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後主李煜的詞,成一代愁宗,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最難忘記那曾經的繁華,那似水流年裡的芳馨。李煜的最美好的年華裡遇到了大小周后,也算是他人生之幸運。然而一切終將雨打風吹去,再美好的事物,也隨著國家的滅亡而終成一夢,讓人堪憐。
李煜這個又瞳子,這天生異相,便自不同於常人,在位那幾十年來,瓊樓玉樹的,盡享人間富貴,可對景仍是滿是閒愁,寫得細緻而有情趣。後期,被宋太祖被俘後,封為違命侯,拜左(一說右)千牛衛將軍。宋太宗即位,改封李煜為隴西公。他開始了背井離鄉的生活。他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李煜的詞寫盡了繁華落盡的傷感,也寫出了世事難料的無奈,他的詞悽美憂傷,寫春花寫秋月,在風雨悽迷的夜晚,聽簾外雨聲潺潺,也曾想浪花有意千裡雪,也曾悵對人生發悲歌。
他曾經寫過4首《望江南》,兩首寫閒愁,兩首寫憂傷,真真地是欲說還休。
《望江南》
閒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閒夢遠,南國正清秋。千裡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這兩首,便屬於閒愁,開篇第一個字便是閒,因閒而生惆悵,因閒而看透春秋風景。
春寫繁忙,秋寫淡遠,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心情,都是自我內心的抒發。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多少淚,斷臉復橫頤。心事莫將和淚說,鳳笙休向淚時吹。腸斷更無疑。
這兩首便是恨淚相交了,是對過往的追憶,是對無情現實的一種不敢面對。是心事與愁情相交織的無奈與感傷。曾經車如流水馬如龍的場面一去不復返了,曾經的春風明月,樓臺笙歌,都已是恨意難平,久逝空中。
望江南此詞調名原叫望江梅,又叫憶江南。唐白居易有一名篇憶江南,是此曲的代表之作,詞曰: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山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一代君王,今非昔比,這就是時間的作用,這就是人生,滾滾長江東逝水,長江後浪推前浪,誰也無法預知明天到底會發生什麼。我們只是在現實中看慣春月秋風,嘗盡人間生離死別。只是隨緣,便生心安,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