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5年,宋軍攻破了金陵城,38歲的李煜,帶著一批降臣來到了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此後,他常常凝望著南方,以淚洗面,思念著江南的山山水水。
望江南李煜(南唐)閒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閒夢遠,南國正清秋。千裡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註:
輥:同「滾」。
《望江南》這個詞牌,也稱《憶江南》、《望江梅》。李煜的這兩首《望江南》,也有典籍稱為一首。
第一首詞,李煜回憶了江南的春天。
幽禁的生活是百無聊賴的。一天早上,李煜起床後,像往常一樣凝望著窗外,突然發現柳條吐出了一絲嫩芽,於是他的思緒飄飛到了夢中的江南,思念起了那年春天。
那是一個春意盎然的日子,柳絮飄飛,百花爭妍,他和大周后一起乘著船,欣賞著碧綠的江水,船上不時傳來醉人的管弦樂。
放眼望去,滿城賞花的遊人如織,車馬揚起陣陣輕塵,夾雜著泥土的清新和花兒的芬芳,真是車如流水馬如龍,讓人流連忘返。
第二首詞,李煜懷念起了江南的秋天。
轉眼間,又到了一個悽風冷雨的秋日。陣陣寒意,將李煜從單薄的被子中凍醒。南國的秋天,又會是怎樣呢?故國已不在,那三千裡地河山,也一定是一片清冷寂寥。
曾經繁華熱鬧的水面上,想必只剩下一些枯萎的蘆葦花絮,在寒風中傾吐著秋日的私語,想到這裡,他無奈地嘆了口氣。
這時,突然傳來一陣悲涼的笛聲,他想起了「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月明樓」的詩句,可如今,他孑然一身,也只能孤零零地乘著一葉扁舟,在夢中,去尋找故國的月明樓了。
這兩首《望江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首是春天的明麗,一首是秋天的清冷;
一首是歡樂的管弦樂,一首是蒼涼的笛子曲;
一首如同暖色調的油畫,一首如同冷色調的國畫。
故國淪陷之前,李煜過著「春殿嬪娥魚貫列」日日笙歌的生活,淪為階下囚之後,只能「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這兩首《望江南》進行了強烈的對比,將李煜失去故國前後截然不同的心態,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百讀不厭,可見李煜作詞藝術功力之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