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鞋最可怕的對手:賣鞋就像賣白菜,卻4年銷售額翻12倍,年入50億!

2020-12-15 和訊

  小金:現在的大東,不是」名牌「,而相當於中國「民牌」,民眾的「民。

  來源:金錯刀(ijincuodao)

  作者:張一弛

  這是一家神奇的鞋店——

  每家門店都只有三四十平米,裝修紅白相間;

  哪裡有超市,哪裡就有他的身影;

  最有意思的是,這家店「79元2雙」、「清倉甩賣,全場5折」的折扣標語從來沒摘下過,讓人感覺這家鞋店天天處於倒閉的邊緣。

  這個土到獨樹一幟的品牌,名叫大東。

  可就是這樣一家看起來土裡土氣的品牌,在達芙妮關店3860家之時,它卻在全國擁有8000多家門店,而且生意極好:2013年至2016年,4年銷售額翻了12倍,銷售額超過50億。

  在50億銷售額背後,為了把價格壓到最低,大東到底做了多少「變態」事兒?

  01

  殺出重圍:

  將爆款男鞋改成女鞋

  在溫州,鞋企老闆的出身通常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跑市場的,發現商機回來辦鞋廠;第二種是從工人出身當老闆的;第三種是鞋樣設計師創業當老闆的。

  大東的創始人陳光敏,屬於第四種。

  17歲就出來闖蕩江湖,當過做鞋學徒懂生產,養蜂三年,全國各地跑銷售,又懂研發設計,摸爬滾打下,他對市場的敏銳度和洞察力非常強悍。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溫州鞋業小作坊遍地開花,人人把家裡的院子蓋起來,一臺製鞋機,三五個人就能撐起一個小廠,算是中國式「車庫創業」。

  1995年,陳光敏也在老家院子裡辦起了製鞋小作坊,五六個人就開始幹了。

  老闆就是員工,老闆娘就是財務。

  在小作坊裡把樣版、款式打好,再拿到市場上,給別人看樣訂貨。有了訂單,拿回來再做。

  這麼多鞋廠,陳光敏是怎麼挖到「第一桶金」的呢?

  招數也很奇葩,將爆款男鞋改成女鞋。

  1995年,「富貴鳥」有一款男式套包鞋,賣得很火。在溫州男鞋打天下的時代,套包鞋剛出來的時候只有男款、陳光敏尋思,與其去套包男鞋市場搶一口飯,不如賭一把,把它改成女款,看看市場反應。

  結果,還真讓陳光敏賭贏了,這款女鞋大賣。

  做套包女鞋的技術並不難,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想到男鞋改女鞋這個創新點,也是在這一年,陳光敏的鞋廠擁有了這個淳樸的名字——大東。

  成立之初,陳光敏壓根沒做什麼用戶畫像,而是直接定位在年齡在18-60歲的人群。

  他希望,不論哪一個年齡層的人,都能在大東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雙鞋。

  當時中國鞋類市場有兩種銷售模式:

  一是以奧康為代表的批發零售的「連鎖專賣模式」;二是以意爾康、蜘蛛王為代表的終端專賣網店模式。

  但這兩種模式都不適合大東,大東的鞋主打便宜,如果按這兩種模式來,層層加價,大東離倒閉就不遠了。

  02

  掃清路障:

  只賣地攤貨的價格

  「便宜」這兩個字說起來簡單,表面上只是把價格降下來而已,人人都能做到,但背後陳光敏為了掃清路障,真是發狠了。

  狠招一:砍掉所有代理,沒人敢在價格上動手腳。

  2008年之前,大東實行省級代理制。

  打個比方,一雙鞋成本價40元,賣給省級代理商是50元,再轉到經銷商手裡是70元,經銷商開專賣店一要交房租,二要給員工發工資。一般零售價要乘上4倍,300元的價格賣給顧客,才可能有錢賺。

  這就導致層層加價,價格根本壓不下去。

  但陳光敏覺得:一雙鞋子本身的成本就只有幾十塊錢,賣這麼貴不合理。

  怎麼辦?

  乾脆砍掉所有代理,走直銷模式。

  2012年6月,由代理商掌控的18個省級分公司,全部改為由總公司控股,股權持比為總部佔51%、分公司佔49%。又把專賣店變成聯營店,零售價一定要由公司總部統一定、統一配貨。

  狠招二:賣不掉的鞋:硬送也得送出去!

  庫存是鞋服企業沉重的包袱,死在庫存積壓上的公司並不少。

  一來攤薄企業的利潤,二來,鞋服本身就是快時尚品牌,尤其容易貶值。

  早就實現「零庫存」的大東,在這方面已遙遙領先國內同行。

  怎麼幹的?這點就更狠了。

  去網上看看大東的鞋子,大部分集中在79,最貴的也不超過200,最便宜的19塊錢,這麼低的價格本來剩下的庫存就不會多。

  要是還賣不出去怎麼辦呢?——「每季賣不掉的鞋子,送也要送出去!」

  陳光敏一發話,仔細看一下,大東「買1雙送1雙」「79元2雙」的促銷條幅就沒摘下來過。

  清倉處理時,不管是19元、20元賣掉,還是買一送一「硬塞」給顧客,無論如何都要處理完。

  這招太狠了,一來消費者得了實惠,二來還解決了庫存問題,大東成為了真正的「地下鞋王」。

  03

  唯快不破:

  從設計到上架一共14天

  狠招三:極其強大的現金流

  大東還有一點能完全秒殺傳統代理商模式的,就是快!

  一是,回款速度極快。

  大東門店的規定是:當天銷售,當天回款到總公司。

  目前,全國的門店已經超過8000家專賣店,日均回款正常都是在3000萬到5000萬,節假日都是1-2億起。

  這意味著,大東擁有了非常強大的現金流。

  打個比方,如果是1億元的資金,一年周轉兩三次,可以做兩三億元的生意;一年周轉五六次,就可以做五六億元的生意了。

  二是,生產速度極快。

  對於走低價路線的品牌來說,最大的成本不是原材料成本,而是時間和計劃所產生的成本。

  比如每家門店永遠都會碰到這樣一種情況:好賣的鞋子不夠賣,不好賣的鞋子剩了很多。所以好賣的鞋就成了門店最大的需求。

  但是,從門店發出需求,到我們生產、發貨到門店,這中間很多時間被浪費了。

  所以,大東在快上做到了極致,從設計、生產到專賣店裡賣,整個過程只需14天。

  製鞋這個行業,其實跟賣海鮮一樣有時效性,一旦物流遲了,這批產品就沒用了,本來能賣139元的鞋,也只能賣59元了。

  去中間化、零庫存、從設計到上架共14天成為了大東鞋超新模式的低價三板斧。

  這三板斧極其鋒利,幫助大東一路掃清障礙,銷售瓶頸、庫存失衡、利潤低迷、客戶流失嚴重等行業痛點問題,在大東這裡,一一被攻破。

  結語:

  2012年前,溫州鞋業界人士極少提及大東這個品牌,但最近這幾年,「大東」、「大東模式」被業界熱議,大東女鞋的江湖地位陡然上升。

  大東的創始人陳光敏很低調,但他每一次說出來的話,總是三句不離消費者:

  轉型,就是基於商品售價太高所做出的選擇。要是一直這樣的話,不僅產業鏈條不通,我們也沒有未來。

  只有賣給消費者,才是真正把貨賣出去。

  對自己的品牌,也有非常清醒的認識:

  現在的大東,不是」名牌「,而相當於中國「民牌」,民眾的「民。

  在知乎上,有哪些讓你感動的國貨,」大東」排在很靠前的位置;刀哥上個月在發出達芙妮這篇稿子時,後臺的留言,充滿了大東的影子。

  不可否認的是,大東也有自己問題,款式一點也不潮、舒適度也沒有特別優秀,但比較下同等價位的女鞋,大東確實是把優惠真正的讓利給了消費者。

  當鞋企們在一二線城市擠破頭的時候,大東選擇深深紮根四五六線城市,甚至是一些偏僻的小鄉鎮。

  陳光敏有一句話,或許是大東這麼多年屹立不倒的真相:

  牛、羊、馬吃同一塊地的草,羊吃了最嫩的草尖,馬吃中間那一截,留給牛的,就只有最苦的草根。

  而大東,就是那頭只啃草根的牛。

  - END -

  推薦閱讀

  60天,京東譁變用了華為淘汰的方案,剛剛,三星敗了!突發,亞馬遜,敗出中國!

  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文中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聯繫微信:moneybangbang,我們會在確認後第一時間刪除。多謝!

  滴,我在看!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金融家。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中國「地下鞋王」:賣鞋就像賣白菜,活成莆田鞋最可怕的對手?
    然而,有一家神奇的鞋店:每家門店只有三四十平米,裝修紅白相間,在達芙妮關店3860家之時,它卻在全國擁有8000多家門店,而且生意極好,2013年至2016年,4年銷售額翻了12倍,銷售額超過50億。在這一片蕭條中,這家店靠著賣鞋堪比賣白菜,年入50億。這個人就是「地下鞋王」大東的創始人陳光敏。
  • 莆田鞋哪裡買?賣莆田鞋月入上萬?來自莆田鞋小哥的自傳
    經常點開新聞能看到【賣莆田鞋月入上萬】諸如此類的標題, 可是賣莆田鞋真的有這麼高的利潤嗎, 帶你揭秘。我就以我的經歷來說說,一個真實的莆田鞋小哥的真實生活寫照。是否和網上說的真的月入上萬現在莆田鞋要按照等級分類的話是永遠分不完的,一款鞋子大大小小的廠家少則幾十個,多則上百個。通常大家能聽到的 通貨,真標,公司級,純原,尾貨,裸鞋等等都是商家發明的詞彙,我覺得不會太在意這些字眼,主要還是看拿貨價格最次的也被叫做真標,通貨。
  • 中國「溫州鞋王」,鞋賣的是白菜價,卻偏偏每年有50億的進帳!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一位,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溫州商人,他賣鞋賣的像白菜價,卻硬是把自家的鞋賣到了大江南北,年銷售額還達到了50億!這個人就是大東品牌的創始人陳光敏。大多數老闆,要麼是生產出身,要麼是市場出身,而陳光敏則是這兩者的結合。
  • 把鞋當白菜賣,一年賣1億雙,「新一代鞋王」怎麼做到逆勢而上的?
    一片蕭條之中,卻有一家叫大東的鞋企逆勢而上。目前它已經在全國開店約 9000 家店,年銷量達 1 億雙,並計劃在 2030 年實現銷售額 1000 億的目標,被媒體評為新一代的溫州鞋王。
  • 我在莆田賣真鞋,人人罵我神經病,結果劉慈欣做了代言
    接著把鞋翻了個面,又澆上了一杯茶,「你看,水就滲不出來。」   網上還流傳過一個視頻,拿著莆田NB與正品NB進行正規質量檢測,經過了耐磨度等多項測試後,真鞋和假鞋質量竟然區別不大。假鞋就這樣偷偷有了市場。2008年左右,莆田的高仿生意達到了高峰,不少人因為賣仿鞋一夜暴富。   莆田市的安福電商城就曾是一大假貨集散地。
  • 鞋當白菜賣一年賣1億雙 「新一代鞋王」如何逆勢而上?
    過去幾年,「鞋王們」的日子不好過,百麗退市,富貴鳥破產,達芙妮則連續 4 年巨虧,僅剩 2000 多家店鋪。一片蕭條之中,卻有一家叫大東的鞋企逆勢而上。目前它已經在全國開店約 9000 家店,年銷量達 1 億雙,並計劃在 2030 年實現銷售額 1000 億的目標,被媒體評為新一代的溫州鞋王。
  • 賣莆田高仿鞋真的能月入過萬是謠言還是真的?
    常常有人會有疑問,高仿鞋每年工商嚴打這麼厲害,為什麼還會有人願意去賣高仿鞋?難道其中的利潤真的大到可以令人這麼去鋌而走險?這其實是個不好回答的問題,賣東西的話,自然是看業績了,也就是看你自己賣得好不好,量多不多。其實高仿鞋在莆田本地的話,利潤一般都不會太高,都是靠量代發。
  • 達芙妮百麗的強勁對手:只賣「百元鞋」,今坐擁8000家店年銷50億
    就拿女鞋品牌來說,達芙妮女曾是國內的女鞋巨頭,現在卻在市場競爭中節節敗退、關閉上千家門店,一代鞋王百麗也走上了退市「賣身」的衰敗之路,許多頂尖鞋企的業績出現了滑鐵盧,陷入危機。但在這片關店的浪潮裡,有一個女鞋品牌成功完成逆襲——以平均每雙不超過100元的低價戰略年銷50億元,達成了每季度「零庫存」的奇蹟,還在全國各地開出了8000多家實體店,成功晉身為女鞋行業的新王,它就是大東,一匹來自浙江的「黑馬」。
  • 「我在抖音賣莆田鞋,賺了7000萬」
    前幾天,我在抖音刷到一條球鞋測評,等看到一半才發現,這特麼竟然是個賣莆田高仿鞋的視頻。1)熱門視頻引流,薅平臺流量這些莆田鞋販最初級的手段,就是靠熱門視頻,吸引用戶點進主頁,讓感興趣的用戶添加微信,把他們引流到自己的微信上。比如前段時間我在抖音刷到一條 30 多萬點讚的視頻,開頭標題是「瞬間讓你忘記原唱的三首音樂」。你別說,歌還挺好聽,不過視頻裡只有三首中的第一首。
  • 賣莆田鞋犯法嗎,答案觸及刑法
    近年來隨著aj的火熱,不僅讓nike公司賺的盆缽滿盈,也讓莆田大火特火。莆田堪稱世界假鞋中心。那麼莆田鞋犯法嗎?大街上滿滿的莆莆通通男孩,如果賣假鞋犯法,莆田鞋銷聲匿跡,那他們又該怎麼活,況且現今朋友圈鋪天蓋地的a鞋,因此大多數人就此認為賣假鞋不犯法,是這樣嗎?
  • 都說莆田鞋水深,有哪些莆田鞋套路?
    單說莆田鞋微商收取代理費無非以下幾個理(套)由(路)。①賣貨源:就是賣貨源渠道信息給你,這裡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推薦上家貨源給你,因為直接推薦上家給你就掙不到差價了,而且還多了一個競爭對手!「像極了真羨慕你,這麼年輕就認識我了……」②私代:區別於普通代理有問必答。當然代理費更高!
  • 第二彈:走近莆田,帶你看莆田鞋的現狀,莆田鞋真的能以假亂真嗎
    上期說了莆田鞋的歷史,今天我們就真槍實彈,說說莆田鞋近幾年的發展已經現狀以及對莆田鞋的看法,請理性對待我上中學的時候 也就是01 02年的樣子, 那個時候的莆田鞋只講究外觀,假貨並不盛行,所以大家對鞋子的要求自然也沒有太高
  • 莆田鞋「鬼市」調查——白天門庭冷落,夜晚賣假狂歡
    官方2015年數據顯示,這個總面積80多萬平方米的小區,入駐了335家掛牌商戶,年交易額超百億元,從業網軍超20萬,鞋產品網上銷售額至少佔了全國兩成。  早上睡覺,下午接單,晚上收貨、發貨——獨特的交易習慣催生了「鬼市」:白天,幾乎空無一人;傍晚,門店零星開張;入夜,摩託、麵包車來來往往,一分鐘有時可通過百輛。車上裝卸的包裝,印著耐克等知名鞋類商標。
  • 50億銷售額背後:大東為了「壓價」,做了多少「變態事」?
    雖然看起來土裡土氣,卻是8000家店橫掃全國,年入50億,4年時間銷售額翻了12倍!17歲就出來闖市場,做鞋學徒,又養蜂三年的陳光敏到底用了什麼「奇招」?50億銷售額的背後,是出其不意的「壓價」策略1、 縮減代理,總部咬定零售價「中間商賺差價」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個字,但是這一層層的差價下來就像滾雪球一樣。
  • 莆田鞋,是炒鞋經濟的噩夢嗎?
    文|松果財經 大延巖莆田鞋相信刷抖音快手的小夥伴基本都有刷到過。近日,上海查獲一批福建莆田鞋。其中假冒品牌運動鞋6萬餘雙、半成品10萬餘雙以及制假設備500餘套,涉案金額達1.2億餘元。短視頻中我們常看見,世界上最好聽的三首歌,莆田鞋的底層代理可能只會發一首,讓刷到視頻的用戶想要點擊進去看其他內容時,就可能看到莆田鞋的產品視頻。這兩種運營方法雖簡單粗暴但效果極好。在當下網絡平臺加大對造假販假的打擊力度的同時,莆田鞋販為何能在夾縫中生存?首先要有一定粉絲量,莆田鞋販通過貼吧等渠道購買帳號,大大縮減了帳號運營時間。商家認證躲避監管。
  • 莆田鞋是炒鞋經濟的噩夢嗎?
    其中假冒品牌運動鞋6萬餘雙、半成品10萬餘雙以及制假設備500餘套,涉案金額達1.2億餘元。在上海就能查獲這麼大批量的仿品。能想到在福建莆田鞋會是一番什麼景象?莆田鞋有多厲害?有文章報導,就算有買不到的限量款球鞋,但團夥裡30年「老鞋匠」也能照著圖片打版。質量上,抖音快手視頻中有說質量仿真效果能過毒APP的正版檢測。
  • 46歲美國華裔鞋王火災身亡,創辦「鞋類海底撈」,賣鞋方法寫進哈佛...
    其一手創辦的網絡鞋店Zappos,早在2007年銷售額就高達8.4億美元,超過美國鞋類網絡市場的1/4,他也被稱為「賣鞋的亞馬遜」。美國,謝家華也是一位「明星級」的存在。僅僅35歲,他就以10億身家登上《財富》億萬富豪榜。然而,意外突然來臨,本月18日上午,謝家華因火災遭受重傷,於11月27日去世,終年46歲。
  • 他在1688平臺給莆田鞋正名 自己定了1個億的「小目標」
    這裡有個暴露年齡的的故事,1987年,商業部原部長胡平的女兒在武漢一家商場買了雙新皮鞋,穿了一天鞋底脫膠,成了名副其實的「一日鞋」。身為商業部長的胡平在女兒面前顏面盡失。事件發酵後,是震動全國的武林廣場怒燒溫州鞋事件。而這也是國產品牌向偽劣產品宣戰的第一槍。然而在偽劣產品基本消失後的今天,山寨產品又大行其道。 「如果你感到委屈,證明你還有底線。
  • 造假30年,莆田鞋替耐克、阿迪代言!到底是鞋亂還是人亂?
    「比如一雙鞋子淘寶賣5000塊,我去賣500塊,馬爸爸還不馬上給我封店啊,微信就挺好」。在老闆眼裡,封店是件小事,價格高昂的正品不如「高仿鞋」好買。微商大行其道後,讓「莆田鞋」有了新的銷售渠道,在淘寶上不好賣出的高價,可以通過一層層的朋友圈分銷賣給消費者。
  • 莆田圈裡不知道的事:世界這麼大,賣假鞋的也這麼多!
    點進去後我們發現,我們發現那個被鄙視博士的人原來是一個賣運動鞋的人。正如圖片裡說的那樣, 「鄙視」 博士的是他一個賣球鞋的老鄉。不過與其說是賣球鞋的老鄉,不如敞開說是個賣假鞋的 「阿冒」。其實賣假這檔子事之前就為大家扒過,我曾經寫過一篇《交了 500 的微商代理費賣鞋,我就能喜提百萬豪車了嗎?》帶大家大致了解了一下賣假微商的種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