像中找到靈感從而畫出了《星夜》(The Starry Night);作曲家德彪西也受其影響寫下了交響詩《海》(La Mer)。
  • 當桃花塢遇到浮世繪,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在此流轉
    恰是農曆新年貼年畫之時,上海劉海粟美術館昨天推出「黃金時代:『姑蘇版』年畫對浮世繪的影響」 展覽,此次展覽以二樓的兩個展廳分別展出同為市民文化產物的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版畫,並通過兩者的比較投射出文化的交融。
  • 為什麼浮世繪這麼火?
    展覽由140餘幅名家作品組成,內容涵蓋了美人畫、歌舞伎畫、風景花鳥畫和歷史神話故事等主要題材,構成浮世繪從草創到成熟期的發展史。 每一幅浮世繪都是一個小宇宙,承載著豐富的日本民俗密碼。通過解讀這些信息,不僅能增加觀賞的趣味,還能使我們對江戶民俗和日本文化有更形象的認知。浮世繪為什麼這麼火?與中國的繪畫藝術有著怎樣的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