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的最厚一本書,不會是《5年高考3年模擬》吧?| 光明夜讀

2020-12-18 光明日報

文| 宗小寧

華東師範大學曾發布過上海大學生閱讀指數報告,報告顯示,84.3%的大學生將「手機閱讀」作為最主要的閱讀方式,而社交媒體閱讀已經成為大學生數字閱讀的主流:排名前三的大學生社交閱讀平臺分別是微信,佔比68.8%;微博,佔比56.7%;知乎,佔比48.0%。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微信、微博等軟體佔據了大學生大量的時間,手機閱讀似乎成為了他們主要的閱讀方式。

其實不止是大學生,上下班的地鐵、公交、排隊的地方都可以看到拿著手機閱讀的人群。

現代人習慣於在手機上進行信息獲取、即時通訊和電子閱讀,甚至患上了「手機依賴症」,不少網友表示「自己一離開手機就沒有安全感,總是怕錯過別人的信息」

手機的普及、網絡信息的泛濫降低了閱讀的門檻,每天手機屏幕上的幾百上千的小紅點讓人們深感焦慮。不少人覺得每天閱讀朋友圈裡的爆款文章、瀏覽一些新聞資訊就完成了一天的閱讀任務。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這種不假思考、跳躍式的「淺閱讀」成為可行的一種實用主義方法——我知故我在。

仿佛我們點開的小紅點越多,我們的閱讀就越多,我們掌握的知識就越多。

但是,碎片化的閱讀還會直接隔斷人們對文字的深層次思考。

比如《論語》不完整地讀一遍,你怎麼會知道孔子原來是如此率真的一個人?《紅樓夢》不讀到終卷,如何理解「草蛇灰線、伏脈千裡」的匠心?《戰爭與和平》不啃到最後一頁,如何能理解這部俄國精神史詩的壯闊?

當然,淺閱讀自然有存在的意義,但是深度閱讀如果完全被快速閱讀所取代,那麼我們失去的可能也是思維層面的厚重,精神層面的廣博。

朱熹說:「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閱讀的本質是對一個人文化底蘊的積累,只有細讀、深讀、精讀,在閱讀中有所思考,才能真正吸取書本的養分:啟迪心靈、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塑造人格。

「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讀過的書,和走過的路。」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就像向上攀登不會很輕鬆一樣,閱讀也不會淺嘗輒止就能達到目的。

「淺閱讀」如同快餐,或許可以飽腹,但營養未必充沛。「深閱讀」如同科學膳食,未必那麼可口,但卻能給一個人精神成長所必須的積澱。

也許,什麼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好久沒有完整地讀完一本書,書籤一夾就沒有然後了,閱讀的高峰是在初高中做練習題的時候,讀的最厚一本書卻是《5年高考3年模擬》。

如果是這樣,不妨拿起一本包裝不那麼討巧、散發著「距離感」的書,認真地啃下一頁吧。

一本公認有分量的書,必然幫助過很多人,相信你也能分享它的價值。

你覺得現代人習慣「淺閱讀」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在閱讀方面,你還有什麼困惑?可以在留言中向我們提問,光明日報將在近期邀請專家給大家解讀。

學霸請進:默寫覬覦、耄耋、饕餮、蹀躞

不用「高富帥」「白富美」,誇下別人試試?

「妻管嚴」也可能是家暴,有事也請找婦聯

名校畢業,工資是普通本科3倍,還是月薪2500?

靜悄悄的廣場舞,這樣的大媽見過沒?

72名研究生被清退,這波操作可怕嗎?

文字:宗小寧

圖片:視覺中國 網絡

朗誦:王茜

策劃:謝文 王斯敏 尚文超

責編:王子墨

編輯:邢妍妍 王遠方

相關焦點

  • 又入高考語文題!這些年,出題人在看的《光明日報》
    對於這座目前世界上綜合難度最大的跨海大橋而言,每項榮譽的背後,都是一組組沉甸甸數據的支撐。全長55公裡,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海底隧道長5.6公裡,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處距海平面46米,世界上埋進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對接海底隧道的每個沉管重約8萬噸,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創深插式鋼圓筒快速成島技術。
  • 一本書,讀著讀著就厚了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起初對這句話的體會不是很深,僅僅停留在字面意思,直到遇到這本書。這是對我人生產生影響的第一本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從頭到尾、真正讀完的第一本書。在看到這本書之前,除了課本,閱讀量為零,沒有完完整整地讀完過一本書。
  • 高中語文老師不讓讀課外書,但這本書例外:高考作文閱卷老師最愛
    我又去知乎搜《文化苦旅》,結果搜出這麼一個問題:這個學生的語文老師不讓他們讀課外書,估計怕佔用太多刷題時間,但文化苦旅就可以讀,他搞不懂這是為啥。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高考作文閱卷老師很吃餘秋雨那一套。
  • 人民日報幹部談讀書:用歲月讀「厚」一本書
    真正滋養心性的好書,時常拿出來翻閱品讀,生命的腳印,踩下去才能更見深度書有厚度嗎?有,但不僅僅是薄薄紙頁的堆砌。在我看來,書中字裡行間對社會、事物、人心的記錄和剖析,才是一本書的最厚之處。它的重量,隨著讀書人閱歷的積累、思考的深入、實踐的延伸而不斷增加。
  • 高考說人人該讀懂三本書,真的該讀嗎?
    2017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題為: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心靈之書」,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對作家的觀點加以評說。中華民族本是詩書禮儀之邦,重視讀書的歷史十分悠久。
  • 今年高考作文題的「三本書」原來是從這裡出來的
    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題:有個作家說,人生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是「心靈之書」。對此,你有什麼思考?請對作家的認識做出評說。這「三本書」的提法來自於作家盧新華(中國作協會員。
  • 夜讀·一本好書|解憂雜貨鋪:面前是無限的可能 一切全在你自己
    編者按:書是夜的伴侶,邂逅一本好書,會讓我們愛上「夜讀」。你最近在讀哪本書?你跟那本書有著怎樣的故事?哪些句子會讓人「如沐春風」?世界讀書日之際,閃電夜讀邀您薦書~或講述故事、或摘讀經典、或讀後有感……把您的愛書「讀」給大家聽。
  • 世界上最「厚」的一本書就在中國,曾為了它專門修建了一個博物館
    旅遊是一項很好的戶外活動,它能使人心胸開闊,心曠神怡,調節人心理活動,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本文章由遊走大自然獨家發布,歡迎小夥伴們閱讀。世界上最「厚」的一本書就在中國,曾為了它專門修建了一個博物館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是一個幅員遼闊,有著豐富旅遊資源的國家,今天小編就向大家來介紹一下這一個世界上最重最厚的一本書,在931年前。
  • 如何做到一天讀一本書?這本書給了我答案
    在《無限可能》一書中,吉姆·奎克給出了3個步驟,我將結合一天一本書這件事舉例子。第一步,發現與識別:我做不到一天讀完一本書。這一步的分析比如是:我沒時間、沒精力一天讀完一本書,我不會快速閱讀。問自己:真的是沒時間嗎?還是因為不夠重視,所以沒時間呢?既然不會快速閱讀,那就去學。第三步,創造新信念:我能學會快速閱讀,並且做到一天讀完一本書。
  • 浙江今年高考作文題是《三本書》 那其他省的呢?
    如果說高考是許多學子要經歷的一場「成人禮」,那麼,高考語文作文,稱得上是這場「成人禮」的壓軸大戲。每年高考,語文作文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今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題目是《三本書》,引來大家熱烈討論。那其他省的呢?
  • 我推薦產品經理讀的10本書
    ,我系統的讀過1.0和2.0版本,基本上把產品經理應該掌握的套路說清楚了,比較適合剛剛入門的產品助理或者初級產品經理,蘇傑對這本書的定位也是適合1-3歲的產品經理,所以剛開始入行產品經理的人可以先讀這本書,讓自己大概知道產品的基本套路。
  • 知行合一,讀好人生「三本書」
    陳旭欽  昨天,浙江省高考作文題目出爐,大概意思是這樣的: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是「心靈之書」。對此你有什麼思考?寫一篇文章,對作家的看法加以評說。  其實,人的一生,就是要知行合一,讀好「三本書」。
  • 夜讀|我不會刪你,也不會再聯繫你
    六安新周報《夜讀》欄目 美文欣賞 朗讀:陳佩君 我不會刪你,也不會再聯繫你 「再合適的兩個人,不去關心慢慢就陌生了,再深的感情,不去呵護慢慢就淡了,彼此不說話,慢慢就沒話可說了
  • 高考理綜270分學霸:一天記3頁!30天記熟高中生物5本書知識點!
    這樣到高三複習的時候基礎這一關輕鬆就能攻克,一輪複習主要高考真題的練習更高效。那麼對於基礎不好,而現在已經高二、高三的同學該怎麼追上來呢?我們知道高中生物主要學習是5本書,必修1、必修2、必修3、選修1、選修3,而最後的兩本考察的內容並不多,重點都在必修的三本。那麼最高效的辦法就是將每一本、每一章的重點知識挑出來,集中複習。
  • 高考作文這樣寫: 人生這三本書,不僅要讀好更要寫好
    【原創】對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題目《有字的書、無字的書、心靈的書》,是一片「心疼浙江的寶寶」。要求是根據有位作家所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是「心靈之書」。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對作家的觀點加以評說。
  • 品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1904年,海倫.凱勒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成為一個學識淵博,並掌握英語、法語、德語、拉丁語、希臘語5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先後完成《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等14部著作。    《假如給我三天的光明》是她應邀為《大西洋月刊》撰寫的一篇自傳,也是海倫·凱勒對自己一生的真實寫照。
  • 高考日語人教版有8本書,高中能學完嗎?不要再懷疑了!
    高考日語的官方教材——人教版日語,共有8本書要學習,即使是2017新課標對應的新教材,也有7本書(高中階段3本必修+1本選修)要學習。相比之下,標日、新編等日語書只需要學習3~4本。有人問:人教版日語書那麼多,高中能學完嗎?答案是:學得完!
  • 這3本書對馬雲產生巨大影響,快收藏吧
    這3本書對馬雲產生巨大影響,快收藏吧編輯:笛簫談書 本文原創 抄襲必究 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 推薦正能量的圖書歡迎大家來到笛簫談書,這裡有好看的書籍,還有有趣的書籍,這裡還有讓你讀了欲罷不能的書籍。來到這裡還會收穫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 2020年5月讀書報告,最慶幸讀到的三本書,人生觀的影響也最大
    有些人說這本書平鋪直敘沒有文學性,而我卻覺得非常值得一讀,因為它的真實,真實的就像一部記錄片,記錄普通人的勞動與愛情,挫折與頑強,時代背景下的矛盾與衝突。他是黃土高坡城鄉人民生活的縮影也是改革開放到新世紀的時代縮影。
  • 2015年,我最想重溫的一本書
    村上春樹的藝術世界(CSCS208209)今早起來,突然很懷念起一本書,懷念起她的美麗與哀愁,深廣的哲理與無邊的愛意。這本書名字叫《聖經》。(雖然我不是基督徒,也非其它教徒)2015年,你最想重溫的一本書是什麼呢?為什麼?——小站同感,《聖經》一直在身邊,從未離開,但也從未從頭至尾用心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