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往開來 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能級

2020-12-10 金融界

來源:證券時報網

本報評論員

今年是科創板開市一周年,也是上海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之年,更是上海加快建設人民幣金融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中心之年。對於上海金融中心的發展來說,2020年是承上啟下的一年。在此時刻召開的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以「上海國際金融中心2020:新起點、新使命、新願景」為主題,具有特別的意義。

全球金融風暴爆發後的2009年,國務院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要求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出2020年將上海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十年的努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

目前,上海已成為全球金融要素市場門類最齊備的城市之一,在全球尤其是亞太地區影響力日益加大,在黃金、期貨、石油等領域擁有較大的定價權。金融業體量得到充分發展,2019年上海金融市場交易總額接近2000萬億元,金融從業人員約50萬人,金融業增加值佔地區GDP的比重超過17%。今年一季度,上海金融業增加值增長7.3%,不僅抵禦住了疫情衝擊,展現強大的發展動能,也為服務實體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此外,金融市場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外資金融機構來滬發展趨勢更加明顯。在反映金融中心綜合發展狀況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CFCI)中,上海在今年3月最新排名中首次晉級全球第四位,僅在紐約、倫敦和東京之後。可以說,十年前提出的目標已接近完成。

當然,國際金融中心不只體現為一系列數字和排名,推進上海率先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才是其初心,引領長三角乃至全國的高質量發展則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2019年8月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和2019年12月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的發布,賦予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新的內涵,通過與臨港新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之間形成有機結合,實現自貿區帶動上海、上海服務長三角、長三角輻射全國的遞進發展。以點帶片、以片帶全的方式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是進一步發揮金融中心效能的有效途徑。

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不是一個靜態任務,它是一個動態過程,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目標和任務。「2020」只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並非終點,是新的更高目標的起點。今年2月,《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意見》發布,支持上海加快建設成為人民幣金融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中心,具體包括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發展人民幣匯率及外匯衍生品市場、提升與國際金融市場法律制度對接效率等方面。中國經濟體量巨大,國內債券市場規模全球排名第二,債券市場對外開放與人民幣國際化有著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係,建立全球人民幣資產配置中心,將助推中國的金融業開放和國際金融地位的提升。

當今世界局勢複雜,國與國之間競爭十分激烈,一個對外高度開放、對內輻射能力強帶動作用大的國際金融中心對於大國經濟來說是基本配置。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使命不只是促進上海一地的經濟發展,而且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仍需繼續完善各項軟硬體設施,提升規模和能級,更好地服務於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北外灘提升能級 助力上海全面建成國際航運中心
    今年以來,雖受複雜外部因素影響,上海港依舊出色完成全年目標,助力上海全面建成國際航運中心。「打造國際航運中心,關鍵是從『港本位』向『航本位』轉變。」上海海事大學教授殷明說,今後應更強調傳統航運要素與金融、法律、諮詢、研發等相關要素的融合發展,以要素充分集聚進一步實現能級提升。
  • 上海:著力提升服務能級 構築發展戰略新優勢
    長期以來,追求卓越、致力創新的服務文化理念,深深紮根於上海的城市氣質之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提升服務能級、著力打造服務新優勢,上海更有基礎、有優勢、有底氣。國際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在上海集聚,是上海發展的最大競爭優勢。
  • ...加快建設數字貿易國際樞紐,提升國際貿易中心能級,明年上海要...
    昨天,上海市商務委表示,將以提升國際貿易中心能級為主攻方向,,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圍繞消費升級、外貿轉型、外資提質、商務惠民,重點推進實施「四個行動計劃」,實現將「上海打造成為全球貿易樞紐、亞太投資門戶、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亞太供應鏈中心、國際會展之都和貿易制度創新新高地」的六個分目標。
  •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自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順勢而為,在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同時,主動創新,積極探索,旨在全方位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配置全球資源能級。  以新片區為抓手  兩個扇面,是上海市落實「三項新的重大任務」的重要抓手。
  • 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之年「大禮」,上海躋身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第三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日益鞏固 2020年,是上海實現「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這一國家戰略目標的收官之年。在今年3月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首次晉級GFCI全球第四後,上海在完善金融要素市場、健全金融機構體系、優化金融服務功能、營造良好金融生態環境等方面持續發力,金融核心功能不斷得到提升。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鞏固和認可也反映在本期GFCI指數報告上,上海不僅排名首次升至第三位,各項綜合得分也較上一次提升8分,與第一名紐約的差距進一步縮小至22分。
  • 在岸/離岸國際金融中心?上海為何金融和科技兩手抓
    01上海國際金融中心2.0起飛2020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之年,也是新起點。十年成果:全球金融中心TOP4,投資管理TOP22009年國務院19號文第一次把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提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經歷十年發展,2020年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7)顯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全球排名上升一位,超過香港和新加坡,位列第四。過去兩年,上海已連續三期在該指數中位列第五位。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摘要|2020上海...
    通過深化金融改革、擴大金融開放,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要在促進國內金融體系完善和結構優化、支持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要在加快確立並鞏固其全球人民幣資產中心地位、帶動人民幣國際化中發揮更大作用;要在促進國內國際金融資源有效配置、良性互動中發揮更大作用。圍繞夯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基礎支撐,報告對 「十四五」期間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從八個方面提出共 31條相關建議。
  • 站在新的起點,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如何明確新的目標--上觀
    2020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之年,站在新的起點,上海將如何邁上新臺階?12月13日,試圖為此尋找答案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在2020上海金融論壇上發布。這份報告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聯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共同撰寫。
  • 砥礪奮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紀實
    《意見》聚焦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金融創新能力和全球影響力,圍繞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探索更加靈活的金融政策體系、監管模式和管理體制,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高水平開放發展。總之,這一輪開放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更高水平、更寬視野、更大輻射面基礎上的開放。
  • 「上海正在成為金融的開放中心」
    在英國智庫Z/Yen集團最新發布的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8)中,上海首次名列三甲。人們在為這一成績歡欣鼓舞的同時,卻沒有忘記,五年前的2015年9月,在這一權威的國際金融中心排名上,上海僅列第21位。
  • 國際航運樞紐能級持續提升!一周新增兩條航線
    國際航運樞紐能級持續提升!宋卡是泰國南部最大的國際貿易港口,也是泰國重要的農業和林業基地,與中國貿易往來日益頻繁。RSK航線作為華南地區唯一宋卡直航航線,將為客戶搭建珠三角地區與泰南地區經濟便捷的物流通道,並通過廣州港海鐵聯運輻射西南內陸,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助力「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不斷走深走實。
  • 上海政協專題通報強化四大功能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情況
    上海政協專題通報強化四大功能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情況 2020-07-08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加快產政教深度融合 上海金融科技應用實踐中心成立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供圖「上海金融科技應用實踐中心」31日揭牌成立,高校攜手政府部門共同推進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探索加快推進產政教深度融合,助力推進上海國際金融科技中心建設。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軍當日表示,金融科技催生金融的新業態,打造金融新模式、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推進金融科技發展,是新時代上海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一次新機遇、新動力,是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中心、科創中心建設聯動的重要契機。
  • 李強:加快打造具國際競爭力金融科技中心
    原標題:加快打造具國際競爭力金融科技中心 ■上海將充分發揮金融要素市場完備、科技創新資源活躍、應用場景豐富多元等優勢,進一步推動金融科技領域先行先試,促進金融科技產業集群化發展 本報訊 (記者 談燕 孟群舒 張楊)以「科技讓未來更普惠」為主題的外灘大會昨天在滬開幕。
  • 外資機構看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嗎?
    來源:《財經》雜誌原標題:外資機構看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嗎? 中國香港、新加坡、上海是東亞地區的三大國際金融中心。外資金融機構就三座城市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進行排序,結果顯示,2020年,三大國際金融中心的排位依次是:港、新、滬。
  • 金融機構總部紛紛落戶上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引力」源於哪?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總部紛紛落戶上海,這離不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對金融機構的強大吸引力。目前,外灘金融集聚帶所在的黃浦區已擁有各類金融機構約500家。 今天,上海虹口北外灘正在與陸家嘴、外灘形成國際金融中心的「黃金三角」地帶。
  • 渝南岸區力建內陸國際金融中心核心承載區 長嘉匯金融中心在京亮相...
    據介紹,作為中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轄市,重慶正在建設內陸國際金融中心。南岸區,地處重慶「兩江四岸」核心區,長江嘉陵江在此兩江交匯,串聯起整個長江經濟帶,緊抓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提升長嘉匯金融中心金融聚集區能級,全力打造重慶內陸國際金融中心新的金融核心區和承載區。
  • 上海,香港:誰是國際金融和商業中心城市?
    當代最重要的工業(汽車、電子、航空、石化等)和最重要的服務業(金融、保險、電信等)都已納入跨國公司的全球化國際生產和服務網絡體系。因此,作為國際大都市擁有多少具有影響力的跨國公司,在很大程度上顯示了這一城市的綜合競爭力。  為了提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香港政府將目標瞄準紐約和倫敦這兩個目前在世界上最突出的金融和商業服務中心。
  • 「文旅融合」提升城市能級 寧波海絲之路文旅博覽會上海推介會今舉行
    今天下午,2020 海絲之路(中國·寧波)文化旅遊博覽會(以下簡稱:海絲之路文旅博覽會)上海推介會在滬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從今年起,中國(寧波)特色文化產業博覽會和寧波國際旅遊展「合二為一」升級為海絲之路(中國·寧波)文化旅遊博覽會。本次海絲之路文旅博覽會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寧波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寧波市委宣傳部、寧波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寧波廣播電視集團承辦。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2020年基本完成
    「2020年,上海將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這既是國家戰略,也是上海承擔的重大使命。目前從五個維度來看,我們已基本完成目標。」日前,在上海舉行的2020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