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選組,是日本幕末時期一個親幕府的武士組織,與勤王攘夷的志士不同,他們的口號是佐幕攘夷。他們的組織構成很複雜,用一般中國人理解的語言來組織的話,就是由一般未知名武林高手組成的官方黑社會,此黑社會成員可能包括楊過、時遷、鐵中棠、吳用、阿飛、楊錚、典韋、孫悟空等等,這樣牛X的人,當時在日本全國範圍內共召集了52個人(有記錄可查的成員),後來有擴充,現在被日本人譽為「武士道最後的輝煌」。
1863年,幕府擔憂京都的「天誅」風波愈演愈烈,決定在第十四任將軍德川家茂上京面聖之前,在江戶招募高手形成「浪士組」,充當將軍的貼身護衛。浪士組的俸祿是每人十兩黃金外加兩人份的祿米,而且回到江戶以後還可能被提拔為正式的幕臣。此次招募只要求精忠報國,武藝高強、身體健康,年齡和階級一概不問。
兩人份的祿米,意味著在京都任職期間,每天會存下一升米。後來名震天下的近藤勇手下的試衛館眾人雖都佩戴刀具,卻沒有武士身份,實際上只是一群百姓甚至農民罷了,所以他非常重視這次出人頭地的機會。他和小他一歲的土方歲三商量之後,決定去浪士組報名。
2月4日,前往小石川傳通院(淨土宗寺院)聚集的人數突破一百三十,其中不乏落魄賭徒和無以謀生的僧侶。浪士組分成七組人,每組又各分出若干小隊,每隊十人,每個人的姓名和年齡都被記錄在《精忠報國勇士姓名錄》之中。譬如近藤勇是「第六組小頭目,江戶府內浪人,三十歲」;另有「普通武士」試衛館塾長衝田總司、井上源三郎、土方歲三、山南敬助四人,以及弟子永倉新八、原田左之助、藤堂平助三人。
真選組除了保護幕府將軍,維持京都的治安以外,還有很多黑暗的任務,比如暗殺、搜查、抓捕、勒索、政變、徵戰等等。
1864年6月,新選組在池田屋事件中重創了京都倒幕派的力量。
1864年7月,新選組在七月的禁門之變中,協助幕府擊退長州藩的倒幕派進攻。
1864年1月,新選組受命赴大阪逮捕佐佐木六角源氏太夫殘黨。
1867年3月,伊東甲子太郎帶領隊員脫隊,同年11月被新選組肅清。
1868年1月,新選組衝擊薩摩藩的槍炮隊,幾乎全軍覆滅。
1868年4月,新選組組長近藤勇被殺,江戶城無血開城。同年5月,日本第一劍客衝田總司因肺結核而病逝。
1969年5月,新選組最後的武士土方歲三戰死箱館,留下著名的和歌:「孤臣身殉蝦夷島,忠魂永衛東方君。」
新選組中近藤勇的忠義,土方歲三的智勇,衝田總司的不敗之劍,他們傳奇的經歷,直到現今也享有非常高的人氣,日本每年都會推出以新選組為素材甚至主題的動漫和影視作品,其中有名的包括《新選組異聞錄》、《FATE》、《銀魂》、《浪客劍心》等。
日本人為什麼這麼喜歡新選組和武士道?是因為現在很多日本人都失去了當年那些英雄的朝氣,苛且偷生於這個麻木的世界之中,不能轟轟烈烈地灑熱血為自己的將來拼搏一次,為了自己的信念戰鬥到最後,但是他們心中依然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