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選組:日本武士道最後的輝煌

2020-12-19 東西縱橫彈

新選組,是日本幕末時期一個親幕府的武士組織,與勤王攘夷的志士不同,他們的口號是佐幕攘夷。他們的組織構成很複雜,用一般中國人理解的語言來組織的話,就是由一般未知名武林高手組成的官方黑社會,此黑社會成員可能包括楊過、時遷、鐵中棠、吳用、阿飛、楊錚、典韋、孫悟空等等,這樣牛X的人,當時在日本全國範圍內共召集了52個人(有記錄可查的成員),後來有擴充,現在被日本人譽為「武士道最後的輝煌」。

1863年,幕府擔憂京都的「天誅」風波愈演愈烈,決定在第十四任將軍德川家茂上京面聖之前,在江戶招募高手形成「浪士組」,充當將軍的貼身護衛。浪士組的俸祿是每人十兩黃金外加兩人份的祿米,而且回到江戶以後還可能被提拔為正式的幕臣。此次招募只要求精忠報國,武藝高強、身體健康,年齡和階級一概不問。

兩人份的祿米,意味著在京都任職期間,每天會存下一升米。後來名震天下的近藤勇手下的試衛館眾人雖都佩戴刀具,卻沒有武士身份,實際上只是一群百姓甚至農民罷了,所以他非常重視這次出人頭地的機會。他和小他一歲的土方歲三商量之後,決定去浪士組報名。

2月4日,前往小石川傳通院(淨土宗寺院)聚集的人數突破一百三十,其中不乏落魄賭徒和無以謀生的僧侶。浪士組分成七組人,每組又各分出若干小隊,每隊十人,每個人的姓名和年齡都被記錄在《精忠報國勇士姓名錄》之中。譬如近藤勇是「第六組小頭目,江戶府內浪人,三十歲」;另有「普通武士」試衛館塾長衝田總司、井上源三郎、土方歲三、山南敬助四人,以及弟子永倉新八、原田左之助、藤堂平助三人。

真選組除了保護幕府將軍,維持京都的治安以外,還有很多黑暗的任務,比如暗殺、搜查、抓捕、勒索、政變、徵戰等等。

1864年6月,新選組在池田屋事件中重創了京都倒幕派的力量。

1864年7月,新選組在七月的禁門之變中,協助幕府擊退長州藩的倒幕派進攻。

1864年1月,新選組受命赴大阪逮捕佐佐木六角源氏太夫殘黨。

1867年3月,伊東甲子太郎帶領隊員脫隊,同年11月被新選組肅清。

1868年1月,新選組衝擊薩摩藩的槍炮隊,幾乎全軍覆滅。

1868年4月,新選組組長近藤勇被殺,江戶城無血開城。同年5月,日本第一劍客衝田總司因肺結核而病逝。

1969年5月,新選組最後的武士土方歲三戰死箱館,留下著名的和歌:「孤臣身殉蝦夷島,忠魂永衛東方君。」

新選組中近藤勇的忠義,土方歲三的智勇,衝田總司的不敗之劍,他們傳奇的經歷,直到現今也享有非常高的人氣,日本每年都會推出以新選組為素材甚至主題的動漫和影視作品,其中有名的包括《新選組異聞錄》、《FATE》、《銀魂》、《浪客劍心》等。

日本人為什麼這麼喜歡新選組和武士道?是因為現在很多日本人都失去了當年那些英雄的朝氣,苛且偷生於這個麻木的世界之中,不能轟轟烈烈地灑熱血為自己的將來拼搏一次,為了自己的信念戰鬥到最後,但是他們心中依然有夢。

相關焦點

  • 新選組:日本武士道最後的輝煌
    新選組,是日本幕末時期一個親幕府的武士組織,與勤王攘夷的志士不同,他們的口號是佐幕攘夷。他們的組織構成很複雜,用一般中國人理解的語言來組織的話,就是由一般未知名武林高手組成的官方黑社會,此黑社會成員可能包括楊過、時遷、鐵中棠、吳用、阿飛、楊錚、典韋、孫悟空等等,這樣牛X的人,當時在日本全國範圍內共召集了52個人(有記錄可查的成員),後來有擴充,現在被日本人譽為「武士道最後的輝煌」。
  • 幕末武士的悲歌,衝田總司與新選組,「誠」字旗下最後的武士
    新選組,幕末武士的悲歌,卻又讓無數男兒敬仰。「誠」字旗下,武士討死的畫面,令人感動到血脈沸騰,這就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拋開民族矛盾,在那個年代下我們的男兒真的遜色於日本男兒。新選組:幕府劍客?殺手集團?新選組的前身叫做「壬生浪士組」,喜歡「浪客劍心」的朋友應該對這個名字不陌生,不過劍心是倒幕派的。新選組初期只有20多個人,最高時期人數為200多人。主要人員為負責守護京都治安的會津藩武士和浪人。後來發展為以近藤勇、土方歲三、衝田總司等天然理心流的近衛派劍客為骨幹的佐幕集團。
  • 幕末武士的悲歌,衝田總司與新選組,「誠」字旗下最後的武士
    新選組,幕末武士的悲歌,卻又讓無數男兒敬仰。「誠」字旗下,武士討死的畫面,令人感動到血脈沸騰,這就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拋開民族矛盾,在那個年代下我們的男兒真的遜色於日本男兒。新選組:幕府劍客?殺手集團?新選組的前身叫做「壬生浪士組」,喜歡「浪客劍心」的朋友應該對這個名字不陌生,不過劍心是倒幕派的。新選組初期只有20多個人,最高時期人數為200多人。主要人員為負責守護京都治安的會津藩武士和浪人。後來發展為以近藤勇、土方歲三、衝田總司等天然理心流的近衛派劍客為骨幹的佐幕集團。
  • 如何評價日本幕末新選組?
    本文原創首發於百家號如何評價幕末新選組?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有兩個。一、何為幕末。在日本歷史上,幕末特指德川幕府末期。我第一次知道新選組,是在一個臺灣學者寫關於明治維新的書裡。他將新選組歸為一個流氓性質的組織,專門替幕府殺人的。後來稍多看了一點書之後,知道新選組的定性,並沒有那麼簡單。1862年,持勤王思想的清河八郎向幕府建議招募浪士,保護上京的將軍德川家茂。
  • 了解日本,需要了解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上文作者介紹了日本武士的形成,這篇我們接著講解日本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精神,是在日本武士形成後慢慢形成的一種文化,是對武士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總體來說提倡「崇尚勇武,誓死效忠主君」。雖然武士道精神在世界上比較有名,但是不要被過分的神化。
  • 最後的武士道
    談到日本文化,就不能不談到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真正的武士信奉:「身為武士者,與平日就重視勇氣與名譽的人為友,戰時也要求與這樣的人為敵。」這就是武士所提倡的「勇」,而「勇」表現到極致時,便近乎「仁」。尼採說:「能以敵人二自豪者,便能是敵人的成功為自己的 成功。」這無疑是對武士「勇」與「仁」的最準確的表達。
  • 日本切腹文化:武士道即知死之道
    武士之死:榮耀的切腹儀式有史記載第一個切腹的日本人是平安時代末期的源賴政。1180年,他兵敗宇治川之戰,切腹而死。作為一種武士榮譽的自盡方法,切腹自盡時不時地會出現在史書上。1582年,織田信長遭到背叛,被困小田原,最後也是切腹自盡。到17世紀中期,切腹逐漸流行開來。對於這種流行文化,幕府一開始是拒絕的。
  • 動漫中出現過的新選組的衝田總司,歷史上真的有這個人嗎?
    動漫中有許多發生在日本幕府時期的故事,比如說《薄櫻鬼》、《銀魂》等等,他們的背景都是在日本幕府時期,而我們在動漫中最常見的就是新選組,動漫的新選組中也有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比如說鬼之副長土方歲三,他在明治維新之後,將武士道精神貫徹到最後,成為了幕末武士代表人物之一。
  • 日本的武士道是什麼道?
    日本人最追崇的便是武士道,武士道一直是日本武士的精神內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武士道成為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代名詞,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危害。那麼,武士道究竟是什麼道?其主要特徵是什麼呢?日本武士道的古稱為《葉隱》,是日本江戶時代佐賀藩所傳頌的武士修養書籍。「葉隱」是何意思?其原意便是如樹木之樹蔭,樹蔭為主公庇護有「捨身奉公」之意。
  • 淺談日本武士道(三)
    淺談日本武士道(三)說真的,所謂武士道投入實戰效果還真不好說。,至少沒一般人想像的那麼好。當然我知道有人要反駁我,說你傻嗎?你說人家不好,那八年抗戰裡咱們怎麼這麼吃虧?其實八年抗戰裡吃虧和武士道精神倒是關係不大。因為抗日戰爭日本比中國先進是全方位的先進,從大方向的科學技術武器裝備,到小方面的每個士兵的學習教育,身體營養,都勝過中國。比如當時的中國很多部隊還保留軍閥習氣。打仗時鼓舞士氣的辦法,要不就是說給多少錢,要不就是封什麼官,缺德的就是打完了能放縱手下人去搶。
  • 淺談日本武士道(四)
    淺談日本武士道(四)武士道的基礎是啥呢?古時候日本階級固化很厲害。除了幾次大的社會戰亂導致全社會洗牌之外。基本上統治階級是統治階級,諸侯是諸侯,武士是武士,老百姓永遠是老百姓。作為武士,從上級那裡接受俸祿,運氣好的還能得到土地,如果時來運轉,自己也能做新的諸侯,日語裡稱為「大名」。所以武士天然就是武家一派,本能的具有殺伐之氣。其次,本來你給我土地俸祿,我給你賣命。這是一種老闆和員工的關係。但是在殘酷的戰場上,這種關係就被強化成主人和僕人的關係了。
  • 日本最後一個切腹自殺的人,崇尚所謂武士道精神的作家三島由紀夫
    「切腹」是一種流傳於日本的一種自殺方式,這種方式也被一群崇尚所謂的武士道精神的人所發揚光大。在他們認為,「切腹」自殺是非常光榮的,所以在日本歷史上,以這種方式自殺的人並不在少數。在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切腹自殺的人叫藤原義。他出生於日本平安時代的一個貴族家庭。
  • 淺談日本武士道(二)
    淺談日本武士道(二)可以說,佛教和儒家思想是武士道形成的兩大理論基礎,而佛教的色彩更重,為啥呢?原因有幾個。禪宗是佛教的一個宗派,目前也是日本佛教史上影響最深遠的流派。禪宗給日本帶來的最深重的影響之一就是修行的概念。相信大家也知道,日本人啥都講修行。學劍術是修行,學廚藝是修行。修煉的不僅是某一項技能,還是個人的綜合素質。
  • 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多元化:佛學、儒學與神道教的交織
    經常看過抗日影視劇的人,一定會對裡面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印象深刻,武士在日本歷史中曾經是頗為輝煌的階層,他們興起於公元9世紀前後。「從武士的起源來講,他們其實是擁有土地的農民,為了自己的財產才歸附在貴族之下,結成恩給關係。」
  • 日本歷史上所推崇的「武士道」,究竟是個「神馬」東西
    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武士道被當時軍國主義者大肆渲染,成為了日本國民上下一體奉行的「圭臬」,也為日寇發動侵略戰爭「保駕護航」!因此但凡涉及到日本二戰的小說影視劇,那必然或多或少,就會涉及到「日本武士道」,畢竟在那時它已經深入每一個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 日本幕藩體制與武士道倫理化,日本與中國文化的聯繫
    江戶時代,德川幕府的出發點是建立了封建集權,對諸侯領地和皇室公卿領地重新組編,德川幕府掌握了全部的管轄權,並且劃分了工農商的身份,把它們放在不同的地區,諸侯居住在城市的中心,商人以及武士居於城市邊緣的城邑,農民則就居住在離城市很遠的農村。
  • 日本幕藩體制與武士道倫理化,日本與中國文化的聯繫
    江戶時代,德川幕府的出發點是建立了封建集權,對諸侯領地和皇室公卿領地重新組編,德川幕府掌握了全部的管轄權,並且劃分了工農商的身份,把它們放在不同的地區,諸侯居住在城市的中心,商人以及武士居於城市邊緣的城邑,農民則就居住在離城市很遠的農村。
  • 日本最後一個切腹自殺的人,崇尚所謂武士道精神的作家三島由紀夫
    「切腹」是一種流傳於日本的一種自殺方式,這種方式也被一群崇尚所謂的武士道精神的人所發揚光大。在他們認為,「切腹」自殺是非常光榮的,所以在日本歷史上,以這種方式自殺的人並不在少數。在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切腹自殺的人叫藤原義。他出生於日本平安時代的一個貴族家庭。
  • 日本歷史上所推崇的「武士道」,究竟是個「神馬」東西
    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武士道被當時軍國主義者大肆渲染,成為了日本國民上下一體奉行的「圭臬」,也為日寇發動侵略戰爭「保駕護航」!因此但凡涉及到日本二戰的小說影視劇,那必然或多或少,就會涉及到「日本武士道」,畢竟在那時它已經深入每一個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 從武士道看日本人工作精神
    關於普通日本人,我們也有一些定見,比如日本人講禮貌,日本人是工作狂,日本人精益求精。但為什麼如此?我們不一定知道。事實上,日本很多特定的風俗、禮儀,都是一般外國人難以了解的。森田六朗這本《讀懂關鍵詞:看懂日本人的內心》從一些特定的詞彙如老實(日語的漢字表達是「素直」)、恥、客氣(日語的漢字表達是「遠慮」)、託你的福、武士道等入手,闡釋日本人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