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銀理財總經理師波:立足長三角,打造「城商行領先」的全能資管機構

2021-01-10 和訊銀行

  「南銀理財一成立就以建設『協同高效、管理規範、經營穩健、國內領先』的全能型資產管理機構為目標,以服務國家、服務地方實體經濟、服務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宗旨。」

  作為南京銀行(601009,股吧)全資子公司,南銀理財於2020年8月18日收到江蘇銀保監局的開業批覆,8月27日正式開業。近日,《21世紀經濟報導》專訪南銀理財總經理師波,由他來解讀南銀理財的發展策略。

  「南銀理財一成立就以建設『協同高效、管理規範、經營穩健、國內領先』的全能型資產管理機構為目標,以服務國家、服務地方實體經濟、服務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宗旨。」師波坦言。

  師波表示,為了實現上述目標,作為銀行系的理財子公司,必須堅持與母行協同合作的中心理念,整合優勢資源;同時學習先進市場機構經驗,建立符合自身特點的投研體系。

  重點發力四大方面,推動金融科技賦能

  《21世紀》:能否介紹下南銀理財目前的發展情況?在成立初期,主要工作和目標是什麼?

  師波:傳承了南京銀行理財品牌基因的南銀理財自開業四個月以來,發展平穩,產品管理規模已經接近1500億元,在城商行系理財子公司中居於前列。

  第一,從產品端來看,做好產品發行和移行、加快投資者分層,推動渠道建設。

  首先,推動新產品發行。10月,公司發行了第一隻產品,從募集情況來看,投資者踴躍購買,這表明投資者對理財品牌認可度較高。同時,為滿足客戶多元化資產配置需求,積極儲備主題型產品,如定向增發、MOM/FOF、股票指數型等產品。

  其次,加快產品移行,即管理人從南京銀行變更為南銀理財。目前,已經順利完成了兩批次產品的移行工作。從整個進度來看,目前產品移行的進度應該是理財子公司中排名靠前的,也感謝監管機構、投資者對我們的大力支持。

  再次,加快投資者分層。明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的最後一年,理財子公司將直面其他資管機構的競爭。今年的市場無疑給管理人和投資者各方都上了最好的一課,我們需要在各個渠道部門的配合下儘快做好投資者的分層工作,將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投資者。

  最後,全面推進「1+N」的全渠道建設。在淨值化轉型,尤其是理財子公司紛紛成立的背景下,銀行理財的市場格局發生重大變化,銀行間彼此互相代銷產品日益成為常態。南銀理財正在推進「1+N」的全渠道策略,「1」為母行渠道,「N」包括直銷渠道、銀行機構渠道等全方位的渠道拓展。

  第二,從資產端來看,強化大類資產配置能力。

  從南銀理財客戶特點來看,客戶對於產品穩健收益的訴求較強。因此,實現產品淨值穩健增長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一方面,要繼續發揮銀行理財在非標領域的優勢,通過非標資產來降低和熨平產品的波動;另一方面,從政策和客戶需求來看,也會不斷提升大類資產配置能力,努力提升權益佔比,增厚產品投資收益。通過大類資產的再平衡操作,努力給客戶帶來中長期穩定且可觀的收益。

  第三,打造自身風險文化理念,完善管理體系,夯實業務管理基礎。

  從原來的一個部門(資產管理部)到理財子公司,這個過程是脫胎換骨的,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和變化。理財子公司的人員大都是從商業銀行資管部門轉過來的,相較於傳統的商業銀行文化,資管機構更多的是投資文化,有能力承受更多的市場波動。經過不斷探索,目前已經初步明確了公司風險文化理念,即南銀理財是投資機構,產品業績直接決定著公司發展,這是第一要務,一切工作圍繞這一理念。同時作為銀行系的理財子公司,母行先進的風險管控理念和方式也是必須傳承的,在母行統一的風險合規管理政策下,形成理財子公司風險管理要點與授信政策,作為南銀理財風險管理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四,補齊科技短板,推動金融科技賦能。

  南銀理財開業後,我們深感資管行業科技就是生產力,無論是產品代銷、資產投資下單、業務的精細化管理都離不開系統的配合,甚至系統制約著理財業務的開展。從海外經驗來看,資管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是科技系統。對理財子公司而言,科技不僅僅是開發和應用新技術,更需要在新技術的賦能下對自身業務模式、產品服務乃至運行機制進行變革,從而實現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為此我們擬定了長期科技發展計劃,有計劃開展系統優化升級,做好持續的投入。

  立足長三角,打造差異化發展策略

  《21世紀》:南銀理財的差異化發展的策略如何體現?

  師波:南銀理財重點在產品端、資產端以及母子戰略協同方面打造差異化發展策略。

  第一,從產品端來看,打造風險收益特徵鮮明、具有階梯層次的貨架式產品體系,真正實現從銷售產品到提供解決方案是我們一直的追求。

  以貨幣類產品滿足場景消費需求。通過現金管理類產品,配合消費支付場景,提升客戶體驗和粘性,滿足客戶流動性管理需求。

  以固收+產品滿足增值保值需求。通過不同期限和風險收益比的「固收+」產品滿足精準畫像和分層下不同客戶的需求,實現客戶資產穩健增值需求。

  以主題型產品滿足不同階段家庭投資需求。通過開發養老、教育、購房等主題產品,解決位於不同生命周期階段家庭的需求,實現長期可靠回報。

  以小而美的專屬私募產品滿足合格投資者多元需求,解決高淨值私人客戶特別是家族信託辦公室、企業等差異化定製需求。

  第二,從資產端來看,立足長三角,挖掘符合「雙循環」戰略導向的產業和企業真實融資需求。作為長三角地區的首批上市的城商行,一直把長三角地區作為理財業務發展的重點,按照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要求,重點圍繞「十四五規劃」的醫藥行業、高端製造等行業,嘗試通過設立長三角股權投資基金(PE)、科創企業股權直投基金(VC)等方式支持長三角區域的科創和成長企業發展。

  第三,整合各類資源,將在「產投」資源、客戶與渠道資源等方面下功夫,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多場景、全生命周期綜合金融服務;在合規範圍內,實現集團內客戶共享與轉化、產品精準營銷與交叉銷售等。

  借力發力,與基金、券商等合作提升投研能力

  《21世紀》:南銀理財將如何與外部資管公司開展合作?

  師波:我們認為目前已經進入了屬於理財子公司的新時代,在新的時代與各類外部資管機構合作空間廣泛。

  一方面,借力發力,在投研能力提升、權益投資方面和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等機構展開重點合作。從理財子公司的實踐來看,理財子公司的優勢在於銷售,即受益於母行的渠道優勢;市場化的投研能力急需提高。我們乃至各家理財子公司都在打造以投研一體化為核心的大類資產配置能力。因此在銀行理財短板的行業研究、權益市場投資方面,已經和市場頭部的公募基金、券商展開了廣泛的合作,合作方式包括行業研究交流和培訓、二級債基、ETF指數基金的投資等等。另一方面,可以依託銀行母體在投行、託管方面優勢,展開全方位合作。

  我們倡導各類型資管機構發揮專業資源稟賦優勢,構建資管行業的生態圈,共同服務居民日益增長的財富保值增值需求。

  抓住金融開放機遇,牽手法巴等外資機構

  《21世紀》:在資管新規要求不斷深入落實,金融開放繼續推進的背景下,您認為當下最需要抓住的機遇是什麼?您所在機構又是如何去做的?

  師波:2020年以來,隨著外資機構陸續進入中國理財市場,「鯰魚」效應突出,也給南銀理財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南京銀行的實踐來看,我們在金融開放合作中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2005年,法國巴黎銀行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入股南京銀行。特別是2017年開始,法國巴黎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已開始代銷南京銀行部分人民幣理財產品。

  展望未來,我們打算從以下三方面,抓住這一波金融開放的機遇:第一,持續加強和法國巴黎銀行等外資資管機構在產品代銷方面的合作。第二,持續深化和包括法國巴黎銀行在內的外資資管機構,在資管領域的合作。第三,南銀理財已經擬定了發展戰略,在發展戰略中明確會結合自身發展的情況,在合適的時機向監管機構提出QDII資格申請,有計劃有步驟進行海外資產配置。

  總而言之,在金融開放的大背景下,南銀理財需要借力發力,加強和外資資管機構的交流合作,全面提升綜合能力,精準研發出迎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滿足投資者多元化的資產配置需求。

(責任編輯:李悅 )

相關焦點

  • 21資管丨青島銀行獲批籌集青銀理財 城商行理財子數量已超股份行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即使是在嚴峻疫情期間,理財子公司的批籌工作也在穩健推進。2月11日,又一家城商行公告獲批成立理財理財子公司。2月11日,青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收到《中國銀保監會關於籌建青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的批覆》(銀保監復〔2020〕77號)。
  • 中國首家「赤道銀行」的理財子公司開業 它的「資管生態圈...
    興銀理財設置了投資研究、產品營銷、風險管理、運營支持、綜合管理五大職能板塊,下設固定收益投資部、股票與量化投資部、投資研究部、市場營銷部、金融科技部等14個部門。目前,興業銀行理財業務規模超過1.3萬億元,位居國內股份制銀行第二,符合資管新規的新產品佔比超40%,淨值化轉型市場領先,在普益標準銀行綜合理財能力排名中,興業銀行已連續8個季度蟬聯第一。
  • 第三家理財子公司來了!交銀理財獲批開業,辦公地點在金磚大廈
    據券商中國記者了解,交銀理財的辦公地點將選址在位於上海陸家嘴金融中心核心地帶的金磚大廈,而自今年3月份以來,交行已就理財子公司開業系統建設項目展開多輪招標。交銀理財獲批開業事實上,早在2014年,交行就率先在業內開展資產管理業務事業部制改革,成為全行打造財富管理銀行品牌、實現集團收入多元化的重要途徑和關鍵領域。
  • 青島銀行隆重舉辦青銀理財開業暨山海同盟·膠東經濟圈金融合作...
    活動當天,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青島市副市長張軍、青島市政府相關部門、嶗山區、監管部門負責人、全國金融機構以及青島銀行客戶和一線員工代表參加會議並見證了青銀理財啟航及「膠東經濟圈金融合作聯盟」成立儀式。據介紹,青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由青島銀行全資發起設立,註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
  • 21資管測評報告丨137份銀行理財產品收費研究: 超額業績報酬高至...
    21資管研究小組認為,在淨值化轉型過程中,銀行理財子公司、公募基金等應抓住機遇,參考發達市場資管機構,將產品銷售導向轉向服務導向,盈利模式也應從過去的「類信貸」下交易的手續費模式,轉向按管理客戶資產規模收取顧問費的模式。  21資管研究小組2020年還將陸續發布收費、收益、信息披露等其他維度的測評報告,推動投資者對理財產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 又一城商行理財子公司獲批 優先批設更看重風控能力
    銀行理財子公司隊伍再擴容。2月11日,青島銀行發布公告稱近日收到《中國銀保監會關於籌建青銀理財有限責仼公司的批覆》。根據該批覆,青島銀行獲準籌建青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青銀理財)。在此之前,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杭州銀行等城商行均獲批籌建理財子公司,與前述萬億元資產規模的城商行不同,青島銀行的規模不到4000億元。市場觀點認為,青島銀行能率先獲批,契合了2月初銀保監會對風險管控能力較強等指標的優先批設。理財子公司優先批設看什麼?
  • 構建新發展格局 資管大咖暢談新機遇
    銀行理財、公募基金、保險資管、券商資管、信託等各類資管機構各有所長,合作遠大於競爭。優秀的資產管理機構需要外部專業服務機構的支持,所以和外部機構的合作能力本身,是一種把投資工具轉換成解決方案的核心競爭力。」王翔說。
  • 發力權益類投資 淨值化轉型下信銀理財年末新老產品佔比將達7:3
    財聯社(上海,記者 孫詩宇)訊,自2018年資管新規發布以來,銀行理財子公司淨值化轉型一直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預計至今年末,信銀理財新老產品佔比將達7:3,可以說我們產品轉型已勝利在望。」近日,中信銀行(601998,股吧)理財子公司「信銀理財」副總裁賀晉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信銀理財落實監管要求,正穩步推進理財產品轉型。
  • 去年逾九成券商集合理財賺錢 海通資管逆襲收益居首
    2014年股債雙牛的格局成就了券商集合理財產品靚麗的業績。  多家券商旗下分級產品B端脫穎而出,其中,收益率居首的海通資管實現了逆襲,東方證券資管繼續堅守權益投資。邁入2015年,業內人士預計券商資管業務格局出現明顯分化,產品類型更加多樣化。
  • 大型銀行加速設立理財子公司,多數中小銀行處境尷尬:自己「開不起...
    目前,12家股份行中僅剩渤海銀行還沒有關於設立理財子公司的計劃對外公布,但業內普遍認為,渤海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只是時間問題,也就是說用不了多久,6大國有銀行和12家股份銀行將全部設立理財子公司。大型銀行正在跑步進場,分食理財業務這塊蛋糕。一些頭部中小銀行也紛紛加入這一陣營,設立理財子公司,目前已有包括青島銀行在內的6家城商行、1家農商行的理財子公司開業。
  • 招銀理財董事長劉輝:正籌劃資管科技公司,構建資管價值鏈生態
    劉輝透露,招行將打造一個一體化的科技平臺,目前正籌劃成立一家資管的科技公司,未來會以IT為支撐,鍛造整個子公司的交易組合管理、風險管理、決策分析、數據運營等等能力,來構建整個資管價值鏈的生態。劉輝表示,業務和產品的轉型、公司化運作是當前理財子公司的兩大難題。
  • 平安資管張劍穎:未來險資可在養老金、銀行理財子公司等領域提前布局
    平安資管副總經理張劍穎認為,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是保險資管公司展示能力優勢的重要載體,需找準發展路徑,發揮自身差異化競爭優勢。其應堅定第三方展業,在外包首席投資官(OCIO)模式與資產配置解決方案、FOF、MOM產品等業務領域再做創新。
  • 開業一年11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均盈利 招銀理財15億利潤領跑
    當下,資管新規正在重構銀行理財體系,銀行理財子公司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的產品規模普遍上升,而保本理財產品正在逐步退出市場,面向資本市場的產品也與日俱增。開業半年已盈利 招行理財子盈利15億銀行理財子公司究竟有多賺錢?據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在目前已披露半年報的銀行中,去年成立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均已盈利。
  • 景順長城基金總經理康樂:大資管生態下公募基金應該做好五方面...
    會議上,景順長城基金總經理康樂表示金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和公開的業績積累,已經得到投資者的廣泛認可,尤其是近兩年,公募基金展現出了突出的賺錢效應。他分享了在資管轉型和資本市場良性互動中,公募基金應該做到的五方面內容。 第一、堅持權益投資為基礎的發展方向。
  • 集團公司與非銀機構見面會隆重舉行
    9月17日,益陽市交通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與非銀機構見面會在集團公司大會議室隆重舉行。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愛益出席見面會並致歡迎詞,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徐炳炎作相關情況介紹,益陽市政府金融辦副主任鍾達文出席見面會並作總結髮言,會議由集團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陳佳主持。
  • 銀行理財子公司「招兵買馬」日益壯大
    2019年6月,建信理財、工銀理財、交銀理財開業,銀行理財子公司開始登上舞臺。截至目前,開業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已達14家。一年有餘,銀行理財子公司產生了哪些變化,對資管行業有哪些促進?截至目前,已有14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準開業,包括6家國有大行的理財子公司工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中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郵理財;4家股份行的理財子公司光大理財、招銀理財、興銀理財、信銀理財;3家城商行的理財子公司寧銀理財、杭銀理財、徽銀理財;1家農商行的理財子公司渝農商理財。
  • 資管大時代來臨,華泰證券在新格局下的業務探索
    外資私募大舉進入A股市場,銀行子公司也將改寫資本市場格局,資管新規也將給市場帶來巨大變化。2018年資本市場波動性顯著增強,資管行業也遭受嚴峻考驗,資本避險情緒升溫,隨著資管大時代來臨,當前中國的金融市場正處在「將變未變」的破局前夜。在此背景下,由私募排排網、華泰證券、南方基金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對衝基金年會於12月7日在南京華泰萬麗酒店拉開序幕。
  • 交銀理財總經理金旗:銀行理財在二級市場的權益配置現在只有 3%...
    會議上,交銀理財總經理金旗談到銀行的投資策略。他表示,銀行資管長期以來是堅持大類資產配置。總體來說,「十四五」規劃裡面把創新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銀行理財要想在創新裡面發揮作用,一定是要逐步加大我們的權益資產的配置。 他認為,權益資產配置也分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
  • 迎接資管新規 光大銀行推出「光銀現金A」現金管理產品
    2月6日,光大銀行鄭州分行舉辦重點理財產品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大力推廣陽光理財產品,並重點發布了一款剛上市的新一代現金管理工具——「光銀現金A」理財產品。
  • 外資機構加碼布局中國:東方匯理資管任命兩名大中華區高管
    東方匯理成立於2010年,是由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和法國興業銀行兩大銀行集團的資產管理業務合併組建的金融機構。旗下全資子公司東方匯理資產管理公司是東方匯理的主要運營實體,也是其最重要的子公司,為全球前十大資管公司,零售及機構客戶過億。目前,該公司在近40個國家及地區展業,為客戶提供專業投資建議,目前所管理資產規模逾1.65萬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