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安吉美麗鄉村建設中的優等生,靈峰街道橫山塢村先行一步,在鄉村經營中也已勝人一籌。其中一個策略,就是通過民宿來「留客過夜」,讓人來了就不想走。而說到民宿,又不得不說「小癮·半日村」和裡面的那些人。
鳥瞰橫山塢村(圖片由靈峰街道提供)
落地在橫山塢的「小癮·半日村」原是一個自然村落,有23戶住戶,基本閒置。整體搬遷後通過改造、提升現有民居,搖身一變成了一個高檔民宿集群,共規劃建築71棟,其中民宿20家。而創造這個地方的人,是一個被村裡人說長得像徐克的設計師陳谷。
圖片由靈峰街道提供
陳谷是隔壁靈峰村人,在外20多年的打拼,使他具備了豐富的設計經驗,也逐步有了新的想法:回鄉下,找一個地方,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設計,實現心中的桃花源。2012年,陳谷在安吉深山裡改建了一棟老建築,意外走紅。2016年,他又選擇了橫山塢村的一個村落進行改造,一來離家近,二來他發現遊客確實愛往村裡跑,這裡的青山綠水、富饒物產和樸素村民有「強大磁場」,滿足了他們對於鄉村美景的嚮往。在這裡,他一邊打造高檔民宿,一邊分租給合適的民宿主,共同築夢山村。
圖片由靈峰街道提供
這裡的「簾青」「朝花夕舍」等9家民宿已是遊客盈門。陳谷說,計劃到今年底,完成親子中心、個性小店、餐廳等公共配套設施建設,讓15家公共配套及民宿對外營業。
陳谷做的民宿名聲越來越大,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村落做起了民宿。60後的北京人班生,他在「小癮·半日村」租了5棟樓做民宿。原本打算移民國外的班生一家,來橫山塢度假後竟「草率」打算定居這裡。「我從沒見過妻子和女兒對一個地方如此鍾情,在這度假的那一周,她們每天都笑聲不斷。」班生說,女兒總誇這裡空氣好,民風淳樸,食物好吃,各種基礎設施也完善。
70後是當地村民阿忠,當過油漆匠,養過鴨,種過梨,還做過包工頭,他說直到辦了「阿忠的家」民宿,才真正找到了「理想中的自己」。
「我爸的主要任務就是帶著客人釣魚、爬山、挖筍、採摘……」女兒藍晴霞是95後,旅遊管理畢業,跟父親一起經營民宿,「媽媽負責農場,姨父掌管後廚,兩位姨媽收拾房間,爺爺奶奶喜歡烘些筍乾送人,來過的客人都說像是回到了家。」藍晴霞細說著一大家子的分工。
圖片由靈峰街道提供
依託靈峰國家旅遊度假區,橫山塢村一下子名聲大噪。去年底,文化旅遊部召開的民宿會議選擇在橫山塢村舉行。目前的橫山塢村,擁有民宿27家,直接從事民宿(農家樂)以及鄉村旅遊人員約200人。該村以美麗鄉村為基底,堅持鄉村旅遊地,文旅融合發展定位,做美生態環境,做優村莊格局,做強民宿產業,成為貫徹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實踐。民宿按照「專業公司+街道+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開發建設,盤活整合了農村閒置土地,在設計中融入當地竹元素竹文化,展示銷售竹製旅遊商品,專業化經營水平顯著提升,屬於文化特色型民宿。據統計,2018年接待遊客60萬人次,收入8000多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679萬元,17家民宿戶均收入82.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698元。
景區就在村莊內,或臨近村莊,橫山塢村從來不愁客人。這些客人中,除了享受大自然的遊客,還有一批像陳谷一樣帶有情懷創業者。他們和當地村民一起,將美麗鄉村轉化為美麗經濟,讓村莊發展產生看得見的效益。「頭回客」成了「回頭客」,「過路客」成了「過夜客」,橫山塢村給了他們鄉村情結最好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