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5日,英國智庫Z/Yen集團發布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8)。排名顯示,上海超越東京,首次躋身全球第三名,代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日益鞏固,正越來越受到全球經濟金融界的廣泛認可。
具體來看,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上海、東京、香港、新加坡、北京、舊金山、深圳、蘇黎世。
整體而言,與上次排名相比,所有城市的平均綜合評分出現一定幅度下降,表明疫情對全球經濟金融形勢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與此同時,排名前十的城市與其他城市的綜合評分差距進一步拉大,顯示出國際金融資源日益集聚的趨勢。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日益鞏固
2020年,是上海實現「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這一國家戰略目標的收官之年。在今年3月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首次晉級GFCI全球第四後,上海在完善金融要素市場、健全金融機構體系、優化金融服務功能、營造良好金融生態環境等方面持續發力,金融核心功能不斷得到提升。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鞏固和認可也反映在本期GFCI指數報告上,上海不僅排名首次升至第三位,各項綜合得分也較上一次提升8分,與第一名紐約的差距進一步縮小至22分。
在指數具體考察的營商環境、人力資源、基礎設施、金融發展水平、國際聲譽等五個方面,上海在最近4期報告中全部進入前十,而在銀行、投資管理、保險、專業服務、金融監管、金融科技等細分領域,上海在最近4期報告中也基本進入前五。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吸引力不減
疫情給全球經濟金融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卻在疫情中逆勢而上,國內外投資者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信心不減反增。
在本期報告對受訪者進行的問卷調查中,當問及未來2-3年哪個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將更加重要時,上海在前十位金融中心城市中被提及最多,這從側面顯示出國際金融界對上海城市軟實力和未來發展潛力的肯定和信心。
今年以來,國際金融巨頭紛紛落戶上海,比如,外資公募基金公司方面,今年4月1日,我國正式取消對公募基金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隨即貝萊德、路博邁、富達國際等三家全球頂級資產管理公司正式提交了在滬設立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申請。目前貝萊德在滬設立全國首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已獲批籌,路博邁、富達國際申請已被正式受理。
此外,先鋒領航集團近期也向市場證實正籌備在滬設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並將我們在亞洲的主要辦事處遷往上海」。
外資券商方面,繼去年底今年初野村東方、摩根大通等外資券商相繼開業後,星展銀行在滬設立外資控股券商已獲批籌;合資理財公司方面,東方匯理與中銀理財在滬成立的全國首家外資控股理財公司——匯華理財即將正式開業,貝萊德、淡馬錫與建信理財在滬成立合資理財公司已獲批籌。
外資人身險方面,全國首家外商獨資壽險公司——友邦人壽已正式開業。另外,還有一大批外資金融機構正積極籌備在滬設立獨資或合資的金融機構,不少外資金融機構直言,「上海始終站在擁抱開放創新的最前沿,並能高效地將舉措落到實處」「論及市場要素、經營環境、開放程度,(國內)幾乎沒有競爭城市能和上海在同一水平」。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未來可期
金融科技是未來全球金融競爭的制高點。 GFCI指數報告也關注到金融科技這一發展大勢,從第25期開始,報告連續4期就金融科技設置專門章節。在這一環節,上海表現突出,連續4期排名前三,意味著上海正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契機,有望實現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彎道超車。
就在指數發布的當日,上海正在舉行全球性金融科技峰會——「Inclusion•外灘大會」,全面展示了上海在金融科技關鍵技術、金融科技應用場景、金融科技產業集聚等方面的發展成果,進一步提升了上海在全球金融科技領域的引領性和號召力。
2020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之年,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再出發之年。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參觀大會相關展區時也表示,金融科技是聯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創中心建設、促進雙向賦能的重要著力點。上海將全力營造金融科技一流發展環境,持續提升金融科技服務能級,不斷強化金融科技創新突破,全面提高金融科技應用水平,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科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