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今年將迎來高考改革後的首次高考,新高考下,海南省地理考試有啥新變化?海口一中高三地理備課組組長龍靜玲老師介紹,今年地理卷將取消往年綜合題最後一道選做題,而是固定考查範圍為環境保護方面。「今年雖然是新高考第一年,但是為了確保平穩過渡,今年地理卷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龍靜玲老師說。
龍靜玲老師
最後一題由三選一改為一道必答題
龍老師介紹,往年海南省高考地理卷最後一道題為三選一的選做題,三道題的命題範圍分別是:環境保護、自然災害、旅遊地理板塊知識,考生需從三道題裡選擇一道作答。
「今年的地理高考卷將取消最後一道選做題,只出一道必做題,考查範圍固定在環境保護方面。」龍老師介紹。她認為,這種變化讓考生在複習時更有針對性,更利於考生複習。「當然,其他兩方面的知識或許在其他題目中出現,考生要按照老師的提示進行有針對性的複習。」她說。
據介紹,調整後,海南省今年高考地理卷的結構和分值基本如下:
一、選擇題,20道題,均為單選題,每題3分,共60分。
二、綜合題,3道題。其中,最後一道環境保護方面的題10分。
「近年來的高考地理注重對考生地理核心素養的考查,注重對地理規律、地理原理的理解和運用的考查。我們預測考題的材料可能會新穎些,但是題目的難度和形式與往年相比不會有大的改變。」龍老師分析,新高考第一年將以平穩過渡為主。
調整複習時間、模擬高考,提前進入高考狀態
最後一個月,考生如何做好地理科目的複習?龍老師結合豐富的經驗向廣大考生支招。
一、提前熟悉高考流程,將做題時間、思維角度向高考靠攏。
如地理科目的考試安排在下午,則考生在每天下午進行地理科目的學習。同時進行高考模擬考試,從做題的順序、各題的時間分配等都要完全模仿高考的情況進行,提前熟悉,高考時才能從容不迫。她建議選擇題在40分鐘以內完成,綜合題在30多分鐘左右完成。
選擇哪些試題做訓練? 龍老師建議,一是訓練老師布置的試題,二是做高考真題。「這幾年高考卷的每個單題考生可能都做過,但是他們做的往往是從整張試卷中抽取出來的單獨的題目,而很少進行整卷的訓練。最後階段,考生可按照高考時間,完整做一兩套高考真題。」龍老師提醒,做完題後考生要仔細修改,分析答案和解題思路,學會用規範的語言答題。
二、 及時查缺補漏。
考生可通過做練習題及時查找並彌補漏洞。對於做錯的題要仔細分析原因,若因基礎知識薄弱導致出錯則要帶著問題回歸課本,找到題目所涉及的相關知識板塊,認真梳理複習,重新審視、理解基本原理,加深對基礎知識的認識。此外,可整理以前做過的試卷,對錯題展開專門複習。
三、合理複習教材。
「教材可謂字字珠璣,雖然語言精簡,但每一句話都有著重要意義。」龍靜玲提醒,考生在複習教材時要細緻、認真,要像學習語文那樣,分段落逐句分析,將關鍵字勾出來,有必要的要一個字一個字地摳,這樣才能真正地理解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
「這個時候不建議考生從頭到尾看一遍課本,一方面是最後階段複習時間緊張,另外這樣走馬觀花簡單的複習效果甚微。」龍靜玲建議考生重點複習薄弱環節。
四、複習地圖冊。
在最後複習階段,可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看看地圖冊,尤其是重要的山脈、河流等地理事物要仔細看。「區域地理是必考範圍,所有的題目都要回歸到地圖裡去。」龍靜玲提醒。
五、背誦答題模板。
考生可背誦下一些經典題型的答題模板,以此熟悉某類型題在答題時涉及哪些答題要素,如何組織語言等。在做題時根據材料適當增減,活學活用,不要死記硬背。
審題要窮盡所有信息 答題要點要全面
掌握好的答題技巧,能為考生加分不少。地理考試的答題技巧都有哪些?
首先,認真審題。「要認真讀題、審材料,包括圖示都要仔細分析。」龍老師提醒,考生要善於發現、挖掘圖示裡隱藏的信息,要想一想圖示裡所給的信息是否都用上。「圖示中給的信息往往都是有用的,考生在審題時一定要窮盡所有信息,這樣才能做到全面不遺漏。」龍老師提醒。
「有些考生想著反正有時間檢查,往往不認真讀題,這種習慣其實很不好。」龍老師說,一方面考生可能做完試卷並無時間檢查,另外答題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尤其是選擇題,如果第一次不能仔細審題去做,後面很可能會改錯。她提醒考生,除非是100%有把握的,一般不建議隨便改選擇題的答案。
其次,學會打草稿。審題完,考生要梳理答題的思路,最好在草稿紙上或試卷上寫下答題的要點和關鍵詞。然後按照草稿上的框架思路在答題卡上作答。
第三,答題要點要全面。在作答時,考生要對框架內容進行補充擴展,描寫要全面。如寫某地「氣候適宜」,不能僅寫這幾個字,而要寫清楚為什麼適宜,要從因到果,只有因,或只有果會被扣分。
第四,答題列序號,做到條理清晰。在解答綜合題時建議列序號做答。「地理的答案往往簡潔明了,因此考生可按照分數大概預估下有幾個要點,按點作答,且精簡切中要害。」龍靜玲說,要把最重要、最有把握的要點寫在前面,自己不確定的答案寫在後面。
第五,書寫工整,字跡清晰,不寫連筆字。
第六, 保持良好心態。看到容易的題不要太興奮,否則容易粗心大意而導致不必要的丟分。看到難題也不要緊張,告訴自己「我難其他人也難」,並仔細分析題目,「再難的題目最終還是要回到課本的知識,用學過的知識解答。所有考生只要仔細審題、分析,難題也是可以找到突破口的。」龍老師表示。
【來源:南海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