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岸/離岸國際金融中心?上海為何金融和科技兩手抓

2020-12-10 澎湃新聞

01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2.0起飛

2020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之年,也是新起點。

十年成果:全球金融中心TOP4,投資管理TOP2

2009年國務院19號文第一次把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提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經歷十年發展,2020年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7)顯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全球排名上升一位,超過香港和新加坡,位列第四。過去兩年,上海已連續三期在該指數中位列第五位。

本次排名變化較大,「紐、倫、港、新」的格局首次被打破。紐約對倫敦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東京上升三位首次排名第三。

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7)中,投資管理板塊,上海位列全球第二、全國第一。

此外,2019年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籌資總額位居全球第一,上海黃金交易所場內現貨黃金交易量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上海期貨交易所商品期貨和期權成交手數在全球場內衍生品市場排名首位,上海原油期貨成為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貨。

新任務: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今年2月14日,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上海市政府共同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意見》,圍繞推進臨港新片區金融先行先試、加快上海金融業對外開放以及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出了多項政策,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按下了「加速鍵」。

同時今年4月1日起,我國將正式取消對證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這也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特別是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建設帶來了更多新的機遇。

02

知識溫習:在岸/離岸金融中心

在進入正文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在岸/離岸融資中心、貨幣國際化的基礎知識。

1、  在岸和離岸市場

所謂離岸人民幣市場,就是中國境外經營人民幣存放款業務的市場。這裡的「境外」,是指受國內金融法規管制較少的地區,也包括香港、境內自貿區等。

離岸人民幣市場,主要由非居民參與,進行人民幣與國際自由兌換貨幣交易的市場,資金出入相對自由。由於離岸人民幣市場受管制較少,匯率受市場供需關係影響更大。

我國還不具備全面放開資本管制的條件,通過設立離岸市場,有利於提高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認可度、接受度及使用頻率,對於人民幣國際地位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2、貨幣國際化

貨幣國際化是市場驅動,水到渠道的過程,它既反映出一國綜合國力,又體現了整個國家國際化水平。它至少需要具備「國際影響力、國際收支逆差、高效安全的國際收付清算體系及金融市場」等三大重要條件。

簡單來講,一國貨幣要大量被境外所擁有,就需要擴大對外開放、對外貿易,投資和金融充分發展,並有國際收支大額逆差,實現其貨幣淨流出。這也是為什麼專家們提出,美國的貿易逆差,是美元成為國際貨幣不可避免的結果。

境外願意持有一國貨幣,原因有三:

首先是相信該國的實力和信用,不會破產、不會賴帳;

其次,便利性與安全性,貨幣的發行國必須建立起與世界各國廣泛連接高效便捷的國際收付清算體系(如SWIFT),確保貨幣流動過程中的安全;

最後,記帳清算方式的運用,使得貨幣的境外所有者不得不將貨幣存放在發行國,允許境外貨幣所有者平等地參與以本國貨幣計價清算的各種金融交易市場,有利於保護境外貨幣所有者的利益,增強其所持貨幣的流動性和盈利性。

專家指出,金融交易市場的交易規模遠遠大於國際貿易與投資的規模,不能成為金融交易市場最主要的計價清算貨幣,其國際化就會受到很大束縛。

03

國內外金融中心比較

1、全球各金融中心的定位

金融中心、本幣的國際地位、經濟實力這三者之間其實是一個互相支撐、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

從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的基本特徵來看,對於自身經濟體量較大的地區而言,其金融中心以在岸為主要特徵,例如紐約、上海;對於自身經濟體量較小的地區而言,其金融中心以離岸為主要特徵,例如中國香港、新加坡;對於自身經濟體量較大,且海外資產較多的地區而言,其金融中心以在岸/離岸並存為主要特徵。這種特點背後的基本邏輯是境內外資產管理和金融資源優化配置的需要。

來源: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2、上海、香港、海南

金融中心一定是經濟發展的產物,當一個地區的實體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必然需要金融中心。反過來,金融中心特別是國際金融中心,對一個區域或者對全球經濟發展的服務與支持作用也非常明顯。

國際金融中心一定是具有集聚和輻射效應的,它能夠把各種金融資源集聚到一起並放射出去。

來源:聽風雜誌

04

上海的重點任務

建設在岸/離岸雙向有條件滲透的內外分離型國際金融中心,一是以陸家嘴為核心的在岸金融中心,其職能包括人民幣定價、證券融資、大宗商品定價、資產管理等;二是以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為核心的離岸金融中心,其職能包括海外投資、離岸人民幣定價、跨境貿易融資等。並在在岸和離岸金融中心間建立適當的聯繫機制。

1、  金融監管與法治

擴大金融開放的重點,是金融監管。

6月18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行長孟文能在陸家嘴論壇上連線發表講話表示,新加坡金融監管局8月份將成立上海代表處,還將啟動新加坡、上海全面合作理事會的金融工作小組。新加坡在對衝基金引入與監管、公募REITs、衍生品研發交易清算、金融科技沙盒監管等方面的成熟經驗,值得上海金融機構借鑑。

2018年8月20日,上海金融法院正式掛牌成立,成為中國首家金融法院。

2、  加大直接融資

美國的融資結構通常是以直接融資為主,美國M2與GDP之比,僅在100%左右,這與中國目前M2與GDP之比達到200%左右相差甚遠。即使近期美聯儲大量投放流動性,M2與GDP之比也遠低於中國。所以,美國央行大幅擴表,並不代表美國貨幣總量就會按照固定倍數擴張,以及造成美元大幅貶值。

在這一點上中國需要不斷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不斷提升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而註冊制,是中國資本市場裡最核心、最基礎的一項改革,會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注入強大的動力。

3、  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的思路,正在從離岸市場向在岸市場轉變。離岸市場依然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進程中,上海身影頻頻出現。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二期、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INE)都於上海啟動。2019年6月中國證監會和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發布滬倫通《聯合公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張明表示,滬港通、深港通這樣一些通道可以方便外國投資者直接投資中國在岸的金融市場。因為在岸金融市場跟離岸市場相比,提供的產品的規模更大,類型更多,流動性也更強。這就使得其通過在岸市場金融開放,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提速上發揮比較重要的作用。

2018年上海原油期貨上市,實現了以「人民幣結算」,作為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貨,成為擴大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平臺。另外,建立原油、貴金屬等商品中心不僅要對境內商品交易有決定性作用,更應當藉助離岸業務形成對國際市場的重大影響力。

05

科技如何服務於金融中心

1、科技提效金融

科技創新與傳統金融的跨界融合正在加速發生,並逐漸形成金融科技創新生態。金融科技不單是對於一個機構,它對於整個金融體系來說,都會帶來重要的革命。如何更好地運用金融科技來促進金融中心建設,特別是提高服務能級與效率,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

區塊鏈、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科技創新持續外溢到貿易金融、資產管理、徵信等金融業務領域,形成了以區塊鏈跨境支付、智能投顧、大數據徵信等為代表的金融科技應用,實現了金融服務的降成本、提效率。

金融科技創新正在成為金融業的新引擎。

2、更安全的國際結算網

特別是區塊鏈和虛擬貨幣技術,中國人民銀行摸索的數字人民幣DCEP可能成為起到支撐作用的基礎設施。中國政府希望構建以人民幣為中心的自主的國際結算網,而DCEP建立在區塊鏈上,更容易為各國所採信,有利於創造一個安全、可信的交易環境,成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高效抓手。

3、放進籠子的金融科技創新

5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宣布啟動上海金融科技創新監管(或稱「監管沙盒」)試點工作。6月17日,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關於徵集上海市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創新應用項目的公告》。

科創板對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太重要了。科創板不光服務於科創企業,更為資本市場的基礎性變革提供了契機,為註冊制推廣打下了基礎,極大地提升資本市場的活力,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 END -

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

轉載請註明 「聽風雜誌」 ,謝謝關注!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張春:資本帳戶開放的本幣跨境支付模式和上海離岸人民幣金融中心...
    文中指出,該模式的成功還需要建立一個全方位、高水平開放的離岸人民幣金融中心。張春教授也對在上海建設離岸人民幣金融中心的優劣勢、結構、內容和功能做了描述,並對離岸與在岸人民幣市場之間的聯通、整合以及風險控制系統和聯動機制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想法和建議。
  • 教授觀點 |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院長張春:資本帳戶開放的本幣...
    這個離岸市場和國際上常見的以避稅或規避正常監管為目的的離岸市場不一樣,它是為推動人民幣的國際支付和使用而建立的,最終是會和在岸市場逐漸融合的。這個全方位高水平開放的離岸人民幣金融中心會包括完備的金融產品、機構和市場。
  • 上海,香港:誰是國際金融和商業中心城市?
    在香港面向21世紀的發展戰略中,十分強調這一點,專門為提升其國際金融和商業服務中心地位作了發展規劃。香港認識到,當今世界,跨國公司、大商社和巨型聯合企業憑藉雄厚的資本、高額的科技投入、著名的品牌及其商譽、遍布全球的營銷網絡等優勢,已日益成為國別、地區與城市之間綜合競爭力的主力。
  •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當下,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和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以「示範區扇面」和「新片區扇面」為平臺,充分利用新片區集交行「主場」、國際金融中心、境內關外、特殊綜保區等區位優勢,推動業務全方位聯動,加快形成「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與「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協同發展態勢。
  • 智庫|上海—香港雙金融中心前瞻:將類似紐約—倫敦
    一、從城市定位上看,《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在第一章第一節就明確了北京城市定位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隻字不提「發展首都經濟」;而上海在總規中被定位為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目標是把上海建設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這似乎等於宣告了將金融中心交給上海之意
  • 上海自貿區應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助推器
    一是因為黨中央、國務院都已明確指出要將上海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二是上海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已經是遠東乃至亞洲的國際金融中心,這說明上海有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良好基因;三是通過上海自貿試驗區,來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助推器的客觀條件已經具備;四是上海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人民幣國際化可以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五是上海有著我國獨特的人文資源、科研機構和教育資源的優勢,可以為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 對標紐約倫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進入衝刺階段
    全球資產管理中心、跨境投融資服務中心、金融科技中心、國際保險中心、全球人民幣資產定價、支付清算中心和金融風險管理與壓力測試中心——「六大中心」立足中國、覆蓋亞洲、輻射全球。金融法治高地、金融制度創新高地和金融人才高地——形成一個國際一流的優良金融生態系統。2019年開始,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進入決勝階段。
  • 與倫敦和紐約相比 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還有多遠?
    其一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報告提出「儘快把上海建設成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新飛躍」;其二是2009年3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關於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意見,提出2020年將上海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
  • 離岸金融中心澤西島「慢」遊滬上
    澤西島是距離倫敦只有30分鐘飛行時間的離岸金融中心。11月5日,遠道而來的Jonathan White和澤西大中華地區業務拓展總監李兆安,在上海首次召開小型媒體座談會,介紹澤西島的相關情況。位列離岸金融中心第一名與耳熟能詳的英屬維京群島(BVI)和開曼群島相比,這個地屬英國的小島來頭其實也不小。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十四五上海要...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中長期目標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中提到。12月13日,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報告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聯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共同編寫。屠光紹和李揚教授作為課題報告牽頭人。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 十四五上海要...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中長期目標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中提到。12月13日,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報告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聯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共同編寫。屠光紹和李揚教授作為課題報告牽頭人。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未來如何建設?看看這份報告怎麼說
    當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已取得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理事會執行理事屠光紹表示,報告起草的背景是中國的金融改革和開放開啟了新的階段,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已經進入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時間節點。
  • 外資機構看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嗎?
    來源:《財經》雜誌原標題:外資機構看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嗎? 中國香港、新加坡、上海是東亞地區的三大國際金融中心。外資金融機構就三座城市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進行排序,結果顯示,2020年,三大國際金融中心的排位依次是:港、新、滬。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摘要|2020上海...
    通過深化金融改革、擴大金融開放,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要在促進國內金融體系完善和結構優化、支持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要在加快確立並鞏固其全球人民幣資產中心地位、帶動人民幣國際化中發揮更大作用;要在促進國內國際金融資源有效配置、良性互動中發揮更大作用。圍繞夯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基礎支撐,報告對 「十四五」期間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從八個方面提出共 31條相關建議。
  • 報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新的發展任務應如何實現?
    發布會現場 澎湃新聞記者 胡志挺 圖12月13日發布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指出,新發展格局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長期目標應進一步明確:到2035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引領亞洲輻射全球、以開放的現代化金融市場體系為核心、以全球人民幣資產配置中心為標誌、與紐約和倫敦並駕齊驅的頂級全球金融中心。
  • 薈萃國際頂層智慧聚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2020上海金融論壇隆重...
    央廣網上海12月13日消息(記者吳善陽)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2020上海金融論壇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會今天舉行。2020上海金融論壇現場(央廣網記者 吳善陽 攝)新冠疫情來襲,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加速重構,傳統金融體系遭遇挑戰,創新與變革迫在眉睫;適逢中國迎來「十三五」收官之年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元年,2020上海金融論壇以「改革與開放:雙循環下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主題,展開多角度、多層次、多領域的對話和思想碰撞。
  • 金融機構總部紛紛落戶上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引力」源於哪?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總部紛紛落戶上海,這離不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對金融機構的強大吸引力。 01 中央政策扶持力度大,金融要素市場集聚度高 2020年2月14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上海市政府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第二屆上海金融科技國際論壇舉行 上海金融科技應用試點已取得顯著...
    12月7日-12月9日,由上海金融科技產業聯盟主辦的第二屆上海金融科技國際論壇、首屆上海金融科技創新博覽會暨全球金融科技節在上海舉行,來自上海金融科技產業聯盟多家成員單位亮相本次論壇。
  • 2020上海金融論壇舉行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2020年12月13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高金/SAIF)、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2020上海金融論壇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會在上海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金融信息中心、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國際金融家論壇協辦。
  • 潘功勝:支持新加坡成為人民幣交易國際金融中心之一
    原標題:潘功勝:支持新加坡離岸人民幣市場成為人民幣交易國際金融中心之一 來源:上海證券報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豔芬)「新加坡是重要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和『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國家,我們支持新加坡離岸人民幣市場更好發展,成為人民幣投資、持有和交易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