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湖南、廣東、江西三省交界的大土匪周文山,當年有多壞?

2021-02-08 李江鳴vv

民國諸匪之中,周文山可謂是「猥瑣發展流」的代表。此人從表面上來看真是沒有一絲可取之處,長相醜陋、猥瑣謹慎、文不成武不就、貪財好色、不講道義等等,就這麼一個人卻成了縱橫湘粵贛三省的巨匪,這完全是因為一個巧合而起。

周文山巧合為匪,釋放內心獸性

周文山(約1895-1950),又名周盛連,廣東仁化縣人。其父周三孩曾做過仁化縣長江圩的保長,在周文山年幼時被賊寇所殺,母親也鬱郁而死,自此家道中落,周文山便成了一個徹底的赤貧之人,於是對土匪從小就恨之入骨。

吃了幾年百家飯之後,青年周文山為了生計來到大餘縣內良的一家紙棚做了一名雜工,由於其沉默寡言,長相醜陋,老闆與工友們常常欺負他,讓他做一些超出年齡範圍的一些體力活,如折膠葉就是日常工作之一。

折膠葉並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體力活,這裡是大餘嶺與南嶺相連地帶,溪水縱橫,山高林密,在這戰亂年頭是劫匪盜賊理想聚集之地,再加上林中豺狼虎豹等野獸出沒,對於周文山這樣一個孩子來說,是相當危險的。

但為了能活下去,周文山不得不屢屢進山折膠葉,不過他為人謹慎,一般皆離人們能夠出沒的小道不遠。在折膠葉過程中,他也害怕土匪和野獸的出沒,為了驅散內心的不安他經常會吹口哨聊以自慰。

有一天,他在折膠葉的過程中,看見有幾個人鬼鬼祟祟沿著山路走來,周文山想和他們開個玩笑就打了個唿哨。哪知這幾個人聽到哨聲拋下身上的包裹,連滾帶爬地拼命逃了。

周文山驚奇不已,幾個唿哨就能把人嚇走這是他萬萬沒想的,他過去撿起包裹打開一看,裡面全是最熱門值錢的煙土,他頓時知道自己發了一筆小財。回到鎮子上將煙土處理了之後,回到紙棚對他的工友們說:「我這有個無本買賣,不用殺人放火,也能得到錢財,你們做不做!」

眾工友紛紛詢問,周文山就將這天遇到的事情說了一遍,然後拿出了賣煙土的大洋以證事情的真實性,眾人見狀這才完全相信了他說的話,於是幾個人商量了一番之後決定上山幹這無本買賣,周文山的土匪生涯就此開始。

周文山幾個人最初打劫完全是靠運氣,他們一沒槍,二沒膽量,完全是靠著一些迷惑人的小把戲來攔路打劫的。比如他們用繩子將周圍的小樹串聯起來,當有人路過,他們就拉動小樹,釀造出一種人多勢眾的假象,然後幾人再出去索要財物,過路的人也因不明真相,也就任由他們打劫一番揚長而去。

就這樣,幾個人的膽子越來越大,甚至違背了剛上山時的初衷,手上沾了人命。「夜路走多了難免會遇到鬼」,有一次,他們遇到幾個帶槍的過路客,被狠狠教育了一頓後,周文山痛定思痛,決定買槍聚眾,做真的土匪。

因為前期積攢了些錢財,周文山幾人商量後把錢全部拿了出來,從贛南一個民團團長手中花高價買下三十餘條槍,做到了「手中有槍,心中不慌」,勢力逐漸慢慢滲透到五嶺山脈的好多山頭,悶頭發展的周文山不再低調,開始光明正大的行動起來。

從對土匪的恨之入骨到自己也成為一個別人恨之入骨的土匪,這是何等諷刺的一個結果,但周文山卻猶不自知,逐漸表現出其殘忍嗜殺,破壞性極強的獸性一面來。

周文山有多壞?

從1918年底開始,周文山匪幫便公開行動起來,為了獨佔匪幫,與他一同上山為匪的幾個紙棚工友被他以飲宴之名叫到樂洞,灌醉後活埋,自此整個匪幫便完全成了周文山的私軍,他的野心開始膨脹起來,對湖南汝城地區、廣東仁化地區和贛南地區進行了長達六七年的洗劫,整個五嶺山脈地區都籠罩在周文山匪幫陰雲之下。

周文山有多壞?這個問題就拿幾個例子來說一下。

掠奪錢財。他掠奪錢財的方法既有傳統土匪殺人放火搶劫、綁架「肉票」索要贖金,更有擄掠青年女子出售,這些女子的家屬能掏出贖金也罷,掏不出來的全部賣入青樓或者賣給自家土匪們換錢,周文山斂財之道可謂是厲害,就連自己同夥的錢也被通過這種方式掠奪走,絲毫不講什麼道義。

殘忍嗜殺。周文山殺人是出了名的,大概因為其父是被土匪活埋而死,他殺人也更多傾向於活埋。如逼迫百姓拿錢時會將百姓埋入土中,而拿到錢後卻揚長而去不管不顧,致使百姓死亡者甚重。他在儲藏錢財時一般要挖兩個坑,一個坑用來儲放錢財,另外一個坑則是要埋入幾個土匪,美其名曰「守窖」。由於自己長相醜陋,見到年輕帥氣的土匪頗為自卑,他老是懷疑這些年輕土匪與自己的老婆們有染,所以動輒悄悄將這些土匪活埋,以至於最後自己身邊的嘍囉們都是五大三粗長相醜陋的,他這才算放下心來。

貪婪美色。喜好美色本來是男人們的共性,這並非原罪,但周文山卻不一樣,他的老婆幾乎全部是用不正當手段搶來的,她們或許是誰家大小姐,又或許是某人的妻子,皆因長相出眾就成了悲劇,變成了周文山的玩物。周文山眾多老婆中有一個極為特殊的,名喚黎日英,本是他撫養的女兒,年齡長大後就因為出落的標緻便被他收入房中,成為眾多老婆中的一個,可謂是畜牲之極。

隨著周文山強盜生涯的發展,其作惡就越多,引起周邊地區人民的極大痛恨,國民政府在民怨極大的情況下不得不將剿匪之事提上日程。周文山得知消息後,怕被國民黨正規軍圍剿,於是便主動提出願意招安,下山被任命為崇義縣的「邊區大隊長」,豈不知他真正的「壞」才剛剛開始。

壞事做絕,終被我軍剿滅,落得個骨肉不存的下場

1925年春天,周文山被國民政府招安,從山上的土匪成為山下的惡霸。

為了在國民政府面前表現,他在該地區極力鎮壓革命,在土地革命時期,周文山率領著土匪部隊不斷對我紅軍和赤衛隊發起進攻。1930年,赤衛隊佔領崇義縣城,周文山聯絡了些城中的無賴惡霸,又將縣城給奪了回去,然後對赤衛隊成員進行了血腥鎮壓,以至於革命在該地區大受挫折。

不僅如此,他還對我軍進行了土改的地區進行了滲透破壞,大肆屠殺革命軍民,還對我紅軍部隊發起不間斷的偷襲,反動氣焰囂張,手上血債纍纍。

同時,他為了保持避免遭受國民黨政府的打壓,扶植了新的土匪團夥,妄圖「養寇自重」,結果最後他扶植的黎氏兄弟匪幫尾大不掉,成為周文山都頗為忌諱的勢力。

這時,剛好「太子爺」蔣經國下放在贛南地區「鍍金」,三番五次對黎氏兄弟匪幫進行圍剿,但都未竟全功。不得已之下,他只好啟用周文山為「餘、崇、猶地區剿匪大隊長」,周文山見得到「太子爺」的重用,頓時受寵若驚對黎氏兄弟展開圍剿,最後割下二人頭顱獻給蔣經國報功,得到了蔣經國的讚賞,從此周文山經常以蔣經國下屬自稱,繼續在贛南地區稱王稱霸。

俗話說:善惡到頭終有報!

周文山的幾十年土匪生涯中,做盡了壞事,他以為自己可以為所欲為一輩子。哪知隨著1949年8月20日,崇義被解放,他作威作福的日子走到了頭。

周文山驚懼萬分,主子沒有帶他去臺灣,拋棄了他;離開這個地方吧,又人生地不熟,恐怕難以立足,最好的辦法還是上山繼續做土匪,起碼熟門熟路。

但解放軍不同以往國民黨軍隊那些無能之輩,重新為匪的周文山沒等冒泡就被全部剿滅,解放軍剿滅他的匪幫之後將他帶到大餘,並給了他自由行動的待遇,等著戰爭結束讓人民來審判他,周文山深知自己罪孽深重,恐怕得不到人民的寬恕,所以再次藉機逃跑上山。

他憑著往日的淫威,憑著手上的駁殼槍,逼著的民夫用籮筐抬著他,東逃西竄在深山密林中,妄想苟延殘喘,逃脫人民的懲罰,然而,這一切都是妄想!

進山之後,外有解放軍追捕的壓力,內有痛風症纏身的痛苦,整日處在惶恐不安中。這天他正在山洞中回想起他先前的那些往事,如何坑蒙拐賣,如何強搶民女,如何打家劫舍,那是何等的威風啊,嘴角不禁露出了一絲陰險的笑意,哪知笑意未落,我人民解放軍如同神兵天降闖入山洞中,沒等他反應過來,幾支槍口便頂在他的腦袋上。等反應過來看到如此情形,瞬間嚇得暈了過去,周文山被逮捕歸案後,精氣神一天不如一天。

有一天審訊工作人員提審周文山,調查他強搶民女情況,當審訊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工作人員發現周文山大小便失禁、口吐白沫,叫來醫生一看,早已沒了呼吸。眾人都沒想到,這個雙手沾滿人民鮮血的土匪頭子,竟然如此輕易就死去,實在是便宜了他!

周文山死後,工作人員負責將其收斂下葬,將其屍體抬到了野外,附近鄉鎮的百姓聽說後,對此表現了一種極大的失望與憤怒,紛紛聚集而來。周文山的死,意味著他們失去了當面報仇雪恨的機會,於是他們憤怒地衝到周文山的屍體邊上,不顧解放軍幹部的勸阻,一擁而上用手將周文山的屍體分解成了無數塊,然後拿到河灘上摻砂子砸成肉泥,丟到了河裡,餵了魚蝦,據說這樣做讓他不能轉生,就這樣周文山落了個死無葬身之地的下場。

結語

土匪的猖獗,給人民帶來無邊的災難,民國政府隔靴搔癢式的治匪,說白了是給讓他們們頭疼不已的土匪們安上一個官名,企圖掩耳盜鈴,蒙蔽百姓,但實質上匪做了官,其本質仍然是匪,對百姓國家的危害更為擴大,故而在世界輿論中有人才會把「中華民國」戲稱為「中華匪國」,縱橫湘粵贛三省的「土皇帝」周文東就是這樣一個將破壞性無限加大的土匪,人民對他的痛恨通過其結局就可見一斑。「匪盛於亂世而滅於治世」,在新中國建立後再無土匪的出現,這直接證明了我們才是真正的「治世」,能夠生活在這樣的制度下、國家中,幸甚至哉!

參考資料:《中國土匪秘史》、《舊中國土匪揭秘》等。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為何土匪橫行?
    民國土匪的種類 民國時期中國土匪種類繁多。如果以土匪活動的地域特點來劃分,則有山匪、馬賊、響馬、邊界土匪、海盜和湖匪等等。 所謂山匪,一種是指常年在山區活動的土匪,如雲貴川一帶的土匪。
  • 關於土匪及民國時期湘西土匪的定義,原來是這樣界定的!
    土匪在中國由來已久,而在民國時期已經成了泛濫成災之勢,對於土匪的定義國內外專家學者都有著不同的看法和見解。從國外學者的研究來看,對土匪的定義比較明確的,應當是英國的霍布斯鮑姆和貝思飛。霍布斯鮑姆在史學界最早定義土匪:「從法律上說,任何一群以暴力從事搶掠和襲擊活動的人就是土匪。
  • 民國時期,廣東雷州半島的土匪李福隆有多壞?他的下場是什麼樣的
    特別還是在民國那個時期,這裡更是難以管理,這裡的盜匪一度十分猖獗,別看現在的雷州半島經濟發展的都比較快,在那個年代,這裡的動亂是出了名的。雷州半島匪患猖獗,有過三個主要的匪患勢力,李福隆就是其中之一,那個年代,這裡亂得很,李福隆本來也是一個平頭百姓,是不過很不老實,也是看著周圍很多人都做起了搶劫的勾當,他才當起了土匪,剛開始他只是糾集了一群人到處鬧事,後來越做越大,甚至還殺了人,這之後他就一直受到了當地政府的通緝。
  • 陝西保存最完整的古鎮,位於三省交界,曾靠種植大煙繁華一時
    國內有許多古鎮,吸引著眾多遊人前去探尋。但放眼陝西,出名的古鎮似乎並不多。小漁這幾年斷斷續續遊覽了省內好幾座古鎮,其中很多歷史非常悠久,但保存完整的不多,更多的是在原址上重建而成,古蹟難尋。幸運的是,在陝甘川交界還有一座頗有傳奇色彩的古鎮,它是陝西保存最為完整的古鎮,曾靠種植大煙繁華一時,後來還被搬上了電視熒幕,非常值得一去。
  • 民國時期四川的土匪賴子方,當年到底有多囂張?
    賴子方當年到底有多囂張?他們搶了東西之後,讓被搶的人家去報匪情,然後就在周圍埋伏好,對趕來剿匪部隊下手。賴子方股匪在當地活躍了15年之久,國民黨政府卻一直拿他沒什麼辦法。而且賴子方的結局還挺好,卸甲歸田後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 舊社會湖南湘西為什麼土匪多
    而到了清末,湘西土匪的性質就發生了一次大的轉換。清朝時期的湖南,洞庭湖周邊被高強度開發以挖掘農業產能,而湘西山野則是另一番景象與社會秩序▼比如國共內戰時期,國民黨主力退居臺灣,就命令西南各處的國軍化整為零,轉入遊擊戰爭繼續「剿共」。湘西地區著名匪徒,屠殺了黔陽縣數萬人的潘壯飛就是一個例子。民國時期湘西有大量軍匪存在,他們的勢力之強讓當權者頗為忌憚。
  • 有人說民國時期東北土匪也有好人,是真的嗎?
    土匪,能有好人?這確實一個矛盾的問題。匪這個字,易經中解釋為不親近,那麼匪人就是不親近,不友好的人,既然是不友好的人類,那麼怎麼可能稱得上好人呢。所以如標題言,民國時期東北土匪一定是沒有好人的。那麼為何有人會說東北土匪也有好人,筆者三思後覺得可以解釋為,這些土匪,還是做過一些好事的。
  • 民國時期十大土匪,兩個女土匪上榜,東北王當之無愧第一!
    湘西巨匪姚大榜:三朝土匪,為匪50年,一個地地道道的職業土匪......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民國十大土匪的可悲結局盤點。十、遼西響馬杜立三在闖關東時,杜家落腳今東北遼中縣於家房鎮青麻坎村。杜立三被滿清官府稱為「遼西巨匪」,但他在百姓心目中口碑卻不錯。
  • 安徽厚積薄發、江西迅猛、湖南增長較慢,三省近10年經濟發展變化
    江西安徽湖南三省是我國經濟區域劃分中都屬於中部,雖然江西和安徽都算是華東,但因為發展水平和經濟規模等原因,一般都算在中部經濟省份中。而且這三個省在地緣上比較相近,湖南主要接受廣東產業溢出,安徽省在長三角一體化中可獲得不少幫助,江西省的話贛南與廣東合作、贛東北與浙江密切聯繫。
  • 民國時期最著名的土匪頭目,幹出一票大案震動全世界
    民國時期兵荒馬亂,散兵遊勇多,土匪也多。民國時期著名的土匪有很多,比如張作霖、馮德麟、孫殿英等軍閥都當過土匪,還有影視作品中大名鼎鼎的土匪「座山雕」。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土匪不計其數,但要論哪個土匪的國內外知名度更高,恐怕非製造了「臨城劫車案」的孫美瑤莫屬。
  • 民國為何將東北三省變成了九個省
    自清政府1907年在東北設立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之後,便有了東三省之稱。 抗戰時期至戰後的1947年,先後出現了三個較有代表性的具體縮省方案,分別是胡煥庸、張其昀及洪紱提出的方案。其中,胡煥庸的方案是民國時期縮小省區的第一個具體可行計劃,也是最詳盡周密的計劃。依該方案,原先一省,縮為二至三省,全國共計縮為66省區,內地18行省計縮為48省,東北三省縮為9省。
  • 舊社會土匪的分類,「鬍子」、「響馬」、「海盜」等各有特點
    舊時中國的土匪種類很多,他們各有特點,各有各的本事。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土匪也懂得利用地理優勢來生存。有的土匪隱藏於山林中,群山峻岭是他們的藏身好去處。有的常年遊走於江海湖泊周圍,靠水路發家。也有的處於平原地區,騎著高頭大馬,來無影去無蹤。
  • 民國時期這個地方匪患不斷,有些地方全村的人都變成了土匪
    土匪,在我們的印象中都似乎大部分都是存在於東北、西北和湘西等地區。而且土匪在中國大規模存在的時期是以民國時期為主。那時各地軍閥崛起,整個中國四分五裂。中央政府也沒有辦法完全管控整個國家,戰事紛紛。人們苦不堪言,一時間出現了各種的土匪幫派。
  • 在廣東和湖南、江西交界處,有一個美麗的小縣城,山清水秀
    芒果旅行日記:在廣東和湖南、江西交界處,有一個美麗的小縣城,山清水秀。這裡依山傍水,有廣東省內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它就是仁化縣,位於廣東省韶關市,北接湖南省汝城縣,東鄰江西省崇義、大餘縣,是粵、湘、贛三省交界處。仁化縣距離韶關市區約50公裡,距離廣東省會城市廣州約260公裡,從武廣高鐵韶關站到仁化縣城約50分鐘車程。
  • 江西被忽略的一處公園,地處三省交界,是國家級森林公園
    江西被忽略的一處公園,地處三省交界,是國家級森林公園江西省內的景點很多,而且每一處景點的旅遊吸引力價值都比較大,它們也會剛通過發展旅遊業的方式,刺激和帶動一個區域的持續發展,而這對於一個區域依然會起到很強的社會助推作用,同時一對不少遊客來說,它們的吸引力同樣很大,也是當地比較有旅遊魅力的文化景觀,像是這處公園景觀就是其中之一。
  • 江西二縣,均以「水」為名,其一為一腳踏三省之地
    江西省位於中國的東南內陸,長江中下遊南岸,從唐代設立的江南西道而得名,另外,由於省內最大的河流贛江,所以簡稱「贛」,省會是南昌市,江西位於華東,與安徽、湖北、湖南、廣東、福建、浙江等六省接壤,地理位置優越,是名勝之地。
  • 江西與安徽交界,有個聞名世界的城市,曾經只是一個鎮
    芒果旅行日記:江西與安徽交界,有個歷史文化名城,被稱為「世界瓷都」,這裡自東晉時期開始燒制瓷器,距今1600多年歷史,宋元時期開始蓬勃發展,明清達到鼎盛時期,名聞海內外。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叫景德鎮,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西北與安徽省東至縣交界,東北與安徽省祁門縣相連,東南和婺源縣接壤,西同鄱陽縣為鄰。景德鎮雖然沒有與浙江省交接,卻是浙贛皖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城市,有皖贛鐵路、九景衢鐵路可通往安徽和浙江。
  • 江西九江一個縣,與皖鄂兩省交界,在長江邊上,總人口29萬
    位於江西省的北部地區,就在長江中下遊的邊上,與皖鄂兩省交界,周圍與黃梅、宿松、彭澤、都昌、廬山等縣市相鄰,西北邊就是長江。雖然是一個小縣城,但這是也算得上就革命老區,早在民國時期,九江特別支部湖口小組就在此地成立,推進了工農運動的發展。
  • 湖南人稱呼鄰居江西人,為江西老表,到底有多少含義?
    相傳,在古代社會,江西贛州地區的群眾,比較信奉風水理論。經常攜帶羅盤看風水,由於贛州與廣東省相鄰。附近的廣東人戲稱為「江西老表,」這個說法從廣東傳到了湖南、湖北等地,逐步成為了兩湖群眾對江西人的暱稱。在我國北方地區,喜歡相互稱老鄉,基本上屬於類似的情況。其實,上述這個說法可信度並不是太高,因為存在很多問題。從歷史角度來說,有兩個原因是比較可信的。
  • 號稱「鐵磨頭」的土匪頭子許鐵英,當年到底有多壞?最終結局如何
    民國時期,華北地區動蕩不堪,各路土匪、軍閥勢力割據,各自劃分地域,佔山為王。其中,就包括活躍在冀南的大土匪——許鐵英,人送綽號「鐵磨頭」。 當時正值1945年,日軍公開投降後,地處晉魯豫軍區的八路軍部隊,開始在各地遊走受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