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蘋果正式發布了iPhone 11,在發布會上,蘋果也發布了全新的A13仿生處理器。
都知道,在小米的帶動下,無論是手機廠商還是用戶,現在都很關注處理器性能,動不動都跑分比誰更強勁。
在iPhone 11發布會上,蘋果放出了現在的旗艦處理器性能跑分數據對比。
根據蘋果發布的數據顯示,採用A12的iPhone XR在性能上都遠超高通驍龍855處理器,而蘋果的A13相比A12又提速20%,可見A13在性能自然是遠超高通855。
另外,在GPU上,A12和A13均比高通855強很多,其中,A13的圖形能力幾乎比高通855快了一倍。
也就是說,高通驍龍855處理器連輸蘋果的A12和A13,無論是在CPU還是GPU部分,均被蘋果A系列處理器吊打,作為晶片巨頭的高通,卻幹不過半路出家的蘋果,這讓高通很痛苦。
其實,蘋果的A系列處理器強是有原因的。
首先,蘋果有錢
高通和蘋果相比,蘋果更有錢,要知道蘋果市值高達萬億美元,僅現金儲備就超過千億美元,有錢的蘋果,自然能夠補足自身的短板,通過收購、購入專利等方式組建專業晶片團隊。
要知道,蘋果已經收購了很多公司,僅在晶片領域內,其就收購了P.A.Semi和Intrinsity等多家晶片公司。
因為有錢,蘋果不用在乎成本,更沒有讓晶片業務變相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其有更多的時間和能力去對晶片進行優化和改造晶片,從而能夠打造出來優秀的處理器。
但高通就不同,其就是一個晶片廠商,不像蘋果那麼有錢,而且還是依靠銷售晶片為生,每研發一款晶片都要考慮變現,自然要考慮成本。
另外,蘋果每年僅研發一或兩款晶片,而高通就不同了,其每年都發布很多款晶片。
在這樣的情況,高通在每一款晶片上投入人力、財力等,可能就沒有蘋果多,從而造就了兩者之間的差距。
其次,蘋果研發晶片目的很明確,就要性能
蘋果研發晶片很明確,其就想適配IOS系統等,從而發揮出來更強大的性能,所以如何造出來強大的晶片,蘋果就怎麼研發製造。
而且,蘋果的A系列處理器都是用在iPhone或者最新的iPad,而這兩款設備的價格都很高,能夠承擔A系列處理器的成本。
相反,高通就不是這樣,其研發處理器,並不是自用,而是銷售給智慧型手機等廠商,其僅僅研發製造晶片,在晶片與系統的融合、優化上並不過多考慮。
還有一點就是,高通研發的處理器,要考慮成本,其在處理器採用越多的高端技術,投入的人力、財力等越多,那麼晶片成本就越高,這會導致晶片難以賣出。
原因是,在智慧型手機高端市場上,蘋果一家獨家,雖然三星和華為也有高端機,但這兩者的高端機銷量沒有蘋果多,而且都有自主研發的處理器,不會依賴高通。
其他手機廠商幾乎沒有5K以上高端機,頂多3、4千元,晶片成本太高,手機廠商自然難以承受。
更何況,很多廠商的高端機銷量不高,所以在晶片製造上,高通必須適中,為了兼顧多方面,可能降低了成本。
最後,生態優勢
iPhone的跑分能夠遠超越安卓等手機,這也是蘋果的生態優勢,畢竟在全球範圍內,能夠同時擁有自主作業系統和晶片的手機廠商少之又少,能夠將生態和硬體完美結合的廠商,只有蘋果一家。
例如,三星用安卓系統,用高通和自家處理器,優化和兼容自然存在問題,畢竟兩者可能都不是自己研發的;華為的情況和三星一樣。
但蘋果就不同了,其同時擁有IOS和A系列處理器,都是完全自主研發,而且,IOS系統本身就比安卓系統強。
在這樣的情況,蘋果可以將這兩者進行更好的兼容和優化,自然能夠發揮最大性能。
對於蘋果的處理器能夠吊打高通處理器,你們怎麼看,歡迎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