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從智利進口的冷凍帝王蟹外包裝
通報檢出新冠病毒陽性
這批次產品有沒有進入上海市場?
如何快速進行排查?
新民晚報記者昨天獲悉
上海已經實行了冷庫疫情管理制度常態化
通過建立「規模大類」可追溯資料庫
實現全流程可追溯管理
可以做到第一時間
排查清楚、隔離管控、封存到位
東方國際水產中心佔有上海水產品批發三分之一左右市場份額,這裡每周有1000噸左右凍品交易量,其中一半是進口冷鏈食品。目前,冷庫所有進口水產品均需要憑核酸和消殺證明入庫,整個過程均納入全程視頻監管。一旦接到通報,某一批次的進口冷鏈食品被檢出陽性,市場就會立即展開後續排查。
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
新民晚報記者了解到,通過可追溯資料庫的智能搜索,市場內所有的進口凍品品名和產地一目了然。而所有租用冷庫的客戶,銷售出貨臺帳也都需要錄入明細,以供備案追溯。東方國際水產中心冷藏業務部經理李國華說:
「通過冷庫查詢系統排摸大類和單獨批次進行核查,確認是否有這一批次,如果有,第一時間對此貨物監管並通知相關部門,即使已出庫,我們也可以通過出庫系統進行追溯,確保貨品管控有序。」
此外,凍品海鮮從國外原貨進來後,還會在國內進行調味或者分割,對於這樣重新分包的進口冷鏈食品,東方國際水產中心也要求經營戶提供原始母單以及後期加工廠的加工票據,不漏掉任何一批次的產品。
新民晚報記者了解到,此前,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已會同市商務委制定了農貿批發市場和生鮮商超疫情防控實施方案,包括加大對畜禽肉類、水產品、果蔬等食用農產品進貨查驗要求,重點檢查進貨合格證明、交易憑證等票證和相關臺帳記錄。
包括:對於各種類型冷庫,嚴格查驗採購的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及其製品的合格證明、交易憑證(追溯單)等票證和相關臺帳記錄等情況;重點督促冷鏈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建立並落實冷鏈食品信息追溯體系,確保食品信息來源可查詢、去向可追蹤,對來源不明的冷鏈食品要依法立案查處。
對於批發市場、標準化菜市場、連鎖超市、中央廚房、學校食堂、中型以上飯店及連鎖餐飲企業等,按照《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辦法》要求,落實相關畜禽肉類、水產品等9大類20個品種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將採購、銷售的進口冷鏈食品等相關追溯信息,按要求上傳至上海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做到覆蓋率和上傳率的全覆蓋。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表示,目前,上海監管部門已推進405家冷鏈食品生產、加工、流通、倉儲、運輸、餐飲服務等生產經營企業納入追溯體系,累計上傳肉類、水產品及其他冷鏈食品等追溯數據300餘萬條,實現全流程可追溯管理。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張鈺芸
圖 片 | 採訪對象提供
編 輯 | 梁 群 龔紫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