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莊河攝影愛好者長期觀察黑臉琵鷺,錄下難得一幕!

2020-12-17 瀟湘晨報

營救幼鳥,這隻黑臉琵鷺挺身而出,雖敗猶榮

莊河攝影愛好者何巨濤自 2009 年開始利用業餘時間跟蹤記錄黑臉琵鷺,莊河石城島形人坨是目前在中國發現的黑臉琵鷺中國種群的唯一繁殖地。今年 5 月末,何巨濤拍攝到石城島形人坨上一段珍貴視頻。

這段不到 2 分鐘的視頻顯示,在黑臉琵鷺的巢穴附近,一隻體型碩大的成年黑臉琵鷺用其扁長的大嘴持續攻擊兩隻沒有親鳥看護的黑臉琵鷺幼鳥,其中一隻幼鳥被夾得垂頭耷腦奄奄一息。視頻顯示,在這個巢穴下端,還有一隻成年琵鷺一直觀望,曾試圖飛過去 " 營救 ",最後按捺不住心中怒火,奮力振翅,衝了過去,給那隻 " 行兇者 " 當頭一擊。

" 行兇者 " 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差點摔倒,但幾個回合下來,因體型相差懸殊及實力不濟," 正義者 " 最終敗下陣來 ………

最後,見到幼鳥不動了," 行兇者 " 或許也被這正義之勢所震懾而匆匆離開。

何巨濤稱,根據多年觀察,黑臉琵鷺沒有攻擊自己幼鳥的習性,至少他從來沒看到過。" 一隻成年琵鷺攻擊兩隻沒有親鳥看護的琵鷺幼鳥,鄰裡間有事,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有徘徊觀望的,也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正義存在於任何物種。

黑臉琵鷺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世界瀕危鳥類,2020 年全球黑臉琵鷺普查數量為 4800 多隻。

2019 年,黑臉琵鷺在莊河共築巢 49 個,總數達 160 多隻只,這是莊河市黑臉琵鷺有記錄以來最高數字。

何巨濤 半島晨報、39 度視頻首席記者張錫明

【來源:半島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大連一攝影愛好者長期觀察黑臉琵鷺,見證難得一幕
    大連莊河攝影愛好者何巨濤自2009年開始利用業餘時間跟蹤記錄黑臉琵鷺,莊河石城島形人坨是目前在中國發現的黑臉琵鷺中國種群的唯一繁殖地。今年5月末,何巨濤拍攝到石城島形人坨上一段珍貴視頻。一段不到2分鐘的視頻顯示,在黑臉琵鷺的巢穴附近,一隻體型碩大的成年黑臉琵鷺用其扁長的大嘴持續攻擊二隻沒有親鳥看護的黑臉琵鷺幼鳥,其中一隻幼鳥被夾得垂頭耷腦奄奄一息。視頻顯示,在這個巢穴下端,還有一隻成年琵鷺一直觀望,曾試圖飛過去「營救」,最後按捺不住心中怒火,奮力振翅,衝了過去,給那隻「行兇者」當頭一擊。
  • 上百名攝影愛好者齊聚莊河,「長槍短炮」只為拍它
    盛夏時節,在莊河明珠灣的三河入海處,每天潮漲時分,總會聚集大批攝影愛好者,多時竟達上百人,「長槍短炮」的,快門響個不休。原來,是一種名叫黑臉琵鷺的珍稀鳥兒,將大家匯聚在此。常來這裡攝影陳國富告訴記者:「每每有漁船從礁石旁駛過,他們不驚不擾,泰然自若。這些鳥兒現已適應了莊河的環境,它們根本不再怕人了。」拍攝黑臉琵鷺的隊伍來自全國各地,北有黑龍江、吉林的朋友,南有廣東、福建的朋友。他們為了一睹黑臉琵鷺的芳容,為了領略莊河這塊土地的神奇,竟不惜千裡迢迢。
  • 丹東鴨綠江現黑臉琵鷺 引來世界各地攝影愛好者
    世界各地攝影愛好者齊聚鴨綠江口。 劉曉陽 攝中新網丹東9月7日電(王景巍) 「鴨綠江口溼地今年又飛來黑臉琵鷺了,而且不止一隻」,這一消息吸引了世界各地愛好鳥類攝影的攝影家,大家紛沓而來只為親眼看一看跟中國大熊貓一樣珍稀的水鳥。
  • 莊河環境好 黑臉琵鷺多
    莊河環境好 黑臉琵鷺多 作者:王金海 2019-08-28 10:4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遼寧莊河近年來重視保護環境,實施綠色發展,黑臉琵鷺數量穩步提高,1999年首次發現黑臉琵鷺7隻,2013年發現77隻,今年增長到近200隻。  上世紀90年代,世界上的黑臉琵鷺只剩下幾百隻,被國際自然資源物種保護聯盟收錄至瀕危物種紅皮書——《亞洲鳥類紅皮書》名錄中。
  • 黑臉琵鷺T69的故事
    大連莊河石城島,是目前中國已知的唯一的一處黑臉琵繁殖地,2020年在石城島繁衍的黑臉琵鷺大約有50巢,育雛60-70隻,種群數量約為167隻黑臉琵鷺作為典型的夏候鳥,3月返回北方繁殖地,10月返回到南方越冬地,其中大部分(約2000多隻)在臺灣臺南沿海棲息越冬(世界最大的黑臉琵鷺越冬種群棲息地)2020年7月,在莊河三河口的黑臉琵鷺
  • 大連莊河黑臉琵鷺今夏生兒育女67隻
    大連莊河黑臉琵鷺今夏生兒育女67隻 總數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作者:徐婷 戰成仁 2019-08-30 10:35   來源:大連晚報    >黑臉琵鷺已成為莊河一張亮麗的生態名片。
  • 黑臉琵鷺豈能成金獎犧牲品(圖)
    王大斌攝  憤怒:市長因何拍案而起  今年第八期《中國攝影》雜誌一到莊河,政府的幾位領導就發現了其中刊登的「黑臉琵鷺」一組照片,其中第一張照片明顯是在鳥巢附近俯拍的。副市長何明洲拿出了幾張今年8月初執法部門在形人坨現場收繳的攝影包和三腳架照片,介紹說,雜誌上刊登的照片很有可能就是攝影師今年拍攝的。
  • 56隻黑臉琵鷺先期重返莊河「生兒育女」
    本報訊(趙金花記者徐舉)記者昨日從莊河市野保站獲悉,隨著氣溫升高,在莊河市繁衍後代的世界瀕危物種黑臉琵鷺來到了它們的家——石城鄉形人坨子,開始長達近8個月的繁殖地生活,從今年3月17日迄今,已觀察發現56隻。
  • 世界瀕危鳥類黑臉琵鷺重返莊河
    本報訊 記者王繼富報導 隨著氣溫的升高,在莊河市繁衍後代的世界瀕危物種黑臉琵鷺來到了它們北方的家——石城鄉形人坨子,開始長達近8個月的繁殖地生活。  4月20日,記者從莊河市野保站獲悉,3月中旬以來,已觀測到兩批共10隻黑臉琵鷺分別降落到莊河港灘涂和形人坨子繁殖棲息地。此後將陸續有黑臉琵鷺來到這裡築新巢、補舊巢,為生兒育女做準備。據統計,去年一共有102隻黑臉琵鷺在莊河棲息、繁殖。  莊河市石城鄉形人坨子以及王家鎮元寶島是黑臉琵鷺在國內大陸地區僅有的兩處繁殖地。
  • 莊河尋鷺
    實在不願放棄這個周末的難得好天氣,我臨時起意,在微信裡問了老同學一句:你較得這時候,能到省內哪兒去觀鳥?剛巧他上周特意去莊河看「黑臉琵鷺」,就發了定位地圖和小視頻過來,我瞬間就被那個「三岔河」入海口迷住了,於是,一場說走就走的觀鳥之旅開始了。一輛車,兩個人,三個背包,驅車312公裡,走瀋海高速、莊蓋高速,穿山越嶺,直奔遼東海濱。
  • 《跨越海峽的飛翔--黑臉琵鷺影蹤》背後的故事
    鳥類學家經過長期苦苦的觀察,才對黑臉琵鷺的繁殖、棲息、遷徙,有了一鱗半爪的發現。鳥類專家在朝鮮北部三八線的西部海岸幾個小島上發現了正在繁殖的黑臉琵鷺。 海峽這邊相隔相當遙遠的瀋陽市,有一位從事證券工作的業餘攝影愛好者胡毅田,自從在2002年第一次見到黑臉琵鷺,就下定決心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下它們美麗的身影。
  • 黑臉琵鷺,歡迎回家
    黑臉琵鷺是全球瀕危珍稀鳥類,是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的水禽,被譽為鳥中的大熊貓,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臺南市曾文溪口是黑臉琵鷺最大的越冬地,我市石城鄉的形人坨是大陸唯一確定的「育嬰房」。「T69」回家的消息,讓人歡喜、令人振奮。
  • 讓黑臉琵鷺舞翩躚
    黑臉琵鷺的種群分布   夏季時,黑臉琵鷺後腦勺有很長的髮絲狀桔黃色羽冠,脖子下面至前胸之間還有一個桔黃色的項圈,如果不仔細看,黑臉琵鷺的長相很容易被錯認為白琵鷺。   張國鋼認為,這兩種琵鷺非常容易認錯,而且還經常混群,由於白琵鷺的數量較多,野外監測時,經常要從白琵鷺中尋找黑臉琵鷺。
  • 我真的想逃到莊河
    攝影、撰文:關曉東撥開密雲,俯瞰莊河南城夜色,繽紛閃爍的城市霓虹中,連車水馬龍都放慢節奏——也許這正是「莊河的印象」,宛如黃海之上一盞橘色小燈,安謐愜意,暖人肺腑。人們雖然居住在城市中心,卻能遠覽高山,近看大海。位於莊河南城的將軍湖,在近些年成為了「城市坐標」;夏天的南城區,也因將軍湖畔的華燈初上而熱鬧了起來。
  • 快看!長安首次發現極珍貴的黑臉琵鷺
    長安曾有一著名景點「蓮峰賞鷺」,可以在美麗的蓮花山下欣賞鷺鳥群飛,然而,這一壯麗景色在10年前卻逐漸消失。12月6日,馬尾水庫出現一隻琵鷺  廖志忠/攝   冬日的長安,正值候鳥南歸,今年12月初,有攝影愛好者在馬尾水庫發現一隻黑臉琵鷺,它有著把小鏟子一樣的長喙,十分特別。
  • 黑臉琵鷺現身鴨綠江口溼地(一追到底)
    圖為在鴨綠江口溼地大洋河口棲息的黑臉琵鷺。白清泉攝  日前,遼寧省丹東市林業局組織的水鳥調查發現,自今年5月下旬以來,棲息在鴨綠江口溼地的世界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種群數量約為20隻,主要分布於鴨綠江入海口地區和大洋河口地區。  據丹東市林業局介紹,丹東鴨綠江口溼地,每年春秋遷徙季節,尤其是夏季,均有黑臉琵鷺棲息於此,且近幾年的數量明顯增加。
  • 黑臉琵鷺又來深圳過冬了
    田志輝供圖&nbsp&nbsp&nbsp&nbsp北方的天氣越來越冷,深圳也漸漸「入秋」,不少候鳥紛紛南下過冬,其中深受深圳人關愛的瀕危物種黑臉琵鷺又出現在深圳灣。近日,帶著長槍短炮前往深圳灣「打鳥」(鳥類攝影)的人群,成為一道獨特風景。
  • 黑臉琵鷺,平安自在東南飛(美麗中國·調查·鳥的遷徙 ①)
    莊河是遼寧省大連市的水源地。莊河與附近的元寶島,也是全球黑臉琵鷺的繁殖地之一。另一處在朝鮮半島沿海島嶼。  棲息地遭破壞,黑臉琵鷺種群數量曾逐年下降  每年3月下旬,從南方飛來的黑臉琵鷺陸續到達莊河,在莊河的形人坨子和元寶島築巢繁殖。
  • 一隻黑臉琵鷺的南行記:棲息地保護迫在眉睫
    11月18日早晨,一隻佩戴著衛星跟蹤器的黑臉琵鷺「華華」飛離遼寧莊河河口,在膠東半島南端的蘇山島休整後,向南飛往江蘇鹽城東南方向,最高時速近每小時100公裡,預計今晚將在射陽縣停歇。這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首次對黑臉琵鷺進行衛星跟蹤。如果衛星信號接收正常,傳回的數據將揭開黑臉琵鷺中國繁殖種群的遷徙之謎。
  • 瀕危黑臉琵鷺現身紅樹林 來深過冬(圖)
    快看!黑臉琵鷺回來了 18隻珍稀黑臉琵鷺昨晨現身紅樹林,吸引眾多觀鳥者 。    海灘上留下黑臉琵鷺的美麗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