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下:高中新課標「新」在哪裡?寒門學子的春天來了!

2020-12-21 騰訊網

一、各科教材分三大部分: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

1、必修課程:必須修完所有內容,不論選課偏文還是偏理。必修內容基本上是分為必修上與必修下,很多學生與老師都會認為新教材太雜亂,有很多原來很重要的內容改入到選擇性必修或者刪除,增加了一些原來沒有的內容。增加一些內容大家可能理解,可把原來必修內容改到選擇性必修或者刪減很多老師學生不理解,那是因為新教材的結構設置分層次、分深度。

什麼意思呢?就是必修上下兩本是高一學習是必修內容,也就是說必修上下內容是所有學生應對高二學業水平測試的必須掌握的內容,到高二如果選擇其他科目的話,原來一些老教材必修內容的難點可以不用學習,到高二選課的時候在選擇性必修內繼續深入學習,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很多學生在不選某一科的時候大大減少了學習難度,注重基礎性。

2、選擇性必修:是必修內容的補充與深入,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老師在看新教材會感到很雜亂的原因。因為在很多老師思維裡,很多選擇性必修的內容原來是必修內容所以本能的在拿必修教材和選擇性必修一起看會感覺明明是一個內容卻拆成兩本書,原來在一本書上就解決了,現在變得這麼麻煩。

所以這就是新教材的「新」亮點,摒棄老教材專題板塊的思路,以「新高考」選科報考與學業水平測試兩方面綜合考量,有的學生只為了學業水平測試到高二選科可能就不學了,所以新教材與「新高考」同步為了學生選科應對學業水平測試而做出新突破,那就是打破老教材的專題板塊結構,突出難易程度的不同與深淺做出來選擇性必修教材供高二選科報考同學在選擇性必修深入學習,為高二不選課同學應對學業水平測試只學習必修內容。

3、選修內容:選修內容在高考中屬於「學而不考,學而備考」。在新編教材中國家不做統一要求,要求有餘力學校自行編寫準備教材,不在高考範圍內,所以基本上以後高考內容只有必修與選擇性必修。

二、新教材的設置對學生有什麼影響?

1、對學生最大的影響就是不選某一科的學生來說,學業水平測試變簡單了,因為原來必修的難點都挪到選擇性必修了。

2、對於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以後可能想走「單招」的學生課業量減少了,因為很多內容都在選擇性必修裡,應付個學業水平測試參加單招考試的話,和原來老教材必修三四本來說難度降低的不是一星半點。

3、對於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其實壓力沒變小,因為參加高考的學生最後都要學習選擇性必修,所以高考生難度其實沒小,這說明新教材做到了「因材施教」,並且與新高考同步。

三、對主科語數外主科選無可選的大科目新教材怎麼和新高考銜接的呢?

最重要的就是對整體認知的把握,考察的是「大局觀」、「整體觀」這裡拿語文做舉例說明。老教材語文必修1~5,新教材必修上下兩本,選擇性必修上中下三本,其實還是五本書的學習,但老教材學的思路是對「文體」的把握,就是所說的「體裁」。

比如老教材必修一全都是現代詩歌,第二單元都是小說,第三單元都是散文等等,就是部分板塊特別明顯,所以在講課過程中老師會挑一篇課文著重講解,因為只講出外形和套路就能做題了。

所以在考試當中會考察小說閱讀、實用類文本等等,從文體考察就會有固定的答題模板和套路,所以新教材為了「去模板」化做出了大刀闊斧的變革,在必修上本第一單元中既有詩歌,也有散文,還有小說,從原來的「體裁文體為先」,變成了「主題為先」,也就是說我原來第一單元都講詩歌,比如所有的老師在老教材必修一裡都會講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可現在新教材必修上第一單元既有二十四歲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也有鐵凝的《哦,香雪》還有茹志鵑的《百合花》等等,從原來一種文體講一單元,變成現在好幾個文體講一單元,那共同點是什麼?

那就是「年輕人怎麼看世界」,所以這就是新教材編輯的第一單元的亮點就是讓年輕人讀懂自己。所以新教材培養的是「整體觀」,比如在2020年全國三卷語文考了一個「你怎麼給自己畫像」,這不就是讓自己讀懂自己的考察嘛!新教材裡早就有,第一單元就有了!再看2020年全國一卷材料作文考了齊桓公當年爭奪王位和管仲是政敵,但後來又重用管仲說明什麼?

有人說因為管仲有才華能幫到齊桓公,所以才冰釋前嫌重用管仲,這就屬於偏題了,其實命題人真正想考的立意是齊桓公有「大局觀」,為了齊國未來的發展,站在國家角度考慮問題才有了管仲「一怒而諸侯懼」,也有了後來的春秋五霸的齊桓公,這不就是新高考對主科的導向嘛?「大局觀」、「整體觀」。

四、現在2021屆高考處於「轉折期」屬於老教材「新高考」那又要如何把握呢?

1、不要拘泥於幾年前的高考題了,雖然高考真題雖然有參考價值,但對於老教材新高考來說,題型的考察會更偏向新教材的思想。這裡要說一下,偏向新教材的思想並不代表考察新教材的內容,當然政治學科除外,因為政治具有時效性新教材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拋開政治不談,其他學科知識考察思路偏向新教材新高考思想,內容上還是會按老教材內容考察。比如在最新聯考的百師聯盟2021屆高三一輪複習聯考卷(二)中一道歷史材料分析題就非常典型的用老教材內容考察新教材思想的一道大題。(見下圖)

這道題兩個問號都是參照新版歷史教材選擇性必修2中第六單元醫療衛生系統的防治與現代衛生建設單元專題的考察,但答題內容卻是老教材必修1政治史的內容來答題,這就是本屆高三學生面臨的最典型的考題模式,設問偏向新教材,內容參照老教材。

五、教材與考綱的變化關係:

新高考與舊高考的區別就是在於老教材按照板塊設置,新教材按照難度階梯設置,舊高考考察部分板塊可以有固定的答題模板,新教材考察「整體觀」。還有就是,老教材舊高考是「一綱多本」,新教材新高考是「一綱一本」。什麼意思呢?

「一綱多本」指的是全國各地高考考綱基本一致,教材有多個版本。「一綱一本」指的是全國高考考綱基本一樣,教材從原來多個版本幾乎縮成全國都用一本教材就是全國新教材,所以原來全國卷考察有「去教材化」的導向,因為雖然大家都用全國卷,但教材版本不同可能在考察的時候就要都兼顧到,要麼考大家教材都學的,要麼考大家教材都沒學的。

所以近幾年尤其是文科大家會感覺學的和考的沒啥關係,那是因為高考要注重到所有人,可現在全國卷幾乎都採取「一綱一本」,很有可能以後的高考會出現「回歸教材」的現象,但也不要過分死記硬背,因為全國卷考察整體不摳細節。

編寫人:孫偉傑

相關焦點

  • 華師C069普通高中教師「新高考」新課標新教材高中生物培訓剪影
    在2020年8月的第一天,我們湖北省各個地區的高中生物同仁一起相聚在這美麗的桂子山,來到文化底蘊非常豐厚的華中師範大學參加普通高中教師「新高考」新課標新教材高中生物專題培訓。課堂上積報互動,學習,課堂下互相交流,探討……這裡記錄了我們這幾天的生活點滴,特製成本篇,以期共享。培訓學員們在班主任的帶領下沿著校園的林蔭道進入教室
  • 中信銀行扶貧故事:東蘭縣寒門學子的「自強路」
    7月,「中信銀行·新長城高中生自強班」幫扶學生之一,華北電力大學的韋展鵬通過電話向中信銀行南寧分行捎來了好消息:他不久前剛成功籤約柳州供電局。他激動地說:「作為受資助者,自強班項目改變了我的人生,如今我有了一定的能力,也要盡力去幫助更多的人,將自強班的助人精神薪火相傳。」
  • 高中新課程方案今秋執行!增加德語、法語、西班牙語課程……
    新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有哪些主要變化?學校如何落實?來跟小布一起看↓↓↓與2003年頒布實施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相比,新的課程方案有哪些主要變化?進一步明確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普通高中教育是在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不只是為升大學做準備,還要為學生適應社會生活和職業發展做準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 寒門學子很少搞科研 科學是有錢人的「玩物」嗎?
    (原標題:寒門學子很少搞科研 科學是有錢人的「玩物」嗎?)小編並不贊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這一段邏輯,新的科學機制出現之前,「科學是權貴們的玩物」中的有錢人指的是權貴,他們贊助科學家從事研究,並從研究成果中享樂,而在新的科學機制中,「科學依舊是有錢人的玩物」中的有錢人指的是科學家自身或其家族。兩者之間不該用「依舊」連貫。小編贊同的是,無論新舊科學機制,科學研究離不開錢。
  • 河南省金鑫愛心教育基金會為我市寒門學子捐贈60萬元
    洛陽網8月12日訊 今日上午,今年以545分考上河南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系的孟津縣困難學生張杏杏,獲得了河南省金鑫愛心教育基金會的幫助。和張杏杏一起受助的還有100多名寒門學子,他們將依家庭貧困程度和考上大學的情況,得到1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捐款。
  • 法語德語西語進入高中新課標,有小學生家長已開始建群組團學二外啦!
    從今年9月的新高一開始,修訂後的新課標裡新增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三科目。周到君發現,不少小學生、初中生家長已經「聞風而動」,自發建群零基礎學習二外。但大多數家長的目的並不功利,「在學有餘力的前提下培養語感」。
  • 廣安:乘中新馬泰國際教育直通車 圓新育才高中學子的留學夢
    考察團留影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為促進中新馬泰國際教育交流合作,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協)高等國際教育與中國民辦院校的國際合作,探尋更多讓中國普通家庭孩子出國留學的機會,1月23日至1月31日,中新馬泰
  • 「截留助學金」潛規則加劇寒門學子人生定型化
    5年前,江蘇省灌雲縣陡溝中學分管財務的副校長張永敏在跟剛上任的校長於寶軍報告助學金到帳時,悄悄向新校長交代了這條 「潛規則」。於寶軍選擇了和前校長同樣的方式,默默截留了本該發給貧困生的助學金銀行卡。(4月19日 央廣網)在路遙先生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裡,寒門學子孫少平的求學故事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 應試教育靠努力,素質教育靠家庭,精英教育拼階層!
    那麼,這股低收入人群,分布在哪裡呢?在農村。在他們還在為生計發愁時,他們的下一代,子女的教育問題,又將會是一個連環奪命招。十幾年前,「應試教育」,父母也許只用把孩子交給學校就行。但隨著,高考的不斷改革,美術、音樂、體育的加入,素質教育的提倡,這回, 我們不光要靠學校的教育,更要靠校外、家庭,父母給孩子的培訓是否到位。這白了,這就需要家校配合。
  • 教育部:普通高中新增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3個課程標準
    新京報快訊 6月20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一、課程方案修訂情況一是進一步明確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針對長期以來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強調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不只是為升大學做準備,還要為學生適應社會生活和職業發展做準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 金鑫集團董事長年永安與寒門學子代表暢談學習、成長和創業
    寒門學子代表參觀鑫融基投資擔保有限公司  4日下午,寒門學子代表參觀完鑫融基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和澗西區中小企業金融超市後,與金鑫集團、鑫融基金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年永安面對面暢談,取了不少「真經」。
  • 衡南縣推進高中教育發展紀實
    生命離不開水源,人才離不開教育。近年來,衡南縣秉承尊師重教優良傳統,大力推進教育強縣戰略,切實將教育事業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全縣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發展迅猛,教育質量大幅攀升,「學在衡南」的氛圍和影響逐步在全市形成。
  • 「寒門」逆襲!安溪高三學子:此生不悔入廈門
    廖炳旭表示,當時的情況,自己面臨學習上的挑戰——各地學子競爭激烈,家裡也有經濟上的後顧之憂——大城市意味著更高的開支,而家裡的經濟條件並不寬裕。然而,考上了便能夠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拓寬格局與見識,也能夠改變自己和全家的命運。廖炳旭坦言,改變命運這四個字,在當時是自己,也是全家人最大的動力。 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瘳炳旭在競爭中取得優異成績,被科技中學所錄取。
  • 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就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修訂答記者問
    1.社會各界對修訂普通高中課程十分關注,請介紹一下修訂的背景和意義?   答:一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黨的十九大進一步強調「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這些要求必須全面落實到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之中。
  • 為何西晉縱容士族政治的悲劇,要寒門學子承擔?寒門再難出貴子
    自從隋朝建立科舉制度開始,中國的寒門學子就終於找到了黑暗中一條前進的方向。科舉制度,他不問你的出身,只要你有能力,有足夠的學問,你就能上榜,你就會得受到朝廷的重視,就會被任命為官。也會從此改變你的命運,這是很多寒門學子究極其一生而追求的目標,在古代時期,甚至有著年過古稀的老人還去參加科舉考試,就渴望在官場上得到一些功名。可是在晉朝時期。社會中所盛行的士族政治卻壓斷了寒門學子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讓寒門學子在那個社會之中根本無法生存。而士族制度,始於東漢時期。
  • 從仝卓、陳雙雙看高考:公平的高考,可能是寒門學子唯一的機會
    今年的疫情,打亂了很多學子的學習計劃,高考延期一月。天氣、心態、複習情況給高考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因素,近20年來的首次延期高考,結果究竟如何?大家在惴惴不安中拭目以待。來自社會底層的焦慮——我的孩子可能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老劉是沿海城市某工廠流水線上的工人,大概40歲,來自四川農村。他和老婆倆人的工資加起來,約8000-9000元/月。
  • 岷山集團再資助40名寒門學子(圖)
    20日下午,40名寒門學子從四川岷山集團、岷山書畫院以及華西圓夢基金的愛心人士手中接過了圓夢大學的助學金。8月16日至18日,來自上海、浙江、蘇州、陝西、四川等城市的80餘名書畫家,捐贈出了自己的作品,在成都岷山飯店舉行了為期3天的義賣,本次義賣總共籌集到20萬元的愛心善款,岷山集團將其全部捐贈給了寒門學子,每人5000元。  「我們非常感謝這80餘位書畫家能夠捐出自己的作品,更加感謝社會上的愛心人士奉獻出他們的愛心。
  • 曙光照耀公益路 授之以漁助寒門
    黑龍江大學曙光學子張旭在2019年肯德基曙光學子納新大會上說著。十五年堅守 助龍江寒門學子圓夢高校1月初,黑龍江大學舉辦的肯德基曙光學子納新大會中,曙光學子張旭向大家講述了自己進入大學後,肯德基曙光基金為他生活帶來的改變,他的發言充滿著自信與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積極開朗的人生態度讓現場響起了陣陣熱烈的掌聲,同時也讓即將接受肯德基曙光基金資助的24名寒門學子心中燃起了希望。
  • 新高考來臨,湖南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平臺正式上線五大評價...
    昨天,記者從市教體局獲悉,從今年12月起,全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平臺正式上線,在全省普通高中學校投入使用。全省普通高中學校將於12月底組織完成學校、教師和所有普通高中學校2018級高一學生的EEID(湘教雲個人電子身份證)註冊工作,本學期期末完成所有高一新生第一學期綜合素質評價相關信息採集和上傳工作,確保湖南新高考綜合改革順利啟動。
  • 《寂靜的春天》|是誰按下了春天的靜音鍵?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還在全球蔓延,這也許是大自然對人類的一次提醒。很多人看到書名會有疑問,春天應該是萬物生長,蟲鳴鳥唱的季節,為什麼要用寂靜來形容。而這本書也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直接引出了這部鴻篇巨作的傳奇故事。它是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十大重要著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