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標」?什麼是「非標」?資管新規重磅文件今天釐清界限

2020-12-16 經濟參考網

    什麼是「標」(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什麼是「非標」(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二者之間的界限得以正式明確。作為資管新規的重要配套細則,7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正式發布了《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以下簡稱《認定規則》)。

    央行相關人士表示,《認定規則》細化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關於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以下簡稱標債資產)的五項要求及相關認定標準,並在過渡期安排、監管要求等政策導向上,與《指導意見》及相關配套制度精神保持一致,既沒有製造進一步緊縮的預期,也沒有放鬆監管要求,對市場影響相對較小。

    01

    「標」與「非標」界限明確 穩定市場預期

    去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發布《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徵求意見稿)》。今年5月,國務院金融委發布消息稱,將於近期推出11條金融改革措施,其中包括「發布《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落實資管新規要求,明確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認定範圍和認定條件,建立非標轉標的認定機制,並對存量『非非標』資產給予過渡期安排,穩步推進資管業務轉型發展,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此次《認定規則》的正式出爐,是對國務院金融委精神的落實,也進一步完善了資管新規的整體政策體系和框架。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銀髮〔2018〕106號)重要配套細則,人民銀行在制訂《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時,充分考慮了當前內外部經濟形勢、實體經濟融資的困難、企業多元化融資需求以及防範處置風險的風險等因素,旨在促進資產管理業務規範健康發展。

    《認定規則》充分考慮市場需要,為各類債權類資產提供了明確的標債資產認定路徑,提升債券市場的普惠性和包容性。具體看,《認定規則》第一條已明確為標債資產的各類債權類資產,無需進行標債資產認定;《認定規則》發布後新增的其他各類債權類資產,均可按相關程序進行標債資產認定;若通過標債資產認定,資管產品可投資該類標債資產以置換存量的非標資產。

    另外,經與金融監管部門及市場機構充分溝通,《認定規則》將一些市場機構普遍關心、性質模糊的金融產品歸為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以下簡稱非標資產),例如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債權融資計劃、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的券商收益憑證、上海保險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債權投資計劃與資產支持計劃、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有限公司的信貸資產流轉和收益權轉讓相關產品、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有限公司的理財直接融資工具等,明確了市場對非標資產範圍的預期。

    據央行披露的信息,《認定規則》於2019年10月12日至11月10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在意見徵集期內共收到35家機構合計94條意見建議,多數意見和建議已合理採納。較此前的徵求意見稿,《認定規則》有三處修改,集中在標債資產的信息披露標準和標債資產的定價與流動性機制標準兩方面。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些修改主要是一些技術上的完善,使得《認定規則》更具實操性。

    「《認定規則》細化了《指導意見》關於標債資產的五項要求及相關認定標準,並在過渡期安排、監管要求等政策導向上,與《指導意見》及相關配套制度精神保持一致,既沒有製造進一步緊縮的預期,也沒有放鬆監管要求,對市場影響相對較小。」上述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認定規則》對存量的「未被納入本規則發布前金融監管部門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統計範圍的資產」,在《指導意見》過渡期內豁免了非標資產有關監管要求,這使得金融機構可以根據自身整改計劃,自主合理做好投資安排。

    02

    促市場規範發展 提高金融服務實體能力

    金融機構壓降非標資產投資的進度如何?對此,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自《指導意見》發布以來,市場對《指導意見》的資管產品投資要求適應性已明顯增強。從當前市場運行情況看,金融機構資管產品的投資模式已逐步轉型,非標資產投資有序壓降,並逐步轉向投資債券和存款等表內資產。

    而此次《指導意見》的發布將進一步促進市場規範發展。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現在釐清相關定義,消除「標」和「非標」之間的模糊地帶,有助於金融機構開展業務時把握業務邊界,也消除市場對非標資產清理「一刀切」的疑慮和誤讀,這樣既有利於化解非標資產難入表、難接續的問題,又有利於非標資產的規範發展,為市場增添了彈性。

    該人士還表示,標準化資產和非標資產能適應不同投融資主體的融資需求,非標資產有其合理性,也並非就是「有毒資產」,人民銀行從市場角度出發,客觀地看待標債資產與非標資產的利與弊,並未強制非標資產進行轉標,而是將投資標債資產的主動權交給市場機構。

    「《指導意見》明確了規則和認定機制,原先一些非標資產、非非標資產經過適當』改造『後,均可按相關程序申請進行標債資產認定,從而以更為透明和市場化的方式轉化為標準化資產。從這個角度說,《指導意見》在促市場規範發展的同時,能進一步激發市場內生動力,進一步發揮債券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他說。

    促市場規範和金融服務實體,近日,人民銀行還會同發展改革委和證監會聯合發布《中國人民銀行 發展改革委 證監會關於公司信用類債券違約處置有關事宜的通知》,《通知》圍繞構建統一的債券違約制度框架,對債券違約處置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受託管理人制度和債券持有人會議的功能作用,發行人、債券持有人及各類中介機構的職責義務和權利進行規範,同時針對發行人惡意逃廢債、債券募集文件薄弱、市場化違約處置機制不健全等若干問題統一解決方向,推動債券市場違約處置向市場化、法治化邁進。

相關焦點

  • 百萬億資管新規落地,影響遠未開始,債牛可期,股市短期波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影響百萬億資金的資管新規4月27日正式落地,新規會對市場和資管造成什麼影響?券商中國記者整合多家機構最新的熱辣觀點,歸納出新規對債市、股市和資管行業的三大方面潛在影響。債市:牛市行情可期?
  • 王宏宇、王文歡:基於資管新規視角下的證券公司票據資管業務風險...
    2018年4月27日,四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對非標資產的投資進行了嚴格規定,《資管新規》將票據定性為非標資產。在《資管新規》發布之前,票據資管業務得到快速的發展,而2018年4月27日,《資管新規》使得票據資管業務的發展受到了限制。新規中對票據資管影響較大的就是資管產品投資銀行信貸資產要求。對於票據來說,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票據是否屬於信貸資產。
  • 高金| 「資管新規下,資管行業的挑戰與機遇」研討沙龍順利舉行
    在研討會正式開始前,舉行了「海華永泰最佳綜合實踐課程項目獎學金」頒發儀式。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歐陽群結合近幾年出來資管行業問題的實踐經驗做了背景介紹和分享。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私募證券投資研究中心副主任趙曦,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張誠,德邦基金總經理陳星德,財通基金總裁王家俊,朱雀基金董事長王歡,茂典資產管理董事長梅東亞,江南農商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鄒志鋼,文廣資本總經理孫崢,國泰君安資管執行董事李軍,鉅派投資執行總裁吳琦敏,東吳證券資金運營部總經理葉犇,渤海信託併購基金部總經理潘星安,申港證券副總裁李傑,長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人廣證券營業部總經理孔憲嶠
  • 不是「飛鏢」,是「非標」!「高淨值」的你,敢玩麼?
    老徐每年有上百萬的投資在手中,但面對《保險資管產品管理暫行辦法》提出的「符合投資條件者包括自然人」,還是略顯保守。 「畢竟是新出臺的。」他說。 3月25日,《保險資管產品管理暫行辦法》公布,5月1日起正式實施。《辦法》的發布和即將實施,會給資本市場和投資者帶來什麼影響?
  • 銀行非標不良資產處置面臨強監管
    銀行業務人士透露,資管新規以來,監管機構對銀行非標業務的監管趨嚴,尤其在資金用途、資金穿透等方面;同時近來隨著企業信用風險加劇,監管對銀行存量不良非標資產處置和新增非標項目本身還款能力關注度加強。  採訪中,業務人士普遍表示,銀行對非標項目篩選更加嚴格,對項目主體的門檻明顯提高,新增項目風險並不太大,主要還是存量風險處置問題。
  • 書訊|吳曉靈推出重磅新書《資管大時代》
    近日,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推出重磅新書《資管大時代》。該書聚焦「後資管新規時代」的挑戰與機遇,系統解讀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私募的市場發展邏輯與監管改革脈絡,洞悉未來十年監管改革方向,明確金融機構發展戰略,指導百姓如何抓住財富管理新時機。
  • 資管「遊戲規則」大統一 保險資產配置或現四大變化
    來自保險資管公司高管的普遍觀點認為,從資產配置結構看,資管新規實施後,保險資金的大類資產配置結構整體有望保持穩定,預計未來可能會出現四大變化。而為積極把握資管新規帶來的機遇,保險資管公司亦需在加大組合類資管產品創新力度等方面練好內功。
  • 大資管時代:券商資管「馬太效應」凸顯
    所有這些政策均指向金融機構監管套利的「影子銀行」行為,而過去幾年野蠻生長的券商資管自然是首當其衝。  隨著資管新規出臺,監管層明確對資管產品分類型統一規制,至此資管行業統一監管的大幕逐漸拉開。短期看會有一定的衝擊,但長期看,將為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健康發展奠定基礎,且有利於回歸資產管理業務本源。
  • 監管要求本周內上報資管新規整改計劃 8月起每月報送一次
    (中國基金報)   繼分級基金之後,監管層再次出手,要求不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的資管產品上報整改計劃。  多家基金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近日接到當地證監局通知,敦促基金、券商等資產管理監管在6月底之前上報資管新規整改計劃,且自8月起每月報送整改進度表。
  • 21世紀資管研究院成果豐富,多項重磅產品即將面市
    與此同時,我們多年來堅持舉辦「中國資產管理年會」,至2019年已舉辦12年,每一年都匯聚了行業內的各類大型資管機構領導人和精英從業者,共論資管熱點。此外,還有資管閉門交流活動,作為一個資管機構與監管機構、各類資管機構相互之間的一個交流平臺,21資管研究院舉辦的資管閉門會議匯聚了銀行、保險、證券、基金領域的市場重要機構以及監管者。
  • 招銀理財董事長劉輝:正籌劃資管科技公司,構建資管價值鏈生態
    劉輝透露,招行將打造一個一體化的科技平臺,目前正籌劃成立一家資管的科技公司,未來會以IT為支撐,鍛造整個子公司的交易組合管理、風險管理、決策分析、數據運營等等能力,來構建整個資管價值鏈的生態。劉輝表示,業務和產品的轉型、公司化運作是當前理財子公司的兩大難題。
  • 資管統一監管時代到來:多層嵌套將成歷史,委外並未「一棍打死」
    從今年3月底資管新規意見稿傳出,到11月17日下午央行官網發布《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下稱《指導意見》),「資管新規」消息終於做實。
  • 商票圈:標準化票據依然納入非標統計
    此外,[1.5.11 同業借款]納入了非標資產,127號文將同業借款定義為現行法律法規賦予此項業務範圍的金融機構開展的同業資金借出和借入業務。作為資產則屬於貨幣資金的融出,說明SPV屬於同業機構的範圍,一般我們也將具有特殊目的載體屬性的SPV視為虛擬金融機構。同業拆借雖然屬於新非非標,但同業借款本身流動性依然存疑,所以納入非標無可厚非。
  • 又見券商折戟資管 證監會6份罰單指向中郵等3券商
    券商因資管業務違規「領罰單」的情況年內屢次出現。據第一財經記者此前報導,近兩個月至少5家券商合計領到監管10餘張罰單,其中不乏大型券商,涉及中山證券、招商證券、湘財證券、恆泰證券等。而債券業務、資管業務、承銷保薦均是券商被罰的業務「重災區」。券商頻頻為資管業務違規「買單」,背後深層原因到底是什麼?
  • 南銀理財總經理師波:立足長三角,打造「城商行領先」的全能資管機構
    明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的最後一年,理財子公司將直面其他資管機構的競爭。今年的市場無疑給管理人和投資者各方都上了最好的一課,我們需要在各個渠道部門的配合下儘快做好投資者的分層工作,將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投資者。  最後,全面推進「1+N」的全渠道建設。在淨值化轉型,尤其是理財子公司紛紛成立的背景下,銀行理財的市場格局發生重大變化,銀行間彼此互相代銷產品日益成為常態。
  • ...區原市管市政設施維管工程維護服務(五標、六標)的中標、成交公告
    (五標、六標)(440106-201804-113719-0011)採用公開招標進行採購。現就本次採購的中標(成交)結果公告如下:一、採購項目編號:440106-201804-113719-0011二、採購項目名稱:2018年6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天河區原市管市政設施維管工程維護服務(五標、六標)三、採購項目預算金額(元):33,968,072.03
  • 非標業務風險頻曝,國泰基金子公司為何仍激進「創新」?
    據投資者反應,銷售方銷售時提供材料稱南京三橋的股權估值8.39億元,億陽信通股票當時的價值1.276億元,兩者相加為9.666億元,當時的抵押率則為4億(計劃募集)/9.666億=41%,抵押率符合同類資管產品,這是投資者做出認購決定的重要原因。
  • 好買解讀理財新規(上):銀行理財更寬鬆 非標融資真利好
    好買說:9月28日,理財新規平穩落地,海量銀行理財資金有了更多的投資選擇。商業銀行理財方面的監管存在進一步寬鬆的可能,同時公募理財產品投資非標資產有所放鬆,對於企業債券融資也是重大利好。 前言:9月28日,銀保監會正式下發《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下稱「理財新規」)。
  • A股頭條: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 鋼鐵巨頭呼籲國家監管部門...
    來源:金融界網站A股頭條迎來重磅升級: 今年市場迎來重大轉折,牛市初現,我們特推出A股頭條季度版,優惠價為418元,相當於優惠後月度價格198元的七折,與用戶共贏未來。3、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 資管業務改革方向不變近日關於「資管新規過渡期或再延長」的消息在市場引發熱議。據中國證券報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到,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資管業務改革方向不變。大部分待整改資產應能在2021年底前完成,只有極少數機構申請個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