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街日記》最精美的電影鏡頭記錄最溫情的生活畫面

2020-12-10 掘荒剪影

此文分享高分日語治癒電影《海街日記》

《海街日記》上映於2015年,是枝裕和導演。年前在朋友的推薦下第一次看,最近又看了一遍,好不好請看下面的獲獎列表。

電影獲獎情況

臨海古都鎌倉,順山而成的小鎮,在小鎮不起眼的角落裡有一間老房子,裡面住著香田家的四個貌美如花的女兒。

海報

四姐妹

大姐香田幸(綾瀨遙飾)29歲,在鎌倉的一家醫院當護士。成熟知性充滿責任感,繁忙工作的同時還要照顧三個美美的生活起居,「長姐如母」這句話用在大姐香田幸身上再合適不過的了。

大姐香田幸
大姐香田幸(綾瀨遙飾)

二姐香田佳乃(長澤雅美飾)23歲,是當地一家信用銀行的職員。

「愛了就睡,分了就醉」的逍遙與美顏讓人無法呼吸,個性直率灑脫,喜歡喝酒,喜歡一切美好的東西,敢愛敢恨,追求自由。二姐佳乃直率的性格就是家裡的調和劑,平時一副大大咧咧的樣子,但是姐妹們有什麼不開心的事,佳乃總是第一個站出來解決。

二姐香田佳乃(長澤雅美飾)
大長腿的二姐

三姐香田千佳(夏帆飾),20歲,在Sport Max體育用品店打工。天真呆萌,單純善良,性格樂觀,整天像個沒心沒肺的小傻子一樣,但是過的輕鬆自在,快樂無比。

三姐香田千佳(夏帆飾)

四妹淺野鈴(廣瀨鈴飾)14歲,是三個姐姐同父異母的妹妹。在淺野鈴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母親,這也使得她慢慢養成了成熟懂事、開朗堅強的性格。承受了花季少女不該承受的一切。

四妹淺野鈴(廣瀨鈴飾)
四妹淺野鈴(廣瀨鈴飾)

「有些電影驚心動魄是在提醒你它是部電影,而有些電影平平淡淡是在告訴你這是生活。」

人與人之間的溫度,從日常小事、互相理解中慢慢升高,逐漸融化。小拋棄她們的母親給四姐妹帶來了禮物,大姐香田幸在和母親去給外婆掃墓,聽了母親的懺悔之後,慢慢的釋懷了曾經被拋棄的怨恨,與母親和解,將梅子酒送給了她,那僅剩的梅子酒是外婆生前親手做的,一切都是滿滿的回憶,畢竟,是母親的味道。

大姐與母親分別,把外婆做的梅子酒給母

還希望母親能夠多回來看看大家,送走母親之後的依依不捨看著母親離去,嚮往天空。

仰望天空45度,一切釋然

關於四姐妹的評價,有這麼一句話:

娶大姐為妻

和二姐談一場戀愛

有三姐一樣的妹妹

有一個四妹這樣的女兒

我愛這溫暖治癒的四姐妹

像愛我用心寫過的四首詩。

總之,該文章只是捕風捉影的說到一點點,更多深刻的內容,留給大家自己去默默的觀看原電影,細細體會,當然,本公號也為你準備好了下載連結,回復「海街日記」獲取。話不多說,貼上捕捉到的精美電影畫面,一睹為快!

把綾瀨遙、長澤雅美、夏帆拍得美,是一件太簡單的事——譬如開頭。但在多數時候,是枝裕和故意讓她們顯得沒有那麼美,與那座老房子和日常事物緊密粘合。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反正打開二十秒,後面就停不下來,不想快進不想暫停更不會想關掉。說很平淡很無聊的,開什麼國際玩笑啊。

是枝裕和依舊乾淨細膩的日常化風格。仲夏,煙火,梅子酒,沙丁魚,貼窗花的推拉門,四人的暖爐桌,櫻花匯成的隧道,火車經過的小鎮,梅雨時節走過的階梯,沙灘上的腳印,最後所有溫柔雋永的情感都堆積成隨著海風輕輕拍打過來的海浪。真想也這樣過好自己的生活。

「生活中的人來來又去去,自己的日子還是要一步一步走」,處於道德困境中的普通人,要如何通過和家人的溝通達成和解,大約是所有是枝裕和電影的主題。電影始於葬禮,終於葬禮,卻感覺不到悲傷,如綾瀨遙的笑容,安定又給人希望。劇作為了面面俱到,說得很「圓」,所以可能有點刻意

《海街日記》這樣的電影,多看一部,都是觀者的幸運。

#興趣愛好者認證#

相關焦點

  • 《海街日記》是枝裕和鏡頭下的日式溫情
    「生活流」是是枝電影的一個典型特徵,對於喜歡看商業電影的影迷來說,大多數人會覺得這種看一家人」吃喝拉撒「的電影有什麼好看的,而對喜歡這類電影的影迷來說,絕對是一個上癮一般的存在,因為他們在電影裡看到了生活的本質:瑣碎,溫情,漫長的日影裡儘是家長裡短,有一點火花擦起來了,又淡下去。更多是像涼了的開水一樣的溫吞。
  • 《海街日記》平淡生活透露溫情
    曾經有一段時間愛上了這種的劇情電影,之後一直在豆瓣上找這種類似的電影,一是覺得日本人認真,熱愛生活,什麼都打理得井井有條,二是被那種溫情所打動,跟自己的內心有交集吧。最近看到的最多的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像《海街日記》《如父如子》《比海更深》等,都是家庭劇居多,這次想談談《海街日記》,四個美女姐妹的小鎮生活,溫馨和甜蜜。剛開始是三姐妹住在日本海邊的一個古都鎌倉,風景美麗,生活節奏慢,看過電影以後特別嚮往能去這樣風景美麗的地方去看看,走走。
  • 《海街日記》:最美的四姐妹,最動人的日常,最治癒的電影
    《海街日記》改編自吉田秋生創作的同名漫畫,講述了三姐妹在父親去世後接納同父異母的妹妹,四姐妹共同生活的故事。是枝裕和的作品風格樸實,擅長用緩慢平淡的影像敘說日常中的點滴。他的影片中可以沒有戲劇化的衝突,卻能捕捉到很多生活片段裡的美好瞬間。
  • 《海街日記》他通過電影鏡頭、色調和音樂講述生活的方式
    是枝裕和是一位著名的日本導演,他講述故事,更準確地說,他通過電影鏡頭、色調和音樂講述生活的方式,就仿佛把我們置於一個寂靜初夏夜晚的窗前,窗外涼風徐徐,窗戶上掛著的風鈴叮噹作響,這時我們輕輕翻開了一本平常的日記,紙上一行行清秀的字跡淺淺地說著日記本主人的故事,輕聲,娓娓道來……
  • 《海街日記》:「生活本無意義,意義都是我們賦予的。」
    2015年由是枝裕和執導,由綾瀨遙、長澤雅美、夏帆、廣瀨絲絲等主演的日本劇情電影《海街日記》(Our Little Sister),該片改編自吉田秋生創作的同名漫畫,講述了三姐妹在父親去世後接納同父異母的妹妹共同生活的故事。
  • 《海街日記》:記錄那些美好可愛的人們
    回顧導演的坎城旅程,一路走來,從2001年的《距離》到之後的《如父如子》《海街日記》都在電影節中斬獲了一些獎項,但都未奪得最終大獎,《小偷家族》的成功也算是坎城電影節對於是枝裕和18年來堅持不懈的肯定。
  • 《海街日記》:一封寫給青春的情書
    在許多漂泊在外的遊子們心中,對於故鄉的回憶也許是他們內心深處最珍貴的記憶,是枝裕和以《海街日記》中四個青春少女的視角在勾勒故事的同時,也同時融入了自己對往昔歲月靜好的思考與留戀。一個風景如畫的家鄉,一幢充滿回憶的老屋,一種恬淡清新的日子以及幸福甜蜜的一家人。
  • 《海街日記》:描述生活的樸素電影,劇情平淡豆瓣評分卻高達8.7
    不少影迷對日本電影情有獨鍾,並不是因為日本電影的畫面效果有多好,情節有多麼起伏。不少日本導演都喜歡把鏡頭聚焦在平凡的小事身上,以小見大透露溫情。這也是日本電影能夠在世界電影市場中擁有自己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海街日記》這部電影並沒有任何狗血的撕逼劇情,透過電影的鏡頭中我們看到的是淡淡的憂傷和樸素的生活。
  • 《海街日記》:是枝裕和平淡如水下鏡頭下的歲月靜好
    如果你喜歡看日本的溫情電影,那一定知道是枝裕和。對於日本這位導演,他的作品總是以展現現代社會家庭中的溫馨主題為主,對他的作品大家可能更熟悉曾獲得金棕櫚獎的《小偷家族》,不過我卻對《海街日記》情有獨鍾。《海街日記》沒有什麼跌宕起伏的情節,有的只是四個姐妹相依為命的日常生活,平淡的就如同我們每天記錄的日記一般,沒有大事發現,但卻是最真實的生活,這也是為什麼電影叫《海街日記》的原因。
  • 《海街日記》——最真實的溫馨感
    《海街日記》——最真實的溫馨感 這個小鎮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生活著香田家四姐妹。夫妻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和情人離家出走了,母親把三個女兒拋給了外婆照顧,外婆始終是年紀大了,在外婆去世後,三個個姐妹繼承了這棟歷史悠久的大房子,大姐香田幸負擔起了家庭的重任,盡心盡力的照顧兩個妹妹,父親去世了,姐妹散去參加父親的葬禮,並和從未謀面的妹妹見面了,大姐還邀請了這個妹妹一起住進來,四姐妹就開始了她們的生活。
  • 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記》,看完感覺生活真美
    (原標題: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記》,看完感覺生活真美)
  • 《海街日記》美的像少女
    《海街日記》改編自漫畫家吉田秋生的代表作《海街diary》,講述的是住在鎌倉的香田家三姐妹,在父親去世之後,與同父異母的妹妹淺野鈴在同一屋簷下生活的故事。而是枝裕和恰好擅長細膩的展現家庭之中的羈絆和重組家庭的微妙關係,鏡頭變換中流動著鎌倉的寧靜和美,也沿襲了原作的治癒和溫暖。
  • 親臨日本鎌倉,感受電影《海街日記》中的景與情
    無論是出於對電影《海街日記》的喜愛,還是在前期旅遊攻略時對鎌倉的嚮往,我們終於還是頂著酷暑高溫,趕著鎌倉海上花火的排期,乘著復古電車來到了心嚮往之的"海街"。長鏡頭下的海街與樸實活潑的古城《海街日記》《海街日記》開篇
  • 《海街日記》:一部溫馨治癒系的慢節奏電影
    這部片子的導演叫是枝裕和,看他的第一部片子是那部講父子倫理的《如父如子》,後來看了他最初的幾部作品,從《幻之光》到《無人知曉》到《步履不停》又到這部唯美的《海街日記》。《無人知曉》,《步履不停》,《如父如子》,《比海更深》應該在第二底階段。剛剛好由漫畫改編的《海街日記》大概就是第三階段了吧,算是導演是枝裕和的一次徹底解綁,沒有激烈的矛盾衝突,極力克制的含蓄且極有東方美感的鏡頭語言,用年復一年的梅子酒,春日櫻花,鎌倉美麗的海邊風景烘託著一個又一個離去的人,一個又一個堅守著生活的人,一個又一個慢慢長大的人。
  • 夏日必看日系治癒電影,《海街日記》梅子酒的酸甜是生活的味道
    哈嘍,西西又和大家見面了,做梅子酒的夏天來了,夏季日系電影的畫面是枝裕和總能把親人關係的劇情拍得美好。《海街日記》的場景有著濃濃的夏日氣息,鏡頭下鎌倉是個適合生活的地方,緩慢的節奏和步伐,大家沒有表現出太多情感起伏,推開木門感受微風的夏日,他們好像是已經生活很久的一家人。
  • 一部讓人想努力活著的電影—《海街日記》
    臨海古都鎌倉,不起眼的角落裡生活著香田家四姐妹。她們的父親早年和情人離家出走,母親則乾脆將女兒們拋給了外婆照顧。外婆去世後,外孫女們繼承了這棟有著悠久歷史的大房子。這一天,父親去世的消息傳到姐妹手中。抱著對姐姐們的憧憬,鈴邁入了父親曾經生活過的房子。四季流轉,姐妹們的故事悄然上演……海街日記記錄著平淡的生活。沉穩的大姐、有點小狂野的二姐、古怪的三姐,少女的小妹。街角的餐館、火車站、海邊、老家、櫻花樹下,一處一處都是風 景。梅酒、白飯魚、咖喱飯,無一不是老街的味道。
  • 影片《海街日記》,展現了真實又充滿美感的生活
    影片《海街日記》,展現了真實又充滿美感的生活看《海街日記》這部片子就像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沙灘上,聽著海浪的聲音,心裡舒坦、平靜。我來舉個例子,最開始三姐妹參加父親的葬禮,通過鏡頭交待給觀眾鈴不但要照顧弟弟,甚至還要照顧不夠振作的母親。之後大姐帶著憤怒的斥責鈴的母親也好,邀請鈴去鎌倉生活也好,觀眾就會明白是因為大姐看到了當年自己的影子,一邊是對大人的憤怒,一邊是對鈴和自己的同情。這部片子明明充滿了回憶,卻沒有沉浸其中。本來以為會看到日版的父後七日,卻發現每個回憶只有三言兩語。
  • 是枝裕和《海街日記》:不止於家,四季更迭中感受海街的生命力
    於是,相較於以往諸如《無人知曉》《步履不停》等極具是枝裕和特色的家庭電影,《海街日記》向我們呈現了更寬廣、更全面的敘事視角和「生命」主題。無論是基於對原作漫畫的尊重,還是出於是枝裕和對「職人」電影的更深理解,《海街日記》中我們看到了更廣闊的「城市」和「時間」格局。
  • 經典電影推薦——《海街日記》,溫柔的時光最殘酷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經典之作《海街日記》。《海街日記》上映於2015年,由綾瀨遙、長澤雅美等主演。該片改編自吉田秋生的同名漫畫,講述了三姐妹在父親去世以後,接納了同父異母的妹妹一同生活的故事。
  • 同是家庭題材的《海街日記》《飲食男女》風格為何差異如此之大?
    關鍵詞:家庭;美食;《海街日記》;《飲食男女》;是枝裕和;李安《海街日記》是是枝裕和根據吉田秋生的同名漫畫改編的日本劇情電影,電影講述了三姐妹在父親去世後接納同父異母的妹妹共同生活的故事。《海街日記》與《飲食男女》雖同為家庭題材的電影,卻能讓我們很深刻的體會到兩國之間的文化差異。同是講述家庭的故事,我們從《海街日記》中感受到更多的是光陰的流動,四季的腳步以及親情的點滴,讓我們看到的是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