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9月28日,一位71歲的日本老人因飲酒過量,而導致胃潰瘍,在東京的家中安然離世。這位老人名喚藤田五郎,曾在日本東京都警視廳當差,職位警部,在退休前曾經擔任東京教育博物館的看守。
這位看似平淡無奇的老頭,在風雲詭譎的幕末時代,曾經是一名聲名顯赫的劍客,他便是新選組的齋藤一。
齋藤一,1844年出生於播州明石藩,他的父親名叫山口裕助,曾經是藩裡的一位足輕,後來花錢買來御家人的身份。幕末時代,一夥懷揣著忠君佐幕想法的浪人在芹澤鴨、近藤勇的領導下,在京都成立了新選組的前身—壬生浪人組(又名精忠浪人組)。在京都當地負責維護治安,逮捕那些倒幕志士和不逞浪人,而會津藩的藩主,擔任京都守護的松平容保收編了這支浪人武裝。
在「八月十八政變」時,精忠浪人組佐幕有功,孝明天皇親自賜名為「新選組」。新選組擴招時,跟近藤勇頗有淵源的齋藤一便加入其中,擔任副長助勤。因為芹澤鴨濫用職權,敲詐勒索,會津藩對其特別不滿,近藤勇等人為了防止組織被幕府裁汰,於是在1863年肅清了芹澤鴨和他的親信,近藤勇和土方歲三成為新選組的領導人。
而齋藤一跟近藤勇是舊日相識,而且身高一米八的齋藤一劍法精湛,擅長突擊,很少有人能夠在他的手上逃走,於是被任命為新選組三番隊的隊長。
據說齋藤一是個左撇子,在很多文學小說和動漫影視作品,也都沿用這個觀點。但固執的武士道精神是不會接受在身體右側佩刀,左手用刀的武士,所以齋藤一在公開場合下,應該還是右手使劍的高手。至於齋藤一的劍術屬於什麼流派,據說齋藤一在江戶(現在的東京)的試衛館,曾經跟隨近藤勇學習了天然理心流劍法。而他的孫子藤田實說祖父齋藤一,臨陣慣用「一刀流」的劍法。佩刀名曰「攝州住池田鬼神丸國重」,刀刃上有很多缺口,說明齋藤一的實戰經驗相當豐富。
齋藤一多次參加新選組打擊倒幕志士的行動,手刃多位意見相左的仁人志士,為了防止被打擊報復,齋藤一在隱居後多次改名。在新選組名揚天下的「池田屋事件」中,齋藤一等二十四人,隸屬副長土方歲三指揮。
在千鈞一髮之際,土方歲三的小隊終於趕到池田屋,和倒幕志士奮戰的近藤勇、衝田總司等人已成為血人。倒幕志士看到敵人的援軍已到,嚇得落荒而逃。此役沉重打擊了倒幕藩士,而齋藤一在論功行賞時,被賞賜十兩黃金,之後又被加賜黃金七兩。
為了充實新選組的實力,近藤勇邀請名士伊東甲子太郎加入,但伊東甲子太郎與近藤勇意見相左,不僅形成自己的派系跟近藤勇分庭抗禮。更是帶人退出新選組,齋藤一在事先得到近藤勇的命令,假意退出,實際上潛伏在伊東甲子太郎身邊打探情報。直到伊東甲子太郎和他的親信們在油小路被新選組伏擊,幾乎全滅。
戊辰倒幕戰爭爆發後,會津藩和佐幕武士在裝備新式火槍火炮的新政府軍面前節節敗退。近藤勇和土方歲三相繼身亡,齋藤一前往會津藩,參加了會津保衛戰。會津陷落後,被俘的齋藤一(當時已經改名為藤田五郎)被發配本州島北部的鬥南地區,刑期已滿後回到東京,在警視局(警視廳的前身)擔任警察。
1877年,西南戰爭爆發。西鄉隆盛為了維護武士階層的利益,在薩摩藩發起了叛亂。薩摩藩的叛軍擅長伏擊和近戰,尤其是薩摩藩當地流傳的古劍術——示現流,這讓前去圍剿的新政府軍吃了大虧。此時為了應對敵人的白刃戰,明治政府招募了擅長白刃格鬥的佐幕武士,很多會津藩士和新選組的成員,對曾經的敵人——昔日倒幕派骨幹的薩摩藩恨之入骨。於是藉機紛紛加入新政府軍,組成拔刀隊,徵討叛逆。
齋藤一也加入其中,成為拔刀隊的骨幹,立下赫赫戰功。有文學作品說齋藤一擔任突擊隊長,率領拔刀隊攻破薩摩藩士族的陣地,但至今未有相關史料證實此項。
因為在西南戰爭立下戰功的緣故,回到後方的齋藤一,仕途順風順水,不僅育有三男一女,並且以警部的職銜順利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