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南昌12月2日電(時雨)「夫妻之間的關係就好比牙齒,上下牙齒總有磕碰的時候,那麼如何處理呢?得講究藝術……」12月2日,南昌市象山廣場上傳出一陣洪亮的演講聲,作為「天燈下故事會」的其中一場,全國勞模馮縣保正在給自發前來聽故事的居民「講故事」。
「天燈下故事會」起源於2011年。「當時我們街道想搞個群眾活動,但取名字成為我們苦惱的事情。」南昌市西湖區南浦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吳濤介紹,正在發愁之際,區裡來街道搞調研,匯集了一批文化達人,有人提議,何不用「天燈下」作為這個活動的名稱呢?吳濤茅塞頓開。「天燈下本身就是我們的一個社區名稱,更主要的是這三個字說出口有老南昌的韻味,同時還有一種意境。」吳濤解釋說,天燈下,就像天街上的一盞路燈一樣,一束光投下來,老百姓們聚在一起,聊聊家常,和睦而又溫馨。「天燈下故事會」由此而生。
在當天的「故事會」中,除了馮縣保還有南昌市東湖區工商局的職工鄒群。2012年,鄒群的丈夫不幸患癌逝世,照料年幼的女兒、伺候年邁的雙親……整個家庭的重擔全部落在鄒群這個弱女子的肩頭上。儘管她堅強樂觀的面對生活,但在「故事會」上回憶起逝去的丈夫,她依舊哽咽。臺下的居民無不感動,不少人悄然落淚。「太堅強了,我必須為鄒群豎起大拇指!」前來聽故事的居民熊娟對這位講故事的主角嘖嘖稱讚。記者注意到,鄒群講完自己的故事後,眾居民圍著她噓寒問暖,鼓勵她渡過難關。
講故事的都有哪些人?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章金媛來過,全國勞模邱娥國來過,全國十佳少年夏娟來過,江西省首屆十大好人、南昌市道德標兵沈偉華來過……除了這些「名人」,來講故事的更多的是居民們相熟的左鄰右舍,「講述的都是我們自己身邊事,好家風、好作風,看得見、摸得著,每個故事都給人以正能量!」南浦街道居民彭瓊說道。
吳濤介紹,天燈下故事會旨在通過身邊的人,說身邊的事,聽不同的事,講述老百姓的故事,正確引導、感染 、教育居民,既能充分發揮身邊的名人效應,成為一個正能量傳播的特色舞臺;又能通過社區選派、居民推薦、個人報名等方式,讓轄區居民登臺講述自己的故事,居民歡聚一堂說故事,聊家常,感悟人生,增進友誼,和諧相處。
「天燈下故事會」除了街道會定期舉辦,各個社區舉辦的頻率更高。「每次我們都會通過貼通知、發微信群消息的方式告知居民故事會的時間和地點。」南浦街道的社區幹部胡淑慧說,前來聽故事的居民基本都是自發的,因為故事會沒有固定的主題,講故事的人可以自由發揮,家裡事、鄰裡事,喜聞樂見,大家都願意聽、喜歡聽。
時間長了,故事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居民們的生活。「『天燈下故事會』豐富了群眾的精神生活,轄區裡吵架的人少了,互幫互助的現象多了,鄰裡之間也變得更加和睦了。」轄區居民王桂英如是說道。
據吳濤介紹,「天燈下故事會」經過數年的「演變」,除了講鄰裡故事傳遞正能量外,如今還會講一些諸如法律方面的故事,以法治理、以德治理相結合,通過這種故事的形式,讓群眾接受教育。
據了解,截至目前,「天燈下故事會」已舉辦了近20場次,參加人數達3萬餘人。2014年11月,該活動還被全民終身活動周工作小組與中國成人教育協會授予2014年全國「終身學習活動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