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王組合」是年輕的流浪雄獅為了生存自發組建的一個團隊。從表面上看,群居能夠保障它們捕獵的成功率,降低受傷的機率。而且在成長到足以挑戰其他獅群獅王時,多隻雄獅勝率也會更高。但是,多隻雄獅挑戰成功後,就意味著接管獅群的就不止一頭雄獅。那麼,它們都有交配權嗎?它們是如何相處的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獅王組合的誕生
獅子是貓科動物中少有的群居性的動物。在一個獅群中,大都只有1-2頭雄獅,剩下的成員都是由母獅以及幼崽組成,雄性在獅群中主要負責巡視領地,而母獅們則協同作戰捕獵獵物。
作為群居動物,母獅們對小獅子的照顧可以說無微不至,從哺乳期開始,獅群中所有成年的母獅都會擔任任何一隻小獅子的哺乳者,半年後哺乳期結束,小獅子也有了進食肉食的能力,它們逐漸的會跟隨母獅狩獵,學習捕獵的技巧。在2歲之前,所有的小獅子不管雌雄一律公平對待,但是到了兩歲之後,小雄獅就會被區別對待,它們會被趕出獅群,獨自接受大自然的歷練,成為流浪雄獅。
但是,由於小雄獅一直跟隨母獅捕獵,它們的實戰經驗有限,所以,為了在殘酷的大自然中生存,來自不同族群被驅逐的流浪雄獅們就會自發的組成一個新的團隊,這就是流浪雄獅聯盟。
此時的,「獅王組合」雛形就有了。但是,流浪雄獅聯盟離獅王組合還差關鍵的一步,那就是不斷的磨合後挑戰其他族群的獅王,取而代之。
流浪雄獅聯盟的出路
流浪雄獅們為了提高自己的生存機率選擇群居,但是,這種聯盟大都是暫時性的。除了在協同作戰時可能被獵物殺死(比如水牛)外,內部的爭鬥也是常有的。等到一個聯盟中雄獅成長到4歲左右時,如果它們還活著,就有了足夠的經驗和實力去挑戰其他獅王了。
此時的聯盟會有兩個選擇,一個就是分道揚鑣,各自去挑戰其他族群的獅王爭奪獅群的控制權,另一個就是它們在共同成長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會共進退。
單獨行動的流浪雄性會選擇只有一頭雄獅統治的獅群,成對的雄獅則去挑戰由一頭或者兩頭雄獅統治的獅群,而一個大的雄獅聯盟則會不斷的挑戰任何獅群的獅王,獲得支配權。
在非洲大草原上,獅子後代的存活率不足70%,原因有三個,第一就是夭折,第二個是被新獅王殺死,第三個就是在流浪時被獵物殺死。
其中,新老獅王的更替是獅子幼崽存活率較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新的獅王為了牢牢的獲得控制權,會殺死上一任獅王的幼崽,這樣做最主要的就是刺激母獅進入發情期,因為有了幼崽的母獅,至少兩年會因為照顧幼崽沒有發情期。
獅王組合都有交配權嗎?
原則上說,獅王組合是協同作戰挑戰原有的獅王才擁有的,它們從流浪時就並肩作戰,而且能夠走到共同挑戰獅王的境地,所以,它們之間的感情是很深厚的。因此,一般一個獅群中兩隻雄獅共同統治獅群時,是沒有等級劃分的,它們共享整個獅群的控制權,當然也包括交配權。
但是,當族群中有兩隻以上的雄獅時,交配權的歸屬會成為「兄弟反目」的導火索。我們就拿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一下吧。
相信大家對非洲的「壞男孩組合」都不陌生,這是由6頭雄獅組成的一個雄獅超級聯盟,這種規模的雄獅團隊在整個非洲也是絕無僅有的。動物星球頻道《獅王之路》的製作團隊花了16年的時間,跟蹤拍攝了這6頭具有傳奇色彩的雄獅,它們就是「馬波侯兄弟」。
這6頭雄獅來自南非薩比森保護區,它們就是由流浪雄獅組發組成的聯盟。這6兄弟在保護區內連續的挑戰其他獅群的獅王,在短短的一年之中就殺死了大大小小超過100頭獅子,取得了至少7個獅群的絕對控制權。
有了龐大的獅群,馬波侯兄弟像其他新獅王一樣先對原有獅群中的小獅子進行了殘忍的捕殺。在捕殺完小獅子後,母獅們進入了發情期,這時交配權成了一個大問題。從紀錄片中看,為了爭奪交配權,雄獅們除了混戰外,甚至會殺死與之交配的母獅。
最終,這6頭雄獅分道揚鑣,其中四隻依然控制著大部分的獅群,2隻離開曾經統治的領地去到了薩比森北部的邊緣地帶,也有了自己的獅群。這4隻雄獅和2隻雄獅在各自的獅群中都有交配權。
但是,在4頭雄獅組成的龐大獅群帝國中,有一頭有著絕對的領導地位,其他三頭更像是猴群中的「二猴王」,但由於它們擁有的領地範圍和母獅數量較多,所以,交配權雄獅們還是都有的,不同的是,其餘3頭雄獅要先讓領頭的雄獅挑選完成後才會擁有交配權。
總結
獅群中,不管有幾頭雄獅,交配權是都有的。當獅群中有2頭左右的雄獅時,它們不分主次,地位相同,都具有絕對的獅群控制權,但是當獅群中雄獅數量超過2頭時,通常會有一位擁有絕對支配權的雄獅,如果其他雄獅不服只能通過戰鬥的方式來取代或者是像那2位馬波侯兄弟一樣選擇離開。而服從的雄獅們雖然也有交配權,但是這種交配權就屬於次一級的了。