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田喵喵,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
旅美作家劉墉曾說:
「老人家因為體能衰退,會愈來愈覺得自己無用,也愈來愈沒安全感。所以吃飯時老人沒到,甚至就算他已經走來,也要故意喊一聲,讓他覺得被重視。
此外要常常當眾提起老人以前的好,譬如說要不是有媽幫忙,我不可能專心在外闖,有今天的成就;要不是爺爺奶奶待我,我不可能長得這麼好。老人聽了會很溫暖。」
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兒女不僅啃老,還時常對父母有怨言,更別說能做到像劉墉說的這樣了。很多父母一輩子為兒為女,辛苦嘗盡,最後到了晚年需要他們的時候,才發現兒女並不可靠。這很悲哀,也很心酸,希望我們這一代不會再重蹈覆轍。
以下,是三位79歲老人的親身經歷,作者走訪農村的時候,親耳聽他們訴說,也親筆記錄了下來。如今,我結合自己成長環境的經歷,寫就了這篇文章。
文中的稱呼皆是化名,並且故事已授權分享,希望能給到大家一些反思和啟發。
79歲葛大爺:「人老了,千萬別把所有錢都花在兒女身上。」
父母都想著自己的孩子好。我和老伴這一輩子省吃儉用,身體有個什麼問題都是忍著,從不敢輕易亂花錢,兩口子一輩子勤勤懇懇,也攢下了不少錢。
在兒子準備成家的年紀,我一心軟,想著孩子工資不高,壓力大,不想讓他再背負貸款的壓力,於是全款給他買了一輛車,又湊錢給他在縣城買了一套房。
後來我就出去打工還債,順便幫著補貼孫兒,這一打工就是十多年,自己也沒攢下一分錢。
都說農村的父母是活到老,幹活幹到老。說來也是心酸,我真的辛苦了一輩子啦。如今想要休息了,叫兒子女兒每個月給點生活費。
女兒們倒是如期給我,兒子卻總是拖欠,每個月五百塊錢的生活費都拿不出來。我真是後悔把所有的錢都花出去了,花在兒子身上,也不見得他懂感恩,知道上進。
女兒們各自有自己的房貸和孩子要養,也不容易,如今我們老兩口,每個月數著女兒們給的一點點生活費過日子,不敢生病,不敢出去旅遊,甚至連加個餐都要猶豫半天。
我的經驗告訴你啊:人老了,千萬別把所有錢都花在兒女身上。真的,不值得,自己晚年會過得束手束腳,太辛苦啦。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老年人,學著放手,會活得輕鬆很多。
79歲方大爺:「多子女家庭,老人要一碗水端平,別讓兒女之間生嫌隙。」
我這人說話有點難聽,年輕的時候,總是在幾個孩子中讓他們比來比去。直到一把年紀才知道,其實孩子最怕打擊,我們做父母的,不能老抓著他們的缺點不放。
我老伴偏心兩個孩子,耳邊風吹呀吹,我也就跟著偏心了。都說人老了以後最疼愛的孩子並不是最孝順的那個,事實證明真的如此。
這幾年年紀大了,我和老伴輪番生病,我們更疼愛的那兩個孩子,一個天天喊窮,一分錢不出;一個天天喊忙,一次都沒有回來看過我們。只有我們最不喜歡的那個孩子,床前床後地照料著,一日三餐變著花樣給我們做飯。
老伴還是怎麼都看她不順眼,但我真的打心眼裡疼這個孩子啊。她真的沒有得到父母多少的愛,也因為我們的偏心,讓他們幾個兄弟姐妹不和睦、不團結,從很小的時候就生了嫌隙。
其實作為父母的,無論對孩子疼愛的程度不一樣,可以理解,但真的不能表現得太明顯。老話常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人不到老的那一刻,是不知道哪個孩子才是真的好的。
還好我手裡也有點積蓄,有個大病小痛的,也不至於經濟窘迫。孩子們回來也會給我們一些錢,我都攢著,留著日後有需要的時候花。人老了幹不動啦,那就爭取少給孩子們添負擔吧。
79歲馬阿姨:「我這一輩子錯就錯在對兒子太溺愛啦。」
我就一個獨生子,一眨眼,孫女都高中畢業了,孫子也上初中了。都說只生一個孩子的家庭輕鬆,我卻感覺一輩子都沒有歇口氣。
前年孫女畢業,成績不理想,並沒有考上大學。我兒媳就讓我和老伴供她讀那種特別貴的學校,讓我們出錢。其實她初中高中的學費,也都是我們老兩口出的。
我們老兩口開著一個小賣部。掙得錢不多,但也不用問兒子兒媳要錢,可誰知道連孫女的大學都想要我們來出錢。說實話,這些年一直在補貼兒子家,我們並沒有多少積蓄了。
我和老伴商量,我們妥協了一輩子了,這件事情上不能再妥協了。畢竟我們要留著點錢養老,萬一有一天小賣部不開了,自己也無法自理了,無論是上養老院還是請人照顧,都得自己手裡有錢,兒子兒媳不可靠,這點我早就看出來了。
誰知,就因為沒有供孫女上大學,兒媳經常當著我們的面對孫女說:「怪你爺爺奶奶,不讓你上學。」他們生的孩子憑什麼我們負責?真是百口莫辯。
怪只怪啊,我們老兩口這一杯太溺愛這一個兒子啦,太溺愛他們一家啦。導致現在他們不僅不懂得承擔自己的責任,還事事推到父母身上。
到了這個年紀才明白,老人一定不能無條件滿足自己的孩子,凡事有底線、有原則,該幫就幫,該讓他們自己承擔的,從一開始就得讓他們自己負責。另外自己一定要留點養老錢。
寫在最後:不管子女靠不靠譜,「錢」都是老人的退路。
說來說去啊,子女們也不容易。
聰明的老人,不會把自己所有的都壓在子女們身上。
如果把全部錢給了兒女,那麼多子女的,老了在養老問題上可能像踢皮球一樣,把父母「踢來踢去「,甚至兄弟之間大打出手,導致家庭不和。
獨生子女家庭的,兒子雖然是親生,兒媳卻不是,可能會覺得父母給錢理所當然,給他們養老卻沒門。
老話常說,求人不如求己。除了年輕的時候要教育好子女,老人們都當懂得,不管子女靠不靠譜,「錢」都是老人晚年生活的退路,是有尊嚴地度過晚年的重要保障。
對於有些家庭來說,奢望子女養老,那是不現實的,老人還得早早為自己打算,不管是去養老院還是請人照顧,都得早點安排,儘早儲蓄。
有一句話說得好,錢不是晚年,沒有錢卻萬萬不能。這句話用在老年人身上,尤為合適。
養兒防老的觀念已經過時拉著,作為老年人,第一我們要懂得照顧好自己,保持自己身體的健康;第二手裡要有點錢,要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不缺錢,不用事事跟兒女伸手。
有這兩樣,晚年一定會活得更加舒坦、愜意、幸福。
-END-
人到晚年,你覺得錢靠譜還是兒女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